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39节

  “记住了,你只需要按照孤的吩咐办事就好,其他的压力,孤来顶住便是。”

  朱棡扫了陆风一眼,冷冷道。

  “喏!”

  陆风应声,立即下去安排手下去抓人。

  “备车,孤要去东宫。”

  陆风离开,朱棡当即一声大喝。

  “不用了,我已经来了!”

  却是还不等朱棡这边有所动作,门外,朱标的声音已经想了起来。

  “晋王爷这动作倒是快啊,真是会照顾自己的手下。”

  朱标走进门内对着朱棡调笑道。

  “怎么?难不成老大你的蒋瓛还没动手?”

  朱棡嘴角勾起,问道。

  “咳咳!”

  “以你我兄弟彼此的了解,有必要明知故问吗?”

  朱标干咳了两声道。

  “那不就得了?”

  “只需你太子殿下先下手为强,还不许我这个晋王爷赶紧动手?”

  朱棡撇了撇嘴道。

  “好吧。”

  “这次我来,确实是想要跟你商量一下,胡惟庸他们的事。”

  “胡惟庸一案,加上牵扯出来的空印案,涉及到应该审判的总人数都超过五万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咱大明朝廷有官职的人物,我们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都砍了?”

  朱标有些犹豫的对着朱棡问道。

  这样的人数,要是分两次办案,朱标不会有任何犹豫,直接全部正法,毕竟朱标的仁德之名那只是相对于朱元璋,一个喜欢诛九族,一个喜欢诛三族的区别罢了。

  但是如今,若是一次性解决这么多官员,难免会让大明的官僚体系受到影响。

  “那能怎么办?”

  “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可都是一直盯着我们大明呢?只要咱大明露出一丝软弱,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从大明身上吸血。”

  朱棡轻叹一声摇着头道。

  “你就没有折中的办法?”

  朱标有些期待道。

  “大哥!”

  “你真当我神仙啊,要风就能得风要雨就能的雨?我要真有这两下子,那还处理个屁的朝政,直接命令皇天后土,先给咱大明加个一万年国运不好吗?”

  “要么做出妥协,只诛首恶,要么快刀斩乱麻,都杀了!”

  朱棡翻了一个白眼道。

  “唉!罢了,既然如此,也算他们命该如此。”

  朱标轻叹一声摇了摇头道。

  “应天府学堂,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开始运转了。”

  “你那边成批量生产的打字印刷机,什么时候能给我送过来?”

  转而朱标对着朱棡问道。

  “也就是这几天了。”

  “我这边已经在安排给那些工匠招募学徒了,等那些学徒熟练一下,你就可以给我批一块地,打造生产线了。”

  “就你应天府学堂的那点需求量,最多也就吃下我的生产线一天的产能。”

  “到时候,我准备把生产出来的打字印刷机送到咱大明各处,一来为你的学堂推广开辟道路,二来建立各地的印刷厂,为百姓印刷廉价的书籍,三来以咱大明拼音为基础准备编写印刷大明洪武字典,推动百姓进一步扫盲。”

  朱棡对着朱标说道。

  “可,要是那些世家豪强从中作梗,把你印刷的书籍全都收购走怎么办?毕竟你卖的便宜啊。”

  朱标顿了顿道。

  “呵呵。老大,你还是对打字印刷机的产能心里没数啊,到时候我再新添两条造纸生产线,咱纸天天造,版天天排,书天天印,就算卖的便宜咱不还是有的赚吗?”

  “他们世家豪强就算再有钱,又能吃我多少产能。”

  “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咱还期待他们这么干呢,这跟给咱大明捐款有什么区别?”

  朱棡不屑一笑道。

  “哈哈!确实是这么回事,那要是等咱大明各种名家经典,技术实用书籍,都把版排够了怎么办?”

  “总不能把打字印刷机这种好东西卖给北元吧?”

  朱标大笑,随即又问道。

  “版排够了?老大你在说什么胡话?版这玩意还能排够了?”

  “放心好了,咱的大明出版印刷社是永远不可能停工的。”

  “以前的书没有了,咱可以写新的嘛,咱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会写字的文人。”

  朱棡微微抬头,傲然一笑。

  “可,圣贤言论,大儒著作,技术书籍,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怎么可能短时间弄出大批新的?就算你把你研究这些工匠技术全都印出来,也不够用吧?”

  然而朱标却笑不出来,疑惑地看着朱棡。

  “我说大哥,你这脑子怎么总是关键时刻不会转了呢?”

  “谁跟你说非得印这些了?游记咋问,话本小说,难道不能印吗?反正咱到时候卖的便宜,也不怕老百姓买不起。”

  朱棡对着朱标无语道。

  “印这些东西.....除了那些世家大族愿意拿来消遣,老百姓能买吗?”

  朱标依旧有些狐疑。

  “当然会买,老大你要不要和我打个赌,在老百姓哪里,游记小说,绝对比圣贤经典、实用书籍卖的好。”

  朱棡挑了挑眉,对着朱标道。

  “不赌,谁跟你赌啊?谁和你赌谁傻子!”

  “赶紧说,到底怎么回事?”

  朱标翻了一个白眼。

  “很简单,等老百姓通过咱大明后续的大明洪武字典能认识一些字。”

  “他们其实对于圣贤经典和大部分与自己从事工作无关的书籍,其实是不感兴趣的。”

  “毕竟,人家种了几十年地,你突然跟人家说,‘嘿老伯,机会来了,正是好年纪,该努力了,赶紧看圣贤经典考取功名吧!’你觉得这合理吗?”

  “所以那些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生活方式的百姓,一旦认识一些字,而且手里恰好有两个铜板的闲钱要买书,一定是买娱乐性更强的游记和小说。”

  朱棡对着朱标解释道。

  “原来如此!”

  朱标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确实是这样,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就算因为大明而有机会认识了一些字。

  让人家突然半路出家开始读圣贤书考功名确实有点扯淡,还不如廉价的游记和小说有吸引力。

  “从事可,但是关于实用技术书籍公开印刷,我觉得咱大明还是要慎重。”

  “蛮夷之辈在咱大明的探子也不少,要是咱大明的技术被他们学了去,那可就坏事了。”

  朱标对着朱棡叮嘱道。

  “呦!居然还能意识到这一点,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放心好了。”

  “能给我公开印刷出版的一定是对咱们大明朝廷已经不算先进的技术。”

  朱棡拍了拍朱标道。

  “我看你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哪怕对咱大明朝廷已经不算先进,对蛮夷之人先进也不能公开啊。”

  朱标却是把朱棡的手拍开道。

  “这就是老大你有点谨小慎微了,对咱大明朝廷不算先进的,一定是那些已经彻底普及开来。”

  “大规模使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就算咱大明不公开,蛮夷之辈拿出金银诱惑相关从业人员,再购买一些样本,想要获取其实也不难。”

  “既然这种技术早晚都要被学去,咱大明还不如大方一点,直接写书里让他们去买。”

  “到时候咱大明还可以连带着一些为咱大明歌功颂德的话本小说一起打包卖过去。”

  “潜移默化改变蛮夷之人对咱大明的看法,使蛮夷之人,皆以大明为人间仙界,心向我大明。”

  “岂不是更有利?”

  朱棡看向朱标,眼中满是精光。

  “这.....”

  朱标微微一滞,对于朱棡的话感到震撼,原来,还可以这样!

  与朱棡对比,倒是他这个太子朱标显得格局不够大了。

  “好吧,是我眼界狭隘了。”

  “不过那些咱大明重点的先进技术你可得保护好了,虽然这些都是奇技淫巧。”

  “但是和你相处下来咱发现,这些奇技淫巧,很多时候对于国力的提升,比圣贤书有用的多。”

  “毕竟圣贤书不一定能培养出几个治国大才,但工匠技术,一定能让我大明拥有生产更多东西能力。”

首节 上一节 239/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