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单机南北朝

单机南北朝 第348节

  崔劼见苏泽也是真情流露,他感动的说道:

  “父亲让我将他一生的手稿,所治的史书全部都给将军,还有我们崔家珍藏的典籍,都已经运到崇文阁了。”

  苏泽握著崔劼的手说道:

  “崔郎千里迢迢,辛苦了!本将军幕府中也需要崔郎这样的人才。”

  崔劼连忙说道:

  “父亲新丧,实在不方便现在就出仕,只求夏州城外一茅庐,为父亲守孝。”

  “真孝子也!等崔郎守孝期满,本将军再征辟你为官。”

  崔劼连忙向苏泽致谢,两人又谈起了一些崔光的旧事,这才向苏泽告退,这崔劼真的就在永乐城外结庐守孝去了。

  对于孝子,历朝历代都是非常推崇的,崔劼的孝顺也是真心的,苏泽对著王思政说道:

  “崔公一生也算是圆满了。”

  王思政出身太原王氏,自然知道这位清河崔氏的前任家主的生平。

  青年时出仕孝文皇帝,为孝文皇帝筹谋汉化改革,中年辅佐宣武帝,在小皇帝登基后逐渐淡出政坛,在洛阳历次的政治风波中保全了自己和家族。

  而崔光在死前似乎也有了预兆,竟然让儿子把自己一生所写的东西,以及崔家历代的藏书全部带给了苏泽。

  光是这份交情,苏泽就会照顾崔光的子孙。

  清河崔氏不是普通的家族。

  苏泽看著一套帛书,向王思政问道:

  “这就是《国记》?”

  王思政也感慨道:

  “没想到崔家还藏有《国记》。”

  这本书可以说是大有来头,曾经给清河崔氏带来近乎于灭族之祸,这就是北魏初期名臣崔浩,给太武帝所修的北魏国史!

  崔浩曾经是太武帝最信任的汉人大臣,还委托他给北魏修订国史。

  崔浩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

  然后又将《国记》刻在石碑上,任由行人观看,这件事让本来就反感崔浩这个汉人的鲜卑贵族更抓狂,他们告发崔浩“暴扬国恶”,然后就是崔浩被太武帝族诛,《国记》的碑林被捣毁,文稿也都被搜罗焚毁。

  崔光也是清河崔氏,这样的大家族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到了崔光这一代又出仕成为重臣。

  而崔家私藏《国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崔家就是一个史官家族。

  崔光一生所作的文稿中,大部分也都是他所编写的国史,崔家历代都有治史的习惯,被崔劼带来永乐城的,几乎是全套的北魏国史。

  面对这份厚礼,苏泽怎么也要给崔氏一个富贵!

  “将当年太武帝取关中的那部分誊抄出来,送到前线去。”

  北魏也曾经在关中多次大战,比如苏泽所在的地盘,当年就是赫连勃勃创建的胡夏政权,太武帝拓跋焘就曾经多次攻打夏州。

  此外北魏和南朝宋争夺过关中,当年刘裕就是在黄河边上结成却月阵击退了北魏的军队,这些战争的过程都记录在崔家的国史中。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记录,苏泽让王思政整理送到前线,也是给前线大军做参考。

  当然,关中的战事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苏泽三路大军一齐出动,就算是莫折天生再厉害,最后也只有败亡的命运。

  双方的实力对比太悬殊了,苏泽麾下兵精粮足,只要有一路攻入秦州,莫折天生就没办法打了。

  在如此周密的筹备下,苏泽不认为莫折天生有机会击溃任何一路大军。

  关中战事的部分可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崔光让儿子送来的史书中,也有很多河东作战的资料。

  崔光自己所写的史书中,还记录了北魏重臣之间的恩怨交往,对于苏泽研究重臣士族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帮助。

  苏泽交代王思政好好研究,接著说道:

  “崔公这些书,可抵十万兵!”

  苏泽刚刚说完,就有使者送来的紧急军情,于谨已经击溃了宿勤明达,占领了街亭。

  ——

  五日前,于谨围困了宿勤明达屯兵的台地。

  宿勤明达发现台地没有活水后,于是亲自带领军队冲下台地,想要杀出一条突围的道路。

  不过于谨早有准备。

  其实当年马谡驻扎在台地上,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台地地势高,从下往上很难进攻,而居高临下的士兵可以往下冲锋。

  马谡被张郃围困了之后,他曾经多次带兵冲下台地,好几次都差点将张郃的阵型冲垮。

  也是因为张郃所带领的也是曹魏的精兵,这才困死了马谡。

  所以于谨也吸取经验,他生性严谨,虽然在战略上藐视宿勤明达,但是在战术上却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命令士兵挖掘陷马沟,也就是在台地周围的通道上挖掘坑洼,可以挡住下山的骑兵冲锋。

  于谨也不是被动的防守,也利用叛军不擅长夜战的特点,在夜间派兵攻打台地,消耗宿勤明达军队的精力。

  果然,在洼地积攒的雨水用完,老天爷又不下雨,宿勤明达自己的嘴角都干裂了,他知道必须要和于谨下山决战了。

  再不决战,就没有决战的机会了。

  宿勤明达也是当年胡琛麾下的猛将,他披上了两幅甲胄,带头冲下了台地,竟然真的让他突破了第一层防线,快要冲出一道豁口了。

  不过他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发现了宿勤明达的精锐下山之后,在附近的苏登立刻派遣他的【先登营】过来支援。

  宿勤明达先是遇到了斛律金的百人队,斛律金的部曲擅长骑射,不远不近的吊著宿勤明达,然后用弓箭不停的袭击,宿勤明达的士兵畏惧箭雨,没办法继续发动进攻。

  宿勤明达也是急了,眼看著苏登的军队快要堵上豁口了,他再次鼓起勇力,再次带头冲锋。

  这时候宿勤明达撞上了狄干(厍狄干)。

  狄干同样身披两幅重甲,一手持长槊一手持长矛,冲上去和宿勤明达死战,竟然将宿勤明达这个成名已久的猛将给击退了!

  两军作战,本来就是一口气的事情,宿勤明达的这口气没提上来,苏登的士兵就已经堵上了缺口。

  眼看著突围无望了,宿勤明达也豁出去了,冲上来和狄干拼命。

  狄干年轻气盛,当然也不怕拼命,两人又大战了几十回合,最后还是拳怕青壮,更年轻的狄干身体素质更好,在宿勤明达力竭的时候抓住了他的破绽,用长槊了结了宿勤明达的性命。

  主将身死,水源也断了,叛军再也没有作战的意志,纷纷向于谨所部投降。

  于谨命令各部接受秦州叛军的投降,然后立刻派出函使向苏泽报捷。

  面对这和自己军队数量差不多的叛军,于谨的选择是将叛军的武器收缴,然后将其中的精锐挑选出来编练成新军,其他凑数的老弱病残和不合格的士兵,则给上口粮,让督战队押送到后方去安置。

  当然,于谨能够这么做,都是因为这场仗实在是太富裕了。

  投降的叛军失了锐气,但也不是没牙的老虎。

  如果让他们自行解散,那很多叛军还会逃回天水,那这一仗等于白打了。

  如果全部坑杀,且不说坑杀俘虏这件事到底会不会不祥,其他秦州叛军知道了官军坑杀俘虏,那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投降了,今后每一次打仗都会殊死抵抗。

  于谨的做法是最稳妥,最没有后患的方法。

  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将军不用呢?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粮食来安置降卒,也没有足够时间和人手来甄别整编降卒。

  于谨这么做的名声传出去,略阳城的守军本来就不足,主将宿勤明达也战死了,于谨又没有坑杀俘虏,略阳守军立刻开城投降。

  于谨占领略阳,这时候距离秦州治城天水已经不足百里。

  天水城中的叛军惶恐,可是莫折天生却没办法回援,因为在甘谷,他也遇到了硬骨头。

  前文勘误,苏登的先登营是跟随于谨进军的,不是侯景,前文已经修改。

第362章 谁是偏师?

  于谨街亭灭宿勤明达,又连破略阳,进逼天水的消息,也通过信使送到了侯景的军中。

  侯景急的抓耳捞腮,又丢掉了婚后才养起来的那点文质,重新变成了那个暴躁的草莽将军。

  宋子仙是侯景的部将,也是当年随他从六镇来投苏泽的,如今已经侯景军中的偏将。

  “莫折天生那龟孙,还缩在城内不出吗?”

  宋子仙说道:

  “属下日日去城下叫骂,但是莫折天生就是不出战。”

  侯景越发的烦躁。

  莫折天生的将领和百官家眷都在天水城内,后方粮草补给基地也在天水,一旦天水告破,莫折天生就可以投降了。

  侯景焦躁的吼道:“明明我是主力啊!怎么变成佯攻了啊!我们辛苦打仗,反而给于谨做了嫁衣!”

  侯景自从投奔了苏泽以来,何曾受过这样的气。

  宋子仙知道侯景的脾气,等他发完了火之后才说道:

  “将军,要不要派人去招降莫折天生?”

  侯景正在气头上,好不容易做主将,放下新婚妻子来这陇西打仗,不就是为了军功吗?

  若是莫折天生投降,这军功不就打了折扣?

  苏将军将大军托付给自己,最后什么战果都没有对面就投了?

  这是侯景无法忍受的,他将所有的气都撒在了对面的莫折天生的头上。

  只能说,一只疯了的猴子是很可怕的。

  侯景亲自领兵,急攻甘谷城,在他日夜不停的进攻下,甘谷城中的守军士气低下。

  可以说是侯景这一次是贴著脸给莫折天生开大,每天在城下搞武装游行,可偏偏莫折天生奈何不了侯景。

  没办法,莫折天生是真的打不过侯景。

  一开始的时候,莫折天生还想著在城外野战提振士气,拿出自己好不容易训练的骑兵出城列阵,却被侯景指挥【骁骑营】一战而溃。

首节 上一节 348/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梁赘婿

下一篇:北齐怪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