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0节
就在清晨,宫门刚刚打开的时候,昨晚被派出问话的曹肇、曹爽、毌丘俭、钟毓四人就来找曹睿汇报了昨晚的情况。
和曹睿预料的大差不差。
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这两位曹氏宗亲加领兵的将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纷纷说道陛下真是好心肠,司马孚这种邀名之人该送到廷尉治罪。
司马懿的回复则是与我无关,一问三不知。
陈群就更有趣了。当钟毓敲开陈府大门的时候,陈群皱著眉头看著这个醉醺醺的少年。钟毓确实问话了,只是陈群表示,他没有什么要说的。
陈矫的腰依然弯著,依然是一个拱手施礼的姿势。但在此时的曹睿看来,这陈矫,又是一个和司马孚一般的人物。
你在这装什么直臣!
身为大魏皇帝,曹睿要去尚书台看看文书,这种事你尚书令还拿官位做要挟?
曹睿眯眼看著陈矫。身边众人大气都不敢喘,尚书令硬刚皇帝,拦著皇帝不让进尚书台这种事,一百年都难得见到一次。
曹睿明白,如果你陈矫坦坦荡荡,那么并无半点理由阻碍皇帝的视察,反倒应该欢迎皇帝进去,主动汇报工作才是。
周亚夫也没有拦住皇帝不让进细柳营!
陈矫这个尚书令都如此,那尚书令这个职位,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以后就不要有什么尚书令了!这种阻碍政令通达的职位,是时候该被扫进垃圾堆里了。
心里盘算著对尚书台的处置,但曹睿的脸上没有半点波澜。
曹睿上前半步,笑著用袖子帮陈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尚书令,你看你急什么呢?昨日得了谏言,朕来尚书台不只是要看文书,还要表彰司马孚的能言敢谏呢!”
陈矫闻言猛地抬起头,只是此刻他的眼中,却已露出一丝后悔的感觉。
第29章 得偿所愿
司马孚百无聊赖的坐在散骑值房里,看著空空如也的桌面发呆。
木质的桌面上有几处凹坑、对面的架子上摆著多少捆竹简,司马孚闭著眼都能一点不差的指出来。
司马孚被调到散骑省已经三天了。
这三天,仿佛是司马孚四十多年的人生中,最空闲的三天。
三天前,皇帝曹睿亲至尚书台。尚书令陈矫在门口跪迎皇帝,并劝谏了皇帝想要亲自查看文书的行为。
皇帝曹睿欣然接受了陈矫的劝谏,而且当众夸赞陈矫和司马孚是大魏难得的忠臣。
皇帝确实没进尚书台,也很快就启程回宫了。只不过在临走之前,又第二次赞赏了陈矫和司马孚,并表示一定要多向这两位臣子咨询国政。
在尚书台众官员羡慕的眼神中,陈矫就一点点目视著皇帝车架远去。
陈矫想不通。
曹家的子孙,难道这么好说话的吗?如同做戏一般的流程,显得有些假,再加上来自皇帝的夸赞,让陈矫直摸不到头脑。
上午,曹睿亲临尚书台,被陈矫拦在门口劝离。
下午,宫中就传出诏令,向各郡国通报陈矫和司马孚的嘉行。同时,征召司马孚为散骑常侍,留在皇帝身边以备咨询。
傍晚时分,洛中的太学和年轻士子间,就流传出了“刚断骨鲠陈季弼,敢言直谏司马孚”的评价。两人一日间名动洛阳。
陈矫和司马孚,如愿以偿得到了他们所求的“名”。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已经在宫中闲坐了三天的司马孚还没有想清楚。
在曹魏,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的官职,从来都是给勋贵士族子弟升迁的跳板,或者是皇帝用来近距离考察大臣的阶段性官职。
因此,得了散骑常侍官职的司马孚,自然以为得偿所愿。只不过,司马孚来散骑省的三天里,皇帝曹睿一次都没有召见过他。
日头渐渐偏西,司马孚下值归家的时候,竟意外的碰到了同样准备归家的陈矫。
司马孚笑著说道:“季弼兄,今日怎么你也进宫了,是陛下召见你吗?”
陈矫微微摇头:“陛下上午遣人来尚书台召我进宫,说是或有国事咨询于我。”
司马孚接话道:“竟是这般?那陛下咨询你何事呢?”
陈矫又摇了摇头。
司马孚略有些不耐的说:“何等机密之事,连我也不能告诉吗?”
陈矫缓缓说道:“叔达,不是我不告诉你,而是陛下召了入宫一整天,我却连陛下的面都没见到。”
司马孚嗤笑一声:“竟如此荒唐……”
还没等司马孚这句话说完,他脸上的表情就在一瞬间凝固了起来。仅仅几瞬过后,原本扬起的嘴角迅速向下,竟变成了苦笑。
现在轮到陈矫好奇了。
陈矫问道:“叔达,发生了何事?”
司马孚张了张嘴,却一个字没能说出来。半晌之后,司马孚才怔怔的说道:“我也三日未得陛下召见,一直在散骑省里闲坐著……”
两人站在宫门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苦笑。
陈矫和司马孚不是愚笨之人,两人此时怎么能不明白,他们已经被皇帝架了起来!
皇帝喜欢什么样的臣子?首先肯定不是陈矫和司马孚这种,不仅碍事还怼人的臣子。
相反,刘晔这种既聪慧、又能体察皇帝心思,还能给出有效建议的人,才是皇帝的心头好。
没错,这正是来自侍中刘晔的计策。
曹睿当日上午在尚书台门口,受到陈矫的“劝谏”并返回北宫后心里已经有了对付陈矫和司马孚的想法。
司马孚如此跳脱,定当是为了博求名声,从而晋升上位。
从曹睿的角度来说,你司马孚要名声,我这个皇帝也要名声啊!
那很好办,直接对著天下郡国表扬你们俩,这样你们扬名,我也得一个虚心纳谏的名声,岂不美哉?
但是,你们扬名是拿我当了背景板,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给你们个空头衔,就此养老去吧。权力?从此和你们没关系了。
曹睿虽然心里做出了判断,他还是想听听身边的几个近臣的意见。这种顺著皇帝心意的事,自然要属刘晔最得心应手了。
刘晔说道:“陛下,司马孚狂悖犯上。这样的人虽然扬名,但臣以为不可大用,不如许他一个职位,然后束之高阁。”
曹睿心想还是刘晔懂事,随即说道:“依你之见,应该许司马孚个什么虚职?”
刘晔快速答道:“司马孚先前曾做过散骑侍郎,现在不妨命他为散骑常侍,这就有所升迁。散骑清贵而无用,正好可以安置司马孚这等人,还方便陛下就近看管。”
就在刘晔议论著要把司马孚“这等人”放到“没用”的散骑位子上时,侃侃而谈的他却忘了此时他身后正站著一个“没用”的钟毓!
侍中自汉朝便有,散骑则是先帝曹丕称帝后新设的,两者同为天子近臣,且均有建言参谋之权。
但因为做侍中的多为国家大臣,而散骑多为宗室亲贵,因此侍中往往瞧不上散骑。
刘晔说到“没用”的散骑时,钟毓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略显怒气的看了刘晔一眼。
很明显,刘晔并没将自己这个十四岁的小同僚放在眼里。可是,知道侍中和散骑分歧的曹睿,却在前方敏锐的看到了钟毓的表情。
互争互斗,真是有意思。
待刘晔说完之后,曹睿点了点头:“刘卿所言甚合朕意,就按刘卿所说的安排吧。”
刘晔拱手称是。但在刘晔的手还没放下时,曹睿却又问道:“那陈矫呢?他该如何处置?”
“陈矫也要处置吗……”刘晔的嘴动得比脑子快:“不如也让陈矫来做散骑罢了。”
曹睿闻言看了刘晔一眼:“堂堂尚书令,做散骑常侍还是有些不妥当吧。”
“不如让陈矫做侍中吧,正好补上缺员,加上他正好四名侍中。”
多一个侍中,就是多一个人来分皇帝的宠信。
辛毗和黄权对视了一眼,纷纷表示赞同皇帝的任命。
刘晔被自己刚才的言语架起来了,想劝皇帝收回成命,但终究是不敢说,只得脸色僵硬的也称赞起来。
而站在刘晔身后,十四岁做了散骑侍郎的钟毓,见刘晔反倒将了自己一军,嘴角已经大大的咧了开来,就差乐出声了。
第30章 紧急军报
洛阳。
深夜的洛阳城,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刺破了夜的静谧。
两名骑士举著火把,背上负著紧急军情,从洛阳城最南边的宜阳门进入,沿著铜驼大街一路向北,敲响了尚书台的大门。
今日尚书台值夜的尚书正是卫臻,这位先帝曹丕和皇帝曹睿都信重的能臣。
卫臻收到军报后,心知军情紧急不敢半分怠慢,连忙骑马而出,扣响了北宫的大门。
此时的曹睿,正在书房里睡的正香。
即位两个多月以来,曹睿起初开玩笑的说要整理曹操和曹丕的文集,但随著曹睿整理的不断深入,却发现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起来。
真的是有趣。
地方土豪的变迁发展、世家大族的交通勾连、文臣武将的早年经历、不为人知的各种秘辛……总能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从早年间的丞相府开始,曹操就有意识的保存各种文字文件。曹丕继位后,也继承了曹操的这个习惯,各色事宜的文件,总能在皇宫中备上一份。
但很多文件涉及私密,没法说,也没法给臣子看。
这是曹睿总在书房挑灯读书的原因之一。经常熬著熬著直至夜深,曹睿就会睡在书房。
当然,皇帝的书房肯定是有床的。
“陛下,陛下醒醒,陛下~”
外面又传来了毕进讨厌的尖嗓声音。
曹睿掀开床帘看了一眼,室内的光线昏暗,显然天还没亮。这种时候毕进唤他,还是第一次。
曹睿此时已有些警醒。右手几根手指已经搭在了放在床内一侧的宝剑上,随即出声发问。
“何事唤朕?”
毕进在门外的声音略显急促:“陛下,卫臻尚书来北宫扣门,说是有紧密军情汇报。”
卫臻?军情?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