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47节
侯君集声音低沉,早前还在担忧太子那边势力过大,合作不利。
现在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太子身上了。
他跟太子勾结谋反,太子总归要保他一手吧。
只要太子最后能够登基,他就还是有希望。
况且陛下在这个时候动手,难道不觉得太迟了吗。
“陛下不会输的。”
“倒是你,想想怎么去跟陛下交代吧。”
李勣没有说太多,到现在这样的情况,说多无益,终归是皇家内部事。
侯君集束手就擒后,李勣也没太过为难他,除了派人监禁之外,其他的待遇照常。
都是大唐的官,就不要太过分了,都留些体面。
侯君集的话也没错,太子没有输,谁会知道以后的事情如何呢。
若最后真是太子得了大统,侯君集还是能卷土重来的,到时候侯君集的今天,说不定就是自己的明天。
“大将军,我们现在?”
属下过来询问。
“开拔起兵。”
“是去安市城?”
李勣狠狠的瞪了一眼心腹属下,而后道:“东征告捷,我等自当是班师回朝。”
属下问道:“那这些高丽人怎么办。”
虽然杀了几万人,可还是有将近三十万人啊。
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人。
李勣道:“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带着人,去找太子殿下投降请罚吧。”
属下有些迟疑道:“这,怕是不太好吧,若是出了什么岔子。”
李勣没好气的说道:“能有什么岔子,难道你觉得,他们还能有什么出路吗。”
“他们跟我们投降,不是因为被杀怕了,而是安市城已破,再持续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太子这般威势,他们不老老实实投降,还想搞出什么动静来?这反倒是遂了某些人的意了。”
三十万人,确实很多。
可这九成九都是民夫,先前日子唐军杀戮,都已经被杀怕了,现在能活命,那还敢乱搞。
最为主要的是,李勣也不可能说带着这些民夫返回,单单路上消耗的粮食就是个大问题。
不过现在这些事情,都已经交给太子去了。
——
卑沙城。
城楼之上。
魏王李泰眼神迷茫。
旁边跟着的是崔盛玉。
“魏王已经想好了,就这么离开,什么也不管了。”
面对崔盛玉的问话,李泰苦笑道:“我还能怎样呢,难道现在去到高丽王都,被太子给守株待兔?”
“还是你觉得,在这高丽之地,太子会放过我吗。”
“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回到长安,至少性命无忧。”
“我算是看明白了,哪怕已经不断在高估太子,最终还是远远的低估了,谁能想到,太子竟然能掌控霹雳火这样的神物。”
“也许我早该想到了,当初的制冰法,还有那个使五雷法的道士。”
听到这番话,崔盛玉也沉默了。
现在的太子,确实太过于出人意料,或者说惊世骇俗。
当初发兵的时候,谁能想到,仅仅只是三个月,曾经隋朝几乎耗费全国国力来征讨的高丽,就这么被太子给占据了。
看了看远处的夕阳,逐渐的落在了海里。
李泰有些落寞,就现在这样,谁还敢跟太子夺嫡呢。
这些年的谋划,终究是一场空啊。
就在此时,刑部尚书张亮,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走了过来。
“魏王,陛下密诏,令我等立即班师回朝。”
魏王李泰闻言,眼睛顿时瞪大。
马上就要熄灭的火焰,一下子又燃烧了起来。
第232章 独掌高丽,再谋新罗
任何时代,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就算李泰是个傻子,他的手下这么多世家大族的人才,谋士。
也会给他分析出现在的局势跟状况。
太子曾经就安排过纥干承基刺杀他,如今高丽大局被太子所掌控。
他还去高丽王都,那就是自投罗网了。
原本李泰心灰意冷,觉得夺嫡无望,毕竟现在太子势力威武太大。
即便影响了名声跑路,也就无所谓了。
然而张亮的这句话,顿时让李泰看到了希望。
“父皇密诏,让张尚书班师回朝?”
李泰再次确认道。
张亮肯定的点头道:“是的,这是密诏,还请魏王一看。”
张亮也不迟疑,从怀中掏出密诏来,递给魏王。
李泰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很简短,寥寥几句,也没说什么,就是让张亮立即班师回朝,高丽方面,交给太子掌控就行了。
看完后,李泰看了看崔盛玉,也没避讳张亮,问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为太子?”
其实李泰心中已经感觉到了,父皇正在忌惮太子,但还是想确认下。
崔盛玉点头道:“是,恐怕陛下也已经察觉到了太子的问题。”
“太子夺走了李道宗的兵权,这等行为,令陛下不喜,或是有其他安排。”
听完了,李泰看了一眼张亮。
张亮却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微微偏头,保持沉默。
太子,魏王,还有陛下之间的这些事情,他可不想参与进去。
夺嫡,大统之争,臣子参与进去,那就是炮灰了。
对于张亮来说,以他的能力达到如今官职,已经算是个巅峰了,就没必要去冒险了,反正听从陛下的命令即可。
见张亮不搭腔,李泰也不在乎。
这就跟先前不同了。
先前是他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情况下,强行跑路避开太子。
现在可是父皇的诏敕。
这里头含义完全不同。
最为主要的是,父皇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开始对付太子了。
这些安排,就是避免太子更加壮大。
“魏王,我先告退去筹备回朝之事。”
张亮开口作揖道。
李泰点点头:“有劳张尚书了。”
即便张亮没有投靠他的意思,李泰也不会去特意得罪他。
本来大部分的朝廷重臣,都不会选择站队,等多的是两不相帮,只按照陛下的诏敕行事。
李泰也没有了看风景的心思,赶忙回去,把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召集起来,分析情况。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是陛下亲自下场对付太子的话,这以后的太子位,还不是要落到他头上吗。
至于太子是否会赢,李泰就没考虑过。
父皇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输给太子。
——
安市城。
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情况下进行着。
大量的民夫被一批批的安排回家。
更多的唐军,或者说跟随而来的大唐民夫,只要愿意的,就能留在高丽当官。
县尉,捕长,武侯,主簿,乃至于县丞,县令。
或是成为武官,队正,旅帅,校尉。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