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5节

  刘嗣明立即吟唱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蔡京拍手赞道:“好词,却是何人所作?”

  “利州路八行士子朱成功,”刘嗣明旁敲侧击道,“康国公与利州提学,皆举荐此人进太学读书,在下还不知该不该批。”

  蔡京表现得颇为大度:“钱陆两家看上的人,便给他们几分面子。先录了吧。”

  先录了,就是可给朱铭学籍,但还得慢慢轮缺,毕竟太学生名额有限。

  由于刚被罢相一次,现在的蔡京软硬兼施,对立场分明的政敌坚决打击,剩下的则是能拉拢就拉拢。比如陆游他爹,严格来说属于“党锢”子弟,连在汴梁居住的权力都没有,蔡京却允许其做了京城小官。

  “这个朱成功的诗词,俺也知晓,”王黼说道,“短短一个月,东京城内多有传唱。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端得是道尽我辈豪情。”

  蔡京哈哈大笑:“闻此句,便知是一狂生耳。”

  冯熙载连忙拍马屁:“太师目光如炬,此人必是一狂生。”

  刘嗣明、王黼、冯熙载三人,都是蔡京提拔的新贵。

  特别是王黼,考中进士几年而已,因为帮助蔡京复相,并且攻击右宰相张商英,已然成为蔡京的绝对心腹。区区一个校书郎,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如坐火箭般升为御史中丞。

  这群人正闲聊观灯,却见一匹骏马奔来,太监骑在马上大喊:“闪开,闪开,万俟咏何在?万俟咏何在……”

  万俟咏此刻在陪家人赏灯,太监找到他时,嗓子都已经喊哑了。

  “万俟先生,你让咱家好找。快快上马来,莫让官家等久了!”太监焦急道。

  万俟咏无奈,只得别了家人,与太监同乘一马赶路。

  御楼上摆了酒,帝后正在饮酒赏灯作乐。

  万俟咏气喘吁吁跑上楼:“臣拜见官家,拜见娘娘!”

  宋徽宗笑着说:“快坐,正等着伱的词呢。笔墨纸砚都摆好了,写一首庆贺元宵佳节的。”

  万俟咏一路都在构思,此刻坐下平缓气息,提笔写道:

  “《醉蓬莱》: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宋徽宗看罢,顿时拍手赞叹:“好个‘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真应了今日盛世之景!”

  万俟咏拱手说:“圣人临朝,天下自然太平安乐。陛下仁爱百姓,万民怎能不齐声歌颂?”

  “万俟贤卿知我也,”宋徽宗笑道,“朕自登基以来,锐意革新,推崇新法,为的便是让黎民富庶。爱卿且与我共饮!”

  郑皇后亲自为万俟咏斟酒,万俟咏连忙告罪,小心翼翼喝了一杯。

  扫视那首新词,郑皇后有些忧虑。

  她是宫女出身,家中早已没落,属于向太后安插在宋徽宗身边的棋子。由于生得美貌,又兼乖巧懂事,还能帮皇帝处理奏章,王皇后病死,她便升级做了皇后。

  这是一位颇有手段的贤后,由于国库空虚,就连她的皇后冠服,都是用贵妃旧冠服改做的,只为了能省一点钱。

  她做贵妃时,新科进士郑居中,自称是她的族兄弟。虽然这门亲戚七弯八拐,但她还是认下了,内外合作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今,郑居中跟蔡京搞在一起,朝堂上下,天怒人怨。

  郑皇后觉得这是取祸之道,已经想好了计策,即以外戚不得干政为由,把自己的亲爹和族兄弟轰出朝堂!(历史上,这保住了全族性命,她以郑家无人做官,说服金兵不抓自己的娘家人。)

  什么叫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从小在民间吃尽苦头的郑皇后,深知大宋底层是咋回事儿。而眼前这位皇帝,还有他的御用词人,却在这里欢赞盛世。

  如果宋徽宗此刻便死去,郑皇后带着小皇帝垂帘听政,说不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宋徽宗反复品味那首词,越看越喜欢,又说:“一首不解饮,今日热闹,爱卿且再填一首词助兴。”

  万俟咏苦思良久,暂时没有头绪,只得拱手道:“官家是填词妙手,臣不敢敷衍。囫囵作一庸词,只会污了圣人法眼。”

  宋徽宗也不强迫,只是感叹:“卿与晁端礼,往日伴朕左右,一人一词,相得益彰。可惜啊,他却死了,没熬过这场大雪。不知何时能再有一人补上。”

  忽有近侍太监说:“官家,近日汴梁传唱一词,也是写元宵佳节的。”

  “哦,吟来听听。”宋徽宗颇感兴趣。

  宋徽宗喜欢艺术,身边侍者也多有才华,那太监立即吟出《青玉案·元夕》。

  宋徽宗听罢,当即大赞:“真个好才,这人是谁?”

  万俟咏说:“臣也有所耳闻,是利州路士子朱成功所作。”

  宋徽宗立马对杨球说:“你来代写手诏,召利州路士子朱成功入大晟府!”

  大晟府,是宋徽宗专门设来搜集、整理、创作词乐的机构。

  一旦进了大晟府,而自身又无功名,这辈子都得给皇帝填词作乐。

  朱铭脑子进水了才来,肯定要找个理由推脱。

第106章 0101【与民沟通】

  

  朱铭对开封的破事儿毫不知情,他正忙着跟老爸一起研究炒茶。

  “视频里的炒茶灶,好像要砌这么高。”朱铭朝自己胯间比了比。

  朱国祥弯腰体验手感:“不用瞎猜,怎么顺手怎么来,以后慢慢调整高度就是。”

  朱铭回忆在网上看到的炒茶视频,说道:“我记得炒茶用的锅,好像比炒菜锅更浅。”

  朱国祥也没操作过,只知道少许理论,猜测道:“浅锅可能更易受热,而且锅内茶叶受热更平均。”

  事实上,那种浅锅叫做“广锅”,是抗战期间才发明出来的。而且深锅浅锅各有优点,比如龙井茶,就不适合用浅锅炒制。

  一个泥瓦匠,正在砌灶台。

  三口炒茶锅要并在一起,锅还没做好,已经找铁匠定制。

  观看一阵,朱铭溜达去旁边的蒸茶房,已有采茶工端着茶叶回来。

  “这么嫩的茶叶也采?”朱铭忍不住伸手去摸。

  茶工连忙制止:“村长,摸不得,摸了就卖不上价。这些都是腊茶芽,每年只能采一丁点。一斤腊茶的价钱,能抵十几斤一等茶。手摸不得,只能用指甲掐采,掐下来还要丢进水里泡着。”

  朱铭没再动手,茶工是专业人士。

  朱国祥也过来围观蒸茶,边看边说:“去年打算把废茶山整理一下,因为兴修水利耽搁了。但废茶山也可以采茶,随便采一些过来,专门用于炒茶试验。至于大明村的茶山,还是用老办法蒸制。等炒茶法有了效果,再慢慢扩大炒茶产量。不能一下子全变,要留时间给茶工锻炼手艺。”

  “这个是肯定的,否则万一搞砸了,咱们的资金肯定出问题。”朱铭虽然性子急,但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

  在村中逗留至元宵节,朱铭就带着白胜、石彪下山。

  大年初三,他已下山一趟,跟回家过年的白三郎喝喝酒。两人约好了,正月十六便动身,结伴坐船前往洋州城。

  坐船也没坐多久,在汉水与洋水交汇处,便直接登岸改为步行。

  前方是湍急的黄金峡,共有24处险滩。白家的舵手,没有能力过去,稍不注意就要船毁人亡。

  “此地险峻,”朱铭观察山川形势,对白崇彦说,“若遇战事,可在两河交汇处,垒一寨堡阻断水陆交通,便有十万兵马也过不来。”

  白崇彦笑道:“大郎却是知兵的,难怪能够踏破贼寨。”

  他们在江边悬崖下前进,两岸峭壁耸峙,不时能听到猿猴的啼叫声。

  朱铭踢了踢脚下杂草:“这里居然有路。”

  白崇彦解释说:“这些小路,是纤夫踩出来的,没有纤夫拉船,再好的舵手也不敢过黄金峡。”

  行不多远,他们就遇到一群纤夫。

  穿着破烂的衣服,有人还裹着麻布毯子。或躺或坐,在相对开阔处休息,等待有船只到此便能接活。

  这里没啥耕地,种不出几粒粮食,必须仰赖拉纤生存。

  朱铭居然停下不走了,从包袱里拿出些干粮,当即分给那些纤夫吃。

  纤夫们颇为意外,喜滋滋站起来接过食物。

  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头发已经花白,似乎是这群纤夫的头领,他屈身抱拳道:“俺叫龚大,多谢官人赏吃的。”

  白胜虽然不知道朱铭的意图,却帮忙吹嘘道:“这是西乡县的朱都头,杀了反贼祝主簿,杀了恶霸小白员外,还破了盘踞几十年的黑风寨。”

  龚大顿时肃然起敬,连忙再次行礼:“俺从过往的商船那里,听说过朱都头的名号。他们都说,西乡县出了个好汉,叫做插翅虎朱都头。手下还有一员猛将,是以前的巡山彪张三。朱都头可是要坐船过黄金峡?俺们祖祖辈辈拉纤,对这里的险滩熟得很。”

  朱铭挨着纤夫们坐下,一起啃干粮说:“我家以前是跑海船的,有些港口,也要用到拉船工,见到你们便觉亲近得很。”

  龚大问道:“海船是什么船?”

  朱铭说:“海船便是海里跑的船?”

  “啥是海?”龚大问出一个很离谱的问题。

  朱铭说道:“大海无边无际,放眼望去全是水。有的时候,要坐船几个月,才能靠岸做生意。”

  “坐船几个月?那得有多少水啊!”龚大难以想象,他一辈子都在山中,从来没有听说过大海。

  于是,朱铭开始讲古,再次瞎编海外故事。

  那些纤夫全都围过来,啃着干粮听稀奇,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彻底熟络之后,朱铭才问:“你们日子过得怎样?”

  龚大摇头叹息:“不行咯。俺祖爷爷那辈儿,拉纤的活接都接不完,汉江里每天都有商船过来。后来官府不准私卖茶叶,跑生意的商船就少了。很多纤工填不饱肚子,就不再干这个,要么去深山里开荒种地,要么就去碰运气淘金沙。”

  “你们现在一天能挣多少?”朱铭又问。

  龚大还是摇头:“说不好,又不是天天能接活。要是一个月不来船,俺就得靠兄弟养着。俺婆娘和兄弟,都在山里种地,一年也收不到几个粮食。”

  朱铭继续打听,大概了解一些情况。

  如果每天都有工作,相比起农民,这些纤夫是很赚钱的。虽然辛苦且有危险,但一天能挣六七十文。

  可惜汉中地区商业凋敝,商船数量锐减,他们经常十天半月没活干。

  甚至连官府都懒得管,这些纤夫属于清一色的隐户。

  这年头的隐户逃户真多,难怪洋州三县之地,户籍人口还不足二十五万。

  聊了一阵,朱铭起身告别,纤夫们纷纷送行。

  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而朱铭一来就送干粮,还给他们讲稀奇故事。这样的小官人,纤夫们非常喜欢,觉得朱都头是个大好人。

首节 上一节 105/10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