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41节

  阎茂脸色微变,下意识的便按住剑柄,作势就要动手。

  阎行却拦住了儿子,故作淡然道:

  “伯明兄,好端端的你闯我大帐做什么?”

  成公英满面怒色,指着一旁阎茂道:

  “我听得阎茂单骑入城,立时猜到必是刘备令他入城,妄图要劝降你。”

  “原本我是不相信,你会背叛大秦,只想来看看我这侄儿。”

  “没想到,你们父子竟然商量好要降那刘备!”

  “阎行,你休要在我面前再装了!”

  听得成公英劈头盖脸的质问,阎行却眉头一皱,脸上掠起愠色。

  什么看望阎茂这个侄儿,分明是暗中监视着他,一听到阎茂入城的消息,闻着味着就前来一探究竟。

  只是不巧的是,正好在帐外听到了他决意降汉的对话而已。

  阎行也不屑揭穿,更不屑再掩饰,索性坦然道:

  “成公伯明,既然你全都听到了,那我也没必要再藏着腋着了。”

  “你没听错,我确已决定率五千弟兄,归降大汉天子!”

  成公英哑巴了。

  原本满腔愤怒的他,当听得阎行坦白之词后,反倒是哑了火,僵在了原地。

  “成公兄,跟我一并归降大汉吧。”

  “秦国失凉州已成定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何况是你这样的智谋之士。

  “你我皆为凉州人,没必要跟着曹操逃往益州,归顺汉家天子,才是咱们凉州人最明智的选择。”

  “汉家天子乃仁明之君,以你的智谋,若肯归降大汉,必有一席之地!”

  阎行念着同乡旧僚之谊,想要拉他一把,不想彻底翻脸。

  成公英却身形一震,猛然清醒,面目再度狰狞扭曲。

  “阎行,你说的什么混账话!”

  “你与我都是大秦之臣,天子待咱们不薄,我们焉能背叛大秦,背叛天子?”

  “我成公英大好男儿,焉能做不忠不义的背主之贼?”

  成公英一副大义凛然之状。

  听到这些话,阎行却冷冷一笑:

  “成公英,你别忘了,你我先为韩遂部下,后又归顺马公,最后才跟了曹操。”

  “你我这样的人,奉谁为主,皆不过是为了自保。”

  “我们西凉人,向来皆是如此。”

  “现在你却跟我在这里,大义凛然的讲起了什么忠义,你不觉得可笑吗?”

  阎行也不再留情面,撕去了成公英身上皇帝的新衣。

  话也是够直白:

  咱们西凉人地处边地,生存环境恶劣,生存自保乃是第一位。

  贾诩也好,庞德也罢,还有你我,咱们这些西凉人就是这个德行。

  大家都是西凉人,你装什么装呢?

  “阎行,你,你——”

  被戮穿虚伪的成公英,脸色憋红,恼羞成怒的指向阎行。

  憋了半天,却反驳不出一个字。

  阎行则收起讽刺,继续劝说道:

  “成公兄,我知道你是担心,你归降大汉后,那马孟起会报复你当年倒戈一击之仇。”

  “你大可不必担心,马孟起亲笔手书在此,他承诺不念旧怨,不会对咱们报复。”

  “还有天子的亲笔手书在此,你不妨自己看看。”

  说着阎行便将那两道书信拿出。

  成公英心头一震,脸上怒气顿时收敛大半,眼中竟闪过一道精光。

  犹豫忸怩了半晌后,他还是厚着脸皮,接过了那两道书信。

  他的眼中,闪烁着几分期望。

  只是,当看过马超的书信后,他眼中的希望却瓦解一空。

  “马超只承诺不对你报复,可没承诺对我也网开一面。”

  “你不要忘了,当年是我劝服了你们,谋划了对他倒戈一击,他可以不记恨你们,怎么可能也不记恨我?”

  “以马超报睚眦必报,我若跟着你降汉,就等同于案板上的肉,早晚会被他宰割!”

  “我绝不可能跟着你去等死!”

  成公英将手中书信,扔还给了阎行,脸色重新愤怒狰狞起来。

  阎行脸色一沉。

  身旁阎茂则大怒,佩剑半出鞘,厉声道:

  “成公英,当年若非是你蒙骗我父亲,说马孟起要杀尽韩遂旧部,我父亲根本不会为自保而对马孟起倒戈一击。”

  “我父亲大度不计较你骗他,如今还念着同乡之谊,想给你谋一条生路,你却还不知好歹,装什么大秦忠臣!”

  “我现在就杀了你,成全你为秦国陪葬!”

  说着佩剑已出鞘,阎茂作势便要动手,取了成公英的人头。

  成公英吓了一跳,满面的狰狞瞬间化为恐慌,急是按住剑柄,向后连数步。

第521章 咱们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你是国之柱石,天子不能没有你啊!

  “茂儿,剑收起来!”

  抢在儿子动手前,阎行厉声喝止了阎茂。

  阎茂回头看了眼父亲,心有不愿,却还是得将剑收归鞘中。

  成公英暗松一口气,却依旧警惕的看着阎家父子,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阎行正视着他,平静说道:

  “伯明,说到底,你也不是忠于曹操,只是怕受那马孟起报复罢了。”

  “咱们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你跟我降汉。”

  “你回去告诉于禁,念在曹公与我君臣一场的份上,我已向汉家天子请旨,放你们率部安然撤离略阳。”

  成公英吃了一惊,紧握的剑柄不由松了开来。

  脸上警惕也化为了难以置信。

  显然他是没料到,阎行并没有把事做绝,而是顾念同乡之谊,给他谋了条生路。

  “唉——”

  缓过神来的成公英叹了口气。

  “子路,你我相识数十载,难道今日当真要分道扬镳,互相为敌人吗?”

  成公英语气显然已缓和许多,忿怒埋怨之意已消,语气换作了惋惜。

  甚至还掺杂着几分感激。

  毕竟人家自保同时,还能为他谋求一条生路,也是够意思了。

  阎行却眼神决然,缓缓一拱手:

  “咱们相识虽久,现下却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的性子你了解,既已做了决断,便决不会更改。”

  “伯明兄,你速速回去准备一下,随时撤离略阳吧。”

  “咱们就此别过,你好自珍重!”

  话说到这份上,成公英情知再无回转余地,只得敷衍式的拱了拱手,转身匆匆而去。

  前脚他一走,阎行后脚便喝道:

  “传我将令,关闭营门,东门及各营给我严加戒备。”

  “若有除汉军之外的任何人马来袭,不必得我号令,立刻以乱箭射之!”

  “还有,召集军司马以上将官,速来我大帐议事!”

  阎茂本是心存担忧,但听得阎行这一连串号令之后,便宽下了心。

  自家父亲并非一味念着同乡之谊,而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于禁和成公英若不识相,要发兵来镇压他的“叛乱”,阎行不排除跟他们撕破脸皮开战。

  “那父亲就先做好准备,儿这就出城去向天子复命!”

  阎茂当即告辞而去。

  …

  县府。

  于禁正负手踱步,焦虑不安的等着成公英归来。

  有贾诩庞德的前车之鉴,于禁不敢对掌握城中半数兵马的阎行轻信。

  故在阎行营中,他是安排有眼线的。

  就在半个时辰前,眼线忽然来报,说是阎行之子阎茂从汉营而来,单骑入城与其父子团聚。

首节 上一节 641/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