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66节

  虽说招了不少大唐来的学子,任职地方官员,实则缺口还是相当之大。

  许多大唐来的学子,人都没有到神武宫,还只是到辽东城,就已经被直接进行任命,第二天就上岗,一点休息的余地都没有。

  汉人官员跟高丽百姓之间,本身就有沟通困难的问题。

  语言不同的情况下,教育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虽说造纸印刷工厂那边,不断在拓印大量的简体字拼音版的千字文,作为启蒙书籍,可对于高丽百姓来说,又哪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听起来好像容易,实则做起来的时候,哪哪都是事。

  好在是暂且来说,高丽这边百姓都算是比较安定,毕竟大唐太子给了他们不少田地,还有就业岗位,比起从前,自然就满足许多。

  然长久以往,肯定是要出事的。

  治理地方,显然武官这块是靠不住的,大多数武官自己都大字不识,一些判案,也是闹出大量的笑话。

  这些情况,李承乾很清楚,但确实没有办法立即得到解决,只能是一步步慢慢来。

  麾下几人,是既当将军,又当宰相,大小事务一把抓。

  权力大,可也得是累个半死。

  所以李道宗就不能放了,包括他麾下的那些部下,一个个官复原职不说,基本上都进行了升官。

  只是原本的部下,都被替换成了高丽人。

  因为先前的部下也都升官了。

  “太子殿下,如今高丽全境已然平定,虽说渊盖苏文还没有抓到,但已是无伤大雅。”

  “臣建议,太子殿下可上书陛下,去掉高丽国号,并入我大唐疆域,列为十一道之辽东道。”

  “如此,亦是能使得民心安定,对于远道而来的学子,也能感受到安心。”

  李道宗建议说道。

  改名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这样大唐跟高丽之间,也不存在间隔了。

  两边百姓,都是大唐百姓。

  过来任职踏上仕途的学子,也不会有那种异国之感。

  这个名义,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李承乾点点头。

  “好,即刻拟文书上奏陛下,改高丽为辽东道,为大唐天下十一道之地。”

  听太子这么说,李道宗安心不少。

  现在的他,也没有太多想法要回去,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在心里很多方面,对于太子都比较认可。

  说到底,太子是嫡长子,是大唐未来的皇帝。

  现在的太子如此优秀,他这个宗室名将,也不说存在什么太大抵触。

  陛下那边,到现在也没说要昭告天下废太子。

  那么太子就是国之储君。

  “好了,现在说说新罗的事情。”

  “苏将军,你先来说,后面要如何安排。”

  李承乾说完后,苏定方拱手作揖,介绍如今军队的情况。

  “臣如今已经准备了八万精锐,粮草十万石,足够大军两月所需。”

  “因前些日子,新罗盗匪之事,边关十三城,已被我军所掌控,无关卡之险,可直接通往新罗王都金城。”

  “只是根据现在的情报来看,新罗军队对于我方,并未有太多抵抗意图,昨日新罗王都已经传信来,新罗女王将会在年关之前,向太子殿下请罪。”

  “臣建议,可以其勾结叛乱之罪,先行幽禁新罗女王,而后直接以新罗女王的名义,对新罗各城池下令,全面对我军投降。”

  “新罗所聚集之兵力,粮草,尽数当归我军掌控,一举吞并新罗之地。”

  苏定方淡淡的说道,吞并新罗对于他来说,是真没什么好骄傲的。

  现在的新罗,完全是不抵抗的状态。

  最为险要的边关重地,唐军过去后,说给就给了,没有了险要关隘的阻挡,唐军能长驱直入新罗王都。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新罗至少在明面上,不存在叛乱。

  这会让唐军轻松许多。

  ——

  年关将至,长安城更为热闹起来。

  高丽战事的顺利,对于长安百姓来说,也是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

  太子跟皇帝之间的矛盾,自然是属于皇家机密。

  大臣们心中知晓,可没有谁敢胡说。

  即便是知道一些隐秘的,也不敢去大肆宣扬,真的传了开来,那可是污蔑圣人之大罪,等同谋逆。

  所以在长安城中,歌颂太子的声音比比皆是。

  听得魏王李泰心中郁闷不已,却也不能去说些什么。

  ‘可恶,太子就不能早点起兵造反吗。’

  此刻的魏王,心里念叨着,让太子早日造反,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成为新太子了。

  只是很多时候,越是期盼的事情,越是容易得到相反的结果。

  “魏王,侯君集被放出来了。”

  柴令武赶到魏王府,来汇报新的消息。

  本就心情不好的魏王,更郁闷了。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侯君集放出来?”

  “他可是跟太子勾结谋反的。”

  “难道父皇要把太子谋反的事情,就这么揭过去吗!”

  李泰颇有些咬牙切齿。

  柴令武分析道:“也许是为了安定太子。”

  “前些日兵部那边有情报传来,太子发檄文要征讨新罗不臣,年后就要发兵新罗。”

  “看如今这情况,太子定然是奔着一统整个辽东地区,吞并新罗百济之地。”

  “届时,太子手中的兵力,至少能达二十万之数,加之高丽天险,哪怕是陛下,都要多忌惮几分,从江山社稷来说,不敢轻易逼太子起兵造反。”

  李泰有些生气:“新罗百济,是两个蠢货吗,就不知道联合起来对付太子?”

  “他们先前对抗高丽的勇气去拿了,这要是被太子得逞,那岂非是要更为嚣张。”

  “不行,不能让太子这般顺利,得想些办法,阻碍他。”

  李泰也很清楚,一旦整个辽东,新罗百济被太子拿下后,意味着什么。

  从军功的角度来看,这等于是给大唐开辟了三道之地。

  现在只是灭了个高丽,长安的百姓就为其欢呼,要是把新罗跟百济也一并灭了,这声望还得了。

  柴令武苦笑道;“这又如何使得啊。”

  “若魏王动手,则陛下知晓了,该是如何看待魏王。”

  “魏王切莫忘记了,如今长安城中,晋王掌左右金吾卫,李勣曾是他的长史,两人关系颇深,还有同安大公主在后面帮衬。”

  “且听说,长孙大公子跟晋王亦是相交莫逆。”

  此番回来后,柴令武就开始收集长安的情况。

  晋王这边,自然是不可能忽视的。

  只是这一探查,就发现晋王异军突起,突然间就有了与魏王匹敌的实力。

  别看魏王党声势浩大,可真正能在长安城拿出手的,还真没几个。

  这最后能依靠的,算来算去,还是只有房玄龄。

  其他人,根本影响不到朝廷政治中心。

  

  “稚奴现在,这般风光了?”

  李泰一惊,不由开口说道。

  先前心思一直在太子身上,经过柴令武一提醒,这才发觉晋王也在长安城扎下了根基。

  这可是又多了个竞争对手。

  柴令武道:“可不是吗。”

  “尤其是长孙司徒那边,一直跟魏王不对付,若是太子那边无望,依我看,便是想要推举晋王。”

  “长孙司徒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在陛下心中份量很重,若他开口,难道陛下不会有所想法。”

  李泰骂道:“这个老东西,都是外甥,凭什么就是要跟我作对。”

  “支持太子也就罢了,现在又跑过去支持稚奴。”

  说起来,长孙无忌,同样是李泰的亲舅舅。

  若是长孙无忌跟同安大长公主,都帮着晋王那边,仅仅只是房玄龄,那结果还真是不好说。

  李泰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压力。

  想了想,吩咐道:“这样,你明日下帖给晋王,安排个酒楼,我找他聊聊,看他是什么想法。”

  柴令武有些迟疑:“这好吧。”

  其实他觉得没什么必要,争夺皇位这等事情,是威胁几句,就能搞定的吗。

  只是既然魏王说了,那他照办也就是了。

  看似是魏王最为风光,声势最大。

首节 上一节 366/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