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第238节
“玄龄,克明……克明去往军营还未曾返回?”
李世民正要下令,发现杜如晦不在。
“玄龄、辅机可记得两月前,那小子说徭役之事?”
两位大臣点了点头,房玄龄回答道:
“苏小子对徭役之举极为不赞同,认为百姓无偿之役于朝廷实则无益,因此建议取消。
也曾说起过先行试点。”
众人当时都在场,记忆犹新。
李世民等人过后商讨过几次,只是一直没有正式实施。
李世民点点头思索片刻后,当即下令:
“九月起,长安下辖所有县包含城内万年、长安两县,禁征徭役且免庸。
玄龄、辅机此事由你二人督办,严令各部官员依令执行!”
田地收归国有苏尘说过,明年年初再做试点实施。
因此,李世民这次下定决心先试点免徭役。
至于免庸,乃是因为此时的税赋政策为:租、调、庸。
庸:百姓无偿为朝廷出劳力若干天数。
租:即为田租,缴纳谷物粮食。
调:向朝廷缴纳丝织、绢、麻等物品。
……
第247章 你们办事,朕心甚安!
房玄龄、长孙无忌当即起身,躬身领旨。
“臣,遵旨!”
此次李世民直接下令,未征询大臣之意见。
“陛下,太子殿下御书房门外求见。”
王德发从门外走向李世民,小声禀报。
“嗯,让他进来。”
李世民微微点头。
“诺!”
这就是差距,若是苏尘来御书房找李世民。
他会直接进去,而不是等老王进去先通报。
或许苏尘会坐在殿外台阶上,等着李世民出来。
不难看出,苏尘还是不懂礼。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大步流星踏入御书房,首先是向陛下见礼。
李世民作出回应后,然后对几位大臣拱手作揖,最后大臣回礼。
这是规矩!
“父皇,苏尘让儿臣将马周带来了,现在殿外等候宣召。”
李世民闻言朝门外老王提溜一下。
老王哪怕是在打盹,也能接收到陛下的眼神。
这点相当让人费解!
王德发步快走向殿外,去宣召马周。
若是其他人,老王只需吆喝一声,殿内其他太监就会去殿外喊人。
但马周是那位爷叫来的人,老王多少要给点面子的。
何况今日时常听到李世民,和苏尘提起马周这个名字。
“足下可是马周?陛下御书房召见。”
王德发略显客气的问道。
“在下正是马周,有劳公公带路。”
马周有礼有节,丝毫不见胆怯之色。
「苏侯叫来的人,果然非泛泛之辈。」
马周跟在老王身后向御书房走去。
“草民马周,参见陛下!”
马周来到御书房内,躬身一拜。
此前在庄园内,不曾向李世民这般隆重行礼,此时非彼时。
“免礼!”
“谢陛下!”
马周直起身来,随后向在场大臣一一见礼。
见完礼,马周很自觉的退到一旁。
太子李承乾与他一道进宫,马周知晓太子有事需向陛下汇报。
“父皇,儿臣在庄园和苏尘已将造纸及印刷事宜,同几位世家族长谈妥。
儿臣回宫途中已整理成文,请父皇过目!”
李承乾恭敬递上一份简报,呈于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仔细看过后,满意的点头说道:
“嗯,你们办事,朕心甚安!”
旋即,将简报递回给李承乾,“给诸位爱卿传阅。”
同时心中疑惑道:
「莫非,果真如苏尘所言,世家乃大唐之根基?
食盐、修路、书籍但凡世家参与,皆有事半功倍之效。
若是朕下令六部由朝廷官办,恐怕不仅耗资巨大,更需费时良久。
唉!朕操此闲心作甚?由那小子去折腾。」
暗自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像是做了某种决定。
几位大臣传阅完后,重新将简报放回李世民书案上。
“太子,那小子可有话带回?”
李世民随意的问道,简报上除了提及造纸、印刷别无他事。
“回父皇,有!”李承乾干净利落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不过,李承乾却转身看向程咬金,面带微笑。
程咬金一脸懵,‘看俺做甚?’
“苏尘说两日后将发行第一期长安日报。
然,长安城无人知晓报纸为何物,因此需要有人吆喝叫卖。”
听到这,程咬金明白了。
苏尘是看上他嗓门大,让他去街上叫卖。
“陛下,俺老程和老黑愿意接下这门差事。”
程咬金不是扭捏之人,更不觉得此事有何丢脸面。
李世民抬手欲拒绝程咬金请愿,堂堂一国公。
怎能行此贩夫走卒之事?
李承乾转过身之后,看不见李世民的动作,抢先说道。
“程伯伯,苏尘并非此意。
据高明所知,程伯伯这些年一直收留接济,因战伤残的老兵将士。”
李承乾温雅的微笑着。
话说到这,不需要他继续说下去。
众人也明白了李承乾是何意图。
“太子殿下高义,并非俺老程如此,其他几位老兄弟庄上也有不少伤残老兵。
怎奈力不从心,仍有许多无力事农的将士,衣食无着落。”
众人好似被程咬金的话感染一般,心情有些沉重。
伤亡将士朝廷有抚恤和补助,但国库以前是真穷啊。
那点补助无异于杯水车薪。
“太子殿下,依你之见需要多少人手?”程咬金悲伤来的快,去得也快。
李承乾稍作思索,像是要英勇就义般的,挺胸说道:
“五十人。”
苏尘说的只要十五人,李承乾都想好了,到时就说记反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