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43节

  吃不好,睡不好。

  这让她如何不担心。

  “玉儿放心,我的身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李承乾调侃道。

  苏玉儿面色一红,瞪了一眼狄奥多西。

  狄奥多西:???——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好像换个一个长安那样。

  全城徭役修改暗渠后,整个长安都换了模样。

  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堆新的规矩,一堆太子教令。

  太子教令:不得随地大小便,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违者罚款百文,举报者赏五十文。

  这就很很多无所事事的长安百姓,直接化身监督小能手。

  东西市,朱雀大街。

  只要见到,立马就拉住罚款。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好意思。

  但是当第一个获利者出现,传开消息,靠着在大街上抓人,仅仅是一天时间,靠着抓了十个人,就赚了五百文的事情传开后。

  这下子长安各坊,顿时就轰动了。

  一传十,十传百。

  于是整个长安就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人一大早就在街上溜达,眼睛发亮的四处盯着,就看有谁会违背太子教令。

  这就出现了特别有趣的现象,有个人吐口痰,周边四五个人都过来拉着他。

  最后武侯铺的人也没办法,奖赏的五十文,让几个人平分。

  为了不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变成别人的钱。

  于是垃圾入垃圾桶,大小便去公厕,很快就养成了习惯。

  毕竟街道上每数百米就有垃圾桶,一里之地内就有男女分开的公厕。

  举报这门生意,逐渐就暗淡了下来。

  但还是有人做的。

  毕竟长安总会有大量的外国商人,外地人过来。

  不过长安各个城门,都已经张贴了告示。

  新入城的人都会被告知在长安城内要遵守的规矩。

  清晨,常安防。

  这里地处长安城西南角,算是大唐贫民窟。

  房价也是最低的一块区域。

  “陈叔,那是干嘛的?”

  单瑶看着坊间告示栏旁边,一堆人在小木屋前排队,有些好奇的问道。

  自从上次在芙蓉园刺杀太子计划失败后。

  单瑶整个人都心灰意冷了。

  毕竟高丽武士那样的情况都没能刺杀得了太子,皇帝的护卫肯定更加森严。

  她还能有给父亲报仇的希望吗。

  听说太子的箭术,就是跟皇帝学的,那么皇帝肯定也很强吧。

  这让单瑶一度没了目标,最近过得浑浑噩噩。

  “听说是卖邸报,也不知道这邸报是什么东西。”

  陈明的目光有些好奇。

  人都是喜欢看热闹和八卦的,对于大部分长安百姓来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能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自然都会过来瞧瞧。

  “又是太子搞出来的?”

  单瑶的语气有些复杂。

  她跟皇帝有杀父之仇,所以对于太子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

  尤其在徭役的时候,巴不得凑热闹,让所有人都反对太子。

  可却很快被镇压下来,这让单瑶觉得,太子已经失去了民心。

  在她的心里,太子残暴不仁。

  连渗井都要掩埋,岂非是连百姓的生活都不顾了。

  还有一堆乱七八糟束缚百姓的罚款,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看来这大唐要完。

  有谶言说大唐三世而亡,肯定就应在这个太子身上。

  只是反转来得太快,单瑶很快就被打脸了。

  徭役过后,原本都在偷偷骂太子的人,突然就对太子感恩戴德起来。

  一连串的太子教令。

  让赚了钱的人都在说太子的好话。

  单瑶听着那些言论,都快要气死了。

  这时,一名路人经过,听到单瑶跟陈明的对话,停下脚步道:“小娘子还不知道吧,这邸报啊,就是太子做的。”

  “就跟文书一样,上面会写上大唐最近的情况,甚至是朝廷的一些事情,都会写在上面。”

  “啧啧,这也就是太子了,往前谁敢写这些出来。”

  “还全部用俗字写的,我这不读书的,都能认得几个字。”

  “这么大一张纸,才卖十文钱。”

  

  路人说完,就急匆匆去排队了。

  单瑶跟陈明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十文钱不多,也要去凑个热闹。

  小木屋的排队看似很长,但动作很快。

  毕竟一手交钱,一手就拿邸报。

  “后面的人,别插队,按规矩来,插队可是违反太子教令,要罚款的。”

  “买了邸报不识字的,就去旁边的茶楼。”

  “里面有说书人,会给你们将邸报的内容,对照着看就是了。”

  小木屋里就一人,边收钱拿报,边大声吆喝。

  终于轮到单瑶,交了十文钱买到报纸后,就好奇的看了起来。

  通体是用俗字写的,单瑶本身也是读过书的,识字不难。

  俗字看起来也没那么费力。

  “去旁边的茶楼看看吧。”

  陈明建议道。

  单瑶点点头。

  旁边不远的茶楼。

  平日里冷冷清清,今日却人满为患。

  不过还有几个空桌。

  堂倌过来介绍道:“这位郎君,小娘子,还请海涵。”

  “这人多了,桌子不够用,如果不买茶,就不能坐桌子。”

  茶楼掌柜也没办法,人太多了。

  大部分也不愿意买茶喝,可这样买茶的人没桌位也不行。

  于是只能出此下策。

  大部分人还是表示理解的。

  单瑶出了几文钱,买了壶茶坐下。

  上边有说书人,正在逐字逐句的讲解邸报,还会附带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我说啊,这高丽真不是好东西,当年汉武帝就曾经把他打服过。”

  “汉武帝是谁?那是几百年前的皇帝,把匈奴人的国家给打没了。”

  “高丽一直就是咱们中原的属国,是臣子。”

  “不好好上贡也就算了,还经常派兵去骚扰咱们的边关。”

  “生活在营州的百姓哦,那真叫一个惨啊,好不容易种点粮食,有了收成,那高丽人就过来抢,卖儿卖女的才能活命。”

  “你们说,这高丽,该不该打?”

  说书人一问,听书的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该打!”

  “芙蓉园大家都听说过吧,前段时间,太子就在元宵节写了一首词。”

  “青玉案元夕,啧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小老儿我也没读过什么书,但就这词听着,就是好啊。”

首节 上一节 243/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