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174节
举城内外震惊之下,众人反应各不相同,或有暗自窃喜之人,或有心中关切之人,亦或是两者皆有之人。
许昌,汉宫。
二十八岁的大汉天子刘协得闻消息,不由精神焕发,在床榻上宠幸了伏皇后。盖因得闻喜报,刘协状态甚好,将伏皇后哄得开开心心。
事后,伏皇后螓首依偎在刘协的胸膛上,任由刘协的手在她身上抚摸。
见刘协唉声叹气,伏皇后问道:“陛下有何忧事?”
刘协拨弄着伏皇后的碎发,悲切说道:“朕不由念起董贵人之事。”
伏皇后脸色大变,低声说道:“陛下怎又念起董贵人?”
言语中既有吃醋,又有恐慌。
刘协抚摸着伏皇后光滑的肌肤,说道:“朕念董贵人,非念她,当是念梓童矣!”
说着,刘协叹息说道:“朕担心董贵人之事重蹈覆辙,曹操残暴非人臣所为,不顾董贵人身孕,忘却君臣之分,以下犯上,残害汉室血脉。”
伏皇后念及自己刚生下的皇子,心中不甚惶恐,说道:“陛下当救妾与皇子啊!”
刘协精神微振,说道:“朕以为姑且担心受怕,倒不如除去曹操。”
说着,刘协低声说道:“梓童,曹操兵败江汉,手下军士十不存一,被那霍峻率军困在襄阳,今若能寻机夺得许昌控制,又有刘备在外配合。曹操必亡于江汉,彼时朕传檄天下,不仅能保梓童母子性命,亦能重兴大汉社稷。”
“重夺许昌控制?”
伏皇后美眸透露出些许的期待,念道。
“正是!”
刘协搂着伏皇后,情深真切说道:“今曹操兵败江汉,许昌上下无不惶恐,此乃谋事之机,不可错失。”
“那可找谁谋事?”
刘协暴露出他的目的,说道:“不知夫人之父伏君何如?”
“伏君任屯骑校尉,帐下略有人手,且伏氏族人众多,可以用之。夫人可书信一封,向伏君言尽曹操篡逆之举,令其密图许昌,以兴汉室。”
伏氏一族可非小族,其祖上世出高官,如大司徒伏湛,大司农伏质。而那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年少尚桓帝之女为妻,又袭不其侯,爵拜高官。从这样来看,伏皇后算是刘协的表妹。
不其国侯,食邑三千六百户,伏湛辅光武中兴大汉有功,得封东莱不其。
因而伏氏家族虽不比袁氏,杨氏,但亦是传承近两百年的大家族,且有食邑为俸,族人甚众。在刘协的认知中,若能得伏氏帮助,他谋取许昌的概率将大大增强。
伏皇后咬了咬银牙,说道:“妾当向父亲言明深浅,让君父帮助陛下。”
“善!”
刘协亲了口伏皇后,笑道:“梓童是乃大汉国母也!”
伏皇后心中暗叹了口气,父亲伏完的性格,她可是知道些。性格柔和怕事,初入许昌时,为不让曹操猜忌,让出了辅国将军的位置。
之前董贵人身亡之时,自己出于害怕向父亲言尽董贵人的悲惨之状,却不曾想父亲胆怯怕事,捂着书信当没事人一样。今又写信与父亲,也不知父亲伏完会做如何选择。
在刘协的鼓动下,伏皇后以刘协的名义向父亲伏完送去一封书信。
得到伏皇后书信的伏完,看完书信,长叹了口气。谋取许昌,他可没这胆子,也没这能力。
“父亲之意如何?”长子伏德试探问道。
伏完放下书信,冷笑说道:“天子仅凭我伏氏一族就想夺得许昌,怕是想的太过简单。曹操虽是兵败,但许昌又岂没布置,朝堂上下多是曹操耳目。”
对于这个天子女婿,伏完之前甚是看好。但随着东迁许昌,伏完都开始后悔将女儿嫁天子为后了,傀儡天子的局面犹如烂泥潭,不仅刘协受羁绊,自己伏氏亦是不敢过分张扬。
“那以父亲之意,可是欲助妹妹?”伏德问道。
伏完揉着脑袋,说道:“若是事发,我伏氏一族不保,故而不可急谋。然若欲谋之,得一人相助,方有机会成功。”
“何人?”
伏完叹了口气,说道:“非是他人,乃是当朝尚书令荀公,荀文若。”
“荀令君?”
伏德惊讶说道:“荀令君素是曹操心腹要人,今曹操能有如此权势,与荀令君密不可分,故而荀令君怎会帮助我等?”
伏完则是笑笑,说道:“荀令君素有权势,若能得其相助,我等谋夺许昌,必会成功。若不得其相助,仅凭我等谋夺许昌,亦是难成,倒不如放弃谋划。”
“且荀令君虽与曹操和而不同,今即便得知此事,亦是引而不发,怎会宣扬出去,致天子于危险当中。”
伏完从来都不是死忠刘协之人,怎么会拿全族性命陪刘协玩。就按他说如果得到荀彧的认可帮助,刘协有成功的希望;若得不到荀彧的支持,他们也别想成功了。
至于荀彧其人,伏完岂能不知。其态度暧昧不明,既心怀汉室,又襄助曹操。如果能撬动荀彧帮助,那位傀儡天子才有希望得救。
“备车,为父当拜访荀令君,观其意思言语。”
“诺!”
伏完揣着书信,坐上马车前往荀彧的府邸,拜会荀彧。
及车马赶路,又在侍从的通报下,荀彧请伏完入内堂说话。
荀彧还未询问伏完的来意,伏完便一手抓住荀彧的手,惶恐说道:“令君请救天子。”
荀彧环顾左右,拉着伏完的手,问道:“天子有何危难?”
伏完低声说道:“天子口谕与完,又赐书信一封为证。让完与君商议社稷之事,完不能决,不知君意如何?”
说着,伏完急忙将书信塞到荀彧的手中,不敢久留。
伏完亦是有心机之人,他故意将刘协给自己的书信,说成给他与荀彧,让荀彧帮助天子谋划这件事,而非自己找荀彧帮助自己。
荀彧取出书信,却见信中刘协痛诉曹操之奸伪,又大谈曹操被困襄阳不日将亡,望‘诸公’能帮他重夺许昌,配合刘备、刘琦弄死曹操,复兴汉室。
看着天子书信,荀彧又看向询问自己意见的伏完,他人也是呆滞住了。不曾想衣带诏这种事,也找上了他。
“令君如何?君若助天子,完当随之。”伏完认真说道。
皱起眉头,荀彧将书信还给伏完,说道:“曹公为国出生入死,岂是篡国之人。若曹公欲王天下,彧必阻之,自当不会坐视汉室失御。且那刘备、刘琦二人虽是刘姓之人,但亦是心怀不轨之徒,岂能深信之?”
说着,荀彧告诫伏完,说道:“曹公虽兵败江汉,但仍有数万兵士。今在驻兵襄阳,非是被霍峻困在襄阳。此事我当会劝谏天子,望伏君切莫自误。今日之事,既出你口,又入我耳,当无旁人知晓。”
“诺!”
伏完心中虽有准备,但见荀彧这般言语,心中仍是暗叹了口气。
待伏完走后,荀彧心思难定,又写了封信与曹操,信中言江汉大败,北方人心不稳,让他不要在襄阳呆太久,当回许昌、邺城坐镇。且关羽、糜芳在江淮有所动作,宜当顾及合肥、寿春。
荀彧的态度暧昧不明,难以让外人揣测,你且说他忠汉,却也没有那么忠。若说他归属曹操那边,但在某些事上又有保留。
或许得到荀彧的告诫,伏完像没事人一样回家,然他遇见了妾弟樊普上门。樊普素为伏完器重,于是二人在府上相谈甚欢……
(本章完)
244.第242章 无奈兵退
244.
2023-11-20
在刘协的配合下,许昌的暗潮逐渐涌动起来,不仅是伏完,亦有潜伏水面之下的忠汉人士。
许昌暗潮涌动的消息传到襄阳的曹操手中,且与此同时,曹操还收到来自江陵的战报。
刘表曾用来议事的内堂,曹操召集手下众人议事。
曹操将江陵的战报传于堂中众人,说道:“二刘围攻江陵城郭月余,兵马愈发愈众,兵马逐渐增多没,约有三万之众。帐下张飞、赵云、刘磐等将已克夷陵、枝江、临沮等外围诸县,唯有江陵仍在坚守当中。”
这个位面的江陵攻防战,比原历史简单多了。曹仁在兵马不多的情况下,率军出城与刘备打过一场,又在夷陵之战中与张飞较量了一番,两战下来都没讨到什么便宜。且荆南兵马向二刘汇合集结,时至今日已有三万兵马。
夷陵在江陵之西,进入益州的要冲通道。既不是与襄阳连接南北通道,又非战略要冲,至于为何打上一仗。
其原因不难理解,刘璋这老小子一直送粮给曹仁。在曹操进军江东时,刘璋畏曹操兵势,从益州出粮调拨粮草给曹操,让曹操举十几万兵与霍峻作战。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用刘表的兵作战,吃着荆益二州的钱粮。即便战败,北方之士主力仍在,仅是因瘟疫折损不少。
即便曹操败退了,刘璋似乎还准备帮助曹仁。因而夷陵作为出入蜀中的要道,二刘非切断不可,怎能让曹仁继续得到刘璋的帮助。
将江陵的战事告诉给众人后,曹操又说道:“关羽、糜芳、又奉刘备之命,北上合肥,孙观、吕虔、臧霸等将退至合肥。时然诸葛亮又勾结陈兰、陈策、雷绪等江淮匪帅,似有作乱之举,孤心甚忧。”
“这~”
众文武窃窃私语,对当下的江陵局势颇是忧心。
杨修察言观色,已是听出曹操的言外之意,配合说道:“启禀丞相,霍峻两万兵马屯鱼梁洲,引而不发。二刘兵有三万余众围取江陵,时关羽、糜芳率兵进取江淮。今之局势难安,修以为不如弃守江陵,让曹南郡率军撤至襄樊。”
曹操沉默不语,环顾堂内众人。
曹洪不舍江陵,说道:“丞相,今时我军若撤,江陵落入二刘手中,岂不可惜!”
“复战?”
夏侯渊反问道:“若是复战,当引七军兵马南下,且又需分兵驻守襄樊。”
听是与二刘复战,众人皆有不愿。他们好不容易从江汉之地逃了出去,今时可不再想南下作战。
荀攸咳嗽一声,说道:“从江陵撤军,宜早不宜晚。我江陵兵马寡,敌寇兵马愈众,除非向江陵益兵,否则江陵难保。以攸之见,可从江陵撤军,进而固守襄樊,迁汉南百姓以实南阳诸县。”
历史上孙刘联军赤壁破曹后,南郡之战能打上一年多,与孙权、刘备都有关系。刘备急着拿荆南四郡,孙权发兵数万打合肥。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周瑜仅凭借两三万兵马,发起夷陵之战,又发起绝北道之战,通过断绝外部向江陵的补给,逼退曹仁。
然今时完全不同,刘琦分兵取江陵,刘备全力配合,霍峻又起两万水师威逼襄樊。曹仁的局势颇是艰难,否则也不向曹操数次发信求援。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刘琦整合荆南兵马,将会又抽调更多兵马围攻江陵。
实如荀攸所说,除非向江陵益兵,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江陵守不住。
曹操抿了抿嘴,不甘心说道:“诸君所言甚是有理,宜当撤江陵之兵,而增襄樊之戍,以襄阳之险,御敌于汉南。”
“这?”
曹洪不太甘心,说道:“丞相,金口之役,我军死伤惨重,今弃守江陵……”
曹操抬手打断,说道:“江陵诸城,孤虽不愿弃守,但碍于江淮动乱,需抽调兵马益之,今不得已撤军。待中原恢复元气,孤与诸位再图江陵。”
“诺!”
顿了顿,曹操说道:“今江陵撤军之事,宜当深议。二刘屯兵江陵城外,孤担忧子孝率军撤之,难以全身而退。”
“文和、公达?”
低垂眼眸的贾诩犹如被唤醒,抬起脑袋,拱手说道:“诩以为当派兵马南下接应曹南郡,兵马及下江陵,以我军野战能力之强,荆楚兵马必不敢深追。”
曹操微微皱眉,说道:“江北四万兵马,孤已抽调张辽、于禁二将率兵马万人支援江淮。以孤今下兵马观之,唯剩江北兵马三万,及襄阳城中兵马万余人。若欲接子孝,孤仅有万人兵马可用。其余兵马,孤有他用。”
荀攸接上话,说道:“启禀丞相,襄阳得山水之势,险峻异常,以数千之兵,足可御数万之敌。今不如派遣襄樊兵马南下,又合江北万人之众,去救曹南郡。时我军能有两万之众,二刘虽借得胜之势,但亦不敢深追我军!”
上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