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48节

  说起李春芳和赵贞吉两人,在嘉靖皇帝眼里或许算是年轻人,但在朱载坖这边他俩的年纪就不算年轻了。

  尤其是赵贞吉,年龄更大。他是正德三年生人,如今已经四十有五,比高拱还大五岁,距离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也不差几年了。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仕途之路有点坎坷,都四十五岁了也仅仅不过就是一个从五品的左谕德。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小觑了赵贞吉这一类翰林出身的清贵文官,因为这类文官的升迁速度根本就不是常理可以审度的,说不定哪天时来运转直升九卿台阁都不会让意外。

  所以即便是四十五岁的从五品,也不会有谁会小看赵贞吉的官阶品级,只会将他看做是一个随时都可能一飞冲天的翰林清贵。

  因为他在京师呆的太久了,而且还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又被点了翰林,要资历有资历,要关系也有关系,怎么看都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潜力股。

  而这次嘉靖皇帝重置弘文馆的旨意发出之后,赵贞吉和李春芳就第一时间来到了裕王府拜见裕王。

  虽然弘文馆也不是一个什么位高权重的机构,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俩的激动之情。

  因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皇帝陛下重置弘文馆又让裕王领著,这明显就是在帮裕王培养名望,培养班底。

  而他俩又被选入到弘文馆中做事,那不就是将来的裕王嫡系?

  一旦裕王名位定正,或是克承大统,那么这些早期就跟随在裕王身边的人,不就都可以一步登天,成为台阁之选?

  所以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就在众多翰林清贵的羡慕之中来到了裕王府上。

  朱载坖知道今天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会来拜见他,所以也就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就在王府里等著他俩的登门。

  孟冲伺候著刚刚练完《先天功》的朱载坖,给他递了一个擦汗的毛巾,说道:“王爷,赵先生和李状元已经到了。”

  孟冲对赵贞吉和李春芳的称呼,也很有说法。

  称呼赵贞吉为赵先生,并不是因为赵贞吉年纪大,而是因为在嘉靖二十三年的时候,赵贞吉被嘉靖皇帝选为了司礼监教习,专门教育一些聪明伶俐的内宫太监,恰好孟冲也在那一批的太监学习班,所以孟冲才对赵贞吉有如此敬称。

  至于叫李春芳为李状元,那就更简单了,因为李春芳确实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所以叫他状元也是一种美称。

  毕竟现在的李春芳还在翰林院里熬资历,还没担任什么要职,如果他担任过什么要职,可能就会被人改口叫为李加职位的称呼。

  就比如现在的海瑞,跟他相仿的人会叫他的字或号,跟他不熟就会叫他海主事或海审理等等的官职称谓。

  至于大人这个在后世耳熟能详的官场称呼,这在大明朝还不时兴。

  因为大人这个称呼还有爹的意思,所以只要是要点脸的人,都不会舔著脸跟其他人叫大人的。

  但是随著封建秩序的持续加强,官员的等级制度也逐渐森严之后,在清中后期,有些为了钻营机会的人,就开始不要脸的称呼官大的人为大人,想要获得升迁的机会。

  所以在这样的不良风气带动下,久而久之,大人这个本来用于称呼高堂的郑重名词,也渐渐地成为了官员之间相互攀交问候的流行词,显得极为谄媚无耻。

  朱载坖接著毛巾擦了擦了汗,呵呵一笑:“他俩来这么早呀?本王这才刚刚晨练完,还没来得及吃早膳,他俩就来?”

  孟冲道:“是啊。赵先生和李状元接到了帝君的调遣旨意之后,马不停蹄的就来王府拜见。由此可见,这俩人对王爷的恭敬之心是何其郑重。”

  朱载坖擦完汗后,又笑道:“既然他俩来这么早,想必也没有用过早膳吧,你去安排两个下人,给他俩各送一份早膳。等本王这边沐浴完之后,你就带著他俩去书房等我。”

  孟冲应了一声是,然后就去按照朱载坖的吩咐去招待初次来到裕王府中的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

  等候在裕王府前庭的两人万万没想到裕王爷的面还没见到,就先得到了裕王爷赏赐的早膳。

  虽然两人来的路上也吃过了,但面对裕王爷的赐膳,两人还是非常感动的又吃了一顿。

  同时两人也不禁在心中想著,裕王府的饮食就这么清淡简朴吗?

  当然这样的问题他俩也不会这么轻易的问出,所以在心情激动的吃完了裕王爷的赐膳之后,两人就被孟冲带著去了书房那边。

  在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后,也用过早膳,沐浴更衣之后的朱载坖也穿著一件暖融融的常服到了书房之中。

  赵贞吉和李春芳见到朱载坖出现,虽然两人在此之间也没近距离见过朱载坖的样子,但是两人还是一眼认出了眼前出现的这个少年人就是当今皇帝的第三子、也是在世的最长子裕王。

  “臣赵贞吉(李春芳)参见王爷。”

  赵贞吉和李春芳对著朱载坖郑重一拜。

  朱载坖看著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郑重其事的样子,也好奇的打量了几眼,然后说道:“两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赵贞吉和李春芳又道:“谢王爷。”

  朱载坖看著两人说道:“都坐下吧,本王这里不必拘礼。”

  然后朱载坖就让孟冲去看茶了。

  这时候朱载坖也仔细的看了赵贞吉和李春芳一眼。

  这俩人虽然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名气都没高拱张居正大,但是这俩人依然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历史人物,在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两人也是要扮演最要的角色。

  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之中,这俩人还都在悍臣满朝的嘉(嘉靖)隆(隆庆)时期进入了内阁,尤其是李春芳还当上了内阁首辅。

  由此可见,这两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他俩人怎么可能从那么牛人之中冲锋出来崭露头角,成为一时风光之人。

  朱载坖打量完了赵贞吉和李春芳之后,朱载坖问道:“两位可知此次陛下重置弘文馆的圣意所在?”

  ————

  求月票,第二章在下午

第286章 要立威的裕王爷

  赵贞吉和李春芳听到朱载坖的问话,两人微微对视了一眼,然后赵贞吉回道:“圣旨上说重置弘文馆是为了正大明文脉,昌大明文风。”

  朱载坖嗯了一声,说道:“左谕德说的不错,陛下重置弘文馆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要做成这件事情可不是嘴上说说,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动作才行,要不然这弘文馆还不如不设,重新并于文渊阁算了。”

  “所以,本王也想问问两位,既然已经被陛下派遣到了弘文馆中协助本王做事,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从哪里开始第一步呢?”

  朱载坖的问话让赵贞吉和李春芳心中一凛,显然朱载坖的这个问题超出了他们的预估,他俩万万没想到头一次拜见,裕王爷就要考究他俩的本事。

  朱载坖说完后就端起了孟冲刚刚端过来的茶盏,微微吹拂了一下里面的茶汤,然后喝一口并咂咂嘴,好似很轻松惬意。

  但是赵贞吉和李春芳就没那么轻松了,这个问题对于二人来说确实有些突兀了。

  他们俩虽然学识很好,也都是翰林院里出来的清贵新秀,可是两人的工作经历也都是有限的,只在与翰林院相关的文职衙门待过,而且做的工作大多也都是务虚的文章工作。

  让他俩讲大道理来针砭时弊可能会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的讲出一个天花乱坠的道理来,但是如果让他们针对具体事去提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历练和磨砺才行。

  不过这两人显然也不是那种毫无准备的书呆子和酒囊饭袋,俩人能在全是精英聚集的翰林院里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并指派给朱载坖做副手,两人肯定也都是有多人之处的。

  赵贞吉微微思索的片刻,就说道:“王爷,臣以为弘文馆的第一要务应该是选人,弘文馆既然要承担起正大明文脉,昌大明文风的大旗,必然是少不了招纳一些俊才贤士以充馆用。所以臣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招才纳士,先将弘文馆的架子搭起来。”

  朱载坖听到赵贞吉这么一说,表情上也看不出好坏,只是轻轻的嗯一声,“确实如此,指望本王和你们两人,确实没法将弘文馆的架子搭起来。”说到这里朱载坖又是一个停顿转折:“但是!”

  “但是,要招什么人呢?总不是也去翰林院里招人吧?也不能去国子监招人吧?所以,即便是要招才纳士,我们也该有个方向。要招什么样的才?纳什么的士?我们都要有个心理预估。

  “而且这些要被招进来的人,可是直接关系到了我们弘文馆的做事效率和做事方向,以为我们能不能把弘文馆做好,要知道在大明的历史上弘文馆可是先设后废,再复之后又曾被文渊阁合并过的。”

  “若是本王和你们办不好此次重置的弘文馆,那么我们就尽早上疏请辞算了。”

  说完这些话后,赵贞吉和李春芳脸上的表情就尴尬凝重了起来,俩人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和裕王见面就如此的严肃。

  接著朱载坖又说道:

  “说实话,本王对一些眼高手低的所谓俊才名士是看不上多少的。所以,要招什么才什么士,你们可有自己的想法?还有就是你们两个对自己的定位又是什么?”

  “难道你俩接了旨意到了本王这里,就以为可以轻轻松松的担任弘文馆主事了吗?首先,你们得先想想清楚,这次重置的弘文馆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它的职责和翰林院之间有没有重合?”

  “如果有,你们该怎么处理?如果没有,你们又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伱俩都要想想清楚。还有本王也是丑话说在前面,裕王府不养闲人,若是你俩的只是空有虚名,就擅长夸夸其谈的务虚差事,本王还是建议你俩趁早上个奏疏,换个地方。”

  经历了快三年的大明生活,朱载坖也早就蜕去了一早的新鲜稚气,对于一些历史名人虽然还会有一些好感滤镜,但也已经很淡薄了。

  所以,面对赵贞吉和李春芳的到来,朱载坖并未表现出对他俩的过分尊重。

  毕竟这俩人被嘉靖皇帝指派过来就是给朱载坖当副手的,并不像高拱张居正那样是来教导朱载坖读书的。

  因此,对于副手的态度,朱载坖不需要太好,只需要尽快的立威,然后好做事就行。

  如果这俩人觉得裕王狂悖,轻慢士人,那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大明朝想入裕王门下的人也是多如牛毛。

  而且经过了这近三年的观察和生活,朱载坖也发现了一点问题,那就是自己平日里的处事风格过于谦和了。

  如果自己身边的还就那么几个的话,谦和一点自然没什么问题。

  可若是自己身边要处理的关系变的多且复杂起来,再这么谦和下去,没有亲疏远近之分,那就不太好御下了。

  所以在适当的人面前,朱载坖就得表现出适当的威严和脾气,让赵贞吉和李春芳知道自己非只是一个十五岁少年,而是可以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顶头上司!

  赵贞吉和李春芳听到朱载坖如此直白的问题之后,两人心中又是一凛,他连忙起身对著朱载坖一拜道:“臣知罪,还请王爷示下。”

  朱载坖又喝了一口茶,看著赵贞吉和李春芳这么爽快的低头态度,心里也暗暗惊讶这俩人能屈能伸的本事。

  果然能够杀过千军万马考上科举,进到翰林院中,还能得到嘉靖皇帝赏识看好的人,就是与一般之人不同。

  朱载坖微笑著露出了一个亲和的笑容,“两位这是怎么了?快快请起,本王刚刚不过就是心直口快了一些,还望两位莫要往心里去。“

  但是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此刻也已经摆正了位置,两人已经被朱载坖的话给点醒了,他们并不像高拱和张居正那样好运,是可以以侍读侍讲的身份教导辅佐朱载坖的。

  他俩被安排到重设的弘文馆中就是来帮朱载坖做事的,如果他俩没有摆清楚自己的位置,以为他俩也是可以拿捏一个“先生”的身份对朱载坖说教。

  又想著朱载坖要对他俩有礼贤下士的谦和,那就是真的是想歪了。

  赵贞吉和李春芳又对著朱载坖恭敬一拜:“谢王爷。”然后两人才又乖乖坐下,只不过这次坐下的时候,两人就没有第一次那么自然的,而是仅坐了一半椅子,并未全坐。

  由此可见,朱载坖的立威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求月票~~~看看明天有没有100张月票加更哟。

第287章 一代宗师的诱惑

  说起弘文馆的历史,其实还是挺悠久的,最早的一次出现是在初唐时期的武德年间。

  当时的时候,弘文馆设置的初衷就是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到朝廷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讨论。

  可是随著弘文馆的发展,渐渐的弘文馆就成了一处专门招收皇亲国戚和高官子弟的所在,而这些人进入到弘文馆内也没有了沉下心做学问的毅力,都想著在这里镀镀金,然后再弄个更有权势的官职干干。

  所以,最后弘文馆自然而然的也就荒废成了一个三流所在,虽然之后的王朝也有重设,但最终不能给弘文馆一个明确且有肯定的发展方向。

  于是乎在这历经唐宋元明的四个时代里,弘文馆的命运也是极其波折的,总是置了废,废了置。始终也未曾再被重视过。

  这次嘉靖皇帝又一次下旨重置弘文馆,说实话当这道旨意刚刚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内阁还是翰林院,国子监等。其实都并不看好这个重设的弘文馆的。

  若不是旨意的后面加了一句裕王兼领,估计赵贞吉和李春芳打死都不愿意来这种注定就要坐冷板凳的清水衙门。

  现在两人来到裕王府中拜见领导,本来也是想著走个过场,顺便摇身一变成为裕王府属臣和将来的裕王嫡系。

  但是他俩万万没想到裕王爷竟然把弘文馆当回事了,所以,两人的心情和态度,此刻就是真的尴尬了。

  朱载坖看著已经被自己拿捏住的赵贞吉和李春芳二人,朱载坖又温和的说道:“两位被陛下安排到弘文馆来,想必一开始的时候也有些不解和激动。不解重设弘文馆的意义到底什么?激动以为自己可以有幸成为本王的先生或属臣。”

  “其实,这两点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本王承蒙圣恩,被陛下任领弘文馆事,自然是要有一些新的动作和成绩,才对得起陛下的圣恩,要不然这弘文馆注定也是一个长久不了清水衙门。”

首节 上一节 148/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