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98节
“那你.......”
常茂欲言又止的看向朱棡。
“除非,你想亲手缔造出大明玄武门之.....”
朱棡话未讲完,只是深深看向常茂摇了摇头。
“嗯。”
对此,常茂轻轻点头。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常茂自然明白朱棡的意思。
“鸣谦,瑾瑜。”
“自孤入太原不久,你们便跟随在了孤的身边。”
“瑾瑜为孤处理内务,管理太原,仅仅有条,国之大才。”
“鸣谦随孤纵马草原,出谋划策,无往不利,世之英才。”
“所以道一句知己,言一声生死兄弟,不为过吧?”
见状,朱棡又是看向顾修齐与钟伯弦,轻声问道。
“能与殿下同行,瑾瑜(鸣谦)之幸也!”
顾修齐与钟伯弦齐齐点头。
“那未来,可还愿意与孤同行?”
朱棡仍是反问。
“生死相随。”
两位大才齐齐起身,并向朱棡叩首。
“大明之天下,非昔日之唐。”
“明之承袭,绝不能是手足相残。”
“这一点,除了孤,太子也明白。”
“所以若是孤真想要那个位子,太子会毫不犹豫的让于孤。”
“但孤不能。”
朱棡缓缓起身,随后伸出手,将顾修齐与钟伯弦扶起,便是笑道:“因为在孤看来,权力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所以“它”终其一生,在孤这里都比不上亲情。”
“所以孤从坐上晋王这个位子,孤便明白,孤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天下,中原,不过偏安一隅。”
“世之尽头,还未曾窥其分毫?”
“所以,孤之求,开疆拓土,再造乾坤万世。”
“也为了全了这份兄弟情义,给后世大明开个好头。”
“兄弟不相争,当以豪取天下为志,纵马高歌,转战千百回。”
话罢,朱棡又是握住顾修齐与钟伯弦的肩膀道:“那这天下,何处不是中原?何处不是大明?又何必争一世之正统?”
话语虽轻,但其锋芒缭绕于梁,久久不曾散尽。
“不问生死,穷尽毕生所学,以助殿下成就霸业!”
顾修齐与钟伯弦对视一眼,皆是看见了对方眼中的复杂之色,便又是齐声道。
“好。”
“取酒。”
朱棡眼中豪迈之情,大手一挥。
伺候在厢房之中的女侍,便是连忙为他们斟酒。
对了,这个厢房之中的女侍,包括身在侧的佳人都知晓朱棡与常茂的身份,也只服侍于他们。
所以今日之谈,她们自然会守口如瓶,不敢轻易泄露半分。
“孤,从不轻诺,但一诺千金。”
“来日,孤,定鼎海外天下,晋藩立国,愿与君共执,奉以亲爵。”
朱棡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好。”
顾修齐与钟伯弦浑身一震,便是齐齐举起酒盏,同时一饮而尽。
奉以亲爵,他们自然明白是何意?
但他们更明白朱棡的性子,那便是说出去的话,绝不会收回。
所以唯有效死,方能全了这份君臣之情。
“我现在跪下,还来得及不?”
便是此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不行。”
朱棡转过头,没好气的瞥向常茂道:“但你可以等死后,老大为你追封。”
“呃呃.....”
对此,常茂干笑两声,便是摆了摆手道:“别咒我,我还想多活两年。”
“走吧。”
另一包厢之中,朱元璋轻叹一口气,便是安耐住冲进朱棡厢房的冲动,摆了摆手道。
“嗯嗯。”
常遇春与徐达他们也是齐齐点头。
现在还哪有心情按摩?
还有听了这么多辛秘。
这几个臭小子,就不知道小点声?
真不怕隔墙有耳?
但想想,除了他们,现在这个时间,这顶层应该只有他们。
“老大,回去以后,你得跟咱好好解释解释了。”
话罢,朱元璋又是狠狠瞪了一眼朱标,便是率先踏出了厢房。
“就冲老三这么仗义,这个锅,我背了!”
对此,朱标的脸上又是泛起一抹苦笑之色,但又是紧了紧拳头,心中暗道。
反正横竖逃不过这顿暴揍,那就让他这个做兄长的来抗吧!
“对了,回宫以后,让人传老三入宫,你们两个,一个都别想跑。”
门口,朱元璋的脚步又是微微停顿,方才转过头,似笑非笑的看向朱标。
而这笑容,顿时让朱标打了个寒颤。
第99章 大明真正的掌权人,马秀英!
坤宁宫。
“陛下,娘娘,晋王殿下到了。”
王景弘的声音响起,朱棡人也已经踏进了坤宁宫。
“爹,娘,找我干嘛?”
朱棡坐到了朱标的身边,便是看向靠在榻上的朱元璋,还有纳鞋底的马皇后,开口询问道。
“前些日子,听说你跟你娘讨了一道懿旨,然后去咱的内库搬了几件宝贝回去?”
眼见朱棡入座,朱元璋方才缓缓开口道。
“嗯,有这么个事。”
朱棡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
“我晋王府缺点名画珍宝装饰,所以去您的内库搬两件珍宝,不过分吧?”
顿了顿,朱棡又是出声道。
“不过分,但那幅陆游真迹,爹真的有点舍不得。”
朱元璋随意的摆了摆手,眼中也是泛起一抹心疼道:“所以老三,给爹送回来,你再去内库挑两件珍宝,如何?”
“除非您有王右军的字帖,要不然免谈。”
朱棡撇了撇嘴道。
“王右军?”
闻言,朱元璋微微一愣,这是什么书法大家么?
“呵呵。”
朱棡冷笑一声。
朱标也是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亏你一直都在研读书卷,可竟然连书圣王羲之的别称都不知道。”
马皇后直接白了一眼朱元璋,方才开口道。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出生于琅琊临沂,士族出身,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人称“王右军”。
而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极高,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精妙,结构多变,既有道家的自然流畅,又兼具儒家的规矩法度,对后世书法之道影响深远。
历经上千年,仍然备受推崇。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