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15节
此时此刻,众人皆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姚广孝的每一句话。
那位向来以善于谋划著称的苏照,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专注。
对于凡事都习惯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周全准备的他来说,这样的地图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果不其然当姚广孝将那张珍贵的海外地图,展现在众人眼前。
苏照的双眸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婪之光。
他深知拥有这样一份详尽的地图,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代表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可能,更象征着无限的机遇与财富。
紧接着苏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高声赞叹道:“道衍大师果真不愧为,江南世家同盟的引路人啊!
此幅地图实乃无价之宝,其价值甚至足以匹敌千军万马。
只可惜我等对于海外之事知之甚少,犹如盲人摸象。
恳请道衍大师不吝赐教,为我等指点一二。
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片神秘领域。”
说罢苏照满怀期待地望向姚广孝,眼中满是恳切之意。
当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他身上时,姚广孝神情专注地指向地图上中南半岛的某个位置,并开口解释道:“诸位请看,此处乃是真腊国所在之地。
此国于中南半岛之上可谓历史久远,堪称古老之国。
地理位置处于中南半岛南端区域,在这附近有一个名为占城的国家。
想当年汉朝时期,我华夏之强大令人瞩目,曾经成功将其征服。
然而后来中原局势动荡不安,陷入混乱之中,占城国便借机摆脱束缚宣布独立。”
说罢姚广孝稍作停顿,随后再次伸出手指。
这次他指向的是,位于东南亚海域中的诸多岛国。
姚广孝继续说道:“且看这片海域中的这座岛屿,其上有一国名曰苏门答剌国。
此地乃船队往来南洋的必经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此外再瞧那座岛上的国家——爪哇国。
尽管在元朝之时,蒙古铁骑曾试图以武力强行侵入,但最终未能如愿。
待到朱明王朝崛起,爪哇国充分认识到,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们主动向朱元璋表示臣服并献上贡品,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朱明王朝的附属藩国。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那个位于半岛之上的湓亨国。
说起来它只是东南亚一带众多小邦国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而已……”
听到姚广孝口若悬河的侃侃而谈,在场的三位江南世家家主,均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意。
苏照笑着点头说道:“道衍大师博闻强记,学贯古今。
将来我等渡过此劫,必定会为您修筑寺院宣扬佛法,以报今日之大恩。
只是此事毕竟事关重大,况且江南世家同盟选择将谁送往海外,更是需要时日多加斟酌。
等到商议出一个具体结果,我等必定再次登门拜访,聆听道衍大师的真知灼见。”
等到其他人相继离开之后,赵家家主赵威面带疑惑的问道:“道衍大师,为什么不把纸条上的内容给他们看,难道您有什么顾虑吗?”
第288章 三个和尚没水喝,小故事折射管理团队的大道理
姚广孝并未即刻回应赵家家主赵威所抛出的疑问,反而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
“遥想往昔岁月,曾有一座巍峨耸立之山峦,峰峦之巅建有一座古朴清幽的小庙宇。
某日,这座宁静的寺庙,迎来了一名稚嫩纯真的小和尚。
自此以后,小和尚每日不辞辛劳地挑起沉重的水桶,往返于山间小径。
他虔诚诵经,清脆悦耳的经文诵读声,响彻整个山谷。
小和尚还不时轻轻敲击,那散发着淡淡檀香之气的木鱼,仿佛在向天地诉说内心的祈愿。
除了这些日常功课之外,这位善良勤勉的小和尚,更是时常悉心照料菩萨案桌上的宝瓶,确保瓶中的清水充盈满溢。
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小和尚总是警惕地守护着庙堂。
绝不容许那些狡猾的老鼠,前来偷窃供品。
如此这般,小和尚的日子虽平淡无奇,却也过得安稳惬意、无忧无虑。
过了一段时间,庙宇之中又多了一位身材瘦削的和尚。
这新来的瘦和尚,初来乍到之际,便毫不客气地豪饮了大半水缸的清水。
眼见水缸见底,小和尚赶忙催促瘦和尚前去担水。
起初瘦和尚倒也顺从,乖乖挑起扁担前往山下取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目睹小和尚在寺内悠然自得、无所事事的模样后,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满之意。
瘦和尚认为自己独自下山挑水,实在太过辛苦且不公平!
于是他心生一计,要求小和尚与自己一同前去抬水。
就这样两人不得不合力,抬起一只硕大无比的木桶。
这只木桶唯有放置于扁担的正中央位置,方能让他俩感到稍许安心与平衡。
尽管如此这种勉强维持的合作方式,还是使得原本清澈甘甜的井水,变得愈发稀缺珍贵起来。
与此同时小和尚与瘦和尚之间原本单纯和谐的关系,亦逐渐蒙上一层阴影,彼此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后来寺庙里又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和尚。
这个胖和尚同样感到口渴难耐,急切地想要喝水解渴。
然而当他望向水缸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一滴水都没有剩下。
看到这种情况,小和尚和瘦和尚便齐声对胖和尚说:‘既然你也想喝水,那就自己去挑水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胖和尚虽然挑回了一担水,但他却自私自利地将整担水都据为己有。
后来胖和尚更是独自一人喝得干干净净,完全不顾及其他两位和尚的感受。
从那以后三个人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谁都不愿意主动去挑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由于长时间无人挑水,水缸始终处于干涸状态。
渐渐地,三个和尚连一口水都没得喝了。
每个人都只顾着念自己手中的经文,敲响属于自己的木鱼,仿佛周围的一切与自己毫无关系。
甚至到了后来,三个和尚竟然打起了菩萨面前净水瓶的主意,争先恐后地把瓶中的水喝得一滴不剩。
即使这样,仍然没有任何人愿意起身,去给净水瓶添加新的水源。
哪怕庭院中的花草,因为缺水而渐渐枯萎,他们也视若无睹、不闻不问。
夜幕降临,老鼠们纷纷跑出来寻找食物。
它们肆无忌惮地在寺庙里乱窜,偷吃各种物品。
然而此时依旧没有任何一个和尚,愿意站出来驱赶这些可恶的老鼠。
就这样老鼠变得越发嚣张跋扈,行为愈发猖獗。
终于有一天晚上,一只老鼠不小心碰倒了烛台,引发了一场熊熊大火。
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三个和尚如梦初醒,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于是他们放下彼此间的成见,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灭火行动之中。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大火终于被成功扑灭。
经历了这场灾难之后,三个和尚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他们也明白了只有相互帮助,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从此以后三个和尚摒弃前嫌,开始携手合作。
他们每天轮流去挑水,水缸里的水很快就满了起来。
不仅如此寺庙内的各项事务,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
突然间赵威如醍醐灌顶般大彻大悟,他满脸欣喜地说道:“道衍大师,我终于明白了!”
仿佛一道明亮的光芒,穿透了赵威内心的迷雾。
紧接着他激动不已地继续阐述着自己的领悟,“您想要借助这个故事来告诫我:一个集体若能团结一致,便能够将每一个成员所具备的优势汇聚在一起,进而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
如此一来即便是那些单凭个人之力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也都能够被轻易攻克。”
说到此处,赵威稍稍停顿了一下。
似乎在整理思绪,随后他又补充道:“况且身处一个团队之中,我们必须懂得该如何去相互配合与协作。
毕竟在诸多情形之下,人数众多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有时候过多的人员,反而可能导致混乱无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随即赵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愈发坚定。
“然而合作所能带来的益处,远不止于此。
它不仅能够积聚起磅礴的力量,而且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
在拓宽大家视野的同时,还能激发出无尽的创造力。
同时更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同情心、利他之心,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品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最后赵威语重心长地强调道:“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为人处世切不可过于懒散懈怠。
我们应当勇敢地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