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04节

  ……

  贾琮这份女真治平方略,比他以往的所上奏章,更让嘉昭帝热血沸腾。

  因为不管是火器强军,还是格物治学,都是治国渐进之策。

  而这份奏章所写,却是每一位帝王最热衷的盖世功业。

  原先羁绊难驯的化外千里江山,以此五法,将可尽收大周疆域版图,依此拓疆之功,嘉昭帝可追当年太祖功业。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是一种致命的诱惑,所以他才在胸怀激奋之下,将心腹肱骨臣属召入宫中商议。

  嘉昭帝说道:“朕收到贾琮从辽东上奏的女真治平方略,极有见地,召见各位爱卿议政,贾琮之法如有遗漏,可各抒己见。”

  此时郭霖将事先誊抄的四份奏章,分别送到几人手上浏览。

  紧接着暖阁中便是一阵的沉默。

  史鼎、彭汝南都是武事之官,自然兵者谋其兵,而蔡襄为内阁政官,自然为政思其行,都被奏章中缜密宏大言论吸引。

  过了半晌,内阁大学士蔡襄才说道:

  “圣上,此乃平番拓疆宏论,恢弘严缜,新人耳目,除为政之法,还需细化具象,其余并无错漏。

  贾玉章不过舞象之年,文武兼备,才略卓绝,为一火器司监正,臣倒觉得难展其才……。”

  一旁的史鼎说道:“圣上,鸦符关大捷,女真人元气大伤,贾玉章奏章中言除恶务尽,永绝后患,乃中肯务实之言。

  臣请圣上再发兵昭,扫荡辽北,清除女真肘腋之患!”

  ……

  辽东镇,鸦符关,兵务衙门。

  辽东之地,地广人稀,兵务衙门营造风格简朴,毫无半分官衙奢靡,但占地却很大,除了前堂的军务官廨。

  后堂建造了不少官屋,作为军中将领官佐的住处,往东第二所屋子就是贾琮的住处。

  艾丽坐在屋前的台阶上,腰背修挺,雪肤如玉,穿件靛蓝绣枝蔓镶边青色长褂。

  一条宽幅靛蓝腰带,将纤腰扎的异常纤细欲折,更衬得身段娉婷婀娜。

  一头暗棕色的长发随意披散着,在晨风中微微拂动,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扎着厚厚头巾,独特的发色在日光下闪着暗金光泽。

  她用上好的棉布,沾了用温水稀释过牛脂,轻轻擦拭自己心爱的长刀。

  动作轻软流畅,似乎连她的眼神都是平静温柔的。

  而那头叫鹰奴的海东青,停在院子里的树上打盹。

  在贾琮的眼中,艾丽是个生得十分精致美丽的女人。

  可这样一个窈窕娇女,却像广袤风霜的辽北大地,豪气伶伶,英风飒爽,不爱红妆,只爱宝刀快马。

  贾琮见她擦完了心爱的长刀,又取过自己的弯刀,重新坐在台阶上细心擦拭起来,看起来乐此不疲,不禁微微一笑。

  他拆开手上刚送到的一封信,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娟秀字体。

  这让贾琮非常的意外,竟然是黛玉的亲笔书信,而信封上的落款就是荣国府贾政。

  他并没有探究这份信的来由,在仔细阅读了信的内容后,微微蹙起了眉头。

  那天黛玉等姊妹在屏风后面,将事情的原委听得十分仔细。

  包括宫中捷报议赏,何人提议为他册爵,宗人府如何到贾府传讯等等,足以让贾琮勾勒出整件事情的始末。

  黛玉在信的末尾还写:三哥才略盖世,功业皆可自取,世爵庸碌之位,不足三哥清贵折腰……。

  贾琮看到这里,心中微微温暖,这是黛玉等姊妹,怕自己接了世子之位,在家中被视作异类仇寇,再也难以立足。

  可是,连林妹妹、二姐、三妹等闺阁女子都看得明白的道理。

  威临天下的嘉昭帝会看不清楚?他的手中掌握着无孔不入的中车司,荣国府中必定也被安排了坐探。

  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荣国府中的位份和情况。

  必定也非常清楚,贾母是绝不会夺贾琏世子之位,而让自己这个一贯厌弃的庶子,承袭荣国世袭勋位。

  如果他直接下中旨谕令,让自己做袭爵世子,那倒也罢了,贾家再不愿意也只好认了。

  可他一边让宗人府到贾家传讯磋商,一边又强调不得勉强,由本家自处。

  表面上还一副圣心宽宥,不伤贵勋世袭传承的嘴脸。

  用心深沉,手段阴烈。

  这位大周至尊,实在是将王道权术,经营得过于缜密狠辣。

  也怪不得他上位之时,只是个并无累势的皇子,却在短短十年时间,将四王八公旧党故勋,打压的抬不起头,

  不是赋闲至今,就是在五军都督府养老等死,连曾经武略盖世的太上皇,都退居深宫,投闲置散。

第295章 铮心迎封赏

  嘉昭帝做了这么多动作,其实不过是给自己挖坑。

  挑拨自己和家族的关系,贵勋之位,是大贵世家的命脉,是最被看重和守护的东西。

  立长立嫡,宗法森严,就像贾母说的,当年贾赦即便再荒唐纨绔,就因为他是嫡长子,世爵最终还是让袭了。

  如今嘉昭帝却通过宗人府之口,让贾家废嫡立庶,贾琮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能触及荣国贾家的底线。

  这必定让荣国府贾母等人,对自己更增嫌隙和防范,让自己愈发不容于家门。

  其实其中的道理,细想之下也不算复杂。

  贾琮知道自己所展现的才能,不可能不引起嘉昭帝的重视,如果他是个寒门子弟,嘉昭帝重用他将毫无顾忌。

  可偏偏他出身荣国贾家,是荣国公的正派子孙,身上与生俱来就打了四王八公的烙印。

  像他这样的身份,一旦成就功业,势力与影响坐大,背后的牵扯未免太复杂了些,屁股到底会坐在哪边,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也是嘉昭帝对他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疑虑和防范。

  当初在乾阳殿暖阁中,齐国公陈翼只是觉得嘉昭帝刻薄惜爵。

  贾政认为宫中和朝臣都器重贾琮,才提议让他成为袭爵世子。

  连探春都觉得皇帝对三哥哥挺不错的,还想着让三哥哥承爵。

  只有贾琮自己明白,嘉昭帝做这些动作,只是想加大自己和家族的嫌隙,做一次最大限度的割裂。

  让自己为家族所弃,身上四王八公的烙印就此黯淡,做一个背景洗白,为他所用的孤臣。

  其实在四王八公之中,这样的背驳孤臣,曾经出现过一个,那就是忠靖侯史鼎。

  史鼎出身四王八公中的史家嫡系,却以从龙之功为投名状,将自己从旧有阵营中完全剥离出来。

  在嘉昭帝登基之初即被封爵,成为他极其信赖的肱骨之臣。

  大概在嘉昭帝心目中,就是希望自己做史鼎这样的孤臣,这才最符合皇帝自身的利益。

  ……

  贾琮心中叹息,皇帝大费周章,费尽心机,想要达到目的,在贾琮看来不过是无用功。

  因为他是转生而来,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与这个世界的牵绊,比普通人要少许多。

  即便名为荣国府公子,但除了家中那些姊妹,对他有眷顾亲亲之恩,他对宁荣贾家无半点归属和自觉,内心形同陌路。

  至于所谓的四王八公群体,在内心更是和他没半点干系。

  他本来注定了就是个孤臣,皇帝又何必玩这么多花招,想到这些心中难掩冷笑。

  不过不受贾家世爵,他倒是和黛玉等姊妹想法一致。

  他倒不是怕得了贾家的世爵,因此与贾母等人形同仇隙,难以在贾家立足。

  他比黛玉等姊妹,在这个问题上想得要深远得多。

  他从始至终都觉得,荣国府的世爵之位,就是个污浊难拔的泥潭,他从没对它产生过半分可笑的野望。

  如果他真的承受了荣国世爵,那他和荣国贾家就永远撇不干净关系。

  这个世爵之位,要让他一辈子,给后宅那些高乐的妇人、绔荒的少爷,挡风遮雨,收拾残局。

  让贾母这些人可以拿恩义孝道之名,无休止给他施压,以便他们自己心安理得享用富贵。

  贾琮到底要蠢到哪种挂像的程度,才会觊觎这个世爵之位。

  以他的本事作为,高官勋爵,完全可以靠自己去搏取,何必去捡贾家祖先的残羹冷炙,反而让自己授人以柄。

  如此他只能写一道辞爵的奏章,早早表面态度,尽快甩掉这个麻烦。

  在贾母眼中视如拱璧的世爵之位,她觉得应该是贾琮这样的庶子,一辈子做梦都无法得到的恩物。

  实际上却被贾琮将视为狗不拾的垃圾,不知贾母知道后会不会羞愤吐血而亡。

  ……

  就在贾琮那份女真治平方略,经嘉昭帝和几个臣子,在乾阳宫后殿暖阁中商定对策。

  并由内阁侍诏拟定初旨,在第二日朝会之上经廷议之后,便重新誊写落印,加急发往辽东镇。

  十日后辽东镇收到朝廷兵昭圣旨,整个辽东镇像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再一次高速运转起来。

  几乎在同时,贾琮关于谢绝世子易位的辞爵奏章,从遥远的辽东到达嘉昭帝的御案上。

  而另一份内容几乎一样的书信,也从辽东寄给了荣国府贾政。

  嘉昭帝见贾琮在奏章上坚辞承袭世子之位。

  奏章中又言:荣国贾家诗礼簪缨之族,家风严缜和润,素重宗法礼数,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数代传承,已成定法。

  琮为长房庶子,不做背驳之人,伤亲亲之情,生阋墙之怨,臣年十四,即得圣上恩遇,拔擢八品官身,为超格殊恩。

  心怀涕零之情,唯愿以身许国。

  身为平庶之子,不占祖宗余荫,只求功业自取,以报圣上隆恩……。

  嘉昭帝看到这份奏章,还是有几分动容的。

  他借着齐国公陈翼提出贾琮有承爵之荣,便顺势让宗人府去贾府磋商,他也知道贾琮不可能成为荣国世子。

  他做这些动作,不过是重用贾琮前,打磨其身上四王八公的烙印,如此才能用之不疑。

  在他的眼里,贾琮文武兼备,光彩耀眼,才勘当大用!

首节 上一节 204/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