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73节

  可到了这节骨眼上,谁敢信呐。

  谁能保证,房玄龄不会利用这次机会呢,他自己都保证不了。

  这完全就是个死循环。

  “房玄龄这个老狐狸,这是要硬逼太子反啊。”

  “我找人查过了,祭祀的主意,是太卜署的太卜令上奏的。”

  “他是魏王党人。”

  “所以这次很有可能就是房玄龄指使魏王进行安排,逼反或软禁太子。”

  杜荷愤愤说道。

  现在不是谋反的好时机,因为太子的势力还是太过单薄了。

  现在的太子是很难掌控朝廷,乃至于整个大唐天下的。

  尤其是被逼造反这样的路子。

  跟陛下直接面对面的对抗,没人会觉得太子会能打赢陛下。

  起兵造反是最下乘的路子,这跟谋反不是同一个概念。

  “若大变起,届时你也要逃出长安。”

  李安俨提醒道。

  “不,我要留在长安给太子作内应。”杜荷摇头拒绝。

  李安俨微微摇头:“你能做什么内应,你是太子心腹,朝野上下谁不知晓,一旦太子起兵,陛下的目光肯定会放在你身上。”

  “还有房玄龄那边,肯定也不会放过你。”

  “出城去追随太子,才能活命。”

  杜荷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他在长安城内,哪怕不被抓起来,也会被时刻监视。

  “那你呢。”

  “你怎么办。”

  杜荷问道。

  李安俨道:“我当然是留在长安,给殿下通风报信。”

  杜荷担忧道:“可是房玄龄那边,肯定已经在怀疑你了,即便之前没有察觉,现在也怀疑到你头上了。”

  李安俨道:“他没有证据。”

  杜荷道:“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证据。你不要忘了,你现在买的宅子,钱是殿下给的,以房玄龄的老谋深算,他会查不到?”

  “那可是几百万钱的宅子,你的俸禄,怎么能买得起。”

  “单单是这条,就足以让陛下把你先行抓起来了。”

  李安俨深吸口气,道:“若是这样,那我便先砍了房玄龄。”

  “一命换一命,也是值得了。”

  杜荷摇头:“你想多了,难道你以为这样的事情,房玄龄会给你机会?”

  “他若要办你,还会特意等到你值夜的时候,去跟陛下说吗。”

  “白日便把你给围了,你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李安俨听了杜荷的话,沉默片刻后,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肯离开长安。

  “我不能走,也走不了。”

  “若我提前离开,岂非是坐实了太子造反之事,房玄龄手中虽有一定证据,但不见得是绝对。”

  “我留在长安,太子跟陛下这边,哪怕是起兵了,至少还会有缓和的机会,也能为太子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陛下身边的情况,我最为熟悉,若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并设法传递给殿下。”

  “这对于殿下的决策至关重要,也许关键时刻,我的一个消息就能改变整个局势。”

  “而且,我在宫中多年,也有一些可用之人,关键时刻,他们或许能为殿下出一份力。”

  听到这话,杜荷也只能是轻叹一声,无可奈何。

  ——

  城外太子军营。

  李承乾坐镇大帐,正在听取士兵的不断汇报。

  他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

  东宫的府库大量支出,大批的物资正在不断被送来运营。

  肉食,粮草,辎重,马匹,马车,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这个时候,迅速把钱财化为实力才是硬道理。

  长安的马市基本上都已经被李承乾扫荡一空了。

  还有大量供给马匹的精饲料。

  军营之中,有战马五千二百三十四匹,驮马三千一百六十匹,

  马车两千四百二十三辆。

  骑兵五千三百六十七人,辅兵三千六百人。

  粮草辎重,不计其数,可供大军三十日所需。

  “长安城内,还没有异常吗。”

  大帐内,李承乾问道。

  苏定方回道:“宫廷军队,皆无异常。”

  祭祀是在后天,然按照规矩,李承乾明天就要入城了。

  毕竟不可能说早上祭祀的时候再赶过去。

  祭祀是一套很繁琐的流程,天还没亮就要起来准备。

  所以最迟,明日下午,李承乾就要返回宫中去进行准备。

  “殿下不入宫,陛下定然会派人来催。”

  “届时殿下如何回复?”苏定方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拖到明天下午,然后就说孤病了。”

  “就算是太医这一来一去的,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且看能不能拖过去。”

  这是个很敷衍的借口,但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第195章 魏王:我要当太子了

  拿自己的命去赌别人的善良,这是最为愚蠢的事情。

  按照现在的情况分析,李承乾能感觉到,房玄龄暂且是没有行告密之事的。

  否则以二凤的性子,哪怕是说隐秘行事,也不至于连半点风声都没有。

  包括张阿难那边,也都没有半点动静。

  当然,如果二凤已经知道了。

  也不需要其他手段,只要李承乾返回东宫,参加祭祀的时候。

  一道诏敕下去,就能轻易软禁太子。

  假设房玄龄现在没有上告,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在祭祀的时候,对陛下上告太子谋反之事呢。

  届时,可就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反正不管事情怎么发生,李承乾都已经是决定好了。

  绝不可能返回长安。

  至于二凤生疑,疑就疑吧。

  此刻,看似风平浪静的长安城,实则已经是暗流涌动。

  皇宫官署。

  尚书省公廨中。

  房玄龄也在沉思对策。

  如果太子返回长安参加祭祀,那他要不要上告陛下,太子谋反之事。

  心中思索良久,房玄龄终究是轻叹一声。

  这个诱惑太大了。

  他是不可能忍得住的。

  那夜入宫错失了机会,这次祭祀怎么能再次错过。

  太子有两个选择,回或不回。

  房玄龄也需要准备两个应对方案。

  太子回,自然是告。

  若太子不回,则又要想些办法,让太子不至于走到起兵造反的道路上去。

  房玄龄不是权臣,也算不得奸臣。

  还没到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地步。

  他不想大唐的国力,尽皆消耗在内斗之上。

  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繁华盛世,怎能为一己之私断送。

首节 上一节 273/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