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36节

  这才有了之前他和太子朱标一唱一和,在暹罗使臣面前演戏的那一幕。

  后知后觉的暹罗使臣,这才发现自己被大明的两位统治者给套路了。

  只是瓷器、丝绸、漆器、茶叶和硝石,背后无不牵扯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暹罗是不可能放弃的。

  况且暹罗与杀害大明使臣的倭国建交,这本就是一件理亏的事情。

  如今暹罗使臣只能希望,朱元璋和朱标提出的“海外代理”有利可图。

  否则在他归国之后,就要承受暹罗国王的雷霆之怒了。

  “不知上国打算如何招募,拥有独家销售权的海外代理,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明示。”

  见时机已经成熟,朱元璋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咱打算在晋王大婚后,举办一个招商拍卖会。

  按照朝廷划分,藩属国分为大国、中国和小国。

  不同等级的藩属国,商品起拍价格也不一样的。

  当然海外代理的争夺不是代理费问题,而是一个销量保证。

  就以你们暹罗为例,比如销售契约期为五年,每年精盐销量1000斤。

  这是大明进出口贸易公定的最低代理标准,那么就会按照此标准进行拍卖加量。

  在拍卖成功之后,暹罗只需要支付首年商品的货款,和一部分保证金。

  如果无法完成预期销量,大明就会扣除保证金,以弥补勘合贸易过程造成的损失。”

  说话间朱元璋命王景弘将朱棡交上来的精盐样品,交给暹罗使臣仔细查看。

  “外臣见过最顶级的青盐,据说是大明皇室贵族用来刷牙的。

  不知这种极为精细的白盐,每年的具体产量如何?”

  看着神情有些激动的暹罗使臣,朱标故作疑惑地问道:“既然是大明皇室专用,尊使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呢?”

  在稍微犹豫了片刻之后,暹罗使臣心有余悸的说道:“自从南直隶总督李制台允许应用手里的银子,去大明钱庄兑换食盐之后,很多藩属国使臣都参与其中。

  其中以倭国使臣自居的足利直冬,兑换的食盐数量最多。

  他在不久之前曾在会同馆公开炫耀此事,外臣是在那时见到的。”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说道:“倭寇屡次袭扰大明沿海地区,说不定足利直冬用来兑换青盐的银子,就是从我国掠夺来的民脂民膏!”

  暹罗使臣顿时恍然大悟,“难怪外臣看倭国使团里,有一部分人举手投足像是海盗出身。

  好在他们已经按照规定,将随身武器保存在会同馆了。

  当然若上国担心倭国的海盗屡禁不止,暹罗可以提供海船制造工匠,以帮助朝廷建立能够应对倭国海盗的水师。”

第318章 经过百年发展,大明的造船技术居然还不如宋朝了?

  当初朱棡将铁甲舰的设计图纸拿出来时,朱元璋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制造海船的工匠不够。

  直到大明建国至今,华夏的造船工匠既没有在逆风行驶技术上面取得突破,也没有解决龙骨技术。

  这种情况下造出来的海船,根本就无法执行远洋航行任务。

  这一点从历朝历代的海上贸易中,就可以看出来。

  不管是唐宋时期同阿拉伯、印度等地的贸易,还是明清时期的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人的贸易,或者与跟倭国、东南亚等地的贸易。

  基本上都是他们的船来华夏港口,而不是华夏王朝的船去海外诸国港口。

  提到这件事情,朱棡便有些感慨的说道:“大明的海商们虽然明知瓷器运到欧洲能有十倍、百倍的差价,但苦于没有相应的航海技术,只能眼睁睁看着红毛番们赚大钱。

  除了船只较为先进的海盗外,大明海船想去倭国,都要尽量北绕朝鲜半岛以便近岸航行。

  即便如此依然要承受一半的海上损耗,导致咱们如今去一趟倭国,都已经算是冒死前行了。”

  朱棡的这番话,可谓是发人深醒。

  就连对航海领域知之甚少的朱元璋,都已经意识到倘若不做出改变,大明必定会落后于海外诸国。

  毕竟自古以来华夏内部的打打杀杀,基本上都是因为政治分歧太大,大到无法通过利益交换来弥补导致的。

  只有来自外部的利益冲突,才会造成伤亡比较惨烈的战争。

  打仗给普通百姓带来了什么?

  无穷无尽的苦难!

  死亡的士兵在统治者眼里,只不过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

  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家里死了一个壮劳力,天可就要塌了。

  没有一、两代人的时间,根本就消化不了这样的结果。

  身为马上皇帝的朱元璋,深知大明百姓对太平生活的渴望。

  因此他才会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定下了15个“不征之国”,就是希望能够与民休养生息。

  如果不是朱棡拿石见银山作为诱饵,朱元璋绝不会拿倭国开刀的。

  “大明有句话,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

  咱非常愿意看到,暹罗的海船制造工匠与大明同行业翘楚交流的场景。”

  听到朱元璋对海船制造工匠如此重视,暹罗使臣脸上紧张的神情,顿时放松了许多。

  “贵国在宋朝就发明了龙骨结构,这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

  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

  使船只在坚固稳定的同时,抗御风浪能力也变得更加强悍。

  毫不夸张的说,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面对暹罗使臣给出的高度赞扬,朱元璋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尴尬。

  他本以为龙骨技术始终没有解决,对方却说早在宋朝时,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

  换句话说经过108年的发展,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还不如宋朝时先进了。

  直到此时朱元璋才明白,为什么三儿子朱棡会对“海禁”产生强烈的不满了。

  在略加思索之后,朱元璋让王景弘将前来参与朝贡贸易的藩属国名单,抄录了一份送往坤宁宫。

  毕竟按照之前的计划,朱棡应该已经带着女扮男装的徐妙云,在那里准备接方淑秀出宫参加婚礼庆典了。

  “妙云这边有我这个当娘的照顾,你就尽管放心好了。

  况且这里是坤宁宫,那些刺客还不至于胆大包天到这个地步!”

  看着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慈爱的马皇后,朱棡笑着解释道:“并非是儿臣有意拖延时间,只是考虑到爹和大哥那边,正在招待藩属国使臣。

  想必应该还有很多疑惑,需要有人去解答。”

  他的话音刚落,王景弘便带着参与朝贡贸易的藩属国名单副本,从坤宁宫的殿门外走了进来。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见过晋王殿下。”

  见到王景弘手中捧着一份文书,马皇后顿时眉头一皱。

  “今天好歹也是棡儿的大婚之日,公务方面的事情有陛下和太子做主即可。

  如果耽误了吉时,那可是……”

  不等马皇后说出责怪的话,朱棡便接过了那份文书。

  “之前就听大哥讲过,这次前来参与朝贡贸易的藩属国,比上次多了一些新的国家。

  儿臣在太原就蕃这几年,也算是见多识广,正好看看其中是否存在滥竽充数之徒!”

  然而当他打开藩属国名单时,看到榜葛剌这个国名之后,立刻便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榜葛剌即是汉朝时的身毒国,东汉时期称其为天竺。

  其后中天竺贡于梁,南天竺贡于魏。

  唐朝时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五天竺。

  按照《世界舆图》上的标记,此地隶属于东印度。

  大量来自中亚、印度、阿拉伯、波斯、东非和欧洲的商客,在榜葛剌这里云集。

  因此除了常规货物之外,非洲长颈鹿、斑马一类的奇珍异兽,也能在榜葛剌寻得。”

  说完朱棡还特地形容了一下长颈鹿的模样,王景弘点头说道:“榜葛剌使臣带来的贡品瑞兽,的确和晋王殿下说得一模一样。

  他们称其为‘鹿麒麟’,此兽身上虽有可攻击的武器,却不会伤害生灵。

  这可是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出时,才会出现的‘祥瑞’啊!”

  祥瑞之所以会成为历代统治者们笃信的对象,这与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有关。

  他倡导的儒学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主。

  在这种思想被统治者所接受之后,几乎所有自然现象,都开始与政治沾上了关系。

  比如每当有彗星出现时,皇帝往往会大赦天下。

  同时他会对老百姓做出一番检讨,颁发一种名为“罪己诏”的检讨书。

  然而相比于这种不受统治者喜欢的异象,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还是喜欢象征着好运的“祥瑞”。

  后世史学家评价一个皇权时期的盛世标准,主要有三点。

  既没有大规模造反,也没有异族大肆入侵,更没有出现百姓大范围冻死或饿死。

  可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来,有祥瑞出现才是治国有方的最好证明。

第319章 素可泰使臣请大明发兵救国

  于是几乎在每个皇帝的职业生涯里,都会有各地官员上报数不清的凤凰来仪、麒麟呈祥、黄河清、甘露降等“祥瑞”。

  在后世人的眼中看来,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与所谓“祥瑞”根本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然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好此道,他们希望在统治期间出现越来越多的祥瑞,以便借此替自己歌功颂德。

首节 上一节 336/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