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725节

  “我途经印度的时候,那里有一个强大国家叫朱罗。又经过三十天的航程,到达一个叫吴哥的大国。沿途还有一些小国,最终在大明的广州靠岸,并与大明国的官员接触。”

  “广州是一个不亚于内沙布尔和巴格达的城市,我正好遇到一场婚礼。为新娘抬送嫁妆的奴仆,竟然全部穿着丝绸衣服,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带我去觐见皇帝的大明官员叫蹇,他是一个非常健谈的学者,他甚至知道帝国的死敌罗马。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几十年前的罗马凯撒,曾经派人到大明请求援兵……”

  “大明不信我们的教,也不信拜火教,而是信奉天空之神,那是他们的至高神灵。包括大明在内,每一个桃花石之地的国王,都自称是天空之神的儿子。于是他们就能得到臣民的顺服,甚至不会发生叛乱,因为叛乱会惹来天空之神的怒火……”

  “大明有很多海港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几十万人居住。但大明的王城不在海边,他们挖了很长的运河,可以从海上沿着运河直达王都。听说,大明与塞尔柱一样幅员辽阔,但运河可以通往每一座城市。因此他们的造船业很发达,皇帝可以派兵坐船到帝国的任何乡村……”

  “如果谁想跟大明开战,我不建议进行水战,因为那注定会失败。”

  “这里有很多学者,大明国的官员,全都从学者当中选派。他们有一种考试,皇帝会亲自提出问题,学者在纸上写出答案。每过三年,就有一批最优秀的学者,通过考试被选拔为官员。”

  “被选中的学者,无不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拥有最高尚的品德。他们忠诚于皇帝,同时又善待人民。所以这里的人都很富裕,而且非常幸福,具有美德的官员不会征收重税……”

  “皇帝在全国的每一个城镇,都建有学校,以培养更多的学者。这里的每个小孩,都能去学校里读书,所以大明国永远不缺学者。而大明帝国的富庶,让皇帝有足够的钱财,在每一个城镇建立学校……”

  “蹇告诉我,不仅皇帝愿意建学校,富裕的贵族、商人和学者,也会无私的拿出钱财办学。皇帝在城镇建学校,富人在乡村建学校,这里的学校无处不在,就连街边的小贩也识字。”

  “因此这里有大量的书籍,我还没有进城,就在城外看到贩卖书籍、纸笔的店铺。”

  “听说大明的王子,是全国学识最渊博的学者。他的才华被万民敬仰,他的诗歌被广为传颂,无数伟大聪慧高尚的学者围绕在他身边。皇帝也很喜欢这位长子,并让他统领全国的军队,并不担心长子会篡夺皇位。”

  “这位聪明渊博的王子,曾经统率三十万大军,在北方击败同样数量的蛮族。那些蛮族骁勇善战,甚至覆灭了与大明同样强大的桃花石辽国,并且建立了一个叫金国的国家。金国的蛮族军队,还入侵占领了大明的国土,但他们终究无法战胜伟大的王子。”

  “那是一场六十万的大战,王子率领他最英勇忠诚的军队,亲自披挂铠甲骑马冲锋。他从正面击溃了敌人,并取得决定性胜利。金国的蛮族被迫求和,割让土地,献上财货,并请求王子不要再追杀……”

  “由于大明拥有无数的学者,因此他们崇尚优雅,就连最穷困的人也是这样。他们用两根细长的木棍吃东西,无论任何食物,都只用名为筷子的木棍送进嘴里,中途绝对不会用手去触碰。他们的筷子做得很精美,听蹇所说,有用金银和象牙做的筷子……”

  “这里还有一种很大的车,专门用来运货。它需要五十头骡子拉拽,再多的货物也能一次拉走……”

  “大明的王城周围全是运河,每条河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商船。就连船工也穿着丝绸,码头苦力也每天吃肉……”

第760章 0755【四轮战车】

  城郊。

  甲胄实验场的工匠,还在捶打试制棉甲,新式四轮厢车已经搞出来。

  以前没有急着搞,是战争需要的厢车太多,主要用民夫和辅兵来推拉。

  而今已开国五年,朱铭刻意搜罗繁衍骡子。

  大量骡子加上四轮厢车,能够有效减少民夫征发数量,而且还能提高后勤运输速度——当然,崎岖狭窄的路段,还是得依靠民夫和骡马。

  至于为啥选择骡子,这玩意儿比马更易饲养,又比驴子更温顺听话。

  “这种能转向的四轮车,造价比寻常四轮车贵得多……”

  “能节省民夫,能加快运输,造价再高也值得。”

  朱铭让车夫进行试驾,效果让他非常满意。

  中国自古就有四轮马车的,但一直缺乏转向系统,因为……没有实际需求。

  像那种用来拉货的大型太平车,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载重,就需要四个轮子支撑。一是为了减轻拉车牲畜的负担,二是害怕车轮和车辕承受不住。

  但拉运几吨货物,速度肯定很慢,不需要特制转向系统,也能把方向给转过去。

  至于车辆减震系统,自古亦有之。

  一种叫“伏兔”,也叫“车屐”。它位于底盘和车轴之间,起到类似汽车板簧的作用,不但可以减震,而且能够稳定车轴。

  另一种叫“当兔”,是连接车辕与车轴的部件,同样具有稳定和减震效果,而且能有效防止车辕磨损断裂。

  当然,肯定比不上弹簧,更比不上真正的板簧。

  欧洲跟古代中国一样,很早就有四轮马车,由于成本太高、需求不大,一直都没有流行起来——直至胡斯战争!

  胡斯军用四轮马车作为战车,再将这些战车组成车阵,车阵前方挖掘壕沟。每辆战车配有大概20个士兵,由弩兵、戟兵、刀盾兵、连枷兵和火枪兵组成。

  结成车阵之后,用炮火激怒敌人来攻,再用弓弩、火枪射击,依靠车阵进行防御。

  把敌人搞得虚弱疲惫、阵型混乱之后,骑兵和步兵再冲出车阵进行收割。

  跟中国的车阵战术大同小异。

  只不过,中国的战车用人来推,而胡斯战车用马来拉。

  四轮转向马车的作用,除了后勤运输优势之外,便是在结阵时可以快速小范围转向。

  现在,朱铭搞出了晚明战车和胡斯战车的集合体!

  被张居正罢官的魏学增,在做兵部尚书的时候,亲自着手改进了偏厢车,这种战车配备可谓丧心病狂。

  它不用铁链来连接厢车而是在木架上竖起长枪。这种木架可以拆卸,插十二把长枪,放在战车空隙间做拒马。

  每台战车配二十五名士兵,车载两台弗朗机炮直接在战车里发射。地面又有雷飞炮,是类似虎蹲炮的小炮。又有火枪手六人,全部装备快速火枪。另外还有装备传统兵器的士卒。

  堪称移动堡垒,缺点是过于笨重,无法跨区域超远距离作战。

  “都搞上,演练一下!”

  一共只做了两架四轮战车,随着朱铭一声令下,士卒们把沙袋往车上搬,同时还把各类军械放上去。

  沙袋模仿辎重,行军时换成粮袋。

  四只骡子拉一辆车,车夫挥鞭启动,士卒紧随其后。

  他们模仿行军状态,场地里还有水坑和小坡。一旦四轮战车难以跨越,士兵们就过来帮忙推。

  “数里外发现敌军,结阵!”

  车夫得令,连忙驱使骡子转向,两架战车相距四五米停下。

  车夫先是固定车轮,接着解开车辕,把那些骡子牵走,拉回车阵中进行躲避。

  伙兵则抬着铁链下车,朱铭没有用拒马,依旧使用铁链。但两车之间,挂四道铁链相连,即方便己方士兵取下,又让敌人难以全部弄开。

  挂完铁链,伙兵又去撒铁蒺藜。

  而战兵同样在行动,他们刚才“行军”时,盔甲全放在车上。现在互相帮忙穿戴盔甲,继而拿起各式武器。

  被固定好的四轮马车非常平稳,士兵们直接在车上战斗。

  车厢两侧的挡板,化身为防箭工事,还专门留下了射击孔。

  弓弩手和火枪手,迅速在射击位站立。配备腰刀的长枪手,则负责保护他们,防备敌人冲到近处。

  炮兵也从车里搬出小炮,架在两车之间的铁链处,这些铁链不会妨碍小炮。

  “敌军已在百步之外!”朱铭大喊。

  远程兵种立即竖起耳朵听令,如果这时是实战,更大口径的火炮早已发射。

  大口径野战火炮,同样有带轮子的炮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动。

  “砰砰砰!”

  “轰轰轰!”

  “咻咻咻!”

  燧发枪射击,小炮发射霰弹,弓弩手射出箭矢。而且是交替射击,前方数十米内,被各种各样的炮弹箭矢覆盖。

  去年开始量产的燧发枪,口径完全统一,纸壳弹药也统一。虽有细微尺寸差别,但不影响战斗,士兵不用自己压制子弹了。

  精锐燧发枪手,已经能做到一分钟四发!

  杨志咂咂嘴,嘀咕道:“这番改进车阵,俺若是敌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张镗则说:“战车粗大笨重,不易翻越燕山和太行山。如果再跟金人作战,山西和幽州当以防御为主,而我军主力则走傍海道直取锦州。拿下锦州,再去打辽阳,莫要强攻燕山和太行山的雄关。”

  王渊点头:“是该直取辽东。”

  枢密院的官员们,本就不想傻乎乎往北打,现在战车改进之后,他们的观点就变得更一致。

  扯什么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

  那属于固定思维!

  像雁门关这种雄关,有火炮都不好打。一旦强攻,旷日持久,耗粮无数,死伤颇多。

  选一个合适的季节,避免道路泥泞,大军从傍海道东进。再让海军舰船,运输偏师跨海配合。

  一正一奇,很好拿下锦州。

  接下来,金国的腹地辽阳,就暴露在大明兵锋之下。

  拿下辽阳,金国便已瘫痪一半,那里是金国最最最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朱铭说道:“传令工部,两年之内,打造一万辆四轮战车。”

  这道命令,能把工部给逼疯。

  按照传统做法,工部会给各地发布命令,召集登记在册的工匠服役。官府只须提供材料和伙食,如果服役时间较长,也会酌情给一些工钱。

  现在则是用工匠平时上交的人头税,半强制性的雇佣工匠来干活。若有资金缺额,则让户部和工部拨款补充。

  平时收商税囤积的木材,这个时候也要拿出来,由工部官员进行统一调用。

  一個鸿胪寺官员,小跑着来到试验场。

  “殿下,色度国使者进京了,”鸿胪寺官员说,“据随行的市舶官所言,这色度国就是曾经的大食。他们灭亡大食之后,一直以大食国身份,来与前宋朝贡贸易。”

  朱铭点头道:“知道了,择日召见。”

  大食其实还在,只不过君主成了傀儡。

  塞尔柱帝国攻破巴格达时,就把哈里发给控制了。塞尔柱帝国的苏丹,还强娶哈里发的女儿,试图通过联姻来平稳转移其法统。

  可惜,塞尔柱也崩了。

  如今这位苏丹,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身上没有哈里发的血脉,甚至连首都也不设在巴格达。

  当然,这位苏丹也到处联姻。

  比如西喀喇汗国的王子,就是塞尔柱苏丹的外甥。

  耶律大石能够快速扩张,多亏塞尔柱苏丹的一系列操作。他为了加强对西喀喇汗国的控制,设计坑害国王再派总督治理。发现总督搞不定,又让那个外甥王子继位。

  搞来搞去西喀喇汗国被搞得内乱不断,耶律大石趁机跑去捡了个大便宜(在决战之前,许多反对派选择投靠耶律大石)。

  “让各地官府张贴告示,提高骡子的收购价,由各省的都指挥司负责收购。”

  说完,朱铭一挥马鞭:“驾!”

首节 上一节 725/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