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46节

  对于违背家族伦理秩序的行为,如不孝、不悌等,在唐律中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可是查出来,那天正旦大朝,房玄龄到底去了哪里。”

  李承乾没在多问,手段虽然有些下作,但要快速突破,也是正常。

  他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

  内侍文忠道:“那日的行程,老管家并不知晓,不过他已经答应了,去寻那天给房玄龄驾车的马夫。”

  “通过马夫,应该是能探查到其去向。”

  李承乾微微颔首。

  在正旦大朝过后,李承乾就派人去问了丈人苏亶。

  苏亶闻讯后立即进行调查,不过给李承乾调查的结果是,那日大理寺并未有人来访。

  所以李承乾得到的信息,就是房玄龄没有去大理寺。

  显然房玄龄是有周密安排,把行踪隐蔽了起来。

  ——

  务本坊,房府。

  房玄龄参加完君臣议事回来。

  “父亲,关于太子在讲武堂推行俗字之事,陛下那边可是给了说法。”

  这件事其实影响挺大的,只是太子那边我行我素,也没人敢去招惹。

  房遗直知道现在房家已经入了魏王阵营,自然就不想太子坐大。

  房玄龄微微摇头道:“此事虽有提及,但陛下显然不会就此事跟太子闹翻。”

  “先前请了较多的名士也没能教导好,如今改成俗字,或进度更快。”

  “况且目前在暂行阶段,仅局限于讲武堂。”

  大多数的政事要务,房玄龄都会跟长子进行交流。

  一来房遗直还是有些政治嗅觉的,二来房玄龄老了,等他去世后,这房家由长子主持,自然要尽心培养。

  房遗直虽感可惜,但也在预料之中。

  转而说起府中一些事情。

  “父亲,我听仆从们说,高阳公主并未跟遗爱圆房,连正房都不让进,只能睡在偏房。”

  房玄龄皱眉。

  高阳公主的下嫁,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陛下对他的补偿跟保障。

  如果太子登基,至少会因为高阳公主的关系,不会对房家清算太厉害。

  “随他们去吧。”

  房玄龄淡淡道,他现在已经不用在乎那么多了。

  如果定下太子谋反,高阳公主的存在对于房家来说,也需求不大。

  房遗直还想说什么,却突然被父亲的眼神阻止。

  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正厅内有一身影。

  房玄龄沉声道:“老陈,可是有什么事,想跟我说。”

  老陈是房府的老管家,跟了房玄龄很多年,年纪只比房玄龄小几岁,也是六十多了。

  老陈有些紧张的回道:“有些脏了,下边人办事不利索,特来擦拭。”

  房玄龄点点头:“行,你先退下吧。”

  “是,主人。”

  看着老管家离开的背影,房遗直有些疑惑。

  房玄龄道:“老陈有些不对劲。”

  房遗直道:“陈老跟随父亲多年,忠诚可见,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房玄龄沉声道:“阴弘智为了谋反,探查百官动静,培养了许多细作跟死士。”

  “细作名册跟暗语,如今已到太子手中,死士也被收入东宫,然此事并未上报陛下。”

  “为父今日再教你一课,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很多时候,便是你认为最为亲近之人,恰恰便是背叛你的人。”

  “当发现有所不对时,一定要进行严查。”

  “稍后你暗中调查老陈家中情况,他跟我多年,从未贪污过府中钱财,若行背叛之事,必然跟其牵挂有关,而老陈之牵挂,在于家中妻儿。”

  “老陈有三个儿子,最为疼爱的便是幼子,你可从其幼子着手调查。”

  房遗直虽觉得父亲有些小题大做,但还是认真道:“是,父亲。”

  ps:补更。

第123章 终于有人发现太子不简单了

  “太子简直欺人太甚!!!”

  亲仁坊,崔府。

  崔文圣看着手上的结婚请帖,咆哮声在整个府邸回荡。

  崔家嫡女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清河崔氏也成了正旦期间,世家各族的笑谈。

  这里头最大的谈资,不仅是嫡女崔凤珠,还包括了嫡系崔广瑞。

  连自家嫡系族人都管不住,可见清河崔氏如今内部出了多大的问题。

  最让崔文圣气愤的是,他写信回家族,要求将崔广瑞一系逐出族谱。

  然而此事,竟然在家族遭到了不少人反对。

  崔广瑞作为嫡系人员,在家族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父亲更是上一任的崔家家主。

  要不然也没有能力,帮助女儿多次逃离抓捕了。

  这就导致一部分元老派的人,出面给崔广瑞说情。

  还说如今因修氏族志之事,清河崔氏已然是树大招风,现不宜跟皇室公开作对。

  太子是下一朝的皇帝,恶了太子,崔氏往后的路更不好走。

  元老派的话语也有些道理。

  世家能流传至今,从来不是靠的从龙之功,而是狡兔三窟,分开下注。

  甚至有部分清河崔氏的族人认为,崔广瑞入东宫,换个角度来说,对于清河崔氏亦是好事,勉强也算是跟太子搭上线了。

  这个回复,差点没把崔文圣气死。

  感情他在长安跟太子对着干,后面的族人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扯后腿了。

  这可是夺嫡之争啊。

  但很显然,崔文圣并不能完全代表清河崔氏的意志,或者说能流传到如今的世家,从来不曾有某一人,能彻底代表整个家族。

  对于世家来说,一朝一代的兴盛,并不能代表世家的兴盛。

  有序传承,才是世家最为看重的关键。

  “世叔,要去吗?”

  崔盛玉面容沉静,似乎对方才崔文圣发怒之事,毫无反应。

  他便是如今七公子之首,清河崔氏大房一脉长子。

  如今魏王的五千府兵,皆由崔盛玉负责操练,把控。

  听到是崔盛玉的开口,崔文圣怒气消散开来。

  虽然辈分比崔盛玉更高,但崔盛玉俨然已经是下一任家主,崔文圣还是要顾忌许多的。

  “只能去了,太子在长安权势太大,我等明面上,还是要遵从其令。”

  “若不去,则是给了太子对我崔家动手的借口。”

  崔文圣有些憋屈的回道。

  崔盛玉想了想,问道:“不知世叔可有办法,让我去讲武堂,一观太子练兵成效。”

  崔文圣皱眉道:“盛玉对太子练兵感兴趣?”

  “我听说起只是效仿仪仗队的法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罢了,若是上了战场,哪里能发挥半分战力。”

  崔盛玉微微摇头:“我昨日看了太子编纂的俗字千字文,简化官字的想法,不得不说很有创意,尤其是对于大字不识的普通人来说,能更快入手。”

  “那拼音,更是可统一口音,杜绝方言谬误之成效,太子如此行事,这练兵之举,绝非坊间传言那般简单。”

  “听说正旦前,陛下看了后,都对其赞赏不已。”

  “陛下文治武功,皆冠绝世人,能得陛下赞赏,练兵成效必然是有大用。”

  崔文圣狐疑道:“陛下确实赞赏,然而也没听说太过看重吧。”

  “或许陛下只是给太子颜面。”

  崔盛玉解释道:“非也,高丽那边,谈判不利,征讨已成定事。”

  “在这等时候,若太子练兵不过玩笑之举,陛下定然斥责,收回其练兵之权。”

  “然看如今讲武堂,已成太子私人之用,非但是在练兵上,便连文字语言都在革新。”

  “盛世行变法,是太子为新政作根基,万万不可小觑。”

  崔盛玉跟崔文圣不同。

  虽然也算是魏王党,但他更多的是站在清河崔氏,家主的层面去看待问题。

  崔文圣沉吟片刻,道:“想要进入讲武堂,并非易事。”

首节 上一节 146/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