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吾乃冠军侯!

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85节

  “郎官韩增,拜见大司马骠骑将军。”

  门荫入仕,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起点就是郎官。

  韩家本来就是功勋之后,哪怕当时的韩王信作为大汉异性王之一叛逃被杀,但是韩王信的儿子韩颓当以匈奴相国的身份归降汉朝,封弓高侯,平定七国之乱时战功显赫。

  现在的韩家依然地位非常不错,而这个韩增更是汉宣帝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历事三主、数次出战匈奴。

  霍嬗顿时感兴趣了,因为这个韩增就是历史上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都是‘弟弟’,最初的由来就是‘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

  “韩兴就留下,跟著按道侯历练。”霍嬗就直接说道,“韩增随我巡边,我倒是要看看权贵人家的子嗣有何本事!”

  韩兴非常失望,甚至有些嫉妒了。按理说大司马应该带著他才对,因为他是有机会承袭爵位。可是不知道大司马怎么想的,居然是要带著弟弟韩增。

  至于韩增非常激动,以他的出身肯定不用担心太多,虽然不如兄长那样可以承袭爵位,但是入仕为官、机会很多,看似也非常好了。

  现在稍微有点志气的年轻人都想投效在大司马骠骑将军门下,谁都看的出来朝廷的军方话事人已经是骠骑将军了。

  韩说也非常高兴,他当然最希望两个儿子都能够跟著霍嬗,实在不行大儿子跟著也好。

  现在小儿子能够跟著,那也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毕竟冠军侯不养门客,而且除了卫霍之外,就只喜欢一些旧部。

  现在他按道侯的儿子能够跟著骠骑将军,那就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了,说出去都有面子。

  霍嬗看向韩兴,说道,“你明日回长安,去期门军。尚书台有个张安世,其父是张汤。你与他一起入期门军。”

  韩兴大喜过望,虽然他更想去羽林军,可是期门军也非常好啊。羽林和期门,那是冠军侯的本部兵马,这两支军队更是不折不扣的皇帝亲卫。

  麒麟阁功臣,我得看看成色。

  霍光是自家亲叔,排名第二的张安世要被自己提拔,排名第三的韩说也为自己部曲。

  我得再去找赵充国,这人能文能武,武庙十哲当中陪祀的六十四将之一!

  我找出一批将军培养,还不能打匈奴?

第120章 一切为了战争

  武帝一朝缺少大将,这是事实。

  要说一军的统帅,卫霍自然不用说了。

  再然后就是李广利了,别的暂且不说,能够统帅数万兵马,李广利也不见得就是庸才,只是没有卫霍那么惊艳而已。

  至于霍嬗现在想要提拔一些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涌现出来的人才,这也是无奈之举。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会揠苗助长,可是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这些人现在也都有了一定的岁数,有了一定的基础,或许给与机会就能成长起来。

  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霍嬗也‘缺兵少将’,他需要一些优秀的将领辅佐。

  没别的原因,单纯的就是霍嬗自知不如卫霍,那他就只能知人善用了。

  手下的将领能力出色,也不需要担心被抢功、被取代,他依然是那个大司马骠骑将军。

  能够驾驭那些能力出众的将领,这也是一种本事。率领大军出征,大胜后霍嬗这个主将的功劳自然就是最大的。

  选拔、培养一批人才,这样的事情霍嬗是一点都不介意。

  人才多多益善,这绝非是什么坏事情。

  “我们继续向西走,到时候就可以去看看表叔了。”霍嬗就挺期待的,“等到了受降城,我也要过去看看,以后出兵还要从那边走。”

  霍嬗现在是开心著计划著接下来的一些线路和行程,他是一点都不著急、一点都不担忧,也没有想著立刻回长安。

  没个一年半载的,不将北边、西北的一些边关走一遍,霍嬗是没办法安心。接下来肯定会有大战,那自然就需要好好的准备才行。

  霍嬗是开开心心的,但是有些人急急忙忙的回到长安之后,郁闷的发现大胜而归后,好像也没有那么风光。

  刘彻封李广利为海西侯、赵第为新畤侯、赵安国为从骠侯,这一次的汉宛之战大汉一口气多出来了三位列侯。

  李陵、张归安为关内侯,这也算是基本达到了父辈的一些高度。李敢是叔父,那也是父辈。

  张归安更是激动不已,他作为骠骑将军的使臣,这次也被记功了。博望侯的名声没有被辱没,有机会的话还能再次封侯。

  上官桀为少府、赵始成为光禄勋、壶充国为大鸿胪,李哆为上党太守,冯旦等人也有封赏。

  升任九卿的三个人,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的官员有百余人,千石以下的官员千余人,士卒得到的赏赐价值四万金,充军的罪犯免罪。

  这样的封赏不算轻,甚至是比较重的,毕竟大汉这一次所得的东西不少。

  天马七千余匹,这就是极大的财富。大汉巅峰时期号称战马六十万,可是实际上的数量在四十万左右,这里头还有很多品质不佳、岁数太大的马匹。

  除了战马之外,俘虏回来的工匠三千七百人,金银等财物加起来也不低于两万金。

  这意味著这样的一场仗,大汉是‘赚钱’,而且是赚大极大的一笔钱。

  可是李广利封候拜将后也觉得有些郁闷,功劳基本上全都是算在了大司马骠骑将军身上了,其他人只是附庸。

  赵安国那小子现在得了个从骠侯,谁不知道那是赵安国的父亲赵破奴第一次封侯的时候就是从骠侯啊,这是直接打上标签,赵破奴、赵安国父子两代人,是冠军侯霍去病、霍嬗的副将。

  李广利等人想要‘扬名立万’很难了,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一次封侯,只是沾了霍嬗的光,这一批升官的人都要算霍嬗的部旧。

  最重要的是封赏之后,皇帝急匆匆的去巡游了,李广利等人该休养的休养、该履职的履职。想要去投效骠骑将军拉近关系,更郁闷的发现冠军侯前些天就跑了。

  封候拜将本来是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之一,可是对于李广利等人来说,此刻有点意兴阑珊的意思了。

  皇帝去巡游了,主将巡边去了,新晋的军侯现在想要拜码头都不知道去哪。这些新的九卿想要找个领导、靠山,都没有门路。

  有些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封候拜将,可是真的到了这么个时刻,才会发现还有新的挑战,列侯也有列侯的烦恼。

  在李广利等人还在迷茫的时候,苏武率领著近百人的时节团队开始出发北上,他们要将先前扣押在长安的匈奴使者送回去。

  使团当中的一些人有其他的任务,那就另当别论,反正明面上这就是一个正规的使团。去向匈奴释放善意,可不是真的要摸清楚匈奴内乱的底细等等。

  此刻的草原上,霍嬗骑著盗骊,意气风发的喊道,“谁都不许帮我!”

  刘漠等人散开,骑马跟在霍嬗的身后。他们现在就是在陪著狩猎,只负责打下手。

  盗骊的奔跑有力、轻快,霍嬗也觉得比较平稳。瞅准时机抽出箭矢,随即瞄准前方惊慌失措在逃跑的黄羊。

  霍嬗松弦的时候,也是黄羊的丧命时刻。

  陈大郎骑马快速上前,也不下马。骏马飞驰中,他左手抓著缰绳,然后弯腰、右手抓住黄羊。这就是镫里藏身了,自幼练习骑射的陈大郎也是悍勇十足。

  韩增就有些羡慕、佩服,冠军侯府的这些部曲个个都厉害。

  先不说刘漠、赵河西这样的老兵了,就是年轻一辈的赵从校、陈大郎等人,哪一个不是一身的好本事,放在军中得个屯长简直易如反掌。

  这些就是冠军侯府的底气所在,真正的军侯人家,部曲也都是弓马娴熟、彪悍善战的。

  霍嬗的心情不错,只是稍微有点遗憾,“这些地看著也不错,还算水草丰茂,该屯田积谷不假,只是该放些牛羊的时候也要放些牛羊。”

  草原上倒也不是完全的空空如也,这些年招降的一些匈奴人也被打乱后安置在各处,其中很多人也都是牧民。

  包括一些汉人,也会在边关等地放牧。只是相比起放牧,汉人还是更喜欢种田,就算是在草原,也想著要改成良田。

  韩增就说道,“君侯说的极是,只是有些百姓不愿出关,担心匈奴南下。”

  这也是一个问题,漠南现在被大汉掌控,只是偶尔也会有些匈奴小部南下。遇到了那些匈奴人,普通的牧民肯定难以招架。

  所以还是种田更加稳妥,就在城镇、坞堡,遇到了敌人来袭就撤回来据守待援,这也是汉人的一个习惯了。

  “看著是该想法子再清一遍漠南,要不然百姓难安。”霍嬗颇为感慨的说道,“回头我想想法子,让各地戍卒养些牛羊,也好多点口粮。”

  韩增则说道,“君侯,我倒是觉得现在马是够了,牛羊倒是少了些。”

  大汉开国的时候,想要找到些为皇帝拉车的同色马都难,一些王公大臣甚至只能用牛来拉车,那也是大汉最为艰难的时刻。

  但是从汉高祖开始,大汉就著手创建一整套马匹牧养和管理的严格制度,到现在早已形成包括官马管理制度和民间养马政策两大内容的马政。

  官马自然不用说了,太仆寺是国家掌管车马的最高机关。现在的太仆就是公孙敬声,这位九卿就是大汉负责马政的最高官员。

  霍嬗想想也觉得有道理,说道,“现在民间也养马极多,前些年边关养马的数量就不少,现在河西之地也是我大汉马场,有些边关养马数可以降低些。”

  这些事情霍嬗说了不算,这只是他现在的一些想法,最终的一些情况,还是需要皇帝和文武百官商议。

  不过也不得不说,大汉现在确实有些军国主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为战争服务。

  现在大汉的马已经足够多了,不少百姓都骑马出行,耕作也是用马。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说马蹄铁等物件不会直接完全改变一些情况,但是这些也确实可以减小大汉战马的损耗。

  继续这么疯狂的养马不见得是好事情,尤其是在前期的大汉为了鼓励养马,曾经的政策是养一匹马可以减免三人的兵役或者徭役。

  马匹的数量基数很大,不过优秀的战马数量不足。汉地的很多马奔跑能力和耐力不足,不如匈奴的马轻便、有耐力,这也是事实。

  大汉现在该做的是持续的改良马种,百姓可以有马。但是那些是生产工具,优秀的战马多半还是来自官办的马场。

  骠骑将军虽然现在不上朝,可是不代表不关心民生啊。

  尤其是现在边关一些戍卒的情况,更加值得他关心。这些边关虽然也是在屯田,只是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朝廷运输一些粮食作为补充。

  说到底就是大汉现在的家底子越来越薄,这时候要是不努力的挽回一些局势,以后想要打仗都难。

  哪怕现在的匈奴处在强弩之末,可是不代表一口气就能够给彻底覆灭掉。

  要是一次大规模的出兵没能取胜,大汉想要再次组织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可能就有些吃力了。

  培养一些有潜力的将领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事情,可是力所能及的改善民生,也是无比重要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仗!

  霍嬗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谁让他是将军呢。就应该除了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

第121章 我做的都是正事

  从初春跑出来,这都已经盛夏了,出门在外的霍嬗一点都不急著回长安。

  倒是卫子夫和刘据又写了信,他们倒是委婉的劝著霍嬗早点回去,劝他向皇帝先低头认错。

  负气出走的霍嬗年纪不大、脾气不小,这是刘彻一家三口的认知。现在就算是劝他,也是比较委婉,生怕这小子有当真了。

  谁要是在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冒出一句‘让他死在外面’,大家都担心霍嬗当真,真的要死在外面明志!

  自己养出来的叛逆孙子,那就只能认了。

  赵从校拎著条鱼开开心心的跑来了,“君侯,刚逮了条鱼,一会给炖了!”

  霍嬗就嫌弃无比了,“去逮鱼也不叫我?怎么,是怕我抓了鱼、抢了你们的风头?”

首节 上一节 85/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