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109节
朱载坖收到了喜讯之后,也是惊喜不已,连忙就出了王府离开了京城来到了顺义产业园这边。
走在顺义产业园内的大道,朱载坖看著园内整洁的路面和井然有序的行人,朱载坖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愉悦。
这可是他的希望之地啊!
“张总监在顺义这边还习惯吗?要不要回工部呀?你是世袭的五品工部主事,放眼大明朝也是独一份。”
朱载坖看著跟在自己身后的张天赐,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
张天赐听到朱载坖的玩笑之后,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小人几斤几两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若无王爷的提携和信重,哪里会有小人今日的风光?小人很喜欢在顺义!”
朱载坖又是呵呵一笑:“喜欢就好,等你把顺义产业园这边的三期和四期的工程设计监察完毕之后,本王可能会调你暂时到京师待一段时间。现在伱就踏踏实实的在这里好好干,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张天赐激动的对著朱载坖一拜:“小人多谢王爷!”
和张天赐闲聊了数语之后,朱载坖也终于走到了二期所在的位置。
顺义产业园的二期更像是一个功能区,除了李时珍主导的“医科院”在这里再,张天赐管理的设计院也在此处。
而且除此之外,朱载坖还有意识将一些带有试验性质的科学研究也放在这一片。
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出来一个可以相互竞争又可以相互鼓励的奋发工作环境。
不过有些东西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这些普通的工匠思维僵化过于严重,而且,他们大多数还都认字不多。
手里有技术的老工匠又喜欢藏私防人,唯恐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对于这么一群老工匠,朱载坖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他现在重点培养的就是一些动手能力强,有自己想法的新工匠。
而这些新工匠目前的主要来源也都集中在顺义,通州,怀柔,密云等地的工人子女。
他们的基础也差劲的要命,所以还要让他们发挥出价值,朱载坖还得大力的投入教育成本,进一步的教育和筛选其中的精英人才。
因此有时候朱载坖都忍不住在想,如果自己能招一波在南方无所事事,又喜欢发明创造的读书人,那该多好呀!
只可惜,这帮人都是吃喝不愁的士绅家庭,摆弄这些发明创造,也大多都是读书之余闲极无聊的行为。
真有潜心研究之人,也都是一些读书高不成低不就,考不上举人和进士的人。
而这些人更是难搞,若是没有足够的名利为诱,根本就没法忽悠他们来京师搞发明创造。
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搞这些发明纯属就是爱好,如果有人就此把他们当做匠人而不是读书人,他们绝对也是会翻脸的。
所以,想要把这些有知识有天分的人才笼络过来,除非朱载坖能够许给他们足够名利和光宗耀祖的地位。
要不然,他们宁愿自己在南方老家一个人自娱自乐,他们也不会离开家乡到京师这边为朱载坖所用。
因此想要改变这个问题,要么是朱载坖有权可赏,有典可恩;要么就是下大功夫从根本上扭转观念,提高匠人地位。
但这一点的难度绝非是一日之功就可以达成。
毕竟经过了儒家两千多年的意识洗礼,士农工商的等级秩序已经深深的刻在了骨子里。
这时候想让他们理解“工”也可以比“官”更有价值更有前途,这绝对也是难于上青天。
毕竟在这个时代,哪个耕读传家的读书人都不想给自己家族刻上一个“工”的烙印。
一旦哪个耕读为本的家族被刻了“工”的烙印,他们可能就会一辈子抬不起头,甚至还会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扭曲这样的社会现象,说到底还是外儒内法的根本统治架构造成的。
这种社会模式天然的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将“士”这一层与读书人天然挂钩。
孙子想要改变现状,难啊!
除非是自己个革自己的命,但显然这也是不现实的。
而且这革了还不一定能成…
所以,朱载坖自然也不会蠢到干那种“端起碗吃饭,丢下碗骂娘”的事情。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可是仅次于皇帝的尊贵亲王,而且自己好像也很好日子没有仇。
因此,对于那些把“士”的面子看的比命还重的发明家,朱载坖还是决定先放著,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和办法,再去把他们弄到手。
现阶段就先以自己培养为主,反正多养几百上千个专门学习技术的小青年,朱载坖还是养得起的。
走到医科院前面的时候,李时珍带著他的弟子们也都迎接了出来。
现在的李时珍已经知道“细菌”和“病毒”的存在,所以在医科院范围内的清洁和消毒,他都非常注重,为此他还专门让他的一个弟子领衔研制消毒药水。
而且对于李时珍的这个安排,朱载坖也是大力支持,直接又给了李时珍这个弟子成立了一个专项组,让他可以心无旁骛的搞消毒药水的研究。
第211章 倭寇的正确使用方式
“拜见王爷!”
李时珍激动的朝著朱载坖一拜。
朱载坖看著李时珍,也呵呵的笑道:“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等到李时珍等一众徒子徒孙们都起身之后,朱载坖又说道:“别围在这了,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本王也就是看看热闹而已。”
朱载坖打发著众人离开,这些人又对著朱载坖一拜道:“是。”
然后就各自不舍的散开了,各自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时朱载坖又看著一旁的李时珍,目露期待的说道:“走吧,快带我去看看!”
朱载坖心急的想要看看李时珍的研究成果。
李时珍看著这么激动的朱载坖,也连忙一挡,“王爷得换衣服,安全第一。”
朱载坖听到这话后,又笑了。
现在的李时珍是真上道了,有了那么一点现代医学的严谨。
朱载坖道:“好,先换衣服。”
然后朱载坖就在李时珍的带领下换了一件用沸水消毒过的白大褂,又带著一个玻璃造的护目镜,跟著李时珍一起进到了实验室内。
这间实验室朱载坖还是第一次进来,看著里面的玻璃幕墙,恍惚间都让朱载坖又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
不过朱载坖也清楚这里玻璃幕墙的质量还很一般,只是为了更加的透光和卫生才选择的。
要不然这么差劲的玻璃制品根本不可能当做窗或幕墙使用的。
因为这些玻璃的制造水平还是太差了,根本没法做到透明性极高的钢化,只是一块比较厚的普通玻璃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毕竟玻璃制品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还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物。
如此特殊的玩意儿,如果按照古人的固有审美,大概率是不可能做出白色透明的玻璃,而是会做成花里胡哨的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所以,现在能做出这么大块的白色透明玻璃,也得多亏了朱载坖的格外要求。
要不然天知道,这些玻璃匠人和欣赏玻璃物品的文人墨客得玩够多少年才会想起玻璃原来是白色透明之物。
毕竟,就算是大量生产玻璃的古欧洲也是在彩色玻璃和印花玻璃上了,不知玩了多少年才想起来够白色透明玻璃的。
所以,对于古人这种天然就喜欢花里胡哨的审美,朱载坖也是一言难尽。
而且这种乱七八糟的审美居然还审出了优越感,以至于后来某位章总还专门下旨让匠人烧了一个十七种颜色拼凑出来的“瓷母”。
这审美真是高级到没朋友。
所以,为了玻璃的审美在自己手里跑偏,朱载坖绝不让自己的玻璃工坊烧制任何花里胡哨的玻璃制品。
当然钱多另算!
毕竟朱载坖跟银子也没仇的,真有人“慧眼识珠”想要烧制一个颜色多样花里胡哨的花瓶啥的,朱载坖还是会让人帮著烧的。
所以,还是那么句话,凡事不要绝对嘛,很容易打脸的。
朱载坖看著李时珍在实验室里小心翼翼的摆弄一个玻璃培养皿,又看著他用一根棉签沾著一点自己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超级“神药”,往里面一点……
然后又把这个培养皿放在了一处显微镜下。
这个画面在朱载坖面前呈现的时候,朱载坖的精神也不由紧绷了起来。
这可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李时珍做好这一切后,转身对著朱载坖期待的说道:“请王爷上眼。”
朱载坖忍住激动的情绪,两步就走到了李时珍跟前,然后屏住呼吸将眼睛放在了显微镜的目镜上,目光顺著目镜看著显微镜载物台上的培养皿…
只见培养皿里原来肉眼看不了的细微画面一下子就呈现在眼前。
在经过染色处理的青霉素药液,在它一点点扩散的范围里面,明显可怜的有些一些不知名的形状奇特的小微生物在快速的死去。
这个画面简直震撼人心!
朱载坖忘我的俯首观看,眼睛一刻也没敢眨。
想当年他第一次上生物实验课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细胞和血液细胞都没这么认真过。
由此可见,现在的朱载坖是多么的激动!
“真是震撼人心啊!”
许久之后朱载坖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李时珍听到朱载坖的赞叹之后,他也感慨道:“若不是王爷给了臣启发,臣这辈子都不可能想到医术竟然可以用如此方法呈现。”
“这个培养皿的里感冒病毒在这神药面前简直就是毫无招架之力,直接就被灭杀一片。”
“若是此神药能被批量制造,那不知要造福天下多少百姓!”
“只可惜臣费了这九牛二虎之力,花费了无数的精力研究,也就制造出来这么一点点王爷所言的青霉神药。”
听著李时珍的感慨,朱载坖又笑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本王还以为你要花上十年二十年才有可能成功,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的光景,你就做出来,当真是神医呀!”
李时珍连忙回道:“臣愧不敢当神医二字,这都是王爷的提点,臣只不过是顺著王爷的想法,将其变成了现实。所以要说功劳,还得是王爷的。”
朱载坖笑著摆摆手道:“是你的功劳就是伱的功劳,没有你的努力,本王也不过就是一番空想罢了。”
接著朱载坖又严肃的说道:“此药虽然神奇,但也有个致命缺陷,它并不是所有人能可以试用的。”
“所以,在以后的临床试验之时,一定要先用银针沾取小剂量的药液刺入皮肤,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有无不良反应。若有就及时停药,若无就可以一点点试验药物剂量对病情的影响。”
“而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可千万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大意!”
然后朱载坖又感叹了一声:“等到将来有机会的话,本王会求陛下把沿海活捉来的倭寇送到这里来。到时候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试验各种新药,也可以细致入微的检查和研究人体器官和人体血管神经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古医书上的人体图册还是太过粗糙,不利于医学研究。以后再画那些人体器官和人体血脉的图,可都要细致入微的去画,实在画不来那就找个泰西画师学学他们的绘画技巧。”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