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86节

  呵呵!士族豪绅之冷血,视天下百姓为草芥,而逢大灾之年,因此饿死的佃户,何其之多!

  毕竟这世上的牛马千千万,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饿死?区区贱民,死了便死了吧,士族豪绅大手一挥,会有为了活命的百姓,为此疲于奔命,甘为牛马。

  那成为大明的佃户,就能让士族豪绅停止对于百姓的盘剥?

  可以!

  而以朱棡所设想,朝廷将官田面向百姓,沧海取一粟,不仅可以富国,更可以强民!

  从而打破士族豪绅对于田亩的垄断,对于百姓的压榨!

  让百姓明白,这一朝与历朝不同。

  因为这一朝的皇帝,微末崛起,不明白那些大道理。

  但让百姓吃饱饭,是他一生苦难的开始,也是年少不可及的梦想。

  至此,士族豪绅要么向朝廷这般对待佃户,要么自取灭亡。

  此计,便是李文熙临死前所言、阳谋也!

  亦为驱虎吞狼之计!

  胜者唯有大明。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历朝历代战乱不休。”

  “但苦的唯有天下百姓。”

  “可这天下兴亡与百姓何干?”

  “所以孤要的,不是一朝一世之盛世。”

  “而是严苛律法,万世更迭,百姓依旧可以朝有食,暮有所。”

  “所以,这一场改革,势在必行,谁也不能拦孤!”

  说话间,朱棡缓缓起身。

  “殿下,鸣谦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对此,顾修齐与钟伯弦皆是浑身一震,钟伯弦随即起身,又是一步踏出。

  “讲。”

  朱棡瞥向钟伯弦,轻轻点头。

  “你、才是真正的太平太子!”

  钟伯弦年少桀骜,手指点出,毫无顾忌。

  一时间,微风拂过面庞。

  钟伯弦、顾修齐大礼叩首!

  门口诸多侍卫,亦是齐齐单膝下跪!

  “出了这座天下。”

  “我才是天子。”

  “太平天子。”

  朱棡也是缓缓起身,来到了钟伯弦的身前,方才轻声道:“但在这座天下,大明天下,储君,是太子殿下,也只能是太子殿下。”

  话罢,朱棡便是踏出了正堂,只留下钟伯弦与顾修齐,面面相觑。

  “唉......”

  良久后,钟伯弦长叹一气,方才坐回到椅子上,开口道:“时至今日,殿下仍不愿意争,那我们....该如何.....”

  “那便.......”

  “大势所趋,退无可退。”

  比起钟伯弦的长叹,顾修齐仍是一脸淡然道。

  你、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子。

  这句话一响起,本身就是对于那个位子的试探,也是对于朱棡态度的一次试探。

  而朱棡也有当王天下之志,但却不在这座天下,则是在外。

  但对于生在中原,长在中原,更在中原的顾修齐、钟伯弦来说,向外扩张,纵横天下。

  也不过是番邦异族,小国之也,又岂能与我天朝上国,泱泱华夏相提并论?

  所以钟伯弦、顾修齐方才执意,要穷尽毕生所学,助朱棡登上那个位子。

  那若是朱棡执意不愿,便是顾修齐所言,大势所趋,退无可退,逼、都要将朱棡逼上那个位子。

  可他们就不怕朱棡震怒?

  面对这等僭越之罪?

  顾修齐、钟伯弦,岂能有活路?

  呵呵,踏上这座应天府,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所求,仅为朱棡。

  .........

  “三哥!”

  朱棡刚一踏出晋王府,便是看到前方伫立的青年,冲着他挥了挥手,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老四?”

  朱棡定睛一瞧,脸上也是露出一抹笑容,方才快步向前,直接抱住眼前的青年,道:“臭小子,什么时候回的京?”

  “刚一回京,我便直接驾马来见三哥,连皇宫都没回。”

  随后松开,青年.....也就是朱棣,又是挠了挠头的看向朱棡笑道。

  燕王朱棣!

  明太......咳咳,明成祖!

  永乐大帝。

  明仁宗帐下征北大将军!

  “走,去见大哥。”

  对此,朱棡二话不说,便是拉起朱棣的手,直接上了车辇,朝着太子东宫的方向而去。

第92章 为天下百姓,掘的就是士族豪绅的根

  太子东宫,三兄弟许久不见,又是一番叙旧后,这才聊起了正事。

  “摊丁入亩实施以后,百姓的压力,的确减轻了许多,但对于促进民生,还是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毕竟百姓手中并无田亩,所以即便是实施摊丁入亩,也不过是不用交税,但该吃不起饭,还是吃不起饭。”

  “再者就是清查江南,朝廷的大力整治之下,将田亩收为了官田,但许多百姓也因此丧失了生计。”

  朱标看向朱棡连声叹气道。

  朝廷注重民生,这自然是好事,可百姓手中田亩并不多,大多数的百姓,手中依旧无田。

  而想要活命,就必须作为佃户,附庸江南士族,才能取得一份活命的口粮。

  但是现在,大多士族被朝廷所灭,田亩收为官田,百姓又是没了生计的口粮。

  对此,别说是朱标,就是朱元璋也是极为的头疼,但总得拿个主意出来。

  那就不能将百姓招为佃户?

  其实朱元璋与朱标都想过,但这与士族豪绅有什么区别?

  朝廷开始压榨百姓?而这要是传出去,大明王朝的威严何存?

  那既然作为佃户不行,就把收回的田亩,分给百姓,也不行?

  的确不行,因为只能解一时之急,而若是遇上大灾之年,百姓还是得卖田求生。

  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虽然对这些士族豪绅有所限制,但他们也不是完全灭绝了。

  要是细细想来,也能明白,哪怕是手中田亩越多,赋税越高,可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田亩就在那里,而且每年都会有粮食产出,所以在大灾之年,大肆低价购买田亩,他们也能干得出。

  那朝廷将田亩分给百姓,最终还是要落在士族豪绅的手中,那又何必?

  再者,就是老朱穷苦了半辈子,一下子见到了这么多田亩,眼睛都直了,让他分出去,他还真有点舍不得。

  所以必须取个折中的办法,既能让百姓有个活路,也不能再让士族做大,更不能让朝廷蒙受巨大损失。

  “其实不难,将官田租给百姓,让他们去耕种,而官田名义上,还是属于朝廷,所以自然不用缴纳赋税。”

  “至于这租子,大丰之年,一亩取一成,而大灾之年,则一亩取半成,或者分文不取。”

  “而这便是沧海取一粟,不仅可以富国,更可以强民,也能彰显我大明之胸襟。”

  对此,朱棡则是看向朱标,开口笑道。

  “这的确是不错,可百姓不还是佃户?”

  朱标闻言,先是点了点头,但又是摇了摇头道:“毕竟百姓手中始终无田。”

  “你怎么那么刻板?”

  “怎么就不能想想?”

  “佃户之所以被称为佃户,便是手中无田亩,只能依附别家,才能换取一条活路。”

  “那既然可以依靠别家,为何不能依靠王朝?”

  “更何况,朝廷收纳的租子,只取一成即可。”

  “而这对于百姓,难道不是天大的恩德?”

  “这般说吧,朝廷给予耕田,可以大大提升佃户的地位,那即便是士族想招纳佃户,也得按照朝廷的标准来招纳。”

  “毕竟百姓又不傻,而且哪个给的更多,一目了然。”

首节 上一节 86/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