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252节
此时此刻,朱国祥正在读儿子的来信。
信中吐槽金州真特么穷,又让朱国祥弄点红薯过去,趁着雨水变多赶紧种下,冬天收获之后就能顶一拨。否则的话,按照今年的灾情,明年春天青黄不接时又要闹饥荒。
大明村也在补种红薯,而且已经育苗扦插下去。
地窖里储存的薯种所剩不多,估计育种之后,顶多能扦插二三十亩。而且最佳种植季节已过,如今气温过高,收获不会太好。
他叫来张广道,吩咐说:“你既打算在石泉县开辟商道,去时把剩下的薯种,全都带到金州城。告诉我那傻儿子,这时补种红薯已晚了,能有正常收成的一半都算运气好。”
“是!”
张广道今年也挺郁闷,陕西那边太乱了,到处都是盗贼严重影响他的走私生意。
朱国祥其实打算回洋州建造纸坊,而且还弄到了造竹纸的技术。
洋州本身是产纸的,蔡伦的墓地,在洋州城东边的龙亭铺(蔡伦的爵位就是龙亭侯)。这里造纸历史悠久,以前是造藤纸为主,到了北宋改为制作皮纸,闵家便是洋州最大的造纸商。
北宋初期,中国的主流纸张还是藤纸,不但造价昂贵,且产量受原材料限制而很难提升。
如今的主流已变成皮纸,既以各种树皮为原材料。
与此同时,竹纸也在兴起。
但竹纸工序太复杂,还在继续探索改进当中,得等到南宋中期才能大发展。
皇帝赐给朱国祥土地,他回村之后发现,根本不必圈占这里。完全可以去圈占洋州那边的竹林,大片大片全是竹林,还有苏轼、文同这对亲家做招牌,产出的竹纸肯定有市场。(苏轼、文同都在洋州竹林留下诗作,文同更是批量留下诗画。)
可惜,造纸计划被旱灾打乱了,朱国祥现在拿不出什么钱粮。
看了一阵书,朱国祥出门巡视村落,主要前往下游新开荒的地段。
新开荒地与客栈码头的距离,已经跟前往上白村差不多,沿着汉江把大明村拉得老长。再往前就不适合耕种了,江边的山岭极为陡峭,得坐船绕过一些险峻地方。
“元璋公!”
赵逢吉快步上前:“晚辈赵逢吉,拜见元璋公。”
朱国祥作揖回礼,眼睛扫向杨志,见其被五花大绑,故意问道:“你怎来了?”
杨志忙说:“俺受席知军差遣,来给元璋公送寿礼。”
这一问一答,把赵逢吉听得尴尬无比,恨不得找条地缝给钻进去。
赵逢吉连忙说:“快给这些壮士松绑!”
“哼!”
杨志冷哼一声,扭头跟赵逢吉赌气。
赵逢吉拱手说:“多有得罪。”
“无妨。”朱国祥知道杨志肯定又是戴罪之身。
赵逢吉立即转移话题,道明自己是转运副使之子,并且还带着转运使的书信前来。
朱国祥拆开书信,看完之后并不表态。
太子赵桓势单力孤,虽然有正直文臣,反复给他灌输大道理。但这些文臣不敢走得太近,生怕一旦过火,就不能再教育太子。
赵桓身边,也就几个东宫官员,以太子家令杨冯、太子舍人耿南仲为首。
由于杨戬举报太子谋反,后来宋徽宗就把杨冯给砍了。
至于耿南仲,靖康年间属于割地求和派。
耿南仲多次宴请朱国祥,希望能为太子招揽人才。朱国祥不愿掺和,一直拒绝邀请,已经跟耿南仲闹得有点不愉快。
“元璋公,请万勿推辞!”赵逢吉鞠躬长揖。
朱国祥让人安顿杨志那帮子,对赵逢吉说:“随我去下游走走。”
“是!”赵逢吉老实跟上。
沿着江岸一路前行,朱国祥指着山脚的土地:“那边都是开荒一年的旱地,本来肥力就不够,今年又遇到旱情,种什么都撑不住,好大一片土地颗粒无收。”
赵逢吉说:“天威难测,人力不逮。”
朱国祥又说:“雨后补种,苜蓿套种豆子。别看苜蓿像草,其实跟豆子是近亲,能与豆子一起给土地增肥。苜蓿还耐旱,人可以吃,牲畜也可以吃。”
赵逢吉不知朱国祥啥意思,只能奉承道:“元璋公精于农事,晚辈佩服之至。”
朱国祥继续自说自话:“苜蓿是汉朝的时候,跟大宛马一起引进的。如今有三种,一种开紫花,一种开黄花,一种还是开紫花。紫花与紫花,又有不同,须仔细分辨才可知晓。”
于是,朱国祥给赵逢吉介绍如何辨别苜蓿种类。
把赵逢吉都讲得不耐烦了,朱国祥才说:“老子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我对烹饪不擅长,我觉得治大国便如种地。”
“请元璋公不吝赐教。”赵逢吉连忙作揖。
朱国祥说道:“眼前这些土地,几十年前也有人耕种。但荒芜日久,荆棘杂草丛生,又与寻常荒地有何区别?开耕复种,先得养地,不能立即种主粮。苜蓿和豆子,都用于养地。国家荒政日久,也得养地啊。”
赵逢吉没听明白:“请元璋公明言。”
朱国祥说道:“朝中奸党,荆棘耳。地方贪官污吏,自是杂草之类。先得铲除荆棘杂草,再慢慢温养土地,最后才能种下主粮。太子就是地主家的郎君,尔等皆为苜蓿豆子,怎么种地你们做不得主。”
赵逢吉说:“若太子是地主家的郎君,我等便是家仆佃农,非得拆除荆棘杂草不可!”
“太子不会有事的,把地多荒几年也没甚区别。”朱国祥说。
赵逢吉低声道:“嘉王已提举皇城司!”
朱国祥摇头道:“与其请我回京帮忙,不如让太子恭顺蛰伏。他太不知道隐藏了,明堂落成之时,太子竟深居不出,当着内外众臣的面,着实让官家下不来台。再这样下去,便有十个我进京,又能有什么助益?你们那些人,只知道教导太子正直,却不教会太子曲柔。刚则易折,为君亦然。”
赵逢吉说道:“元璋公所言甚是,但那些教导太子的大儒,他们本身就刚直得很,哪能教出性格曲柔的太子?”
“呵呵,他们可是柔得很,都知道怎么避祸呢。”朱国祥笑道。
赵逢吉无言以对。
朱国祥突然问道:“你之前说,你与令尊在成都居住多年?”
“正是。”赵逢吉答道。
朱国祥说:“我对川中颇为好奇,那里有哪些世家大族啊?”
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为企鹅大佬加更)
二人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已过了当初的废茶山。
更下游的村民要穷困得多,他们是去年才搬来的。主要种豆子和苜蓿,采茶季可以赚点工钱,偶尔也会进山伐木,木材阴干了由村里统一收购。
他们也学会了种蘑菇,但目前还在养菌丝,今年干旱没啥收成可言。
赵逢吉打量着那些茅屋,说道:“蜀中有三大望族,分别是王氏、范氏、宇文氏。”
朱国祥有些惊讶:“没有眉山苏氏吗?”
赵逢吉解释道:“眉山苏氏不算望族。”
朱国祥问道:“蜀中王氏是什么来头?”
“已故宰相王文恭公的家族。”赵逢吉回答。
王文恭就是王珪,李清照的外公,秦桧的岳外祖父,宰相郑居中的岳父。
朱国祥疑惑道:“王文恭公是蜀中人士?”
赵逢吉说道:“当然是蜀人,幼年迁居别处的。王氏在五代就已发迹,大宋开国之后,更是连中十榜进士,且多为一、二甲出身。成都府城之南,十余万亩良田皆属王氏所有。百余年来,联姻数十家,姻亲也皆为各路大族。”
朱国祥已经不知该怎么评价了。
那可是成都平原的十多万亩良田,而且还联姻全国数十家大族。抛开那些大族姻亲不说王家在成都本地,恐怕也联姻了无数家族,关系网根深蒂固极为可怕。
今后若是占领四川,这个王氏不好处理啊。
受自己的傻儿子影响,朱国祥也总在考虑造反之事。
赵逢吉还有一个重要信息没讲,别看王家几个浪荡子跳得凶,真正有能力才学的其实隐藏在幕后。对太子赵桓押下重注,便是王家在暗中推动,利用姻亲关系结成巨大同盟。
这三十年来,仅王家与郑家,就已经结成了五对夫妻。
郑居中这个奸党出身的宰相,全靠王家的支持,近两年才迅速成为士林领袖。秦桧后来祸乱南宋,也离不了王家的政治关系网。
蔡京那么牛逼,其疯狂夺权的时候,曾经追夺王珪的谥号,前两年又迫于压力恢复。
朱国祥又问:“范氏呢?”
赵逢吉说:“蜀中范氏,源于两汉。”
好嘛,王氏发迹于五代这范氏竟能追溯到汉朝。
赵逢吉继续说道:“两晋之时,范长生为蜀中天师道首领,辅佐流民帅李雄建立了成汉。大宋开国以来,范氏中进士者二十余人,恩荫为官者数十人。范氏祖宅也在成都府城以南,有数万亩良田。那里的良田,非王即范。王范两家,世代姻亲。”
这个消息不准确,四川范氏有三支,其中两支是从外地迁来的。
当然,三支范氏叙了族谱,居然叙出同一个祖宗,那就干脆对外宣称是一家人。
范氏子弟做官,不像王氏那么显赫,身居高位者较少,反而出了一大堆翰林学士,而且量产地方官和官学老师。
这是因为,范氏大量涌现进士时,正好遭遇新旧党争,整个家族都卷进去,三天两头被贬官外放。(状元范镇乃司马光死党、苏轼的举荐者。有这层关系,苏轼还敢乱写诗,不被新党逐出朝堂才怪。)
赵逢吉又说:“宇文氏乃鲜卑后裔,唐末迁居蜀地,祖宅在成都府城西南,亦有近十万亩良田。”
王氏和范氏,都在成都华阳一带,宇文氏则在成都双流附近。
赵逢吉忽的来一句:“宇文粹中,是蔡京的甥婿。”
朱国祥立即听明白了,王氏和范氏在做老六,表面拉帮结派支持郑居中,实则悄悄押注于太子赵恒。而那宇文氏,干脆就投靠到蔡京阵营。
但这是个错误消息,宇文粹中虽然投靠蔡京,宇文虚中却跟郑居中走得很近。一对亲兄弟,分属蔡党和郑党,无论是谁胜出,宇文氏都能保住富贵。
朱国祥又问了一些蜀地家族,发现多少都跟这三大望族有关系。
比如眉山苏氏——
苏轼第三子苏过,人称“小东坡”,虽然迁居颍昌(许昌),却也娶了范氏之女。而苏轼的孙子苏符,则娶了王氏之女。
这些家族,早就通过联姻融为一体。
朱国祥心中猜测,自己如果回到东京,恐怕王家也会来提亲。
因为时局变幻太快,嘉王赵楷居然提举皇城司,太子赵桓的地位岌岌可危。王家甚至都开始援引李邦彦了,朱国祥这个天子宠臣,肯定更受王家的重视,而朱铭又年少成名还未有正妻。
如果儿子娶了王氏女,今后带着义军杀到成都,蜀中王氏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