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76节
曹操目光再望向其余众臣,郭嘉,刘晔等人,皆是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那就依永年所献方略,尽起我大秦之兵,抗击汉军来犯吧!”
曹操再无顾虑,当即挥手下诏。
众臣轰然领命。
曹操的目光穿过大殿,远向了遥远的洛阳方向。
他仿佛看到,此刻刘备已策马扬鞭,意气风发的走出洛阳,统帅着数十万汉军,气势汹汹的杀奔潼关而来。
而那个萧方,则跟随在刘备身边,两人脸上是狡黠的诡笑,正在谋划盘算着如何再坑他一把。
“刘备,萧方,这一次,朕绝不会让你们再踏入我大秦半步!”
…
两日后。
曹操亲率十万兵马,由长安而发,沿渭水东进,直奔潼关而去。
夏侯渊,徐晃,李典,曹休,等众将,亦奔赴白帝城,武关,蒲坂津,北地郡等各处关口,统帅着剩余十万秦军,抵挡各路汉军来范。
入冬这一日,曹操率十万秦军,再次进至潼关之中。
数日后,刘备统二十万汉军,穿越弘农郡,进抵潼关城下。
时隔近一年,曹操与刘备,再次对峙于潼关!
第451章 老门神带带我,我要学守城啊!陛下天佑,丞相神也,咱过河!
为了将戏演足,汉军兵临城下,安营扎寨完毕后,刘备便下令,对潼关城展开了猛攻。
两军兵力相差不过十万,曹操又占据着潼关地利优势,汉军当然不可能破得了潼关。
就如前番伐秦时一样,折损上千士卒,屡攻无果之后,刘备遂下令停止了进攻。
两军近三十万大军,便于潼关一线,形成了鏖兵对峙之势。
与此同时,其余诸路汉军的进攻,同样也是意料之中的不顺利。
张飞的并州军团在由西河郡南下时,为徐晃曹彰所统的三万秦军,阻挡在了黄土高原的群山之间而不得过。
曹休严颜镇守的武关,亦是固若金汤,挡住了关羽军团的接连猛攻。
同样,夏侯渊统帅的蜀地军团,亦在白帝城阻挡住了太史慈陆逊的荆州军团进攻。
两军遂于自南向北,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形成了僵持不下的态势。
转眼间,对峙已过一月,时间进入了深冬。
皇帐之内。
炉火熊熊,刘备正与萧方围炉煮酒,商谈着当前战事。
“景略呀,你说这深冬已至,这天气似乎比往年还要暖和。”
“照此看来,就怕今年又是一个暖冬,不会出现黄河封冻了。”
刘备口着杯中煮酒,眉宇间却是浮露着几分遗憾。
现下已近深冬,再过几日便近腊月,最冷的几天马就要过去。
若是这几日不能气温大降,黄河结冰,那今年黄河便没有了再结冰的机会。
郝昭所献的踏冰过河之策,今年算是没有下文了。
“天时变化无常,寒与暖,晴与阴往往也只是一念之间而已。”
“陛下莫急,咱们且再耐心等几日,说不准今儿个就突然来了一场西伯利亚寒潮呢。”
萧方却轻闲淡定,笑着给刘备添了一杯酒。
“西…西伯利亚寒潮?”
刘备却是一愣,眼神迷茫起来。
萧方干咳几声,意识到一时失言,正寻思着该如何搪塞敷衍。
突然。
帐外狂风忽起,转眼间吹到帐篷摇动,帐帘也被掀了起来,寒风扑面而来,令他君臣二人打了个寒颤,竟感觉到一丝刺骨之意。
刘备和萧方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同时起身,几步冲到了帐外。
刺骨寒风迎面而来,瞬间冻到二人连打寒战,下意识的裹紧了裘袍。
只见头顶彤云不知何时已是密布,刮面如刀的寒风自北向南,夹带着刺骨的寒意袭卷而来。
“莫非被丞相言中了,当真就变天了?”
刘备非但感觉不到寒意,反倒兴奋起来。
说话间,只见天空之中,晶莹的雪花便飘然而至,不到片刻间,一场鹅毛大雪落下。
潼关内外,万里雪瓢!
“这好端端的天气,怎么说变就变,还下起了雪?”
“今年眼瞅着又是个暖冬,怎么突然间就变这么冷了?”
“不行不行,赶紧入帐烤火,太他娘的冷了。”
“再往炉子里添点柴啊,这火太小了…”
汉军士卒们的抱怨声四起,纷纷钻进了帐篷中取暖。
唯有刘备和萧方却不顾寒冷,反倒是满脸期待,笑望着这大雪纷飞之景。
不知过了多久,萧方忽然想起什么,便亲自钻回帐中,将一杯未尽的温酒端出来,泼在了地面之上。
刘备懂了萧方意识,便蹲下身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地上的水渍看了起来。
不多时,地面上的水渍,便冻结成冰。
“丞相,冻上了,冻上了!”
刘备一跃而起,指着地上薄薄一层冰,欣喜若狂的如同捡到了宝贝的孩童。
萧方眼中亦是欣喜不已,羽扇一指北面:
“陛下果真天命在身,连老天也在帮陛下呀。”
“我料来的这场寒潮必不会小打小闹,定然是一场大寒潮,接下来多半是一场寒冻,黄河冰封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陛下,速率子龙率白马义从北上,配合凌统霍峻他们,抢在曹贼反应过来之前,踏冰过河,速将蒲坂关拿下吧!”
刘备哈哈大笑,欣然喝道:
“速传子龙前来御帐!”
入夜时分,三千白马义从,借着夜色掩护,绝尘而去。
…
河东郡治所,安邑城。
三万余汉军士卒,屯兵于此。
为了令曹操放松对蒲坂关的警惕,刘备只令凌统率一万兵马镇守蒲坂津,其余三万余兵马,尽皆调回了安邑城,由霍峻这个河东太守统帅。
南门城楼内。
霍峻和郝昭二人,正围炉煮酒,探讨着兵法韬略。
作为第二次科举挖掘出来的“好苗子”,刘备对郝昭也是给予厚望,特任命他为河东郡丞,前来辅佐霍峻这个河东太守。
当然了,这其实是萧方的提议。
郝昭可是天生的守城圣体,稍加历练培养,便是大汉朝第二位门神。
萧方将郝昭安排到安邑,也是想让他就近向霍峻这位“老门神”讨教学习,能尽快成长为大汉新门神。
这也算是以老带新,共同进步吧。
另一层意识,则是想让郝昭能有机会参与攻取蒲坂关一战,能尽快的拿到战功,把声望给刷起来。
有战绩有功劳,老刘才能名正言顺,提拔重用郝昭这么一个年轻的新秀。
否则就光凭科考写了几张卷子,若就委以重任的话,难免会令那些拿命拼来官爵的“老人”们心中不服。
两人煮酒之间,霍峻将自己去岁坚守蒲坂津,屡屡击败曹操大军进攻的战事经过,一一向郝昭这位求知若渴的生瓜蛋子道了出来。
“霍太守这守城之道,当真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难怪陛下和丞相评价霍太守为我大汉门神!”
“昭今日听霍太守一席话,当真是胜读十年书,着实是学到了。”
郝昭听着是受益匪浅,口中啧啧赞叹佩服不已,忙是给霍峻添了一杯酒。
霍峻一笑,免不了要自嘲谦逊几番。
“霍太守,只是昭觉得,蒲坂津一役,我军是否可以这样布局……”
郝昭恭维过霍峻后,话锋一转,又将自己的一些看法道了出来。
霍峻听着听着,脸上渐渐浮现赞许意味。
“昭并未有统军轻验,些许浅见多半是纸上谈兵,若是考虑欠妥之处,还望霍太守莫要见笑才是。”
郝昭在这霍峻这位老资历面前,自然不敢太过显摆,说完后还不忘自嘲。
霍峻却连连点头,啧啧赞道:
“伯道你太过谦逊了,你适才所说极有道理,深得兵法之妙啊,若我当初想到这一节,蒲坂一战便更能重挫秦军!”
“难怪伯道你此番科考能荣登探花,还能为天子献上踏冰过河之策,果然是韬略非凡啊!”
“若你此计成功,则为我大汉灭秦第一功臣!”
得到霍峻这位老资历的盛赞,纵然郝昭性情谦逊,年轻人心中难免也会暗生几分得意。
得意不过一瞬,郝昭遂即一拱手,自嘲道:
“霍太守谬赞了,昭终究还是纸上谈兵,所说方略未经过实战检验,今后还需得太守多多赐教指点才是。”
“至于那踏冰过河之策,还得看天意如何,什么灭秦第一功臣,昭更是万不敢奢望。”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