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4节

  “到了老夫这儿,局势有了变化,陛下地位稳固,开始着手掌控朝野,那我这个丞相就得顺应上意。”

  似乎是说到得意处,公孙弘抬了抬眼帘,混浊的目光中浮现笑意。

  “什么是上意,上意就是朝堂中,谁碍了陛下的眼,老夫就替陛下分忧,调任、罢免、问责、下狱,陛下满意了,老夫不就能安享晚年?”

  李蔡听罢默不作声,微微拱手一揖。

  以示老大人高论。

  至于此番高论中,涉及到的主父偃、汲黯、董仲舒等人,便不在李蔡的考虑范围内了……

  “到了你这儿,情况又有不同。”公孙弘缓了口气,脸色有些复杂:“世事变化太快,令人应接不暇,大将军骤然崛起,谁能料到?”

  “唉!”

  他叹息一声,仿佛在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跟不上时代变迁。

  随后。

  公孙弘的身体就和他的话一样,说虚弱就虚弱,刚刚睁开的眼皮,又给合上了。

  呼吸声开始似有似无……

  “听说丞相之子在山阳太守任上已有多年,政绩斐然,日后有机会,应迁回长安才是。”

  安静的庭院内,李蔡品了口茶水,如是说道。

  受了打搅,这次公孙弘没有迷糊太久,醒转后,拍了拍额头,“唉,老了、老了,不中用了!”

  “刚才说到哪?”

  “大将军。”李蔡若无其事地放下茶碗,提醒道。

  “对,大将军!”公孙弘恍然,“大将军不得了啊,节制诸将,又位比三公,权力、地位,朝堂上何人能及?”

  老丞相还在打哑谜。

  但即将接任丞相的人,已经听的不耐烦。

  李蔡与自己堂兄李广比,有耐心的多,可他终归是将门出身,前半辈子也是在军营里与糙汉厮混,哪受得了公孙弘的故弄玄虚。

  ‘给了好处,就别再废话!’

  念头起,李蔡的脸色也冷了下来,“丞相还请直言吧。”

  见状。

  公孙弘笑了笑,并未作色。

  顺着对方的意思,直接道:“呵呵,大将军权柄太大,得有人制约,而丞相,就是最佳的制约人选。”

  “你继任后,无论对错,凡事与大将军对立即可。”

  李蔡皱了皱眉,“陛下很信任大将军,与其对立,岂不是弄巧成拙?”

  “朝堂需要平衡,无关信任与否。”

  被呛过一句后,公孙弘算是摸清了自己的继任者,话语间也直来直往。

  “帝王心术,见不得一家独大,你与大将军对立,不影响大将军的圣眷,但陛下会对伱刮目相看,仅此一条,就够你立足朝堂!”

  正所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话不用多,如果有用,一句就够,李蔡沉默了会儿,拱拱手,生硬道:“受教。”

  话罢。

  他径直起身,准备告辞。

  “念在日后还需你照拂公孙氏,再给你个建议。”李蔡身形站起时,公孙弘最后一句也到了。

  “与大将军对立,难免会撞上太子,奉劝你一句,最好不要因为太子的缘故就改弦易张。”

  “否则,那才是弄巧成拙!”

  李蔡并非蠢货,不用别人提醒,他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

  实际上。

  除了经验、眼界不如公孙弘,在某些方面,因为李蔡的武将出身,他其实比公孙弘更激进!

  三天后。

  宣室殿议政。

  冠军侯的提议,李蔡驳斥,大将军的作保,李蔡质疑。

  虽然撞上太子的时间出乎意料的早,让李蔡一时慌了手脚,但很快,他就做出了应对。

  没有改弦易张,也没有偃旗息鼓。

  面对太子的帮腔,李蔡选择了——当庭反唇相讥!

  从那一刻起,他便将冠军侯、大将军、太子视为了一体,他们也本就是一体。

  既如此。

  哪还有什么区别。

  要做孤臣,就做到底,与大将军都翻了脸,太子又如何?!

  ……

  ……

  “阿嚏!阿嚏!”

  刘据揉了揉鼻子,谁在念叨自己。

  “殿下,您可得注意点身子骨啊!”在前引路的宦者令回过头来,一脸关切道。

  面对整座未央宫的阉人头头,刘据还是很和蔼可亲的,轻笑着不妨事。

  “诶,那便好。”

  “您暂且等会儿,咱家去通报一声。”

  白日间那场争吵后,皇帝独留下大将军商讨,期间谈了什么不得而知。

  等到傍晚,又遣人将刘据唤来。

  对于这场问对,刘据却多少能猜到点,他当时为了入殿帮表兄打擂台,可是整过‘知行合一’的骚操作。

  皇帝老爹若有心,事后定会细问。

  不多时。

  承明殿内,灯火通明。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将手中竹简扔在桌案上,看向近前跪坐的太子。

  “朕的御马都没有冠军侯给你的那匹好,有良驹,就勤练,将来上林苑狩猎,朕可是要检验的。”

  对于一名严父而言,这便算温情过了。

  紧跟着,皇帝单刀直入。

  “今日朝堂上,商讨对河西匈奴用兵一事,你否定了稳妥的方略,那是支持冠军侯的冒险计划?”

  “对!”刘据脱口而出。

  “为何?”

  “儿臣相信表兄一定行啊!”刘据瞪大了眼睛,以天经地义的口吻回道。

  刘彻有一刹那的呆滞,随即又有些无语。

  问对以一种奇怪的逻辑,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皇帝也觉得霍去病能行!

  莫名的信任感,它怎么解释?

  解释不了……

  刘彻靠在御榻上,换了一个问法,“不拘泥于河西一地,你认为匈奴还要不要打?怎么打?”

  果然!

  白天扯的大复仇,引来了问询。

  与此同时,对刘据至关重要,乃至是对整个大汉帝国走向都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终于现出端倪,那便是:

  子。

  究竟类不类父!?

第22章 第一次劝谏失败

  2024-08-08

  众所周知。

  武帝的一生不是在干匈奴,就是在干匈奴的路上,堪称生命不息,干仗不止。

  如此尚武的皇帝,不一定要求继任者像自己一样武德充沛,但绝对不喜欢一个怯弱畏战的储君!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刘据的回答其实已经有迹可循。

  但他不想做一个只会逢迎皇帝的太子,在对匈奴作战一事上,他有自己的想法。

  不吐不快!

  御案前,刘据双手前伸,俯身一揖。

  “回父皇,儿臣以为,匈奴要打,而且是猛打、狠打,直至对方消亡,或者一蹶不振!”

  “但怎么打,要慎重!”

  话音未落。

  坐于上首的刘彻便凝神望来,盯着太子的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方才颔首,“继续。”

  “恕儿臣直言。”

  刘据与其对视,不卑不亢道:“为先祖复仇雪耻,并非攻打匈奴的迫切原因,儿臣以为,铲除外患才是我大汉的第一要务!”

首节 上一节 24/1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季汉大司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