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4节

  毕竟朱暹也明白,自己私自回家,肯定是瞒不住,但自从朱暹前往亲军都尉府当差,便极少与朱亮祖相见,所以倒也可以含糊过去。

  只是朱暹没想到,自己后脚刚从家中回来,朱棡便已经知晓了这件事,那想想,朱暹都觉得细思极恐。

  所以此时任何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表明忠心,才能稍减皇室猜疑。

  “子念父,此乃人之常情,孤王又怎能不知?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面对朱暹的说辞,朱棡仅是轻笑一声道。

  闻言,朱暹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正欲抬头谢恩,却在接触到朱棡的笑容时心头猛然一凛。

  那满是笑容的脸上,竟是说不出的冷然,而周围的空气也仿佛瞬间凝固,寒意透骨。

  “微臣谨记殿下教诲,请殿下放心!”

  随后朱暹硬生生将心中的惊惧压下,再次伏地叩首,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道。

  而朱棡的目光在朱暹身上停留片刻,深邃难测,随后缓缓摆手示意朱暹起身道:“起来吧。”

  “谢殿下!”

  朱暹眼见朱棡的面色恢复如常,这才谢恩起身道。

  “传命,除吕本以外,吕家亲族,鸡犬不留。”

  朱棡的声音又是冷冽如寒冰道。

  “遵命。”

  朱暹闻言,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但他可不敢违背朱棡意思,便是抱拳道。

  “奉晋王命,除吕本以外,吕家亲族,鸡犬不留!”

  伴随朱暹的一声令下,亲军都尉府的士卒便是如潮水般的破开了吕府大门。

  转瞬间,这突如其来的喧嚣打破了吕府原有的宁静,亲军都尉府的士兵如狼似虎,迅速控制了整个府邸。

  一阵阵尖叫声、哭喊声、还有兵刃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这使得还在想对策的吕本微微一怔,目光也是空洞呆滞,手中紧握的书卷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

  随后吕本踉踉跄跄的踏出厅堂,那双空洞呆滞的眼眸,终于恢复了一丝神采。

  只不过此刻哪还有当初的淡然,只有难以言喻的悔恨!

第42章 从此江南,再无吕家(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吕大人,从你谋害太子妃起,可曾想过今日的家破人亡?”

  朱棡骑马缓缓踏至吕家厅堂,便是看向眼前悲痛欲绝的吕本,戏谑道。

  “想过,可纵然千错万错,都是老夫的错,何至于灭我吕家全族!”

  “而陛下这般作为,就不怕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嘛!”

  吕本抬起那双已经遍布血丝的眼眸,方才看向朱棡声音沙哑道。

  正所谓福祸相依,所以吕本既然下定决心谋害常清韵,便是已经做好了承担相对应的风险。

  只是未曾想过,朱元璋下手会这般狠辣,竟然完全不顾吕家在江南的声望,直接下旨斩尽杀绝。

  “谋害太子妃,等同于篡位谋逆之罪,岂是你一个人可以抵消?”

  “至于,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呵呵,若是天下读书人都是你吕家这般的狼心狗肺,那寒了便寒了吧。”

  “更何况,你吕家凭什么可以代表天下读书人?”

  “而且在孤王看来,灭了你吕家的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别不知足。”

  面对吕本的质问,朱棡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玩味道。

  吕本闻言,身体便不由得一颤,就连眼中最后一抹光亮也是逐渐熄灭,只剩下深深的绝望和不甘。

  “再者对于你吕家的行为,陛下自然会公之于众。”

  “让全天下的读书人,乃至于百姓都瞧瞧,江南名门的吕家,自诩文人风骨的吕家。”

  “为了自家闺女可以上位太子妃,究竟可以肮脏到什么地步。”

  面对的吕本的绝望与不甘,朱棡更是俯下身,调侃笑道:“不过吕家也算是遗臭万年了,而能被历史铭记,其实想想也不错,是吧?”

  确实,毕竟以吕家犯下的罪孽,别说是天下的读书人,便是同为江南士族的文官集团,也绝对不会为吕家出声。

  而且吕家意图谋害太子妃之罪,已然坐死,绝不可能有翻盘之机。

  再者就是吕家灭亡已成定局,那这些只顾自身利益的江南文官,只会更加的落井下石,甚至将吕家从江南抹去。

  毕竟江南可并未吕家一家,而是诸多家族维系,那岂能因为吕家一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汤?

  所以最好的主意,便是将吕家的痕迹彻底抹平。

  “噗——”

  吕本听到这里之时,胸口更是一阵剧烈起伏,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撕扯着他的心肺。

  顷刻间,吕本只觉得一股腥甜在喉咙中翻涌而动,便是一口殷红的鲜血自嘴角溢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

  但纵然是这般,吕本也未曾倒下,反而是将视线缓缓移向院落中的断壁残垣。

  这里散落着的不仅是砖石瓦砾,更是所有吕家亲族的尸体,景象凄凉,满目疮痍。

  而看到这一幕,吕本便是已经支撑不住了,随后猛然倒地,尘埃随之扬起,又迅速落定。

  当然,也是在这尘埃落定的最后一刻,吕本方才幡然醒悟过来。

  若是吕家从来都没有对那个位子,有过非分之想,那吕家岂能落到这个下场?

  可若真让吕本重来一回,吕本也还是会谋害常清韵。

  “今夜过后,江南名门吕家,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声望,恐怕是要毁于一旦了。”

  而此时,当朝相国胡惟庸也是立于窗户前,远远看向吕家升起的火光,轻轻摇了摇头道。

  “勾结御医,暗害太子妃,这般罪责,已经是等同于谋逆之举,吕家灭的不冤。”

  站在胡惟庸身旁的朱亮祖,倒是冷哼一声道。

  说到底,朱亮祖还是淮西勋贵,那从自身利益出发,那对于吕家的所为,也不可能不生气。

  “的确是不冤,但吕家的所作所为,本相国倒也能明白。”

  随后胡惟庸便又是坐回了首位,方才看向朱亮祖轻声道。

  “相国,这是什么意思?”

  朱亮祖顿时有些不解的看向胡惟庸问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呵呵,永嘉侯,老夫问你,如今朝堂上的文臣,哪里人氏居多?”

  胡惟庸轻轻摇头,便是看向朱亮祖反问道。

  “文臣大多来自浙东与江南。”

  朱亮祖想了想,方才看向胡惟庸回道。

  “没错,的确是来自于浙东与江南。”

  “而现如今的朝堂上,便是淮西勋贵、浙东先生、江南文臣。”

  “可原本能与淮西抗衡的浙东先生,在刘伯温死后,已经是走向没落了。”

  “那陛下便需要另一股势力来平衡朝堂,用以制衡淮西勋贵,所以这才有了太子殿下纳了吕家女为侧妃。”

  “但纵然是这般,江南文臣依旧被淮西稳稳压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所以这一步,不仅仅是吕家,而是江南所有的士族都是非进不可。”

  “不然未来太子殿下继位大统,等待江南士族的便只有淮西的屠刀。”

  胡惟庸拿起茶盏抿了一口后,这才看向朱亮祖侃侃而谈道。

  “所以吕家谋害太子妃,本就是必然之事。”

  朱亮祖闻言,也是微微思索道。

  “嗯,吕家想动的便不只是太子妃,应该还有皇长孙。”

  “毕竟想真正撼动淮西,使江南士族上位,便唯有赶尽杀绝。”

  “所以吕氏不仅要登上太子正妃的宝座,更是要让自己的孩子登上那个位子。”

  “还有就是经此一役后,太子妃也会有所防备,那要是再想加害太子妃,恐怕就是难如登天了。”

  说话间,胡惟庸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深邃道。

  “嗯,若真是这般,我淮西岂能有活路!”

  而等胡惟庸的话音落下,朱亮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眼中更是升起满满的惊骇之色。

  “你倒是还算聪明。”

  “毕竟若是吕家真的害死了太子妃,从而使得吕家女成为太子正妃,那诞下的皇孙,必然不可能得到淮西的支持。”

  “那为了自家的江山,你猜陛下会如何?太子会如何?”

  胡惟庸又是意味深长的看向朱亮祖笑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为了后世子孙,陛下做一回汉高祖又如何?”

  朱亮祖默然点头道。

  “的确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这一朝、下一朝,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都能压制淮西。”

  “但下下一朝,谁又能压制淮西?”

  “一个与淮西不曾有半点关系的皇帝,又如何坐稳江山?”

  胡惟庸仍是笑道。

第43章 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坤宁宫。

首节 上一节 34/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