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94节
“干了那么多脏事,我又杀了那么多人,陛下要是能放过我,您信不信?”
“对了,还有就是我毛骧深受皇恩,陛下又待我不薄,所以陛下要我死,毛骧纵然不甘,也要叩谢圣恩。”
毛骧将双手举过头顶,十分郑重的作揖道。
古人向来注重气节,特别是朱元璋对毛骧有知遇之恩,,那君要臣死,他也无怨无悔。
“你这样就让我很难办?”
“你就不能自私自利点?”
“你就不能怕一怕死?”
看向脸上写满了忠君的毛骧,朱棡的心中闪过些许无奈,但还是忍了下来,只在心中吐槽了两句。
“胡惟庸那边,有没有再问过你什么?”
随后,调整了一下心态的朱棡,又是开口询问道。
“问过,问朝廷是不是有什么动作,我告诉他相安无事,好好为朝廷办差。”
毛骧想了想,便是脱口而出道。
“什么动作?”
朱棡微微皱眉道:“是胡惟庸察觉了什么?”
“也不是差察觉,就是胡惟庸自己都觉得,朝廷太过于平静,平静到让他觉得诡异,就仿佛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
“所以就找过我,但我也的确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就告诉他相安无事,就算是有动作,也是针对别人,不会是他,然后就是让他安心办差,不必多想。”
毛骧又是想了想,方才看向朱棡道。
“最近朝廷确实有点平静的过分,看起来的确有点诡异。”
朱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是转头看向了蒋瓛道:“你派人告诉锦衣卫,浙东那边的动静,闹得大一点,最好闹到胡惟庸那里,让胡惟庸知道朝廷在查小明王之死的案子。”
“遵命。”
蒋瓛重重抱拳道。
“你想要借此,以安胡惟庸的心?”
朱樉抬起头问道。
“他迟早会知道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但与其让他内心不定,倒不如以安其心,让他好好办差,勿要横生变故。”
“毕竟朝廷缺银子,我还想发行第二套的大明宝钞,那就需要更多的储备金银,以防止大明宝钞贬值。”
“所以他那边的动作越快,朝廷就能越富有。”
朱棡点了点头道。
大明宝钞现在对应的是银本位,但是大明现阶段的银子储备,已经趋近于饱和的状态。
所以大明宝钞肯定是不能再发了,而想要再发,就必须扩充金银的储备。
同时开启第二次变革,继续加大做盘大明宝钞。
毕竟现阶段,百姓已经认同了大明宝钞,并且市场上已经很少有金银铜在流通,那就证明,大明宝钞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也会派人告诉大表兄一声,让大表兄盯紧账目。”
“这一次,胡惟庸就想动手脚,也得问问大表兄答不答应。”
朱樉也是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毛骧,以后你的俸禄提升到二千贯宝钞,至于贪污所得,全部收缴,一个子你都别想留下。”
“而且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重达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并且允许你带罪立功,锦衣卫的机密,也对你全盘放开,但有一个条件,给孤稳住胡惟庸与其党羽。”
“不要让他们察觉,朝廷会对他们有所动作,毕竟这些人,朝廷暂时还要用,所以不能死。”
朱棡又是转过头,狠狠踹了一脚毛骧,便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镇抚司。
这一出,倒是搞得毛骧有些懵?
“不杀我?”
毛骧有些不可置信道。
他犯的可是罪无可恕之罪,就打五十大板?以示惩戒?
别闹!
别说是毛骧不信,就连蒋瓛都不敢信,这还是他们那个杀伐果断的晋王殿下?
这么大的罪过,说饶恕就饶恕?
该不会是想整死毛骧吧?
啧啧,毛骧真的是有点惨!
死都要遭受非人的折磨,还要继续用,这用完之后,不还是死?
“你要是真的想死?”
“孤其实可以满足你,毕竟即便是你死了,消息也不会传出去。”
“不会让胡惟庸有所察觉,毕竟他人又不在京师,你又不算是他的人,他根本掌控不了你。”
“至于他手下的那些喽啰,应该还没有和你直接对话的资格。”
作为自家亲兄弟,朱樉当然了解朱棡,便还是笑眯眯的开口道。
“微臣.微臣就是有些不敢相信。”
毛骧此时说话都有些结巴,目光中还是充斥着不可置信之色。
“你始终是锦衣卫,生死仅在一念之间。”
“权力看似大,但锦衣卫的掌舵者,可是孤。”
“所以纵然你有二心,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至于晋王为什么对你网开一面,你这么个活宝,留着可比杀了有意思。”
“以后好好为朝廷办差,只要不以身试法,就不会死,也没有人会拿你当替死鬼。”
“陛下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网开一面。”
“说白了,你也算是有功之臣,而且也知道分寸,才能救你一命,要不然,你今日必死。”
“所以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下去领罚吧。”
朱樉本来不想解释,但又怕毛骧坏事,方才耐心解释道。
这也让毛骧顿时恍然大悟,身子骨也随之软了下来,而这种死里逃生的感觉,他不想再尝试第二回了。
其实直白点的意思,朱樉并没有说明,那就是从头到尾,毛骧都不可能影响大局,依旧是手中可控的棋子,死与不死,也都是他毛骧自己的造化。
这也是在为锦衣卫开个好头,也是要让锦衣卫们明白,他们从来都不是什么替死鬼,只要安心为朝廷办案,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朝廷就不会辜负他们,陛下也不会。
157.第156章 穷酸腐儒,游街示众,也想乱我大明之天下?
157.
明州府。
也就是洪武十四年,为了避讳国号中的“明”字。
朱元璋采纳了鄞县一位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将原本的明州府改名为宁波府。
改名寓意“海定则波宁”,表达了对海域安定的期望。
此时的明州府衙之中,胡惟庸也是今日抵达的明州府。
当然,这还是因为李文忠性子急,不肯在路上耽搁行程。
要不然,光是赶路,这八百里的路程,胡惟庸至少需要八日。
岂能缩短在三日之间?
只是他们前脚刚到明州府,锦衣卫后脚便是跟了上来。
因为,锦衣卫接到命令以后,便是星夜疾驰,日行八百,连连换马,这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明州府。
同时,锦衣卫的镇抚使王大年,也曾是检校的一员,现在位列锦衣卫四品官吏,负责镇压叛乱和处理刑事案件。
所以王大年刚一到明州府,便是火速前往了府衙拜见李文忠、胡惟庸。
这也是因为此次同行的锦衣卫,不过百名,所以想要彻查浙东以及周边地区,就必须要得到李文忠的支持。
从而调兵遣将,继而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参与小明王案子的官吏,通通抓捕归案,押回京师候审。
“标下王大年拜见胡相国、拜见曹国公。”
王大年看向上方的胡惟庸、李文忠,便是连忙躬身行礼道。
“不必多礼。”
胡惟庸并未开口,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反而是李文忠,摆了摆手。
论官职,李文忠虽然已经卸任了大都督府,但朝廷将其分为五军都督府。
李文忠,也就成了中军都督府的右都督,虽然还并未建成,但也是朝廷正一品的大臣。
所以从官职上而言,胡惟庸与李文忠同属正一品的朝臣。
但李文忠可不仅仅是中军都督府的右都督,更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还有曹国公。
那即便是不提爵位,胡惟庸把头摔烂,也都比不过李文忠。
胡惟庸心里自然也明白,凡事都要以李文忠为主,所以自然不可能越俎代庖。
“国公爷、胡相国。”
“这是晋王殿下的密函,请您过目。”
随后,王大年当即起身,便是从身上掏出一份密函,呈于了李文忠道。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