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86节
说罢,刘晔指着已经卸去甲胄的毌丘俭说道:“若说今日之功,仲恭先透敌阵、再斩敌酋,实为首功啊!”
“田校尉觉得呢?”
田豫重重的点头应道:“毌丘校尉今日之勇令敌丧胆!实为首功!”
一旁立着的毌丘俭也察觉明白了。
武帝兴兵近四十年。刘晔、田豫这种在军旅中见识了数十年的人,早就明白一个道理。
若战败,第一件要事是分锅。
若战胜,第一件要事是议下首功。
今日首功,可以归于田豫指挥有方,也可以归于刘晔持节疾速驰援,也可以归于毌丘俭的勇猛。
从田豫的角度来说,他本部只有二千魏军守在马邑。三千雁门郡卒的支援,乃是实际上让田豫敢于作战的定心丸。
这份情,田豫是一定要承的,定然要给刘晔和毌丘俭。而刘晔则大方的、将首功让毌丘俭独占了。
毌丘俭拱手说道:“刘公,田公,我……”
“仲恭,老夫也随着刘大夫一起叫你一声仲恭。”田豫笑着拍了拍毌丘俭的手臂:“首功非你莫属,勿要再推辞了!”
毌丘俭本欲拒绝,可话到嘴边之时,又想起了那些随自己从洛阳来此、却死在了马邑城下的越骑营的袍泽。若是自己应下,他们的抚恤想必也会更丰厚些。
毌丘俭不再拒绝,而是笑着拱了拱手。
田豫看了看在自己席旁站着的曹爽,笑着说道:“对了,还要告诉大将军一声,昭伯可以统领百人、做个都伯了!”
曹爽拱手略显羞涩的一笑。
首功已定,刘晔云淡风轻的问道:“田校尉接下来准备如何作战?”
田豫此刻面色平静,但口中说出的话却似锋刃一般:“历来都是我杀鲜卑,岂有鲜卑杀我之理?老夫要上表洛阳,带着步度根、泄归泥、和乌桓义从一起,率军到平城惩戒轲比能一番!”
刘晔颔首:“那冯颇呢?田校尉要带雁门兵一同北上平城吗?此番他亦有功!”
田豫答道:“功劳老夫不会报岔的。雁门兵先回马邑,我与乌桓义从先回代郡!从此处上表洛阳,就算疾速传信,来回最少也要二十多天,待休整好后再行北上。”
刘晔点头道:“此处事端已了,明早我们就返回广武吧!待返回广武后,我们再去顺着驿路去代郡,就不与田校尉同去了。”
“不过,田校尉不如今晚将表功和请示的上表写好。届时我们回广武后,将上表随贡品一同送去洛阳。”
“贡品?什么贡品?”田豫疑惑的问道。
刘晔转身坐回席中,毌丘俭在一旁笑着说道:“昭伯知道,他来广武寻我们的时候,我们正在广武附近的山中猎狐。”
“田公或许不知,此种狐狸只在夏末秋初才有,毛色如火一般,最是好看……”
第249章 后继有人(本卷完)
七月中旬,洛阳。
宁光殿外,曹睿正在台阶旁略显焦虑的徘徊着。
夕阳将宫殿的影子在大地上拉长,殿内伺候着的侍女们、来回走动着的声音,让曹睿更加着急了起来。
西阁和东阁的四位重臣,此时都一并候在皇帝身边。
见皇帝如此神态,曹真轻咳一声说道:“陛下还是莫要着急。毛嫔吉人天相,定然会无虞的。”
司马懿也拱手说道:“此事乃是人伦常情,陛下第一次或许会不安一些,以以后多经历几次就好了。”
曹睿站定,伸头向殿内张望了一下,身边伺候着的内侍官毕进当即侧步拦了一下:“男子进产房不吉,不若奴婢遣人将太医唤出来问问?”
曹睿盯着毕进看了一瞬,随即摇了摇头,走回了几位臣子的面前。
此时的宁光殿内,怀胎十月的毛嫔即将生产。
曹睿作为大魏第二个皇帝,即将迎来第一位后嗣,无论对于皇室、还是朝局政局,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曹睿在殿外等候,西阁、东阁的四位臣子也一并候在皇帝身边。
曹睿开口问道:“朕倒是有一事想问,你们给自家子嗣取名,都是怎么取的?”
几人对视一眼,司马懿拱手说道:“回陛下,所谓取名一事,实际并无一个可依的准则。男子取名刚健向上,女子起名柔美得体,几乎均可。”
曹睿随即问道:“司空现在有三个儿子吧?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上个月还新得了儿子、唤作司马伷?”
“司空为何要取这三个字?”
司马懿这下尴尬了起来,想了半晌才答道:“臣当时取名时,也颇费了一番周折。臣族中人口多,首要之事是避免重名,其次是要寓意良好。”
“臣的长子师、是建安十三年出生的,当时臣在荆州随在武帝军中,故以‘师’为名。”
“臣的次子昭、是早晨太阳初升时出生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讲,昭为日明,故有此名。”
“至于臣上月刚得的三子伷,伷又通胄,乃是希望他富贵延绵之意。”
曹睿听后点头说道:“董公的儿子就唤作董胄!此名取得好啊,董公一家可以富贵延绵了。”
董昭尴尬一笑:“臣富贵与否,全赖陛下鸿福,臣年老体衰,只求能附于骥尾、沾一沾陛下的福分了。”
“大将军呢?”曹睿的目光挪向曹真:“大将军的四个儿子,又是如何取的名?”
曹真答道:“也与司空差不多,大略上总是相同的。臣的长子昭伯也如司空的次子一般,生于清晨。”
“‘训明’曰爽,‘日明’为昭。因此臣给他取名为爽,取字为昭伯。”
曹睿点头,仰首看了看洛阳的天空,又看了眼宫殿上方,确认没有什么天地异象后,缓缓说道:“既然都是这般,无论毛嫔此番生男还是生女,朕都各准备了一个名字。”
曹真打趣的问道:“陛下取名,定然比臣等更有深意。敢问陛下取何名字?”
曹睿笑着摆了摆手:“是有些含义,也是个吉利的字罢了。”
“若今日得子,朕就唤他为曹启。如若得女,就唤作曹淑好了。”
卫臻已经在旁沉默了半晌,难得开口问道:“陛下说的是哪个启?”
“开启的‘启’。”曹睿答道:“正值太和元年,讨个口彩,希望能开启盛世吧。”
启?
司马懿听了此字,心中开始了盘算起来。
大禹之子名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唤作刘启。
陛下这是要做铸九鼎的大禹,还是铁了心要做汉文帝呢?
没过多久,卞太皇太后、郭太后也一并从各自宫中赶来,与曹睿等人站在一处。
就在几人闲谈之时,殿中女子的疼痛声中,突然夹杂了一缕婴儿高亢的哭声。
曹睿闻声,连忙转身走到殿门处欲要进去,却被郭太后拉住了袖子。
虽然着急,但曹睿这时也猛地反应过来,自己确实不应再进去了。
以这个年代的卫生条件,不让男人进入产房中的习俗规则,的的确确能减少一些感染的风险。
没过几瞬,毛嫔身边的贴身侍女就迅速跑了出来,跪地叩首道:“皇子!陛下,是皇子!”
曹睿反问道:“毛嫔现在如何了?”
侍女答道:“贵嫔一切都好,只是身子虚弱,还需静养。太医说,现在外人还不能进去。”
曹睿笑道:“不让进朕就不进了。”
“来人!”
身旁四名大臣纷纷拱手应道。
曹睿看了他们几人一眼:“司空,河内是你本郡。那就由你亲自替朕去一趟,到毛嫔族中替朕报喜,赏其父兄黄金千两!”
“遵旨!”司马懿拱手应道。
此时身边众人面上皆有喜色。
卞氏、郭氏作为曹睿祖母和嫡母,喜的是曹氏嫡脉后继有人。
而四位大臣,则更多是出于政局的考虑了。
片刻之后,一名年长的接生嬷嬷从殿内稳步走出,怀中的襁褓中裹着一个连眼睛都尚未张开的婴儿。
“曹启……”
曹睿轻声唤了一下这个婴儿的名字,小心翼翼的接过来后,走到了阳光下,任凭金黄色的夕阳洒在这个婴儿的脸上。
……
第二日上午,曹睿看顾在宫中陪毛嫔待了许久,方才来到书房中。
而卫臻,早已候在书房门口多时了。
曹睿略带惊讶的问道:“卫师傅有何事找朕,在此等了多久了?”
卫臻拱手说道:“臣等了有一会儿了,确有事情要与陛下上奏。”
“那就进来吧。”曹睿颔首,迈步走进了书房之中。而此时的书房内,角落中还有个钟毓候着。
卫臻瞄了一眼钟毓,又向皇帝拱手示意。
曹睿会意:“钟毓,你先出去,将门关上!不许让旁人进来。”
“遵旨。”钟毓小心的退了出去。
曹睿此时已经倚在了躺椅上,悠然自得的向卫臻问道:“卫师傅有何事要与朕说?”
卫臻顿了一顿:“臣今日要与陛下说的事情,是陛下家事、也是大魏的国事。”
听闻‘家事’二字,曹睿反问道:“与朕的这个儿子有关?”
卫臻点头:“自古帝王之家,后嗣之事最为关键。王朝兴衰,成也由此、败也由此。”
“说到底,其实就是两件事情:储位和后位。”
“臣忝列东阁,因此与陛下上奏此事,还望陛下勿怪。”
曹睿摆了摆手:“卫师傅多虑了!”
“朕未继位之时,也是从先帝手下熬过来的,自然知晓内情。先帝与雍丘王之间夺嫡的种种风波、朝政起伏、人事更迭,朕亦然熟记在心。”
“立储这件事,在皇子未及成年之前,这种事朕是不会做的。”
卫臻本来想建议陛下不要急于立储。但听到在皇子成年之前都不考虑此事,生怕陛下会错了意,连忙解释了起来。
“陛下,倒也不一定要等到皇子成年、有一个这么明确的标准……”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