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416节
“哈哈哈!”
“天助我也!”
耶律才兴奋的几乎一晚上没睡觉,他从安插在关内的奸细口中得知,大夏驻守西北的最高官员兵部侍郎何秋远死了!
说句实话,因为吃过一次亏的缘故这几个月何秋远严防死守几乎没有破绽,让他非常难受,颇有种面对刺猬无从下手的感觉。
没想到瞌睡有人送枕头,何秋远居然因为去年谎报战功一事被大夏皇帝罢官除爵押回京受审,而何秋远显然提前得了消息,为避免祸及家人干净利落的畏罪自杀了。
这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这样的机会耶律才若是不知道把握干脆回家抱孩子就是,也不用想着争霸天下了。
“诸位,都准备妥当了吗?!”
“王爷放心,全都准备妥当了,只等您一声令下就可以破开城门,榆林三镇唾手可得!”众人都是一样的神情激动,望着榆林镇露出尖锐的獠牙。
“哈哈哈,好!”
耶律才大笑三声:“天亮后开始全力攻城,待拿下榆林论功行赏!”
城池破了。
有些出乎预料的快,大夏守军完全不在状态,随便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任由鞑子攻上城头,甚至城门都不知怎么稀里糊涂的开了。
谁开的?
鬼知道呢!
牛继宗率领亲兵赶到时已经兵败如山倒,几乎无力回天,不过他还是战到了最后一刻……连同五十亲兵一起战死城门下。
随后赶来的史鼐被鞑子射落马下,生死不知。王子腾见势不妙根本没有上去的意思,赶紧带着亲信侍卫一口气往后跑了三十里。
宣旨的锦衣卫更是只恨老娘给他少生了两条腿,一路逃到延安府才敢停下喘口气。
西北大败!
……
身在京都的安平帝还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错误,他以为随便派个心腹过去都比谎报军功滥竽充数的何秋远强。
主要是锦衣卫赵全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简直把何秋远贬低的一文不值,就像个废物,安平帝自然就信了。
随着太上皇渐渐沉寂后宫修仙不问世事,安平帝准备对朝堂大刀阔斧的进行大清洗,全都换成他自己的人,重振朝纲。
叶相居然在家装病,既然如此朕必须准了,也不用半个月,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来就行,实在好不了就请辞。
这两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敏之调到内阁,任文渊阁大学士。
第二件事就是把一直在金陵府的贾雨村调任京都,为兵部侍郎,贾雨村虽然是贾敬提拔起来的却早已经暗中投靠他,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因此他打算重用。
第三件事他还没开始准备,忽然有两淮那边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倭寇再次来袭侵犯沿海诸多地区,正在那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安平帝认为这是贾敬将两淮海防弄出去“宣扬国威”造成的,但他不能斥责贾敬,因为贾敬刚刚给他送来二百万两银子,并且提议让林如海去剿倭。
“林爱卿,两淮那边倭寇猖獗,你去剿倭吧。”安平帝微笑着说道。
“臣,遵旨!”
林如海躬身领命。
他其实两天前就得到了贾敬的信笺,他这次去两淮势必要将倭寇彻底清除干净,永绝后患。
虽然两淮海军暂时在外,但大夏地大物博,这两年在贾阁老的引导下战船建造了不少,海军也刻意招募了很多,对抗海上的区区倭寇足以。
至于跑到陆地上的倭寇,大夏不缺陆军,可以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围而歼之!
“对了,剿倭的军饷问贾阁老要,朕暂时没银子给你。”安平帝忽然说了一句。
林如海:“……”
处理完这件事,安平帝刚要继续整顿朝堂蛀虫,一个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奏疏让他差点摔下龙椅。
西北大败。
……
第320章 安平帝再次晕倒
……
榆林镇被鞑子攻破,五万守军连同两万京营精锐十不存一,守边大将牛继宗战死,史鼐被俘虏,王子腾拼死逃了出来,正汇合赶来支援的大皇子殿下等人在延安府阻敌南下……
鞑子士气如虹,情况十分危急!
简直是晴天霹雳!
龙椅上的安平帝忽然脑子一疼,晕倒过去。
“皇上……”
众人大惊。
……
锦衣府,赵全现在有些慌。
安平帝可是他的靠山,若安平帝有个三长两短,那他不只是现在的荣耀不复存在,甚至会直接跌到万丈深渊。
“快,随我进宫保护皇上!”
“是!”
金全保眼里的兴奋几乎控制不住了,终于能见到皇上了吗?若能留下一个好印象,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二人风急火燎的赶到大明宫,这时候来的人还不多,御医们进进出出,每个人面上都带着凝重之色。
赵全拉住了一个平日里比较熟的,神色肃穆道:“刘御医,皇上现在如何了?”
刘御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这次晕倒比上次又严重了一些,刚刚才醒过来。”
赵全心里一惊:“会不会有危险……”
刘御医摇了摇头:“危险倒是没有,只是今后不能太过劳累了,更不能大喜大悲,否则可能还会再犯。”
赵全忙道:“可有药能根除?”
“不好说。”刘御医看了看里面,悄悄道:“我先进去了,赵大人稍等一等,皇上安稳下来可能召见。”
“好!”
不多时,三皇子也急匆匆的跑来,脸色苍白,也不管旁边站着的赵全等人,抓住一个御医就急急的问道:“我父皇龙体如何了?要不要紧?”
“咳咳,三殿下稍等,皇上龙体无碍。”
“那就好,那就好。”
三皇子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微微失落,若是他老子现在就驾鹤,老大又被拖拖在西北,四弟年纪还小,国不可一日无君……
正想着,一个小太监跑了出来:“皇上请温阁老,李阁老,吴阁老,还有赵大人进去。”
此时李敏之,吴南都已经到了,温阁老……据说正在赶来的路上。
“快,快!”
温阁老的马车跑的飞快,刚刚因为多欣赏了一会儿舞姬们的妖娆身姿,所以来的有些晚了。
皇宫门口下了马车,又一路飞跑至大明宫,路上的太监宫女甚至张大了嘴巴,温阁老平时看着年老体衰,走路都费劲,没想到今天直接健步如飞啊!
果然是忠臣!
“皇上,臣,来,晚了,哎呦。”
温庭喘着粗气跑到了养心殿,却是一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跤,咕噜噜直接滚到了安平帝的病榻前。
安平帝差点就绷不住了,失笑道:“朕现在无碍,温爱卿不必行如此大礼。”
温庭这才扶着帽子起来,也不管身上的泥土,躬身道:“皇上恕罪,臣跑的太急,有些失仪了。”
吴南李敏之赵全无不在心里破口大骂:“这老东西,装的可真像!”
安平帝却是十分喜欢温庭的这幅样子,摆手微笑道:“无妨,温阁老也是忧心朕的病情,朕明白的。”
“呜呜,多谢皇上体恤臣下。”温庭感激涕零起来。
众人顿时恶心的不行,好在安平帝及时制止了,面带忧色道:“别的事先放一放,因为朕的一些失误导致西北那边败了,鞑子攻势凶猛,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温庭第一个站出来道:“皇上,何秋远谎报军功欺君罔上,导致西北边军大败,怎能怪到皇上身上?”
赵全也不甘示弱,噗通跪在地上:“皇上,臣有罪,一切都是臣的过错,还请皇上下旨治臣的罪!”
“起来吧。”安平帝摆了摆手:“现在不是谁对谁错的时候,而是如何挡住鞑子攻势,诸位都说说吧。”
吴南站出来,拱手道:“皇上放心,有大皇子在那边,还有两万京营精锐,区区鞑子不足为虑。”
安平帝:“……”
“李阁老,你也说说。”
李敏之闻言顿时有些为难。
他是状元出身,一辈子都在研究学问,研究《礼记》,让他拟个诏书举办国家庆典自然是手到擒来,兵事……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臣对西北边陲不太了解,强行纸上谈兵恐怕误国误民,因此不敢妄言。”李敏之直言说道。
依照他的意思还是派人过去传授孔孟之道,从根本上潜移默化那边蛮夷,等蛮夷都知礼懂礼了,自然就会规规矩矩,不再南下。
安平帝:“……”
温庭见状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也以为无需太过担忧,鞑子以往也曾不止一次南下,因何总不能成事?只因为他们部落众多,因为利益强行联合却也人心不齐,用不了多久内部就涣散了,甚至不用我们出兵也会自行褪去。”
这句话倒是说的安平帝眼睛一亮。
没错,去年就是这样的,今年说不准也会自行离去,不过这次他可不会被人当做睁眼瞎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赵全听旨。”
“臣在!”
“朕命你亲自去一趟西北,密切注意鞑子的具体动向,随时向朕汇报。”
“臣,遵旨。”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