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264节

  “昭于许都之时,便久闻刘使君仁义之名,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荆州江东士民,能得使君这等仁义庇护,当真乃是他们的福气呀。”

  董昭的赞叹之中,有真亦有假,老刘也不当真,少不得自嘲谦虚一番。

  场面上的客套恭维后,董昭却眉头悄然皱起,眼中闪过一道隐忧。

  “这刘玄德不光是武略非凡,难得还是一位仁义之主,这是王道兼顾霸道,当真有高祖之风。”

  “这个年轻文士,想来就是传闻中的萧景略了,我看此人智计,恐怕张良再世也要逊色三分。”

  “这刘玄德如若高祖再世,这萧景略却要胜过张良,将来他们主臣倘若挥师北上,对曹司空的威胁,只怕毫不逊于袁绍啊……”

  董昭眼中闪烁着忌惮之色,脸上已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知不觉中,已至州府。

  董昭只得收起神思,随着刘备入了州府,进了正堂。

  此时堂中已焚香摆案,做好了迎接天子旨意该有的礼式。

  董昭便清了清嗓子,将圣旨展开,当众高声宣读了出来:

  玄德皇叔讨逆诛贼,有功于社稷,乃我大汉擎天之柱,特封左将军,领荆州牧,晋爵襄阳县侯!

  圣旨场面话虽多,核心内容却只在这短短几句话中。

  府堂内,众谋臣武将们立时一片振奋,无不是惊喜若狂。

  就连刘备本人也是大为意外,抬起头来吃惊的看向了那道圣旨。

  左将军。

  位列四方将军,只低于卫将军,高于四征四镇及诸杂号将军。

  四方将军再往上,就只剩下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以及大将军。

  荆州牧就不用说了,等于是他占据荆州,得到了天子的承认,有法理为后盾,可以说是名正而言顺。

  还有那襄阳侯的爵位。

  襄阳可是荆州州治,以郡治做食邑封赏臣子,本已是极为罕见,更遑论以州治做食邑封赏,更是绝无仅有!

  关键这些封赏,并非是各路诸侯们的“自表”,而是实实在在的天子策封。

  在这个汉室人心尚在之时,老刘岂能不知道,天子这些封赏的含金量有多重。

  何况还有那一句“玄德皇叔”,更代表着天子认可了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更是将他尊为了皇叔!

  这份封赏也太丰厚了点吧…

  老刘猜到自己诛杀袁术有功,朝廷多半会有封赏,哪怕曹操再不情愿,多少也得意思意思。

  但他却没料到,朝廷的封赏,竟然能重到如此地步,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一时间,老刘倒有些措手不及,略有些失神。

  “咳咳~~”

  直到耳边响起萧方的轻咳提醒声时,老刘才回过神来。

  于是忙是面向许都方向一拜,尔后接下了那道份量极重的圣旨。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方拜见左将军!”

  萧方率先带头,向着老刘一揖。

  “拜见左将军!”

  “拜见左将军!”

  众谋臣武将们,纷纷追随萧方,满面欣喜的向刘备一拜。

  大家伙的欣喜若狂,自然是发自内心的。

  一方面老刘身为主公,自家主公加官晋爵,作为臣子为之欢喜也是天经地义。

  再者老刘成了天子认证的左将军加荆州牧,意味着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府,任命官职。

  这意味着他们这班谋臣武将,官职爵位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这是双赢,大赢特赢的好事,众人焉能不喜。

  刘备拿着手中圣旨,接受着众谋臣武将的山呼拜见,纵然是再谦虚冷静,此刻脸上也不禁浮现出几分春风得意的笑容来。

  “不知足下,是否便是左将军的军师,萧方萧景略?”

  董昭却忽然再次开口。

  萧方自没必要否认,便微微点头:

  “正是在下,不知董使有何指教?”

  大堂内安静下来,众人目光,再次转向了董昭。

  “天子久闻萧军师之名,甚为欣赏,这里也有给萧军师你的一道封赏圣旨。”

  说罢,董昭便从随从手中,接受了另一道圣旨,当众宣读了出来。

  当众人听得那道圣旨内容后,立时无不变色。

  老刘脸上笑容消失,眉头不由一皱。

第207章 挖老刘墙角?抱歉,你不是我的菜!刘备:景略当位列三公!

  少府!

  天子的这道旨意,竟是封萧方为少府,召他往许都就职!

  明眼人一眼就能出,前一道给刘备的旨意是天子的旨意,这后道给萧方的旨意,则是夹带着曹操私货的一道旨意。

  目的,自然是想借天子名义,以少府的官职为诱饵,将萧方骗往许都。

  萧方是谁,是老刘的谋主啊!

  以逆天之智,一手将老刘托扶到如今坐拥江南半壁,与袁曹分庭抗礼的地位!

  曹操这是想借天子之手,名正言顺的剪除了老刘的左膀右臂!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这一招曹操也不是第一次用,先前就曾借天子名义,冠冕堂皇的征召了不少诸侯麾下人才往许都。

  现下曹操明摆着是想故伎重施,以同样的手段,挖了老刘的墙角,将萧方骗去许都。

  少府,位列九卿之一。

  莫说是萧方这么一位寒士,对大多数士家名士而言,这九卿之位也是此生难以企及的高位。

  曹操为了诱走萧方,不说下了血本吧,也是相当的出手大方了。

  刘备看穿了曹操的阴恶用心,自然眉头皱起,心中生出一阵的厌恶。

  “萧少府,接旨吧。”

  董昭笑着走上前来,将那道圣旨奉到了萧方脸前。

  堂中众将们顿时紧张起来,生恐他们的萧军师,还真为这少府高位所诱,接了这道圣旨。

  唯有刘备,此时微皱的眉头,却反倒松展开来,眼中掠起一抹不以为然的冷笑。

  那冷笑,似乎在讽刺曹操的这下作手段,更透露着一种对萧方的信任。

  “董使,这道旨意,恕我萧方不能接。”

  萧方自然知道这是曹操的手段,神色冷淡的当场便拒绝。

  董昭眉头微皱,佯作吃惊道:

  “萧少府,这可是天子旨意,你竟敢抗旨不成?”

  萧方却笑了,笑容间已毫不掩饰讽刺意味。

  “曹司空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乃天下人尽皆知之事。

  “天子这道旨意,到底是天子的本意,还是为曹司空所逼迫授意,董使觉得咱们有必要非得说穿了吗?”

  曹操既然玩手段,萧方也就不给面子,直白了当的就戳破了这道旨意的本质。

  董昭不由一愣。

  他显然是没料到,萧方不按套路出牌,当众就直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愣怔过后,董昭一时尴尬,脑子飞快转动,想重新组织话术。

  “大家都是聪明人,董使那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套话,就没必要说了。”

  “就烦请董使回去转告曹司空,他对我萧方的欣赏,我萧方甚感荣幸,可惜他不是我的菜…不,应该是不对我萧方的胃口。”

  “我妻族诸葛氏,可是徐州人氏,曹司空当年两征徐州,却屠得徐州血流成河!”

  “若非我主出兵相救陶谦,徐州只怕已为曹司空屠到鸡犬不留,诸葛氏一门也早为他满门屠尽!”

  “萧某若生在徐州,以我这一介寒士身份,多半也要做了曹司空刀下的冤魂!”

  “我萧方虽非什么大德之人,心里却也有自己的底线,似曹司空这般主公,我萧方纵然是碌碌无为一生,也绝不屑于投奔辅佐!”

  萧方也不拐弯抹,当着所有人的面,拒绝了曹操的笼络,更不留情面的将曹操屠城的斑斑劣迹点破。

  董昭神色再次尴尬起来,额头滚汗,竟无法驳斥萧方,无言替曹操袒护。

  萧方的目光,又转向了老刘。

  “论对待百姓,曹操每每屠城,视百姓如草芥,而我主每每破城却对百姓秋毫无犯,仁义之名天下人皆知。”

  “论用人气度,曹操虽自诩唯才是举,麾下所重用之人,不是他曹氏夏侯氏亲族,就是荀彧等豪族名士,除却一个郭嘉,他又用了几位寒士?”

  “而我萧方一介寒士,却能被我主委以谋主重任,对我言听计从。”

  “我主麾下,关羽,张飞,魏延,甘宁…寒门豪杰之士数不胜数,若论唯才是用,我主才是真正的唯才是用!”

  “论武略,我主灭张济,破刘表,诛袁术,败孙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纵然不是胜于曹司空,至少也是不分伯仲。”

  “论志向,我主乃大汉皇叔,志在匡扶汉室,扫除汉贼,再造大汉社稷!”

首节 上一节 264/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