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155节
中军大帐内,一幅详细的地形图,已经摆在了案几上。
“启禀主公,我等顺流东进,一路畅通无阻。”
“但行至这赤壁一带时,前方却出现江夏军拦路,统兵者正是黄祖之子黄射。”
“这黄射率五千余江夏军,战船百余艘,以赤壁山为屏障安营扎寨,还在江面上设置了一道铁锁横江,截断了江面。”
“末将统军多年,还未见过这等阵势,便未敢轻举妄动,就地安营等候主公前来定度。”
黄忠将军情一一禀报,便在地图上将,将敌军的部署点明。
“铁锁?”
刘备眼神一震,惊奇的目光,急是看向了萧方。
这一道铁锁横江阵,不是萧方的手笔么?
当初为了帮黄祖阻挡孙策,便利用黄射之口送给黄祖一计,黄祖遂于夏口以东设下横江铁锁,成功的阻挡了孙策的进攻。
怎么在这夏口上游,亦是出现了铁锁?
“黄射这小子,拿我送给他的计策,反过来对付我们,有点想法呢呢。”
“主公,他这是想以少量兵力,用这一道铁锁,来阻挡我军顺流东下,攻取夏口。”
萧方眼中闪过冷笑,点破了敌方意图。
刘备恍然明悟,脸色不由尴尬了起来。
这铁锁横江之计,本来是用来对付孙策,现下看来,却有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嫌疑。
以孙策之猛,江东水军之强,连攻一月都未能破了这铁锁阵。
自己水军实力,可是差孙策甚多,又岂能轻易破之。
“主公,这铁锁阵水军不易破之,我们为何不从陆上着手?”
“只要我们攻破了敌军旱营,斩断铁锁,这铁锁阵自然不攻而破?”
会意过来的黄忠,却指着地图进言道。
刘备眼眸一亮,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
“不得不说,黄家父子经营江夏多年,对江夏的地形还是了如指掌。”
萧方点头赞许,手指向了地图上长江两岸:
“黄射选择设置铁锁江域,南岸有赤壁山为天然险要,他旱营依山傍水下寨,可谓易守难攻。”
“我军虽十倍于江夏军,兵力优势却能轻松被他这山险抵消,想要速破并非易事。”
黄忠看罢,不禁连连点头:
“萧军师言之有理,倒是忠有欠考虑,这赤壁山确实乃天然险要,易守难攻。”
话音方落。
张飞挤了近前,巴掌往北岸一拍:
“南岸有赤壁山,北岸不是一片平坦么,黄射那小子总归无险可守了吧,咱可以攻其北营了。”
萧方早料到有人会这么提,便接着手指北岸:
“北岸确实并无险要可恃,这可乌林一带泥泽遍布,只有这么一小块平地却被黄射给占了,四周不是泥地就是沼泽。”
“这般地形,根本不利于行军布阵,我军莫说是攻破敌营,不陷进泥泽之中出不来就谢天谢地了。”
张飞哑火。
黄忠则是面露奇色,啧啧惊叹道:
“忠久镇荆南,对此间地形,都不甚了解。”
“没想到,军师对这赤壁乌林地形,竟然了如指掌到这般地步,当真令忠汗颜啊。”
众人无不啧啧叹服。
萧方只付之一笑。
他对这里的地形,能不了如指掌么。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可是就发生在这里。
当年那位美周郎,为何要把决战之地选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借助赤壁山的险要,阻挡曹操从旱路进攻。
于是逼得曹操,只能于北岸乌林,那种烂泥地里安营,逼得曹操只能选择跟他进行水战。
两军还未交锋,曹操地利上便落了下风,不败才怪。
这样的地形优势,周瑜会选在这里阻挡曹操,黄射选在这里设置铁锁阵,阻挡老刘东进,自然也就不足为怪。
“军师对此间地形,确实是了如指掌。”
刘备赞叹过后,却又眉头凝起:
“但如军师所说,我军虽众,但想要攻陷这黄射这铁锁阵,确实是不易呀。”
众人的脸上,皆是蒙上了一层阴影,个个冥思苦想起来。
萧方却是一声冷笑,别有意味的反问道:
“主公怎么知道,方当初送给黄射此计时,没有防备到有朝一日,他会反过来用此计对付我们呢?”
第125章 一道双保险,咱老子儿子一起收拾!小霸王都没辙,刘备竟破了?
刘备微微一怔,品味着萧方这句话中玄机。
“莫非,军师还留有后手,早有破解这铁锁阵的手段?”
刘备蓦的会意,眼眸中掠起一道喜色。
“手段方自然是有的……”
萧方正要开口时,目光却转向了诸葛亮和徐庶:
“阿亮,元直,你二人可知当如何破解这铁锁横江之阵?”
诸葛亮和徐庶眉头深锁,思绪飞转,脑海中霎时间闪过无数种方法,一时却并无必胜之策。
萧方倒也不以为怪。
以他二人的智计成长,若再晚个十来年,彼时谋略大成,想出破解这铁锁阵的手段,自然不在话下。
现下这般初生牛犊状态,对他们却不能太过苛责。
念及于此,萧方遂一伸手:“仲康,笔墨拿来。”
许褚便将笔纸拿来。
老刘知道萧方有心考较二人,便也不催促,亦是满怀好奇的低头看去。
只见萧方提起笔来,不紧不慢的在纸上写下一字:
火!
看着这一字提示,诸葛亮和徐庶彼此对视,眼珠飞转。
蓦然间,诸葛亮眼中率先闪过一道精光。
“姐夫,亮明白了,欲破这铁锁阵,只能用火攻!”
诸葛亮重新伏到地图前,比划着说道:
“我军可事先准备好百余竹筏,上面可扎满草人堆满火油石蜡等易燃之物。”
“待竹筏逼近铁锁阵时,便尽皆点燃,令其借着顺流之势,撞向铁锁。”
“这百余火筏熊熊狂燃,必能将铁锁烧熔,再借着这顺流冲撞之势,足以将铁锁冲断!”
“如此一来,这一道铁锁阵,岂非轻松破之!”
诸葛亮眼中带着兴奋,将自己的火攻之策道出。
萧方微微点头,对小舅子的表现,相当的满意。
能单凭一个火字,就一点便通,想出整个火攻的全盘计策,果然不愧卧龙的潜质。
“主公,阿亮所说,正是方的意思,主公以为如何?”
萧方笑看向了刘备。
刘备咀嚼片刻后,恍然省悟,拍案大赞道:
“好一个以火筏顺流直下,烧熔铁锁之计!”
“此计若成,岂非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松破解了这铁锁横江阵?”
“原来军师想出此计之时,便早已想到了破解之法啊!”
左右众将,亦是明白过来,顿时一片沸腾。
“军师这破解之法,确实是对症下药。”
黄忠点头称赞,却又不解道:
“只是那孙策,为何没有用此法,来破黄祖的锁锁阵?”
“忠听闻那孙策麾下,有一智将名为周瑜,智谋极是了得,此人竟想不出此策?”
萧方正要开口时。
徐庶眼眸一动,抢先一步说道:
“这火攻铁锁之计想要成功,还必须要借助顺流之势,火筏才能顺流而下,贴上铁锁将之熔断。”
“我军身处铁锁上游,孙策和他的江东军,却处于铁锁的下游,这同样的手段,我们使得,他孙策却使不得。”
黄忠疑云尽解,目光中既有对萧方的叹服,又对诸葛亮和徐庶投以刮目相看的眼神。
“这萧军师神机妙算,连这么两个不起眼的后生之辈,竟然也有如此智计见识!”
“主公麾下,当真是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啊…”
黄忠心中唏嘘感慨,啧啧称奇。
此刻老刘已是豁然开朗,欣然道: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