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45节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啊!

  原本刘备以为,于夫罗命大,逃过了一劫,介时必将率残兵败将,逃回匈奴五部。

  匈奴虽遭重创,但于夫罗这个单于还活着,人心便不会散,假以时日恢复元气,还会继续为祸并州。

  现在不同了,于夫罗被俘,匈奴五部为争夺单于之位,必会生出内乱,变成一盘散沙。

  一个一盘散沙的匈奴,焉能再为祸并州?

  待收复并州之后,只需派一员大将,几万兵马,便能将盘踞于并州的匈奴五部,如同乌桓人那般轻松讨灭。

  “好好好,子龙生擒于夫罗,又立大功一件!”

  惊喜之余,刘备自然对赵云大赞。

  尔后笑容一收,目光中寒意森然,俯瞰向了伏跪在地的于夫罗。

  此时的于夫罗才刚刚挣扎着爬起身来,忍着身上的伤痛,颤巍巍的抬起头来望向刘备。

  一抬头时,正与刘备冷峻如刃的目光相对。

  于夫罗打了个寒战,无尽的恐惧顷刻间笼罩全身,将那身上残存的那份匈奴单于的骄傲摧垮。

  “臣于夫罗,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臣误为曹仁挑唆,一时糊涂竟与大汉为敌,实乃愚蠢透顶。”

  “今臣见识陛下天威,已是心服口服,幡然省悟。”

  “臣愿率匈奴五部归顺于陛下,如旧例向大汉朝岁岁纳贡,听从陛下调遣驱策。”

  “还请陛下宽宏大度,给臣一个改过自新,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于夫罗叩首在地,奴颜卑膝的认罪求降起来。

  看着于夫罗这副贪生怕死,摇尾乞怜的样子,刘备脸上杀意并未褪色,反倒再添深深厌恶。

  他想起了萧方的话。

  胡人不习王化,形同禽兽,最是反复无常,心中根本没有廉耻二字。

  当大汉朝强盛之时,他们可以毫无羞耻的选择伏首称臣,听从汉朝的调遣,老老实实的做大汉朝的狗。

  当大汉朝衰落时,他们又可以全然不念大汉旧恩,说反叛就反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若哪天大汉再度复兴,他们即刻又会伏首称臣,奴颜卑膝的继续以做大汉朝的狗为荣。

  几百年来,皆是如此,循环往复已经不止一次。

  故于夫罗天真的以为,刘备会如先前那些汉朝的皇帝一样,大度的原谅了他的罪过,准许他继续向大汉朝伏首称臣。

  甚至,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为了显示自己的仁义胸怀,还会好言宽慰,重重恩赏他。

  虽说这其中好处,比之曹操割赐五郡,封王赐女的条件差了许多,但总归比丢了性命要强上百倍吧。

  可惜,这一次不一样了。

  刘备是仁义,但他身边却有萧方这么个异类。

  华夏千百年来血的教训,令萧方对胡人深厌痛绝,很早就在给老刘灌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时值如今,刘备心中早已深深刻下了一个思想钢印:

  灭尽胡虏,永绝边患!

  趁着新生的大汉朝,武力国力正值上升期,务必要将匈奴鲜卑乌桓羌氐,这些盘踞于大汉朝边地,吸大汉朝血的毒虫们统统铲除!

  怀有这样念头的刘备,怎么可能因于夫罗奴颜卑膝的几句求饶,就学了先祖们贪慕胡人臣服的虚假荣耀,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丞相说的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犯我大汉朝,更当诛之!”

  刘备字字霸道如刀,冷冷一摆手:

  “将此胡酋给朕斩了,首级送往洛阳,进献宗庙!”

  于夫罗大惊失色,难以置信的目光,骇然望向刘备。

  这位大汉中兴之主,怎敢做出这等违背祖宗的决断,竟然不顾他伏首称臣,竟要杀他?

  这个刘备他是疯了吗?

第426章 勾结胡虏者,朕必杀之!我杞人忧天?是你们吃刘备的亏太少啊!

  陈到一挥手,白毦卫一拥而上,便将于夫罗要拖走。

  死神已在向他召手。

  这位匈奴单于终于从震愕中惊醒,不顾身上伤痛,拼命的扭动身躯挣扎起来。

  “刘备,我已向你请降,你为何还要杀我?”

  “你的先祖都能宽宏大度,纳了我匈奴人的请降,为什么你就要杀我?”

  “刘备,你不配为刘氏子孙!”

  “你这个残暴之徒,你不配做汉朝的皇帝,你不配——”

  于夫罗悲忿欲绝,歇厮底里的咆哮大叫着,试图想唤醒刘备,促使刘备收回杀令。

  刘备却厌恶的摆了摆手。

  陈到亲自上前,抓起于夫罗的头,如拖死狗一般强行拖走。

  “啊啊——”

  头皮撕裂的于夫罗,再也骂不出声来,只能一路嚎叫着被强行拖走。

  终于,某一个瞬间,嚎叫悲骂声戛然而止。

  于夫罗人头就此落地。

  原野上响起了汉家将士们的欢呼叫好声。

  刘备脸上厌恶化为豪烈,马鞭向北一指:

  “传朕之命,大军继续北上追击,朕要一鼓作气踏平白波关,拿下晋阳!”

  “朕要将曹仁那勾结胡虏之徒,亲手诛灭!”

  …

  白波关。

  军府之内,一场小宴正在进行。

  荀攸刚刚回白波关,留守的曹植便特意摆下了小宴,以接风洗尘的名义宴请荀攸。

  曹操虽逼死了荀彧,却并不代表着抛弃了荀氏一族。

  荀氏一族作为颍川豪姓,与弘农杨氏媲美的顶级大族,曹操怎么可能就此放弃,全部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事实上荀氏一族内部,也并非人人皆似荀彧那般拥汉,支持曹操废汉立秦者也大有人在。

  就如长安劝进的众臣中,荀攸就作为荀氏的代表,在劝进书中署了名。

  甚至,曹操废帝称帝这种事,荀攸都没有及时向巡视凉州的叔父荀彧事先透露,更是瞒着荀彧参与了劝进。

  因此曹操虽逼得荀彧自尽,但对荀攸却依旧重用信任,以示对荀氏一族的安抚笼络。

  胡萝卜加大棒,这是曹操惯用的帝王之术。

  鉴于荀攸及荀氏在秦国的地位,曹植自然是有心笼络亲近,以为自己与曹丕的争储多添几枚筹码。

  只是先前并州局势急转直下,大家全部的注意力,全都用在化解危机之上,曹植有心亲近荀攸却一直没有机会。

  现下白波关之危已解,曹仁已统帅七万联军南下,追击退走的汉军而去,留他与荀攸镇守白波关。

  这般闲了下来,心情各自放松,曹植方才抓住空隙,摆酒设宴来笼络荀攸。

  “兄长他时常与我讲,关中人杰地灵,卧虎藏龙,乃天下精英汇聚之地。”

  “我却不太赞同,依我之见,关东尤其是颍川,才真正配得上‘人杰地灵’四个字。”

  “尤其是荀卿你荀氏一族,更是人才辈出,堪为天下士人之首!”

  “将来我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必会率我大秦王师杀回中原,收复颍川,让荀卿你能重归故里,让荀氏一族的才俊们,能在我大秦朝各显其能。”

  曹植洋洋洒洒狠狠吹捧了一番荀氏。

  话中言外之意,自然是暗示荀攸,他兄长曹丕对关陇士人更加偏爱。

  而我不同,我信任的还是关东士人,尤其是你们荀氏一族。

  将来我若做太子,继承大秦皇位,必会杀回中原,帮你们荀氏夺回颍川故乡。

  而且,我若掌权,还会重用你们荀氏一族,让你们满族皆为公卿。

  荀攸何其聪明,又岂会听不出曹植笼络自己的意思,脸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殿下对臣,对我荀氏一族如此看重,臣甚感荣幸。”

  “只是现下并州危如累卵,我大秦有生死存亡之患,臣以为我们当上下齐心,把所有心思都用在抗击刘备,保我大秦上面。”

  “当年伪魏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可不察呀。”

  荀攸并未对曹植的笼络做出正面回答,反倒是委婉的规劝起了曹植。

  这言下之意,自然是劝曹植莫要学袁氏,兄弟相争祸起萧墙,结果被刘备趁虚而入,落得了国破家亡,身死名灭的境地。

  曹植听罢眉头微皱,眼眸中透出一丝不喜。

  荀攸这番话,分明有将他比作袁谭袁尚之流的嫌疑在内。

  自己可是大魏陈留王,曹家的麒麟之子,天才一般的存在。

  你拿我跟袁谭袁尚那种平庸无能之徒相提并论,你什么意思?

  “荀令君深谋远虑,着实令修佩服。”

  “只是现如今有匈奴人助战,刘备的攻势已被扼制,现下更是退兵而去,并州的危局已然解除。”

  “只等骠骑将军攻下安邑,汉军在河东的形势便将急转直下,我军收复河东将再无悬念。”

  “局面到了这般地步,已经是再明朗不过,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并州乃至我大秦转危为安已成定局。”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大秦转守为攻,收复中原之时。”

首节 上一节 545/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