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58节

  再加上一些贪官污吏横行,你之前所说的收入不平等,才会越来越严重。”

  朱棡明白自己把话题扯得有点远,立刻又重新拉回到了,关于大明钱庄的经营策略方面。

  “其实大明钱庄之所以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放贷业务,主要就是为了重新分配那些被世家大族侵占的财富。

  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经营手段,又是他们把自己隐藏起来的财富存入钱庄。

  随后咱们再通过贷款的形式,将这些钱财放贷给一些想要做生意,然而却又没有足够本钱的百姓。”

  这番话算是戳到了朱元璋的肺管子,他强压着心中怒火问道:“如果老百姓都跑去经商了,种地交粮的事情谁来做?”

  对于经济学不是很好的朱元璋来说,朱棡只能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劝解。

  “刚才我和大哥聊了一下,咱们大明书业的发展现状。

  可以确定的是,其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利益链条。

  咱们想将书籍的价格打下来,势必会受到这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率先反应过来的朱标,闻言不由的眼前一亮。

  “伱是说利用贷款扶持咱们自己的书商,打破那些原有从业者对书籍市场的垄断?”

  朱棡赞许的点了点头,“咱们可以招募一批文人,专门撰写游记、小说。

  只要在内容上吸引住那些读者,便能够逐渐打开市场。

  那些从大明钱庄贷款的书商,也会因此积极扩大经营规模,这样便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

  明朝可以用来出版的图书品类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个大类之外,还有八股文选本、通俗小说。

  甚至许多经商书籍和涉及人们生活方面的社科书籍,在相关市场上都是大行其道。

  根据锦衣卫的相关调查,除去八股文选本,比较受普罗大众欢迎的当属通俗小说。

  这些奇思妙想的小说,令人们卸下繁重生活时,得以娱乐放松。

  由于言语描绘通俗,因此受到各个阶层的喜欢。

  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虽然大部分很可能都已经问世了,但受限于种种客观因素,流传的范围并不广。

  尤其是《水浒传》和《西游记》这两本书,由于题材比较敏感,因此长期处于“禁书”名单之列。

  然而这些对朱棡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问题。

  哪怕是施耐庵和吴承恩亲自找过来,也只会感谢晋王殿下,让他们的作品可以得见天日。

  况且朱棡并不打算侵吞这笔收益,他打算利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创作奖励基金。

  让那些穷困潦倒的文人,可以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创作环境。

  在听完朱棡提出的这些想法之后,朱元璋和朱标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三弟,如果把这些建议放到朝堂之上,势必会引起一些官员的反对。

  你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

  朱棡点头说道:“因为一旦《洪武字典》推广开,迟早会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

  所以有人会提出意见是很正常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203.第201章 大明钱庄放贷就是与民争利,太子监国你们怎么不继续反对了?

  203.

  其实这几天在朝堂上,便已经有人从各种角度抨击大明钱庄,其中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与民争利”。

  说到底还是大明钱庄即将开展的放贷业务,触动了某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借贷行为。

  《秦律十八种》记载:有罪以赀赎及有责(债)于公。

  这里的“有责于公”,指的就是民众向官府借贷,这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

  毕竟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种地毕竟是靠天吃饭,抵抗风险能力较低。

  一到年节不好时,农民没有收成,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上。

  如此下去,就只能靠借钱度日了。

  古代的民间借贷,根据借贷时担保方式的不同,同样分为信用借贷和质押借贷。

  可是人们都已经开始靠借钱为生了,又哪会有剩余财产来作为抵押呢?

  因此信用借贷逐渐成为古代最常见的借贷方法。

  很多人会奇怪,难道出借人就不怕,别人拿着他的钱逃跑吗?

  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信用借贷的双方,大多是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之人。

  那些有能力向外出借的,基本上都是社会地位崇高的贵族,而且与官府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他们对于普通小民来说,具有天然的震慑力,欠了钱后不敢不还。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贫苦的百姓出门基本靠走路。

  一天根本走不了多远,还没来得及逃跑,就会被抓回去。

  最为关键的是,户籍制度的约束力很大,人们想外出必须向官府申请。

  如果没按照规定走了,那就是黑户,被发现后果更惨。

  如果欠钱的人实在还不上钱,出借人会用自己的势力,强硬逼迫借贷人以土地、房屋,或人身作为抵押,最终转为质押借贷。

  质押借贷则是根据“质”的不同,分为物质和人质。

  所谓的物质是指以财产作为担保,来向别人借钱。

  据《后汉书·梁冀传》记载:东汉外戚梁冀为人积善钻营,经常收集富商们的信息,然后去强行借钱。

  他发现富商孙奋家中颇有钱财,就带着几匹马来到孙家。

  随后梁冀要把几匹马抵押给孙家,同时借走五千万钱。

  孙奋当然不愿意,只答应借给他三千万。

  最终梁冀恼羞成怒,以莫须有的罪名抄了孙奋的家。

  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最早质押借贷案例。

  虽然借贷人利用强权,将出借人害得家破人亡,不过这也说明质押借贷早已有之。

  如今最有资格利用强权的大明皇室是出借人,面对把官员当韭菜的朱元璋,又有谁敢多欠钱不还的老赖呢?

  唯一的破局办法就是,不让大明钱庄开展放贷业务。

  想到这里,朱棡便将自己今天和朱标讲的那些话写成了奏本,打算明天上朝时怼死那些不开眼的官员。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朱棡便在谢钰儿的服侍之下沐浴、更衣。

  随后搂着媳妇一起探讨起了,昆字究竟有多少种写法。

  晨曦透过云层,洒在宏伟壮观的皇宫之上。

  朱棡身着华丽的官服,与其他文武百官一同前往朝堂。

  皇宫的建筑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宽广的庭院中。

  红色的墙壁、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走进皇宫的朱棡,此时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长长的廊道两旁,站立着威武的侍卫。

  他们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守护着皇宫的安全。

  沿着廊道前行,朱棡来到了朝堂前的广场上。

  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众多的文武百官,他们身着各色官服,三五成群地交谈着。

  朱棡放眼望去,只见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官员们有的在讨论国家大事,有的在交流着彼此的见闻,还有的在互相寒暄问候。

  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的声浪,回荡在皇宫的上空。

  在这片人声鼎沸中,朱棡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

  随着一声悠扬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们纷纷停止了交谈。

  他们整理好自己的官服,有序地进入朝堂。

  朱棡也跟随着众人的脚步,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开始了新一天的朝政。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景弘的一声大喝,在场的文武百官这才发现,今天坐在龙椅上的竟是朱标。

  虽然在监国期间太子代理朝政,但仍然处于“臣”的地位。

  通常在龙椅下方,会设有太子的座位。

  毕竟按照传统礼节,太子不能坐在象征皇权的龙椅上。

  就在诸位大臣疑惑不解时,王景弘从袖子里拿出一份诏书。

  “天子诏,跪!”

  除了知道内情的朱棡之外,在场的其他人,闻言顿时跪在了地上。

  王景弘清了清自己的嗓子,随即便开始宣读诏书内容。

  “最近皇后生病了,咱因为担心妹子的身体,实在是无心朝政。

  特命太子监国,有什么事情,你们向他汇报即可。

  大明江山迟早要交到太子手中,在监国期间咱特批标儿坐龙椅,钦此!”

  在听完朱元璋用大白话写的诏书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不由得面面相觑。

  前段时间关于蓝玉、晋王的一些流言,一直都传得沸沸扬扬。

首节 上一节 258/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