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250节

  哪怕真能捐个三万两万的,能做什么?

  “贾兄,别闹。”

  “再想想别的办法啊。”

  贾敬无奈道:“要么先跟户部借五十万吧,跟刘言说明年还他六十万,另外五十万只能从太上皇内帑出了。”

  戴权虽然还不甚满意,但也勉强有了交代。

  “户部……还要麻烦贾阁老去说,咱家不屑跟那帮迂腐打交道。”

  那帮人私下里叫他老腌狗,他都是知道的。

  贾敬微笑:“好说。”

  ……

  户部。

  尚书刘言苦着脸,道:“阁老大人,国库真没钱了!”

  “少来。”贾敬摆手,微笑道:“别想哄我,我知道今年的盐税已经下来了,这一波五百万两的盐税可把你们吃的盆满钵满。”

  刘言忙摇头。

  “贾阁老慎言。”

  “你别提那五百万两盐税了,还没入库,已经有几家眼巴巴的瞅上了。”

  “哦?哪几家?”贾敬问道。

  刘言道:“首先一个,西北,漠北两地的军饷,今年又欠了三个多月了,补齐了发就是两百万两。”

  “另外两处节度都向朝廷诉苦,抱怨军械落后,连年征战导致刀枪不利盔甲破损,需要更换一批,兵部那边已经着手开始打造了,又是一百多万两。”

  贾敬点了点头,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边军清苦粮饷不能少了,再有跟草原上的鞑子打交道,兵甲必须要坚固,这些钱不能省。

  “还有呢?”

  刘言继续道:“皇上要了五十万两,这是定例无需多说。”

  “太上皇那边今年比往常加了不少,拿去了一百五十万两。”

  “另外陕西山西两省大旱,河南遭了蝗灾,都要振济,阁老您给算一下还能剩多少?”

  贾敬闻言,皱眉道:“以往灾荒不都是从赋税里面出吗?怎么今年要从盐税里面出了?”

  刘言苦笑道:“赋税的情况想必阁老也是清楚的,一年比一年少,在过几年,全国再多几千上万的秀才,赋税直接减半也是有的。”

  一旦成为秀才,不但可免除一家人徭役以及赋税,成为士族阶级享朝廷津贴,还可以收大量带着田地上门投靠的奴仆挂在名下,同样可以免除很大一部分苛捐杂税。

  这也就导致赋税一年竟比一年少。

  贾赦对此也是毫无办法。

  甚至有办法他也不敢动。

  国朝百年,赋税一代一代下来牵扯的利益极广,从朝堂阁老到地方地主都是利益既得者,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

  任何企图改革的都会被大势撕成碎片!

  大夏这艘战船已经历经百年,四下漏风是不可避免的,他身为当朝阁老,能一路修修补补,使战船不至于沉没,就算是功在千秋了。

  管仲,商鞅之流固然名传千古,但他自知能力有限,也学不来。

  或许,他的孙子可以……

  “贾阁老?”

  见贾敬忽然沉默不语,刘言小心的提醒了一下。

  贾敬回过神,叹道:“那也罢了,盐税就不说了,上次我给你的那一百万两先给我用用,明年打了胜仗再给你。”

  刘言:“……”

  要是输了怎么办?

  这话他没敢说。

  

  贾敬:“还有,想办法挤出五十万给戴权送去,明年他还六十万。”

  刘言:“这个……”

  贾敬:“别这个那个了,记得要借条就行了。”

  说完走了。

  不一会儿,又有文吏来报:“北静王爷来访。”

  刘言一阵头大。

  “快,就说我不在。”

  话一刚落,只听门口哈哈一阵笑,紧接着走进一位面如冠玉的青年男子,一身王袍,腰悬玉带,环佩叮当,发髻上攒着麒麟簪。

  “刘大人,小王来的真巧啊,你要出去吗?”

  刘言:“……”

  “下官见过王爷。”

  “唉。”北静王拍了拍刘言肩膀:“一家人不必多礼。”

  刘言腹诽:谁跟你一家人啊!

  “不知王爷来户部……”

  “哈哈,是这样的。”北静王在下方的椅子上坐了,微微一笑道:“本王想建个山庄避暑,还缺十万两银子,你先借我,明年还十一万两。”

  刘言:“……”

  “王爷,户部真的没钱了!”

  北静王:“真的?”

  刘言:“真的,一文都没有了!”

  北静王板着脸道:“休要欺骗本王,刚刚贾阁老出去时可是面带微笑的,哪里像没借到钱的模样?难道你看本王好欺负么?”

  刘言连连苦笑。

  “不敢,不敢。”

  “那速速签字,借条我带来了。”北静王啪的一下把一张纸条拍在了桌子上。

  刘言一阵头大。

  无他,这样的借条户部能堆满一间屋子。

  难!

  户部太难了!

  ……

  因为贾敬戴权二人的原因,内阁跟司礼监之间关系密切了不少,很多朝廷政令不再有以前那种相互推脱几个月不成事的拖沓,往往今日内阁递上去的本子,明早就有司礼监的批红下来。

  且大多都能成。

  面对强势的贾敬,首辅叶相选择了避其锋芒,经常请假在家。

  温庭虽然当了多年次辅,然志大才疏,威望也不高,已经被贾敬压的喘不过气来,跟个透明人差不多。

  一时间。

  贾敬不说一手遮天,也是权倾朝野了。

  这就让有些人心中难安。

  尤其是大明宫养心殿里的新皇。他简直不敢想象,他老子驾鹤以后,谁还能压制住贾敬。

  掌控平衡才是帝王之术。

  由此可见,他老父皇已经不行了,只知道一门心思炼丹享乐,连朝堂都控制不住了。

  “朕,必须要开始准备了!”新皇喃喃自语了一句。

  第一个先把京营抓在手里。

  有了军权,才不会乱。

  “来人。”

  “奴才在。”

  “派人给九省统制王子腾带朕的口谕过去,就说……明白了吗?”

  “奴才明白!”

  “嗯,去吧。”

  ……

  不两日,有圣旨从朝中发出。

  升,林如两淮兼海外总督,兵部尚书,前往南洋追捕朝廷钦犯,驱逐西洋人,扬我大夏国威。

  海外总督。

  这是一个在贾敬主持下,新出的官职,主要负责以及应对在南海东海日益嚣张的西洋人。

  对于林如海任这个官职没有人反对,甚至有许多人认为这是被贬了。

  众所周知,海外都是蛮夷。

  就连云南,琼州都不如。

  海外总督,那不就是凉了吗?

  许多人又因此联想到太上皇这是为了平衡贾敬的权利,是对权势滔天的贾敬一种警告!

  ……

  “我岳父大人又高升了!”

  看着朝廷的邸报,贾蓉欢喜异常。

首节 上一节 250/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