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670节

  朱瀚没好气的挥挥手:“无妨,起来吧。本王知道,刘大人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忧大同的百姓们而已。”

  要不是知道刘崧什么脾气,换成其它官员敢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跳出来跟他唱对台戏。

  朱瀚真不介意,给那些邀名买直的家伙,一个深刻的教训。

  刘崧重新坐下,依旧有些痛惜的道:“王爷此番以利为饵,的确是极大的解决了大同的粮食危机。”

  “只是最开始一段时间,百姓们恐怕要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日子了。”

  毕竟四两银子一石粮食的价格,哪怕刘崧身为官员,也觉得实在有点高的离谱了。

  听到刘崧的话,朱瀚却不解的眨了眨眼:“刘大人此言何意?”

  刘崧也蒙了:“王爷四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耗的起的。”

  “在粮商们降价之前,百姓们当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朱瀚闻言,顿时没好气的道:“我说刘崧,你这父母官可真是白当了。”

  听朱瀚这么评价自己,刘崧顿时就有些不服气了。

  他虽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

  可自认为,自己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从来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不管从哪里离职,他刘崧的官声,也一直都相当不错。

  现在,自己以往做出的成绩,却被朱瀚披帛的一文不值。

  刘崧自然觉得很不服气。

  看刘崧的表情,朱瀚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当下没好气的道:“本王说你,你还不服气是吧。”

  “咱们可是官府,为什么要让百姓们,按照原价来买粮食?”

  “为了争抢这十个供应商的名额,那些粮商们可是削尖了脑袋,捐款捐物挤进来的。”

  “他们这些捐款,就是给灾区百姓们用的啊。”

  “对于那些实在困难的百姓,朝廷可以用粮商们捐赠的粮食,直接发放给他们。”

  “而对于那些有一定财产,但是不是那么富裕的百姓,朝廷也可以在他们买粮的时候,给与一定的补贴。”

  “这样,他们买粮食的花费,虽然依旧比平时多,但是却也不会多太多。”

  “另外,朝廷现在有这么多工程要做,直接在大同招募工人以工代赈。”

  “发工钱的同时,再管他们一顿饭,这样百姓家中最能消耗粮食的人,消耗的粮食也会大大减少。”

  “如此种种措施多管齐下,百姓们的负担自然比没有受灾之前大了不少,但是也还在百姓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你说,为什么要让百姓,真的花四两银子,去买最昂贵的粮食呢?”

  刘崧只觉得仿佛有一道天雷,从九霄之上直劈而下,正好贯穿了自己。

  原来是这样,竟然还可以这样。

  如果事情真的能按照朱瀚所说的推进。

  粮食虽然很昂贵,可百姓们负担起来,好像还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次大同灾情,远比刘崧以前经历过的灾情要严重的多。

  刘崧还以为,这次朝廷哪怕处理得当,也会伤筋动骨。

  可经过朱瀚这么一番连消带打,如此严重的旱灾,好像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啊。

  以往赈灾,朝廷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还不怎么好。

  可在朱瀚地手上,只是随便提高了一下粮食的价格。

  最开始刘崧还以为,这个价格要百姓承担。

  然而实际上,百姓们实际根本就不需要话那么多的钱买粮食。

  官府虽然也需要付出一些购买粮食的钱。

  可那些钱,以往也是要官府出的。

  而且,原本一旦到了灾荒年间,粮商们几乎就站在官府的对立面。

  现在却成了官府的好帮手。

  三赢的局面。

第472章 这是抢劫啊

  “王爷手段高明,微臣佩服。”

  刘崧站起身,双手掸了掸官服的袖口,郑重的向朱瀚深深一揖。

  他可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之所以如此的确是因为敬佩朱瀚的手段。

  如果朱瀚只是利用高粮价,利诱那些商人们往大同,刘崧当然也会认为朱瀚的手段高明。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不可能如此郑重的向朱瀚行礼。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刘崧骨子里还是文人的那一套。

  不论做什么事,更多的还是以义为先,十分看不上朱瀚这种张口利益闭口利益的做法。

  但是,朱瀚的所作所为,所说的可不仅仅是利啊。

  以利诱之的同时,也没忘记,怎么让普通百姓,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这种面面俱到的手段,已经完全超脱了,刘崧以往的认知。

  对于朱瀚的所作所为,刘崧也是打从心底里敬佩。

  “刘大人。”朱瀚笑着道:“既然你已经明白了本王的苦心,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燕京这边的事,本王就交给刘大人了。”

  刘崧闻言一愣:“王爷,您这是……”

  朱瀚长身而起飒然一笑道:“本王可是大明的王爷。”

  “现在,大同的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本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本王准备去大同,跟大同的百姓同甘共苦。”

  “这燕京城,本王就交给刘大人你了。”

  “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本王相信刘大人你的能力。”

  刘崧一脸郑重:“请王爷放心,微臣一定不会辜负王爷的希望。”

  朱瀚微微颔首,耐心的向刘崧交代起来。

  “官场上的事,本王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刘大人你依法办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至于燕京的建设,全权交给那些商人就行。不过刘大人,有一点你千万要记住。”

  朱瀚无比认真的道:“燕京的建设固然可以让他们放手去做,但是你绝对不能相信那些商人。”

  “该有的监督必须有,而且必须严格执行。这方面,绝对不能有半分懈怠。”

  “但凡官府的监督,有任何疏漏的地方,那些商人都会死死的抓住这些漏洞为自己谋利。”

  “刘大人您的操守,本王是绝对相信的。但是其它官员……”

  其它官员具体如何,朱瀚没有直接说明。

  但是,刘崧已经明白了朱瀚的意思。

  这个世界上,真正清廉守法的官员,毕竟是少数。

  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银子能够买的通的,无非就是银子多少而已。

  而那些商人们,最不缺少的,恰恰就是银子。

  “下官明白了。”刘崧正色回答道:“请王爷放心,对于那些胆敢走歪门邪道的人,下官绝不姑息!”

  大同知府吴振,最近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虽然今年年初,就已经有了大旱的预兆,吴振也早就已经做了准备。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旱灾,竟然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几乎四分之三个大同府都颗粒无收,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灾民。

  旱灾爆发到现在,官仓几乎已经彻底见底。

  他每一天,都要给朝廷上一封请求赈灾的奏疏。

  不过吴振自己也清楚,这种奏疏也不过就是心里安慰罢了。

  并不是说,朝廷不会尽心尽力的救灾。

  而是这奏疏光是抵达应天府,就需要几天的时间。

  然后应天那边再调集粮食,运送到大同府,这就又要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换做平时,还没有什么太要紧的。

  可现在整个大同,不知道要多少张嘴等着要吃饭。

  每拖一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饿死。

  吴振现在其实都不太指望朝廷能够及时赈灾。

  他希望的是,最近在燕京,主持新国都建设的英王朱瀚殿下,能够大发慈悲,帮他们大同一把。

  毕竟谁都清楚,为了建设新的都城,朝廷给燕京的拨款可是相当大方。

  主要朱瀚肯,粮食绝对不成问题。

  只是吴振不知道,英王朱瀚究竟会不会伸出援手。

  毕竟,他手上的钱可是用来建设国都的,如果耽误了燕京的建设,那是他朱瀚的问题。

  可大同的灾情,却跟朱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短短几十天,吴振整个人就消瘦了一大圈。

  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恐怕都认不出这位知府大人了。

  “现在官仓的粮食,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吴振沉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670/10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