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35节
既然是这样,徐妙锦自然也不介意拿出来太孙妃的权力,直接将吕太子妃宫里的人直接换一批,换一批更加刻板、规矩大的嬷嬷们。
别小看了这些嬷嬷们,这些人对于规矩的要求极严,尤其是为难人的时候,更是让人无话可说。
吕太子妃是太子妃不假,但是朱标现在都不在了。所以按照如今的一些规矩,吕氏在守孝、斋戒、祈福等等方面都需要讲究。
诵经念佛等等也都要注意,而且就算是说笑多了,那也要被冠以一大堆罪名,理由自然也就是和妇德等等有关了。
想要磋磨一个人有的是手段,朱允熥了解这个道理,徐妙锦也明白这个道理。
而吕氏身边的那些嬷嬷们,自然也会知道该怎么做。吕氏现在无非就是一个太子妃的名头,没有实权的太子妃地位可就一般了。
要不然就问问此前的秦王妃‘赵敏’,堂堂秦王妃被关进冷宫,吃的只是不新鲜的水果,只能用破烂瓷器。
徐妙锦没有客气,朱允熥自然也就不需要客气了。他不会对吕氏下手,那就折腾她的儿子,理由自然也是无懈可击的。
作为朱标的子嗣,朱允熥现在没时间去祈福等等,那就让他的弟弟代劳。一个老四不够,说不定过段时间老五也可以去东陵祭奠。
也别说朱允熥这个兄长苛责,他是孝顺着呢,让弟弟们去为先父祈福、祭祀,谁敢在这些事情上说什么,那就是和天下伦理为敌。
在自家,朱允熥话也有点直,“本来以为她有些长进,到底还是一个见识短的妇人!埋怨几句,埋怨几句就能让我认她为小娘?”
徐妙锦就劝道,“殿下虽然心里有气,但是看在父王的面子上宽恕她一二吧。”
到底是朱标扶正的太子妃,所以该给点面子的时候自然也是要给一点。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么个时间点,不适合搞事情。
朱允熥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她怕是认准了这个时候我不想惹事,这才胆子大了!这小聪明,还真是一如既往!”
徐妙锦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过段时间就是朱允熥的大日子,这也就意味着起了一些小心思也正常。
既然朱允熥想要尽善尽美,吕氏觉得自己或许有机会在这个时候争取一个保证,比如说太后的身份,比如说争取给儿子们争取一点待遇。
徐妙锦就开口了,“臣妾到底是晚辈,有些事情也不好。所以想着让姑姑们入宫一趟,陪着她说说话。”
朱允熥立刻笑了起来,“这安排也好,虽然她是嫂子,也该敬着她一些。大姑倒还好说,小姑那边也就有些难说了。”
要说摇人这件事情,朱允熥还真没什么可担心的,他身后的各种帮手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可以轻松的应对一些小小的场面,根本不需要过多担心。
要说现在大明的这些公主们,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这两位自然也就是他最大的帮手之一,可以轻松的压制住一大群宗室女眷等等。
徐妙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小姑一向脾气急、性子直,臣妾想着如果小姑过来了,我还是得过去陪着说说话。”
“她们妯娌之间说话,你一个小辈过去掺和什么?”朱允熥直接反驳,“到时候你就带着表妹在宫里转转,去逗一逗文垚。”
幽宫那边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根本就不需要徐妙锦出面了,还是果断的隐身就好。
其实相信以徐妙锦今天的这些处置,吕氏肯定是早就后悔了,小聪明不奏效立刻就遭到了反制,估计肠子都要悔青。
本来待遇就是比较一般,只是保持着面皮上还有点和谐罢了。现在这么闹一出,待遇肯定进一步下降,在宫里的处境自然也更加为难。
如果明天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入宫了,以前她们可能还敬着吕氏,但是现在就完全没有什么理由去敬着了。
到时候就是朱家的女儿去指责嫁进来的外人了,说不定就是要让吕氏好好的修一修妇德,让她少说话、少做事,为她的儿子们积点德。
朱允熥表现的心安理得,一点都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不觉得这样就是在欺负一个守寡的妇女。
这时候就不要有太多的仁义道德了,当初吕氏和朱允炆败了,所以他们现在是这样的一个处境和下场,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当初败的是朱允熥,那么毫无疑问的事情就是他就算是侥幸保住了性命,也会身不由己根本没有任何的自由和权力。
如果说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都不为过,这也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输了也就要认命。
虽然稍微的有点小小的意外,但是对于朱允熥来说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他也不认为现在发生的这么点事情会改变什么。
不是他过于乐观,而是以如今吕氏和朱允炆的处境,他们真的不可能带来任何的麻烦。最多是稍微的恶心一下人,也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如果他们选择恶心人也没关系,或许当时的朱允熥稍微的退让一下,看似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还是稍微的顾及颜面。
只是在那些小聪明之后,就要做好接受报复的准备了,到时候就不只是恶心人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了。
没什么可担心的,这就是朱允熥的态度,该怎么样继续怎么样,现在的他非常宽心,心里也可以说是有着十足的底气。
早早的开始休息,他的工作和生活不会因为现在的这点小意外而有什么太多的改变,该怎么样自然就是继续怎么样,也没必要改变什么。
新的一天自然是以早早起床为开始,洗漱一番后的朱允熥不慌不忙的吃点东西,这才出发朝着奉天门走去。
越是做大事的时候越是要沉住气,朱允熥还是像以往一样在奉天殿外等候。看似是脱裤子放屁的行为,可是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毕竟现在还没有正式登基呢,哪能是直接先进奉天殿等着百官呢。现在他还只是太孙储君而已,这也是臣子。
看到常升,朱允熥说道,“稍微注意点,我总不好每次都压着御史的弹劾!”
常升立刻收敛笑容,实在是那些御史实在是太可恶了。不和人说话倒也罢了,站的不直、在队列当中咳嗽乃至放屁,纠察御史都要记下来。
只能说上朝的规矩实在是太多了一些,可是这些朝廷定下来的规矩,就算是心里头吐槽,该遵守的时候还是需要遵守。
常升压低声音,小声说道,“殿下,这几天不少人家都在准备着了,臣等是不是也要准备准备?”
朱允熥没好气说道,“你要开始准备了,应天府上下岂不是都要准备?暂且歇着,等到应天府的人都忙起来,府上也不要有任何动静。”
准备,自然也就是为朱允熥登基做准备,到时候少不了要张灯结彩的,到时候应天府上下少不了要好好的打扮一番。
其他人可以准备,开平王府现在就不用准备,低调才好!(本章完)
第322章 预防
安庆公主和宁国公主威风凛凛的进宫了,现在的她们是公主,但是用不了多久她们就要成为长公主了。
只要朱允熥登基,他姑姑辈的公主们都要自动升为长公主。
徐妙锦有些埋怨起来了,“小姑,都说了带着妹妹,就算是不想见着文垚,也该让殿下看看。”
提起自家宝贝闺女,安庆公主十分无奈,“不行,那丫头太野了。不要说我了,估计连她外祖父都不怕。真要是带来了,肯定惹你皇祖父不高兴。”
徐妙锦也不好多劝,毕竟老朱的性格大家都心里清楚。另一方面就是那位小表妹,也绝非是省油的灯,被娇惯的非常利害,有些无法无天。
宁国公主就问道,“那位又在宫里不安分了?”
徐妙锦有些无奈的说道,“倒也算不上,只是现如今对殿下来说要紧。这不就是有些牢骚,估计是想要说些话,以此和殿下讨要好处。”
安庆公主的脸色顿时就冷下来了,“她倒是想的好!现在是对允熥来说紧要,那也轮不到她多事!要不是允熥心善,她现在还能在宫里好生养着!”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无情,只是现实情况也就是如此。
真的要是有什么情况,宫里也可以无声无息的就没一个人。哪怕贵为太子妃,那也是失了势的太子妃而已,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心。
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也可以暂时隐瞒一些消息。比如说死亡的时间,一个没了地位的前太子妃,可没多少人关心她的动静。
宁国公主也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这事情要是传到父皇耳里,只怕是要连累到她子嗣。以前还觉得他温婉识大体,现在看来尽是一些小聪明!”
“皇兄喜欢呗!”安庆公主抱怨着说道,“她一贯都是喜欢用小恩小惠笼络人,以前宫里哪个不说她贤惠!真贤惠,允熥就不至于被说了十三四年!”
两位皇帝嫡女领头,威风凛凛的朝着幽宫走去,这是要帮朱允熥找回场子了。
或许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告诫,要让吕太子妃那刚刚升起来的一点小心思彻底熄灭。
以前只是有些人不愿意为难她一个寡妇,只是看在朱允熙岁数太小的份上,不代表着就可以肆意妄为,更不是别人的退让就是她更进一步的理由。
主持早朝的朱允熥自然不需要过多的关心这些事情,仔细的询问了吏部的一些官员考评事宜,仔细的询问了各地赋税上缴、入仓的事情。
这些对于他来说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作为即将登基的储君,这个时候更加需要专注于一些政事,这些才是他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退朝后,朱允熥将茹瑺叫到了文华殿,“你是吏部天官,有些事情用不着我说,你也该心里有数。如今吏治不如前些年清明,你也该心里有数。”
茹瑺顿时有些压力了,这时候赶紧请罪,“臣知罪!”
开国初年的吏治无比严苛,可谓是用严刑峻法将蒙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官场贪腐风气狠狠的治理了一番,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哪怕有些人觉得这些有点矫枉过正了,可是也不得不这么做。
乱世就要用重典,不好好的扼杀一下那股子风气,很有可能就是让大明的吏治从一开始就开不了好头。
朱允熥笑着说道,“这些事情也怨不得你,只是我得告诉你。现在我大明科举已开,也有不少才学之辈进入仕途,我大明的官就该是我大明的人!”
这一下茹瑺感觉到压力了,不过也不认为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有些事情也确实是需要提上日程了,这也算得上是时机比较成熟了。
朱允熥的意思实际上就非常简单,就是要在官场进行一些换血了,在他看来时机自然也是成熟了,那自然也就不用客气了。
当初老朱打天下的时候,可谓是风卷残云,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定鼎天下的功绩。
那时候的老朱手底下有着一大群文臣武将,只是治理地方需要的基层官员基本上就是从各个政权接手,是让那些官员留下来。
元朝的官员、陈友谅的官员、张士诚的官员,或者是明玉珍、陈友定、何真等人留下来的官员。
这些也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治理地方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而培养一批基层官员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大明现在已经定鼎天下三十年了,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一代人成长起来了,有些事情自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平稳过渡。
“如果有些官员能力不俗,可以留着。”朱允熥开口说道,“如果不行,该退的就推掉,该致仕的也就要致仕了。”
茹瑺谨慎的回答说道,“殿下,如果这么以来,各地大概是缺些县令、教谕。”
基层官员的升迁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虽然老朱也算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对于官员的出身等等,那也是比较在意的。
甚至就算是直接在他手底下效力的,投靠过来的比较早,或者是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过来追随,待遇总体上来说还是有着一些区别了。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我自然也知道这些,国子监的官员不少,明年还要加开恩科,你们也提前准备一下。”
这么说起来就是要准备着一些‘萝卜坑’了,不过在茹瑺看来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这一切也都是非常符合大家认知的一些事情了。
科举考试也就是如此,每一科到底选多少进士,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这需要从官员的缺口来判断。
可以是几十个人,也可以说上百人,这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更何况在基层官员方面来说,从国子监直接选拔一些学子去赴任也没关系。甚至已经过了乡试的举人,已经可以在吏部备案,到时候也可以选官。
大明开国三十年,还是培养出来了一大批读书人,经天纬地的人才等等可能不算多,毕竟这样的人杰不是那么容易出现。
朱允熥继续吩咐说道,“我大明对读书人一向优待,只是你也知道有些人自负读了几本书就可以指点江山,这实在可笑!”
茹瑺顿时感觉到了压力,他隐约能够猜到皇太孙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显然是有些不满。
朱允熥强调说道,“此前皇祖父就制定规矩,这些读书人不要空谈、不要妄议国政,只是这些人怕是已经忘了!”
茹瑺赶紧请罪说道,“臣愚钝,臣领罪!”
朱允熥不高兴的问道,“领罪?愚钝?那好,你说是你在何处愚钝了?再说清楚既然领罪,那要孤如何治你!”
一瞬间茹瑺汗流浃背,认罪、领罪等等,这些也算的上是一些官员的常见套路了,这些更多的就是在主君发泄不满时臣子们表明态度而已。
要说真的知道错了,或者是真的毫无怨言、不满的领罚等等,这自然也就是谈不上了,这就是‘客套’而已。
可是现在好了,皇太孙殿下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让茹瑺将他这个‘罪’说出来一个子丑寅卯来,是要说清楚该如何处置!
看到茹瑺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如何回答,朱允熥冷哼一声,显然是非常不满意这样的态度,但是他也不会过多的纠结这一点,有些套路大家也都习惯了。
虽然很多的时候朱允熥有些得势不饶人,只不过这个时候就算了,不适合为难茹瑺。
上一篇:皇宫太监:从后宫开始权倾朝野!
下一篇: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