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133节

  即如后世的江南一样,关东有了宿麦作为轮作产品,关东百姓依靠两年三熟的作物,积累大量的钱财,完成原始的资产积累,超越关西地区,成为东汉最为富庶的区域。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后世南方文人辈出,超过北方文人,其根本也在于南方的经济基础超过了北方的经济基础。

  至于南方的稻麦轮作何时出现,在东汉时便有雏形。作为南北交汇的南阳地区,已有百姓进行稻麦轮作,但并未推广开来。

  不仅是因为传播缓慢的缘故,还有在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区,真就饿不死人。如两汉每逢灾年,百姓流离失所,官府都会让流民前往江南。饿不死人的情况下,又因农业社会的缘故,自然缺乏传播动力。

  及北方战乱,黄河流域的百姓逃亡江南,江南地区传入轮作技术。加上东晋元帝时期鼓励开展宿麦种植,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宋朝时期,南方地区才全面掌握稻麦轮作制,加上占城稻,双季稻,形成了南方独有的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作物生产。

  相比于北方两年三熟的作物产量,南方这种一年可抵其两年的产出,超越北方迟早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皖城百姓渡过了初期饥饿的时期,百姓们拥有了实现稻麦轮作的物质基础。因而霍大都督思索一番,决定让司马芝在小区域范围内种植冬小麦,当做试验田,通过种植中出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传播打下牢固的基础。

  府衙内,司马芝正向霍峻汇报冬小麦试验田的情况。

  “府君,芝已命人种以宿麦,约耕作三十亩田地。且按照府君的意思,三十亩田选种时间不同。及明年三、四月,当可收获。届时可观宿麦轮作产出。若是可行,芝于明年秋,令皖城乡野百姓种植。”

  司马芝的效率颇快,让有种植冬麦经验的百姓种植,又为了选出适当的耕种时间,设立对照组。毕竟南北方气候存在差异,北方的冬麦种植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因气候湿度问题需要修改。

  霍峻简单翻阅了下,司马芝记载于案的内容,问道:“子华乃河内人士,又有在襄阳耕读。以子华观之,宿麦若让江南百姓种植,可增几成亩收?”

  司马芝沉吟,说道:“府君,南人少有种植宿麦,多种稻谷,不得技巧。即便能轮耕稻麦,亩产恐会不高。虽是如此,但芝以为每亩增一石半,或是可行。若精进技巧,可得富庶。”

  霍峻满意地点了点头,亩收一石半看似不多,相较于亩产3石左右的水稻丰收仅有一半左右。但总体上来看,却是为每户家庭增收一半的收入。此前能得温饱,今下岁岁可得积蓄。如此下来,他治下的百姓又岂能不富。

  霍峻抬头看向司马芝,笑道:“子华,今后你且任郡中长史,若某率军出征之时,郡中政务皆交由卿操持。”

  闻言,司马芝心中喜悦,拱手说道:“多谢府君赏识之恩,芝当尽心效劳,不负君侯之期望。”

  司马芝从荆州而来,跟随霍峻二年有余,政绩甚是出众。此前蒋济帮衬霍峻政务,但随着军队士卒的激增,蒋济重心倾向于军务上。郡中缺乏相应的人辅助他,挑选之下司马芝成为霍峻的心仪人选。

  初到郡中,霍峻让司马芝以督邮之权,巡视郡中诸县。司马芝亲下乡野,了解各县状况,进而杀了几名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吏,江南诸县为之肃然,不敢违令。

  转任从事以来,对于治下的农事,司马芝很是上心,常入乡劝农,帮助迁徙到皖城的百姓渡过艰难的时期。表现出色,且司马芝又是他的友人,霍峻委任司马芝出任长史亦是顺理成章的事。

  霍峻将户籍文书交予司马芝,说道:“今曹兵退却,我军声威大涨。今可核查郡中户籍人口,重核赋税。凡豪强、大族隐匿人口,拒不缴纳赋税者,当严查到底,若有不从则以盗寇论处,某遣兵围剿之。”

  握着文书,司马芝迟疑半响,问道:“那将军族人可否核查?”

  霍峻用那眼神打量着司马芝,却是笑道:“但查无妨,不查我之族人,又何谈严查郡内豪强、大族。”

  “诺!”司马芝拱手说道。

  霍峻真不怕司马芝查出什么,他霍氏族人家家从军,不缴赋税,又非那种拒不服从兵役,且又不缴纳赋税的豪强、大族。

  商谈间,邓范急匆匆地跑至穿入堂内,急促几口气,说道:“府君!”

  “何事?”

  霍峻见邓范不顾礼仪的闯入,面露不悦。

  邓范赶紧说道:“夫人正临盆!”

  此言一出,霍峻面露喜色,司马芝拱手庆贺道:“恭喜府君!”

  “政事如此前所布置,有劳子华操持。”

  叮嘱了一句,霍峻跟随着邓范疾步回府,匆匆赶往内堂。

  等到霍峻赶来时,内堂外已是众人聚集。步母、李芊、二乔在门口,连那嫂子王氏,也从自家中赶了过来。

  “里面情况如何?”

  霍峻听着屋内撕心裂肺的痛吟声,心中不免焦急。

  李芊握住霍峻的手,安抚说道:“郎君,夫人刚刚腹痛难忍,稳婆伺候左右,认为将是临盆。今已在生产,郎君且再等等。”

  踮了踮脚,却看不见屋内的情况,又听着屋内不断传出的痛吟声,霍峻心中冷静不下来,在屋外来回踱步,心扑通扑通直跳。

  古代之时生产皆是难事,为何西汉时期,皇帝娶寡妇没有问题,核心在于寡妇多是已生产过的妇女,利于皇室的血脉传承。小豆芽在两汉时期,从来不是主流审美。

  今步练师初产,霍峻又怎么不会担心。

  霍峻念着步练师音貌,抓住大乔的手,着急说道:“若是不行,宁可要大……”

  大乔打断话语,说道:“今之时,不可言此不吉利之语。且夫人臀宽,生产必不成问题。”

  步母瞧了眼霍峻,嘴上没说话,心中却为女儿欢喜。

  就在霍峻煎熬的等待之时,屋内的痛吟声忽然消失,他的心悬了起来。大乔抓住他的手,宽慰说道:“当是夫人临盆好了!”

  果如大乔所言,稳婆虽是疲惫不已,身上带着血气而出,但那脸上的笑容却是灿烂,笑道:“府君大喜,夫人生了个公子啊!”

  “好!”

  霍峻兴奋地挥了挥三拳,大笑说道:“府上众人皆是有赏。”

  “谢家主。”

  说完,霍峻便急匆匆的入内。

  此时的屋内传出婴儿的哭泣声,随霍峻入屋的步母脸上这才彻底放下心。

  “郎君!”

  见霍峻入内,躺在床上已是精疲力竭的步练师欲起身。

  霍峻几步合一,上前握住步练师的手,将那玉手贴在脸上。望着憔悴的容颜,霍峻心疼说道:“辛苦夫人了!”

  步练师向霍峻回了个甜美的微笑,说道:“且看看孩子吧!”

  步母抱着出生不久的婴儿而来,笑道:“不知仲邈可有为孩子取名?”

  步练师逗弄着孩子,露出慈母般的笑容,继而抬头又看向霍峻。

  霍峻沉吟少许,笑道:“大名为弋,小名叫阿牛。”

  说着,霍峻伸手逗了逗霍弋,笑道:“翼德将军心念男丁,却生下双女。我反不念男女,得一长子,是乃命也!”

  在步练师临盆前三四个月,张飞的妻子夏侯氏生下双胞胎女儿,让期望男丁的张飞郁闷不易。但张飞却也马上大笑,直言自己一下子生下两女,这辈子不用生女娃了。

  (本章完)

第188章 寄奴与海路

  

  随着霍弋的出生,皖城端是热闹了几分。军中将校及郡内官吏的家眷多有登门拜访,送礼以庆府君子嗣的出生。

  两汉郡守的权利远比明清的知府来得大,且霍峻手握重兵,今之鄱阳郡,除非刘琦介入,否则郡内就是霍峻一人说得算。虽是如此,但霍峻亦是有操守之人,并未过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进行中饱私囊,或是收取贿赂。

  但对于人际关系往来,霍峻并未拒绝不收,而是象征性地收了一些,讨了喜头,将其中贵重的物品退还回去。对于那些豪强、士族攀附关系所送来的东西,霍峻命手下笑拒。

  趁着空闲之时,霍峻给自己放了这几天假,陪了陪步练师,又与二乔厮混两三日。直到刘备从江夏回京口,路过鄱阳郡,霍峻才离开温柔之乡。

  刘备看着被侍女抱回去的霍弋,笑道:“小子可爱,见人不畏,反冲我笑着不停,当是少见。”

  霍峻为刘备奉上茶水,笑道:“若时间不差,夫人也已诞下子嗣了吧!”

  刘备嘴角上咧,说道:“与仲邈相同,甘氏为某生下男丁。”

  “恭贺使君!”

  霍峻向刘备拱了拱手,笑道:“使君能有长公子可喜可贺,今峻与群下官吏亦能为之安心。”

  刘备与霍峻不同,他作为派系君主没有子嗣,年岁又大,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他收刘封为子,除了拉拢寇氏的念头,实际上也有让手下官吏安心。毕竟不管刘封能力怎么样,在某种意义上他具有继承刘备的资格。

  闻言,刘备不喜反忧,问道:“仲邈与孔明皆不喜封儿吗?”

  “封儿颇具勇力,可上阵杀敌,调兵征战。且封儿仁孝,常有尽孝于我膝前。今时言之,备若猝亡,封儿当可继任也!”刘备说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若使君仅欲保丹阳一郡,以封公子之勇可为使君嗣子。但若使君有吞吐天下之志,封公子勇而无谋,岂能为使君之后。”

  “言语若有惹使君不悦,望请见谅!”

  刘备抱膝而坐,说道:“仲邈所言不无道理,你与孔明皆为我百年之计而思,我又岂能怪之!”

  继而,刘备感叹说道:“封儿刚勇,若加以调教,或可用之。今小子初生,不知习性,亦不知品德,岂能料今后之事。备当注意一二,以免后人毁我基业。”

  霍峻换了个话题,问道:“公子出生京口,不知使君可有取名,今又在何处?”

  “其母怀小子时,仰吞北斗,备欲取小名为‘阿斗’。”刘备思索说道:“今欲让阿斗继我之位,备欲取名为禅。”

  顿了顿,刘备低声说道:“为不让景升兄知阿斗,备欲让阿斗暂时寄养在孔明家中。”

  寄养,京口,刘姓……

  霍峻上扬嘴角,恶趣味说道:“公子寄养孔明家中,不如又取小名‘寄奴’如何?”

  古人常取卑贱小名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够顺顺当当地成大,以奴为孩子的小名不少,但是寄养他人家中,让别人抚养属实少见。

  “寄奴?”

  刘备愣了愣,又念叨一声,说道:“刘寄奴?”

  霍峻以为刘备不满自己取的小名,笑道:“此乃峻玩笑之语,阿斗小名已是甚好!”

  “好!”

  刘备大笑几声,说道:“阿斗小名太过福气了,恐他不成器。今加寄奴小名,却可压压阿斗福气之名。”

  霍峻哭笑不得,京口刘寄奴提前几百年出现,真就恶趣味。也不知道刘禅背上刘寄奴这个小名,是否能变得靠谱些,不要只听相父话。没了相父及相父后人,全然抓瞎。

  闲话聊完,刘备将话题引入正题当中,问道。

  “仲邈,景升兄身患疾病,已托后事于备。今虽无立下嗣子,但子敬却以为景升兄心属伯玮。碍于蔡瑁、蒯越二人,恐襄阳士族不愿,又畏于曹操在北。为全二州之力,故暂不立嗣子。何如?”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子敬所言甚有道理。车骑将军单骑入襄阳,依仗蔡瑁、蒯越二人及襄阳等将,方据荆州七郡。福兮祸依,车骑将军犹如大木,襄阳之人是为藤蔓,二者互生,难以剥离。”

  “若大木魁梧雄壮之时,藤蔓可为其用,以避虫害;若大木旦夕将亡,藤蔓反而其害,榨取滋养。车骑将军便是如此,即便欲挣脱襄阳士人,也挣脱不得。”

  刘表能在乱世中空手得荆州,虎踞江汉十几年,成为吴楚霸主,并非能力不行。仅是身受束缚,自己又无军事能力,难以大展宏图而已。能自称为周文王,刘表对自己的处境及能力也有一定认知。

  “景升兄地跨千里,却也受限于襄阳寸土之间,实属令人可惜!”

  刘备叹了口气,转而问道:“今景升兄命某屯兵夏口,若得其军令,则起兵入襄阳。仲邈以为此布置如何?”

  霍峻微皱眉目,说道:“蔡氏把持内外,我恐车骑将军病危之时,即便欲唤使君入襄阳,怕亦是不能传令入襄阳。”

  “那当如何是好?”刘备问道。

  摇了摇头,霍峻坦然说道:“今别无他法,只能麻烦子旋(王凯)为我等努力奔走。”

  幸亏霍峻拉拢到王粲南下江东,以亲族的身份拉拢王凯,否则王凯怎愿帮助江东传递机密。若王凯都被蔡瑁、蒯越等人驱逐出襄阳城,刘琦、刘备将耳聋眼瞎难知襄阳内部之事。

  “蔡瑁、蒯越心怀鬼胎,唯靠我等自我谋略,依仗江左之士,抵御强寇。”

首节 上一节 133/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