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69节

  二甲和三甲陆续唱名,但只有各自的前十名,才能出列单独站立,其余仍旧站在原位。

  “跪!”

  三百五十名新科进士,齐刷刷朝集英殿跪下。

  大明新朝的跪礼极少,只出现在少数重大场合,平时胡乱下跪甚至要扣工资。

  朱家父子反复商量过,认为传胪大典必须跪拜,一是因为传胪仪式的级别非常高,二是要在进士做官前确立君臣关系。

  眼前这些新科进士,有可能这辈子就跪皇帝这么一次。

  而且不仅仅是跪皇帝,更是在跪拜整个集英殿,或者说是在跪拜这个国家!

  接下来,是释褐礼。

  宋代设在入殿参拜之后,明代设在祭祀孔庙之后,父子俩却定在传胪之后。

  一是为了缩短流程,礼仪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二是给予进士尊重,让他们首次正式拜见皇帝时,可以穿着官服而不是布衣。

  明清算是最抠门的,还得去孔庙借公服穿,参加各种仪式后必须归还。那些公服的年龄,可能比新科进士的爷爷年龄还大。合不合身且不说,也不知多少年没洗过,许多公服都带着霉臭和汗味。

  租借过学士服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应该对此很有体会。

  相比起宋明清的礼制,父子俩还做出了其他改变——

  释菜礼,取消,谁说官员非得吃肉?

  新科进士祭孔大典,不搞,反正那是南宋才兴起的玩意儿。

  众人被引去旁边的升平楼,在那里领取朝服并换衣,这比旧宋在偏殿换衣规格高得多。

  朝服按身高分为好几批次,有五尺、六尺、七尺、八尺。其中,六七尺身高的数量最多,新科进士们可以自由选择。

  靴子、帽子也类似,分出好几个尺码。

  还有一方空白笏板,一个进士绢牌,一朵进士簪花。

  “恭喜邦衡兄!”

  “同喜,同喜!”

  “……”

  新科进士们换好衣服,还把簪花也插上,拿着笏板互相道贺,状元胡铨被问候次数最多。

  榜眼杨稷感慨道:“相比旧宋,大明朝廷对吾等士子更加恩待矣。邦衡兄做状元可站立鳌头,吾等释褐也被安排在升平楼,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事情。”

  “是啊,皇恩浩荡,吾等应当为陛下和朝廷鞠躬尽瘁!”众人纷纷表态。

  他们现在说这种话,应该是出自真心,一个个都还在兴奋感激之中。

  众人在升平楼热闹闲聊,直至礼官进来提醒,才下楼排队去集英殿见皇帝。

  这个流程,跪礼取消了。

  新科进士们作揖参拜,手舞足蹈那套被保留,因为朱铭觉得大家一起跳广场舞挺有趣。

  吏部尚书李含章,亲自宣布新科进士的任命:

  “今科第一人胡铨,授承务郎(从九品京官),留内阁观政。”

  “今科第二人杨稷,授承直郎(从八品选人),留内阁观政。”

  “今科第三人李侗,授承直郎,留内阁观政。”

  “今科第四人李公懋,授儒林郎(从八品选人),留通政院观政。”

  “……”

  去年制定新朝礼制,大明的文武官员制度最终确立。

  保留旧宋的朝官、京官、选人制度,并且以此确定工资,相当于是官员的职称。

  至于知府、县令,乃是官员的职务,跟工资并不挂钩。

  武将也差不多,军衔相当于职称,以此确定待遇;军职则属于职务,以此确定实权。

  在场的官员和进士们,对授予寄禄官没啥反应,因为旧宋的新科进士也是如此。状元必为最低级京官,而榜眼、探花则是最高级选人。

  但清一色的“观政”是啥情况?

  李含章现场做出解释:“从今往后,新科进士必观政三月,才会给予相应差遣……”

  也就是说,考上进士就给职称,并且可以领工资,但要实习之后才安排职务。

  一甲五人,在内阁和通政院实习。

  二甲九十五人,在中枢的中高级部门实习。

  三甲进士,在中枢的低级部门和开封府实习。

  李含章继续说道:“二甲、三甲进士,观政期间须备考,通过铨选授予差遣……”

  即二三甲进士,实习结束还要考试,通过具体的政务考试成绩,并结合他们的进士甲第,再进行实际的官职安排。

  当然,说是要观政三月,肯定会酌情缩短。

  比如广东那边大量撤换官员,下个月就会扔六十个新科进士过去。

  而且跟旧宋一样,基本不会让新科进士直接做县令,都是从县主簿之类的做起,或者是州府、监司等衙门的事务官。

  朱国祥说:“观政期间,新科进士可居于宝箓宫。”

  宋徽宗专为林灵素修建的上清宝箓宫,是在宝箓宫原基础上扩建的,而且还修得跟延福宫相连。

  现在部分建筑拆毁,又与延福宫阻断,用来作为新科进士的宿舍——这破地方能容纳两千道士!

  东京城内,还有一些建筑,也临时变成官员宿舍。

  比如紧挨着皇城的启圣院,那里本来是五代时期的官舍。因为赵光义出生于此,后来就改建为启圣院,供奉着赵光义的各种御用之物,还有赵光义的画像、灵位等等。

  其占地面积,比开封府衙门还大,现在改建为京朝官住宅。

  宣布完这些,新科进士谢恩离去。

  已经荣升开封府尹的赵鼎,亲自引导他们出东华门,同时有吏员在东华门外张贴黄榜。

  几百匹骏马从天驷监牵来,早已在东华门外等待多时。

  赵鼎笑道:“状元郎请上马。”

  在无数百姓的围观当中,胡铨踩镫坐上马背,发现开封府尹竟为自己牵马,连忙说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赵鼎哈哈大笑:“这是陛下的旨意,今后的开封府尹,都要为新科状元牵马游街。”

  听闻此言,胡铨感动得眼眶湿润,恨不得以死报答君王之恩。

  其他新科进士,也由开封府和五城兵马司的官吏牵马。

  赵鼎边走边介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后的新科进士,要从东华门往南走,沿御街过州桥。队伍一分为三,状元带队往东,榜眼带队往西,探花带队往南,最后回宝箓宫汇合。”

  “当!”

  五城兵马司指挥亲自敲锣开道,沿街大喊道:“新科进士,打马游街了!”

  长长的队伍前往御街,所过之处沸腾喧哗,东京百姓扶老携幼来看热闹。

  旧宋没有这个流程,只可能出现在戏曲当中。

  现在却是把戏曲搬进现实,一个个进士都兴奋激动,骑着马儿在东京迎来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几十年后,或有人飞黄腾达,或有人落魄失意,但今天肯定深藏在他们的回忆当中。

  (今天查资料才发现,宋代有学士院和翰林院两个机构。学士院才相当于明代的翰林院,且官职都是翰林学士、翰林承旨等等。而宋代的翰林院,养的是一批文学、绘画、天文、医学、工匠官员,官职为翰林某某院某职务。有点尴尬,就当是朱氏父子把学士院和翰林院合并了,并拿走了撰写圣旨等权力。)

  (另外,上一章那个死于大理寺狱的广东官员,其实是巴结太监买官高升的商人,因此才会被人给弄死夺财。究竟怎么回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这是一桩两宋交替时的悬案。)

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

  在城内打马逛了一圈,众进士陆续回到宝箓宫宿舍。

  所有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甚至有一种飘在云端的感觉。身穿朝服,头戴簪花,官吏牵马,百姓赞夸,谁能扛得住这等风光盛景?

  李侗问给自己牵马的官员:“我的行李和亲随,还在城南客栈那边,能否借此马过去一趟?”

  “君若擅长骑马,自是可以的。”此官乃是开封府礼曹掾,他为李侗牵马走了两三个小时,可不愿继续陪新科进士瞎折腾。

  李侗笑道:“我在家乡,经常夜间醉酒骑马,走的还是乡间小路,骑术精湛便上战场都行。”

  “君自行之。”

  官员寻个地方坐下,他们这些牵马官吏,今晚可以在此公费聚餐。

  李侗哈哈一笑,麻溜的翻身上马,还真的骑术娴熟无比。

  “驾!”

  这位新科探花郎,骑着天驷监的骏马狂奔而去。

  为了压制他的急躁脾气,老师罗从彦不但教导其打坐静心,还规定他出门走路都不能跨太大步子。

  此时却哪管恁多?

  牵马官员站起大喊:“莫要在东京街头奔马,若是搞出乱子,被抓到了要挨鞭刑的!”

  “无妨,无妨!”李侗挥鞭回应,转眼间已消失在街头。

  作为程朱理学承上启下的人物,李侗现在还是个热血青年,心中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张九成却没这般潇洒,他把骏马还给天驷监官员,悄悄找到赵鼎说:“敢问府尹,新科进士何时发俸?”

  赵鼎见他面容清癯消瘦,大概猜到其囊中羞涩:“我这里却有些钱财,阁下尽管拿去用。”

  “多谢好意,在下的钱还够用。”张九成作揖拜别,舍不得花钱租车,步行前往郊外民房取行李。

  赵鼎心中颇为感慨,追上去说:“三日之后琼林宴,官家会给新科进士赏赐。”

  “多谢!”

  张九成再次作揖,心里终于有了底。

  他祖辈从开封搬去杭州,也置办了几百亩地,在钱塘县修了乡间宅院。

  可朱勔、方腊轮番折腾,宋徽宗也在杭州横征暴敛,张九成家里的地已经卖光了。

首节 上一节 569/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