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53节

  唯有荀攸,看着秦军归来的样子,却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城门打开,吊桥放下。

  曹植笑到合不拢嘴,亲赴城门外迎接曹仁归来。

  不多时,曹仁的身影出现,策马直奔城门而来。

  曹植拨马上前,笑呵呵一拱手:

  “恭喜子孝叔父,大破刘备,重创汉军,一举扭转乾坤,扬我大秦国威啊!”

  曹仁猛然勒住战马,却铁青着张脸冲他吼道:

  “大破什么刘备!我们中了大耳贼声东击西之计!”

  “速速撤离平陶,速往晋阳撤退,再晚我们全都得死在这里!”

  曹植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第432章 你也配与那萧方斗智?你坑死我啊!差不多该提桶跑路了!

  曹植有点胡涂了,才高八斗的他,对曹仁说的每一个字都听得懂,甚至能以每个字为题头,即兴赋诗一首。

  可这些字连起来,他就完全听不懂了。

  “叔…叔父,侄儿不太明白。”

  “什么叫我们中了大耳贼声东击西之计?”

  “子孝叔父你不该是用德祖妙计,水淹了刘备十万大军的吗?”

  曹植声音颤栗,抬起头来迷茫的望向曹仁。

  身旁同样震惊的杨修,手心已捏了把汗,神经也紧绷了起来。

  唯有荀攸,只眉头深皱,似乎已猜测出了七八分。

  “什么妙计,明明是雕虫小计,怎可能瞒得过那萧方!”

  曹仁没好气的瞪向了杨修,眼神语气中已不掩饰极度的失望。

  杨修心头咯噔一下,眼眸陡然瞪大,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就在几天前,自己的计策明明还被曹仁盛赞,评价为是天马行空,深得出奇制胜之妙。

  这转眼间,曹仁翻脸就比翻书还书,天马行空就成了雕虫小计?

  杨修不懂。

  当即强定心神,拱手问道:

  “骠骑将军,到底出了什么差池,是修的计策有误不成?”

  曹仁阴沉着一张脸,冷哼一声:

  “何止是你计策有误,你那条计策,只怕要葬送了我两万兵马,连同整个并州也都葬送掉!”

  杨修身形一震,脸色骇然变色。

  曹植身形也是晃了一晃,倒吸一口凉气。

  “子孝叔父,事态有这么严重吗?”

  “就算德祖计策有失,最多也只是为刘备识破,汉军及时撤走,并未被淹罢了,又怎么会严重到危及我两万兵马,还能葬送了并州?”

  曹植声音虽已沙哑,却强作轻松的反问道。

  曹仁只得将来胧去脉,以及自己的猜测,一一道了出来。

  曹植脸上的轻松渐渐消失,嘴巴缓缓张开,直至缩成了夸张的圆形。

  杨修脸上强作的从容,亦在这一刻土崩瓦解,额头浸出了一层的冷汗。

  “我早该想到,那刘备麾下谋士如雨,尤其是那萧方还如谋圣再世,连公达奉孝他们都不是对手,何况是你这个毛头小子?”

  “人家不光算出了你的决河之计,将计就计派骑兵前佯装主力,将来戏耍了本将一番。”

  “那大耳贼还趁势声东击西,走昭余泽东路这一条道,要绕到我们后方,截击平陶城!”

  “只怕刘备的大军现在离平陶已不远,我两万大军若是再不走,就要尽数葬送在此!”

  “杨修,本将所说可有错?”

  曹仁马鞭指向杨修,厉声斥问。

  此刻他也是为形势所压,失了该有的气度仪态,当着众人之面便公然责问杨修。

  “骠骑将军,修,修…”

  杨修尴尬难堪,心神已然慌乱,吱吱唔唔不知如何应对曹仁的质问。

  恍然省悟的曹植,不由也回过头来,暗藏几分失望的目光,深深射向了杨修。

  他是真的对杨修失望了。

  自招揽杨修为谋主后,他可谓是言听计从,事事都照杨修的谋划去做。

  可长安军议,杨修的战略误判,使得并州陷入危境。

  眼前这水淹之计,再次失算,致使自己和曹仁及这两万兵马,有被刘备截断后路的危险。

  屡屡献计,屡屡失算…

  这让曹植还怎么相信杨修的智谋,心中又如何能不对杨修心生怨意。

  “我早说过,有那萧方在,再天衣无缝,神鬼难测的计策,皆不能称之为万全之策!”

  荀攸一声无奈叹息,当即一拱手:

  “骠骑将军,陈留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速速弃城北撤晋阳才是上策!”

  曹仁猛的清醒过来,顾不得再埋怨杨修,大叫道:

  “全军听令,速速弃城北——”

  “报——”

  一骑由城中飞奔而来,滚鞍下马。

  “启禀骠骑将军,东门有报,东南方向出现大股汉军,正向我平陶城而来!”

  曹仁身形一哆嗦,手中马鞭脱手跌落。

  曹植也好,杨修也罢,皆是大惊失色,方寸大乱。

  城东出现汉军,这还用得着猜么,定然是刘备率十万主力,已杀奔而至。

  曹仁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大耳贼来的好快,该死!”

  曹仁一声咬牙大骂,猛一抽马鞭,便冲入了城内。

  两万秦军士卒一片恐慌,纷纷争先恐后涌入平陶城,由南门而入,从北门纷涌逃出。

  “天不佑大秦也,唉~~”

  荀攸摇头一声长叹,拨马转身,追随着曹仁黯然而去。

  曹植亦是惶恐万分,跟随着北逃的兵潮,一路望北门而去。

  当他冲出北门时,一眼望去,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卒,正争先恐后望北而逃。

  曹植想也不想,打马扬鞭就想跟着大流北逃。

  “陈留王,且慢!”

  身后追上的杨修,却一声沉喝,拉住了曹植。

  曹植急了,大叫道:

  “汉军随时要杀到,再慢半步我们就要葬身在此,德祖,你休要拉着我啊!”

  杨修却死拉着曹植缰绳不放,沉声喝道:

  “殿下,你要是跟着大军北逃,那才是死路一条。”

  曹植猛然一震,回头诧异的看向了杨修。

  杨修环看一眼左右,凑上了曹植近前。

  “臣那一道计策失败,不管这两万兵马能否顺利逃过汉军截击,晋阳都不可能守得住。”

  “并州也一样,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天不佑我大秦,并州大势已去!”

  “现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并州,率军西渡黄河经由西海上郡退往关中。”

  “可骠骑将军的态度,殿下你也清楚,不得天子明诏,他是绝不可能弃守并州,必会死守到底。”

  “殿下若跟着骠骑将军逃往晋阳,一旦被汉军围困于孤城之中,必难逃一死啊!”

  听到这里,曹植打了个寒战,吓到浑身一哆嗦,险些没能在马上坐稳。

  “是啊,我当初早就提醒过子孝叔父,应该放弃并州,率军向关中撤退。”

  “当时是你拦住了我,还给子孝叔父献上了什么水淹汉军之计!”

  “我早说过,尽早弃并州西退才是上策,若你们早听了我的,何至于落到现下这般田地?”

  曹植没好气的冲着杨修抱怨道。

  杨修面露愧色,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殿当时也是怕弃守并州,殿下会为陛下责怨,丧失了争储的底气。”

  “现在看来,保住殿下性命才是首要,争储之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话锋一转,杨修神色坚决,毅然一拱手:

  “所以臣请殿下,现下即刻出城向西,直奔西河郡,经由蔺县西渡黄河,再由上郡南下往蒲坂关见陛下。”

  “匈奴人前番遭受重创,对两郡已失去了控制,定然无力拦截殿下!”

  曹植明白了。

首节 上一节 553/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