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42节

  如果愿意收手,不再兴夺嫡之事,那么他们还是兄弟,跟从前那样,亲密无间的三兄弟。

  可如果一意孤行,势要夺嫡,那兄弟间的情分,到今天也算是彻底断了。

  想起母亲曾经的谆谆教诲,十多年的兄弟感情。

  

  要说内心没有丝毫动摇,那肯定是假的。

  可是,都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有得选择吗。

  父亲的期望,房玄龄的助力,还有他的魏王党派。

  他早已经没有了选择啊。

  想到这里,也就不再迟疑,准备走上第二辆马车。

  刚踏出一步,李泰就感觉到自己的衣袖被拉住了。

  “四哥。”

  李治轻声唤了一声,眼神中带着几分恳求。

  大兄的话,对李治的触动最深。

  毕竟今年的他,才十五岁。

  对于曾经的兄弟感情,最是怀念不过了。

  他不傻,很聪明,自然也能听出大兄的话外之音,要让四哥放弃夺嫡的心思。

  只要四哥放弃夺嫡之心,那么他们三兄弟,还是曾经的三兄弟。

  面带苦笑,李泰微微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治。

  “稚奴,四哥早就没有了选择。”

  “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说完,李泰用力,甩开了李治的手,登上了第二辆马车。

  李治留在原地,愣愣的看了半晌。

  最后才垂头丧气的上了第三辆马车。

  前边,宦官对太子汇报:“太子殿下,魏王跟晋王,已经上车了。”

  对于魏王的选择,李承乾面色寻常,早有预料。

  到了今天这步,谁还能有选择呢。

  “传告魏王,晋王,孤身体不适,就不去同安大长公主府了,由他们代为拜见。”

  宦官不敢多言,只能转头传话。

  李承乾吩咐车夫:“回东宫。”

  “是,殿下。”

  听到宦官传话,还有马车的动静,李泰道:“传告晋王,本王身体也不适,便由他去拜见同安大长公主吧。”

  “回延康坊。”

  宦官无奈,只得去到第三辆马车禀告:“晋王,太子跟魏王身体不适,由晋王代为前去大长公主府拜见。”

  听到这话,李治唯有一脸失落。

  太极宫,两仪殿前。

  李世民静静的站着,看到宦官赶了回来,便有些期待的问道:“太子,魏王,晋王如何?”

  他当然知道同安大长公主只跟李治的关系好,说是让三兄弟去拜见,就是想让三兄弟和好如初。

  三兄弟刚走出两仪殿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到了门口偷看。

  看到太子跟两兄弟勾肩搭背,李世民心中深感安慰。

  然而宦官的回答,却让李世民的希望破碎。

  “回禀陛下,太子回了东宫,魏王回了延康坊。”

  “去同安大长公主府的,只有晋王。”

  听到这话,李世民面露悲痛,喃喃道:“承乾跟青雀,连这点体面都不留了吗。”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旁边,张阿难垂首低眉,沉默不语。

  他能说什么呢,难道说太子跟魏王的矛盾,闹到今天这局面,不都是陛下您一手造成的吗。

  又要让魏王去压制太子,还要让太子大度的原谅魏王。

  鱼跟熊掌,又如何兼得。

  另一边。

  魏王一路面色阴沉的返回了延康坊。

  柴令武已经早早等候在此了。

  柴令武的父亲柴绍,贞观十二年就去世了。

  母亲平安公主,更是在武德六年就病逝。

  他是家中次子,人情往来的事情,自然是大兄柴哲威负责,也继承了父亲跟母亲的政治资源。

  柴令武取了巴陵公主,成了大唐驸马,然而巴陵公主的生母,也不过是宫中婕妤,死后才被追封为九嫔。

  所以对柴令武来说,最大的政治资源,就是魏王李泰了。

  “魏王怎的这般?”

  听到魏王回来,柴令武便赶了过来,看到李泰的脸色,不由开口问道。

  李泰摆摆手:“一些小事,不足挂齿,你怎来得这般早。”

  他不想提起先前在宫里发生的事,也没多大意义。

  柴令武心中猜测,可能是魏王是在太子那边吃瘪了,落了脸面,这也不好追问。

  转而说道:“是跟房公有关的事情,我大致猜到了房公的谋划。”

  听到这话,李泰顿时来了兴趣,道;“进屋说。”

  内厅,屏退左右,柴令武侃侃而谈。

  “房公在正旦大朝那天,特意去了大理寺,必是去见阴弘智。”

  “为了防止被太子知晓,所以才在正旦大朝偷偷过去。”

  “唯有房公亲至,阴弘智才会愿意翻供,借之以说出太子谋反的事情。”

  “阴弘智本就跟纥干承基合谋,再牵扯出太子,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太子突然召齐王回长安,说不定就是因为担心谋反暴露,这才断尾求生。”

  “房公的想法,是要把谋反的事情,安在太子身上。”

  “齐王远在齐州,阴弘智不过是御史中丞,又哪里来的谋反之心,分明是为太子驱使,否则为何太子要保齐王?”

  李泰听完,不由得拍手叫好:“秒啊,房公的谋划,真是精妙。”

  “齐王跟阴弘智算得了什么,他们又哪里来的谋反实力。”

  “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太子,因为纥干诺,所以太子丢车保帅,早早就让心腹卫士去跟齐王联络,准备了说辞。”

  “不然齐王干嘛要听太子的命令,在没有父皇的诏敕下返回长安。”

  “如此一来,便也全可说通了。”

  柴令武适时说道:“现在对于房公来说,最难的就是说服齐王了,而且在不被太子知晓的情况下见面也是个问题。”

  “或许房公会在元宵佳节行事。”

  李泰笑道:“房公如此助我,怎可让房公过于劳累。”

  “齐王那边,本王亲自过去。”

  “你先别跟房公说,等本王说服了齐王,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房公,给房公一个惊喜。”

  长孙皇后对于自己的儿子,是最清楚的,说李泰性子急躁,自然是没说错。

  柴令武听完,心中感觉有些不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可仔细一想,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可不要跟房公偷偷说。”李泰看柴令武思索,便嘱咐道。

  柴令武回过神来,道:“魏王放心,我肯定不会偷偷跟房公说的,我是担心房遗爱口无遮拦。”

  李泰觉得也是,便道:“那这件事也不要告诉房遗爱了。”

第121章 且看你还能当几天太子

  正月初四,宜嫁娶。

  从皇宫到房府的道路上,十里红妆铺陈开来,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蜿蜒于繁华的都城。

  抬嫁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一箱箱雕饰精美的宝箱中,装满了奇珍异宝。

  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作为最受宠的公主,这次的婚礼,李世民也是亲自出席。

  李承乾自然也要参加。

  迎亲的道路也因此全被禁严,百姓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房玄龄的府邸,就在朱雀门外第二府,对民生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高阳身穿凤冠霞帔,坐在美轮美奂的花轿上。

  以金丝楠木为框架,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凤凰、牡丹、祥云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栩栩如生。花轿四周垂挂着五彩的流苏,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如同仙女的裙摆。

  只是高阳的面色不怎么好看。

首节 上一节 142/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