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94节

  他们是西晋太康十年迁过来的,刘阿知带着儿子、舅父、族人、奴仆两千多人,到了日本直接被任命为朝臣。

  并且,刘阿知、刘都贺父子,还作为日本使者,跑去跟孙吴进行外交活动——这个估计年份记载有误。

  晁若谷又恢复了笑容,重新变得和蔼可亲:“既是中华后裔,自然应当重用。朝廷拟把筑前国改为福冈县,你来做首任福冈县令如何?”

  原田……不对,是刘中茂嘴巴大张,仿佛在路上捡到五百万彩票大奖。

  回过神来之后,刘中茂立即跑去下跪:“多谢太守赏识,小臣一定忠于大明!”

  这种县令,是土县令,并非真正的品官,放在大明顶多算一等吏。

  原田氏改回刘姓,并且被任命为县令的消息传出,整个瀛州突然就冒出无数的华夏后裔。

  一个个拿着新鲜出炉的族谱,以最快速度赶去博多港,并在港口购买大明服饰穿上,希望自己的新身份可以获得知州认同。

  中途甚至爆发多次争斗,同一个地方的豪强,互相杀戮或迟滞竞争对手,以保证自己更先见到知州。

  他们也没怎么读过中国史书,甚至对《日本书记》都不熟,族谱编造得简直漏洞百出。

  瀛州,福冈县,博多城。

  “你们菊池氏,好像是藤原氏后裔吧?”刘中茂嘲笑道。

  他从原田改为刘姓,也就一个月时间,却已自视为华夏苗裔,把其他豪强看作是倭奴蛮夷。

  那些小姓跑来碰瓷也就罢了,菊池氏一百多年前才从藤原家分出来的啊!

  天皇的近亲血脉后裔,居然说自己祖上是从中国迁来的。

  谁他妈信啊?

  瀛州知州晁若谷信了,并且指出其族谱的漏洞:“按照你这族谱的年份来算,是五百四十二年前迁来日本的。当时并非唐朝,而是隋朝。须得再改改。”

  这个已经改名为李义信,并自称李唐后裔的菊池家主,连忙解释说:“数百年远离故土,多半是家谱在传抄时出现错误。”

  晁若谷点头微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义信换上一副痛哭流涕的表情,使劲挤出几滴眼泪:“菊池一族,世世代代牢记先祖遗训,无时无刻不想着重返华夏。而今总算达成历代先祖心愿,便是今日就死去,我也有脸到泉下去见祖先。呜呜呜……”

  刘中茂听得直翻白眼,愈发看不起这些家伙。老子才是真正的华夏苗裔,你们这些全是倭奴冒充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一百多年前才从藤原氏分出的家族,获得知州认可摇身变成了李唐后裔。并且还做了县令,辖地在日本熊本一带。

  二人离开州衙,刘中茂昂首挺胸走在前面,李义信缩手缩脚跟在后头,他们的地位跟以前完全反过来。

  李义信还姓菊池的时候,九州岛诸多豪族,都要在他面前矮一头。毕竟流淌着日本皇室血脉啊!

  而今却是心虚得很,李义信知道自己是假货。人家刘中茂绝对是真货,《日本书记》写得清清楚楚。

  走了一阵,李义信对刘中茂说:“刘君请留步,在下略备了一些薄礼。”

  刘中茂微笑赞许:“你还算识相。”

  李义信说道:“从今以后,我与刘君皆为明臣,应当互相照应着。刘君是太守近臣,还望平时多多美言几句。”

  “好说。”刘中茂愈发得意。

  两人的俸禄,由朝廷发放大明钱币。私底下肯定贪污腐败,甚至是鱼肉乡里,但知州晁若谷懒得管,能足额上交赋税即可。

  甚至拖欠一些赋税,知州都可以原谅,只要别年年拖欠就行,那样太影响朝廷的威望了。

  晁若谷跑来做知州,主要任务是探索矿山并开采。

  到时候,还得这些豪强出身的县令,帮忙出面征发百姓为矿工。若是搞出了什么民乱,只要闹得不大,豪强自己就能搞定,根本不用大明军队亲自镇压。

  而且,被任命为县令的豪强,肯定能够拿出“中华族谱”。他们若想继续作威作福,就必须维护自己的新身份,自发的举族换上大明服饰。

  他们会以华夏苗裔自居,主动帮忙推行汉化,从而影响其他豪强和百姓。

  如果真把地方上搞得天怒人怨,到时候狠狠惩罚便是。历史上,十多岁的源为朝拉起一帮乡下武士,就能把这些家伙打得向天皇求救,大明精锐还怕讨伐不了?

  反正坏事都是不法豪强干的,大明朝廷和官府永远仁政爱民!

第1130章 1125【科学大发现自动适配修仙理论】

  日本局势变换之时,太上皇已经开启了旅程。

  第一站,巩县白沙山鲔岫书院。

  孟昭和余善微夫妻俩,自秦桧案之后,就搬来此地隐居办学。

  原来的一片无名山岭,被他们改名为古籍中的白沙山。现在已经发展成两京及周边区域,排名数一数二的非官方书院。

  最初规模不大,第一年仅免费教育周边村童,只传授一些蒙学知识而已。

  第二年的时候,首批校舍建成,延请到两位名儒、七位名师授课。正式学生人数虽少,但家里非富即贵。

  第三年扩大招生,并且设立助学金制度,对家境贫寒的学生免收学费、住宿和伙食费用。

  不过想要一直拿到助学补助,必须入学考试成绩优异。且每年舍考的时候,都要保持三科以上成绩甲等,其余科目成绩至少乙等。一次不达标,留待观察。两次不达标,取消助学资格。

  第四年,聘来一位大儒授课,并开通上舍(精英班),招收落榜的秀才和举人。

  时至今日,在鲔岫书院读过书的学生,有67人考上秀才、33人考上举人、14人考上进士。

  这个比例似乎很奇怪,但其实很好理解。比如考上进士的14人,其中10人是会试落榜之后,才跑来鲔岫书院补习深造的。

  但它又并非为了科举而疯狂填鸭的学校,日常管理严格的同时,学术气氛极为自由开放。

  每个季度,都会请来翰林院官员,或者是太学教授,或者是民间顶级学者,到鲔岫书院进行讲学活动。

  每过半年,又会请来一批学者,到鲔岫书院进行学术交流——甚至是学术论战!

  “学生孟昭(余善微),拜见恩师!”

  夫妻俩带着少数师生下山迎接,他们知道朱国祥的脾气,并未扰乱今日的教学活动,大部分师生目前正在书院上课。

  朱国祥微笑颔首,跟众人一起上山。

  巩县县令和主簿也跟来了,还让都头带着官差,说是要保护太上皇的安全。

  这里的山岭并不险峻,朱国祥带着妻儿一路观赏。

  似乎是听说太上皇要来,老师们授课很卖力,学生们学习也很精神。尤其是蒙学班的小孩子,扯开嗓子大声朗读,朗朗读书声大老远就能听见。

  余善微介绍说:“蒙学班开设在山下,以邻近两村的孩童为主,他们免收学费,回家吃饭住宿。外来的蒙童比较少,须交纳各种费用。蒙学班成绩优异者,可升到山上去正式读书。”

  “惠及乡邻,此事极好。”朱国祥点头赞许。

  孟昭说道:“这也是仿效恩师(朱国祥)在大明村和辋川谷的做法。”

  复行一阵,半山腰上出现校舍。

  余善微介绍说:“这里是外舍和内舍。刚来书院的学生,一般在外舍读书。若本来就有秀才功名,则直接进入内舍。若本来就有举人功名,则去山顶的上舍深造。”

  朱国祥在山顶住了一日,亲自考察学生们的功课。

  次日下午,一个中年人匆匆赶来,他是被孟昭夫妇紧急请来讲学的。

  此人一身平民打扮,穿的却是丝绸衣服:“臣张力修,拜见上皇陛下!”

  “你有官身?”朱国祥问。

  张力修说:“臣籍贯开封,家里世代经商。臣十八岁进开封太学外舍(自费班),毕业之后获得举人身份,三次会试落榜。后来朝廷改革制科,臣考上制科进士做了伎术官,还曾参与研制蒸汽铸币机和蒸汽提水机。以前……有幸见过上皇陛下两次。”

  朱国祥哈哈一笑:“原来我们还是熟人。你在工部做官?”

  张力修说:“前几年家父过世,臣回开封丁忧。虽说朝廷缩短了丁忧时间,但臣没有再回京复职。如今,臣虽有官身,但并无官职。”

  “为何?”朱国祥问道。

  张力修解释道:“臣在丁忧期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为了验证这個想法,臣走遍了全国各省。前不久刚回家,写了一篇论文还未发表,今日的讲学内容正是这个。”

  朱国祥笑道:“那我就不问了,等着听你讲学。”又鼓励说,“你这样是极好的,有想法就去验证,而且不辞辛苦、不恋官位。做学问就该这么纯粹。”

  翌日,上午。

  上舍生全都跑来听讲学,他们可以坐在前排。

  内舍生和外舍生,就得自己抢位置了。手脚慢的,坐在最后面,根本听不清台上讲啥。

  朱国祥自然是坐最前排。

  只见张力修拿出一些实验设备,用灌满水银的玻璃管倒置在水槽中,水银下降几厘米就不再下降了。这几厘米的空间是真空,还可以计算出大气压。

  相关科学知识,朱国祥已经带着自己的学生,早在十年前就提出并验证了。

  张力修站在台上说:“某些喜爱物理的学生,应该早就知道大气压和真空。但这世上,任何地方的大气压都一样吗?”

  此问提出,朱国祥笑了。

  台下的师生却没多想,他们当然觉得所有地方的大气压都一致。

  张力修继续说道:“我给父亲丁忧之后,便乘船一路南下。每到一个地方,就测量那里的大气压。爬到当地最高的山峰,钻进当地最深的沟谷。我还去了沿海各省,就在海边上测量大气压。又从东边去了西边,还去了刚刚设立的云南、贵州两省,又前往最西边的吐蕃诸部……”

  “根据实地测量数据,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海边的大气压最强,吐蕃那边的大气压最弱!一座极高的高山,山下的大气压最强,山顶的大气压最弱!”

  众人愕然,朱国祥笑得更开心。

  张力修还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江河入海,自是江河源头地势更高,而大海的地势则最低。再加上山顶与山下的气压差异,那么是否可以推测:越高的地方,气压越弱;越低的地方,气压越强。”

  鲔岫书院以科举为主,但更偏重常科(四书六经和数学),因为学生们都想做治民官。

  这里也有制科教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文史、金石等等),但愿意钻研的学生数量较少。

  一个物理老师举手提问:“若是按照阁下所言,人如果能飞到天上去,飞得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是的!”

  张力修说道:“人需要呼吸才能活着,空气当中应该有一种气,是人能够继续活着所必须的。这也可以解释,地势极高的吐蕃诸部所在,为何人们在那边呼吸极为困难。人去了那里,不可能剧烈活动,多跑几步就会呼吸困难。我有一个随从,莫名其妙就死在吐蕃。”

  对物理比较了解的师生,闻言开始认真思考。

  张力修突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太阳、地球和行星:“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所在的地球,距离地球中心越近,空气就越充足。距离地球中心越远,空气就越稀薄。随着高度抬升,空气一点点的变少,直至变得完全没有空气。”

  这次被震撼得最厉害的,却是研究天文地理的老师。

  一个老师问道:“阁下的意思是说,地球被空气所包裹,更外面完全就是真空?”

  “是的!”

  张力修用了好几年时间实地测量,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观点:“我们研究物理和天文的已经知道,太阳、地球和五星都有引力。太阳的引力最大,所以地球和五星围着太阳运转。”

  “而空气也是某种看不见却能感知的实体。地球的引力吸引着空气,因为空气是流动的,更多的空气被吸引到地面,那么高空的空气自然更稀薄。”

  “我猜测,空气是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不受阳光侵害。我在吐蕃看到的牧民,脸都被晒得很红,脸上的皮肤也很粗糙。我和随从在吐蕃诸部走访七个月,我们的脸全都被晒红了。那里的阳光并不强烈,但晒久了就跟针刺一样。会不会是因为空气稀薄,阳光可以直射人的肌肤?”

首节 上一节 1094/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