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51节

  王夫人听了心中一动,说道:“你这孩子,平白无故的道什么恼。”

  宝钗说道:“前儿姨妈房里的丫鬟金钏,突然跳井,被琮兄弟路过救了,听说她犯了错被姨妈撵了。

  我见她被琮兄弟救了时,模样可怜劲的,又不好安置其他地方,就让她先在梨香院落脚了,我怕逆了姨妈的意,这才来道恼的。”

  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一僵,她正为这事有些不快,没想到宝钗却过来主动提起。

  王夫人神情微微有些尴尬,却说道:“那日她打坏了我一件东西,其实也不算大事。

  我一时生气,就打了她几下,撵了出去,本想着过几日再接她回来,没想到她气性这么大,竟然去跳井寻死。

  也不知谁在老爷面前搬弄是非,让老爷觉得金钏跳井是宝玉的错,反而连累宝玉被打了半死。

  她虽在我房里应差不少年头,但她累得宝玉如此,我断是不能再用她了!”

  宝钗听了王夫人这话,心中一阵发凉。

  其实那日,贾琮将金钏安置到梨香院,便把原由仔细和宝钗说过,再加上宝玉挨打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宝钗这般精细聪明,早就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得一清二楚。

  王夫人话语中要给自己儿子掩饰,这也算为母之常情,虽然有些睁眼说瞎话。

  但却如此将宝玉摘得干净,所有罪过都赖在一个小丫头身上,似乎太失公允了。

  但她既然是来说和事情的,自然没办法在这上面较真。

  ……

  都说宝玉终日只知在女儿堆里厮混。

  姨妈如此溺爱,出了事情又一味袒护骄纵,他不变成这等模样,也就奇怪了。

  倒是琮兄弟从小吃够苦楚,却不见颓废,反而能自强自矜,才能如此年纪,就做出这许多光彩之事,这才是真正的男儿。

  于是微笑道:“姨妈既然不能再用她,也是她没这个福分,只怪她年轻,行事浮躁了些。

  只是这几日,琮兄弟将她安置在我那里,我瞧着这丫头倒是投缘。

  我如今身边就一个莺儿,正缺人使唤,本来就想再买一个,赶巧有了这等便利,我想和姨妈讨了金钏来用,还请姨妈应允。”

  王夫人一听这话,脸上神情一怔,她怎么也想不到,宝钗居然和她讨金钏做丫鬟,这实在太出乎她的意料。

  “宝丫头,她在我房里犯了错,是我要撵了出去的,名声总会不好,你要了她,伱就不忌讳吗?”

  宝钗微笑道:“姨妈,我从不计较这些,金钏才多大年纪,也就一个孩子,总会有些行差踏错。

  如今经了这一遭,她以后做事便会更加警醒些,反而于她是桩好处,也就算姨妈教好了她一样。

  我如今得了去,倒像是占了姨妈的好处,也算姨妈疼我了。

  再者说了,她毕竟在姨妈房里服侍了十年,如今突然撵出去,外头的人不知里边的底细,倒会说出些闲话来,反而伤了姨妈的体面。

  要是到了我那里,我得了一个人使唤,姨妈这边也清静,这也算两头得利的事情。”

  王夫人本来就想着,金钏早点撵出去干净,即便是给了宝钗使唤,算是成了薛家的人,她心中也是不情愿的,毕竟梨香院还在府内。

  只是宝钗话语绵密,毫无漏洞,又给她留足了台阶和体面,听着竟很是妥帖,却让她生不出半点拒绝的理由。

  再说宝钗是她妹妹的闺女,是她相中的后辈,怎么都不好不顾脸面拒绝,也就答应了宝钗。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缘故,薛姨妈虽深知女儿心中痴迷贾琮,连她自己在贾琮封爵后,都很是相中贾琮。

  但她是个有心计的女人,步步都留下余地,这事也从不在自己姐姐那里露出半点口风。

  而宝钗平时和贾琮几乎没单独相处,和姊妹们一起也多有收敛。

  因此王夫人做梦都不知道,自己看中的准儿媳,心里挂念的却是贾琮。

  如果她知道这桩缘故,便会清楚宝钗什么缺人使唤,都是鬼话,其实就是出头为贾琮排忧解难,到了那时只怕气她半死。

  贾琮事事盖住了她的宝玉不算,连她相中的外甥女都被他挖了墙角。

  ……

  梨香院,宝钗房中。

  这几天贾琮留了晴雯在梨香院,让她陪着照顾金钏几天,总算没再出什么事。

  金钏虽然养了几天,还是神情晦暗,一张脸瘦了一圈,整个人蔫了一般,像是风刮一下就能倒了。

  这天一早,便被宝钗叫到了房里说话。

  宝钗说道:“金钏,琮兄弟救了你的命,是想你好好活着,想你有一个好的去处过活,你可不要辜负了他的心意。”

  听到这句话,金钏想到生死之际,透过那潺潺碧波,井台边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庞,那景象已经深刻在她心中。

  灰暗的眼神似乎恢复了几分生气。

  宝钗继续说道:“我已求了你们太太,她那里不愿再用你,我已讨了你做我的丫鬟,你可愿意。”

  金钏听了这话泪如雨下,对着宝钗跪下,说道:“我在太太那里犯错,也没脸面再回家,姑娘愿意要我,我一辈子伺候姑娘。”

  宝钗听她说的伤感,心中也有些发酸,说道:“你不需如此,人谁没个差错,况且那日的事情,不能怪你。

  不要忘了琮兄弟救了你,就想你有个好结果,想着你好好过活,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心里多了尺度,你就不会再吃苦头。”

  金钏听了这话,再忍不住哭了出来,眼泪很快把衣襟湿了一片,一旁的晴雯见了,也红了眼睛。

  这哭声中有感激,也有后悔和自怜,积压心中的幽怨倾吐一空,曾经阴霾沉郁的心田,拨云见日,再见明朗。

第351章 秘盒生疑窦

  荣国府,宝玉院。

  贾政那日一顿狠打,宝玉养了几日,还是下不了地,时常哼哼唧唧喊疼。

  袭人每日解了中衣查看伤势,大腿上半部皮开肉破的地方开始结痂,但四指宽的道道僵痕高了起来,一时退不下去。

  每次都看得袭人心惊胆战,如果那日不是太太和老太太及时赶到,怕不是要被打残废了。

  宝玉和贾琮同岁,这两年贾琮忙着读书做官,宝玉却已和袭人把能做的事,偷偷做了许多次。

  因此两人自有别人没有的一番亲密,于是每日袭人服侍上药,便照例会唠叨几句:但凡听我一句,也不会到今天这地步。

  宝玉虽还伤得下不来地,心里却还记挂着其他事,袭人的体贴温存他早习以为常,对她的话也不太放心上。

  他第一关心的事,就是金钏如何,后来听说金钏因那日的事,竟然跳井自尽。

  他这人本就爱无故寻愁觅恨,许多时候更是似傻如狂,金钏如此事迹,自然叫他好一番感慨悲催。

  这等刚烈不屈的女儿,真真难得,居然为了自己跳井,自己这等须眉浊物竟有这等福分,实在有些陶醉……。

  不过后来听说金钏被人救了,宝玉心中好不容易酝酿的悲春伤秋,一下子泄去了大半,心中竟有些空落。

  而且,他还听说金钏落井之后,正好被贾琮遇上,贾琮让两个厨房的健妇下井捞的人。

  宝玉听了心中有些膈应,原本可媲美娥皇女英之雅,却被贾琮唐突如此。

  他竟让两个五大三粗的“死鱼眼睛”下井捞人,那场景实在不美,大煞风景。

  在他想来贾琮这等风流俊俏人物,本是人间少有,就因去读那些腐书,一味要做禄蠹之人,才被消磨的没有半点锦绣心肠。

  所以一向以来,他都是为贾琮感到很是惋惜的……。

  这个当口,他似乎已忘了王夫人掌掴金钏时,那个人屁滚尿流,一溜烟儿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后来听说宝钗和太太要了金钏做丫头,这才让宝玉心中舒服了些。

  想着自己好些,去看宝姐姐时,正好也能看看金钏,这么一对妙人竟聚到一起,心中又一番发痴傻乐。

  自从他卧床养伤,三春姊妹倒是常来看望,但是宝玉最想他的林妹妹来看他,自然还有他的宝姐姐。

  可不管是黛玉,还是宝钗,每次过来探望,都是和其他姊妹们一起,从不会独自过来。

  他倒是和林妹妹恳请过,如今他也不好走动,让妹妹得空多来他房里走动,也好一起说说话。

  只是这话黛玉根本没有入耳,等他养了几日,姊妹们再过来时,黛玉反而都不来了。

  后有一日,莺儿带了上等的化瘀药丸过来,让袭人用温酒化开敷上,等散去热毒之后,很快便能好。

  宝玉听了这话心中欢喜,总算宝姐姐心中还有自己,即便人没再过来,还是让丫鬟带来了伤药,这份情义让宝玉心动。

  可是莺儿却说药丸是太太让送过来的,自己姑娘并不知这事,还说如今姑娘多了金钏服侍,自己才有空闲帮太太送东西。

  宝玉听了如同霜打了茄子,差点没哭出来,原来自己终究还是个孤零鬼,自己这等烂泥浊物,怎么配这等钟灵毓秀的女儿眷顾。

  袭人见了这般形状,却不无感慨,说如今姊妹们一年大似一年,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就该是这样彼此多些尊重礼数。

  这等礼规森严的语调,竟和王夫人如出一辙,宝玉听了差点活活怄死,想这温润顺情的袭人,何时也变了嘴脸,还让不让人活……。

  ……

  梨香院,薛姨妈房中。

  薛姨妈听说女儿要了金钏做丫鬟,便觉得脑壳疼,叫了宝钗进房问话。

  见了女儿进来,便一脸埋怨的说道:“宝钗,你怎么就晕了头,金钏可是你姨妈要撵出府的,你去要了来自己使唤。

  让伱姨妈脸往哪里搁,往日你是个精明的孩子,怎么办起这种糊涂事了。”

  宝钗皱眉道:“妈,这事我和姨妈道过恼的,还和姨妈说了事情究竟,是姨妈自己亲口答应的,可不是我强要了金钏这丫头。

  前几天宝兄弟挨打的事闹得这么大,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事分明是宝兄弟惹出来的,金钏并无大错,却被激得跳井。

  琮兄弟万幸救了她,琮兄弟心善,就想这丫头不要白白断送了,有个好去处过活。

  我不过是帮着搭把手,不说多个丫头使着,给人出路也是桩好事……。”

  薛姨妈听了眼睛一瞪:“我就知道你是为了那小子,三句话都不离他的名,他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连这种烂摊子,你都帮他接。”

  宝钗俏脸一红,嗔道:“妈,瞧你说什么呢,我只是可怜金钏这丫头,要了过来又怎么了。”

  薛姨妈如今也看出来了,那琮哥儿今非昔比,老太太都说他将来是个赐婚的主,和自己女儿九成九是没了的局。

  女儿却愈发执迷不悟,以后也不知怎么收拾。

  突然听到外头传来莺儿的声音:“三爷来了,快进来坐。”

  薛姨妈听了话音,微微一愣,却见女儿脸上露出笑容,已站起身出了房间。

  薛姨妈心中稀罕,这琮哥儿可是很少独自上梨香院的门,自从搬去了东府,来得就更少了。

  ……

  前几日贾琮听宝钗说过,对于金钏她有个稳当的法子,心中便一直挂念着这事。

首节 上一节 251/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