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716节
邵勋叹了口气,道:“所幸他还有点价值。上党那边如何了?”
“刘曜取了晋阳,所获有限,听闻杀了不少人,送了大批肉脯到潞县、壶关一带。”刘野那说道:“但还有人坚持不下去,一部分人前往汲郡,投奔石虎。还有人南下高都,投奔兄长。部落里能杀的牲畜都杀得差不多了,今年还能撑过去,明年怕是活不了。现在平阳朝廷的话不好使了,个个都在自谋出路。”
“刘聪竟然不赈灾?”邵勋惊讶道。
“乌岭道太难走了。”刘野那说道:“郎君你没去过那里,不知道上党通往河东山道之艰险。十车粮食送过来,路上就得损失一半以上。刘聪给潞县送了一批粮,没给高都送。有人气不过,北上劫掠,刘曜干脆派兵把截关隘要道,把他们挡在南边。另派使者南下安抚,但使者失踪了……”
这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是唯物的,没有粮食就是没有粮食,说出花来也没用。
刘曜派兵把守上党南北两部分之间的雄关险隘,就是做出切割了,不让南边的羯、乌桓部众冲进上党核心地区,大肆烧杀抢掠。因为他的大军去了晋阳,留在上党郡城一带的兵力不多,若被南边来的强盗一冲,怕是惨不忍睹。
另外,这也和匈奴如今的整体结构有关:军头、酋长、豪族加盟制。
这两年来,基本确定了刘曜的地盘:以上党、乐平、太原为核心的并州中南部地区,治所暂设在潞县。
潞县以南的晋城盆地,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封给石勒了(上党郡公)。当地的主流势力羯人也和匈奴不是一条心,若即若离。
石勒接连惨败,丢失河北后,上党羯众、乌桓并没有靠拢平阳,相反独立化的趋势开始冒头,不怎么顺从了。
邵勋原来怀疑刘闰中那厮想在刘聪和他之间两头通吃,就是这个原因。
他不买石虎的账,让这个想空手套白狼,拿下叔叔家业的好大侄吃了个瘪,以至于最近一两年都蹲在汲郡,不想搭理上党刘闰中那帮鸟人。
刘闰中同时也和邵勋这边虚与委蛇。
去年击破石勒、刘曜,全取河北之后,他往这边倾斜得更多了一些,甚至主动表示归顺,派遣质子,算是近年来难得的政治表态了。
“刘闰中、刘曜、石勒……”邵勋想了想,手开始游移,道:“那就先翻越太行,占据盆地,然后寻机翻越另一座山,击破刘曜。”
太白星精伟力非凡,将两座山峰摧残得不成样子,摇摇晃晃的。
刘野那在怀里缓缓蹭着。
柔软又坚实的臀肉摩擦得十分销魂,口中轻声说道:“兄长去年就想投过来了。郎君随便给个官就行,妾就那么几个亲人了。”
邵勋深吸一口气,不敢再撩拨,正色道:“刘闰中若只是举地归降,镇将就到头了。若想官做大一点,还得拿出战功。不然的话,我纵是想重用姻亲,别人也要说闲话的。”
“只要郎君下令,他们会遵从的。”刘野那说道。
“也罢,看在你的面子上……”邵勋抚了抚女人的脸,问道:“石勒能做到我这般么?”
刘野那的脸简直红透了,裸露在外的手臂上甚至起了层鸡皮疙瘩。
这人的好胜欲太强了。
不但要支配敌人的地盘、降兵,还要支配他们的女人。
但她其实并不排斥。
她是草原女子,素来刚烈,而刚烈的同时,内心也有股想被征服的欲望。
石勒靠她家的兵马起事,天然矮一头,从来不敢对她说重话,还把镇守后方的权力交给她,她感受不到什么特别的东西。
跟在邵勋身边后,看着他扫平河北,收取幽州。纵横捭阖之间,亦有酷烈手段。久而久之,心中异样感顿生。
尤其是当邵勋兴致上来,粗暴对待她的时候,总让她兴起一个念头:女人天生就是要被男人征服的,以前只是没遇到罢了。
这会兄长侄子的生死富贵全操在男人之手,想到此节,刘野那两条笔直有力的大长腿轻轻绞动了起来。
至于石勒,她已经不关心了,她只关心真正的亲人。
“兵荒马乱之际,刘昭敢回趟上党么?”邵勋轻声问道。
“我去劝他。”
“好。”邵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事已至此,我亦无法回避。既然要打,就打一场大的。”
第670章 叮嘱
第一批赈灾粮食还没送到,青州就出现流民了。
老百姓不会等待粮食全部吃光才跑路,那不是逃荒,而是找死。
事实上,在估算下粮食撑不撑得到明年秋收后,就该做出决定了。
到了如今这会,流民军已经不是当初张昌之乱时那般无组织无纪律了。流民帅一般是官员、将领或士族豪强出身,以自家帐下兵士、部曲、庄客为基干,收拢乡党,带上家什、牲畜、粮食、武器,一起逃荒。
这样的流民军,战斗力是要强上那么一些的,青州首批南下徐州的流民军就是如此。
好在大部分人还在等待朝廷赈济,并没有轻举妄动。
河北也出现了规模不小的流民军,穿郡过县,向有粮食的河南涌来。
义从军驻地黎阳一日三警,通报大量河北流民拥挤在黄河岸边,寻找船只、木筏渡河。
黄河南岸的府兵被紧急动员起来,带上部曲,沿河固守。
地方豪强也出动了部分人马,协助官府,巡视黄河——老实说,他们也怕流民军,下个月地里的杂粮就要收了,让流民们吃光了怎么办?
大将军府右军司卢志已经北上邺城,安抚各地士族豪强,让他们再坚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经营了多年的坞堡和庄园,瓦解河北的社会秩序。
李重带着各郡豪族凑出来的兵马,在第一批赈济粮运抵安阳后,火速发放了一批赏赐,稳定住了军心,然后带着部队巡视诸郡,镇压趁机作乱的不法之徒——其实没什么不法之徒,多是眼见着存粮日渐稀少,惊慌失措的胡汉百姓罢了。
七月蝗灾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正在一步步发酵之中。
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邵勋也是要处理朝政的。
一般性事务王衍直接在洛阳解决了,大事会通过驿站快马送到汴梁,交由他批阅。
灾情严重,听闻天子都三餐减为两餐了——之前只是“粗饭粝餐”。
这会肚子饿得咕咕叫,一下子老实了许多。
邵勋曾听过一个说法,饥饿感是镌刻在人类基因中一种十分可怕的情绪,绝大部分人根本忍受不了,比什么刀伤剑伤乃至断手断脚都要更难以忍受。
司马炽没有钢铁意志,败在饥饿上面是很正常的,只是这样做有点难看了。
但怎么说呢,司马炽的待遇可比汉献帝要好,至少到目前为止真没吃过什么苦,顶多是精神上的惊吓罢了。
邵勋几次提起笔,几次放下,最后决定给洛阳调拨十万斛粮。
虽然他现在不太看重这个地方了,但大面积饿死人却也太难看了,没必要。
梁国十三郡,去掉受灾的四郡,其余九郡共征集粮豆186万3400余斛。
看到这个数字时,邵勋高兴地在屋内走了两圈。
前几年光压榨豫州豪族,没怎么在梁国范围内征税,这次大面积开征了。
国朝初年,其实曾定下过税制,规定每户年纳租四斛——其实压根没怎么执行,从这会一直到五代宋初,各個国家并没有严格的预算制度,都是事实上的“量出为入”财政政策,即需要花多钱,就征多少税,而不是“量入为出”。
邵勋此番户纳租七斛,接近两年税收,基本把百姓存粮掏掉了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经验,耕作三年有一年余粮,河南最近七年没有极端灾害,只有两次有点影响的小旱灾、一次小水灾,百姓还是有点积储的。
明年让梁国百姓喘息一下,给他们增加点粮食储备,以应对突发灾害。
除粮食之外,最让邵勋感到高兴的是基层官僚系统的顺利运转。
这次是直接征税,而不是像包税人一样给各个豪族定下数目摊派。所以收上来的粮食有零有整,完全以户为单位来征收。
七年前收拢安置灾民,重塑了梁国诸郡的基层组织,县、乡、营(里)、队(村)一目了然,而不再是户口黑洞的坞堡、庄园。
在这个基层组织腐化堕落之前,都是他赖以征战的资本。
尝到了甜头的邵勋,对继续梳理梁国郡县颇感兴趣。
接下来,他会对陈留、汝南、梁、济阳、阳平等郡深入清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根基——如果有充足的地方行政官员的话。
******
八月十八日,大军已经出征三日,在最后一批部队离营西行之前,王雀儿入观风殿辞行。
“两万六千大军交到你手上了,一定要慎重。”邵勋站在观风殿后的浴日亭内,一边漫步徜徉,一边观察着果树,说道。
“谨遵邵师之命。”王雀儿面色无悲无喜,沉稳应道。
邵勋停下脚步,仔细端详了下学生,笑道:“有几丝大将之风了。”
说完,又低头看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菜畦。
把父母接过来后,邵勋终究体会到了御花园变菜地的感觉了。
其实他也很喜欢。
第一代起家的泥腿子“暴发户”,装啥呢?襄城公主“改造”了他许久,都没能把他变成所谓的贵族。
王雀儿是梁国体系内有数的大将,事实上在整个北方也渐渐声名鹊起。
邵勋眼中还有许多缺点的学生,却已是很多武人顶礼膜拜的大将——前年野王大撤退,一般人就打不出这种结果,王雀儿是真有几分本事了。
其实他的战绩确实不错。作为主将,至今没败过——硬要说的话,野王之战可以说是失败,毕竟是攻城不克撤军。
邵勋知道五代时有个叫符存审的大将,一生指挥了一二百仗,未尝一败。
李神福亦未尝一败,顾全武只败过一次。
这些人都是从小兵做起,一步步卷上来的卷王,经验非常丰富,指挥得心应手。
王雀儿同样是从长枪手做起,一步步升上去的。
对他的领兵风格,邵勋用一个“举重若轻”来评价,即面对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巨大压力时,他丝毫不受影响,该干什么是什么。哪怕局势非常不利,已到最后时刻,他仍会按部就班地进行合理的指挥,动作不走形,心志不慌乱。
这样即便吃了败仗,也非战之罪,更不会损失全部兵力。
第一批一百多个学生兵,就卷出了王雀儿这么一个最出色的。
侯飞虎、金正二人都要差那么几分意思。
后面几期,也没王雀儿这般人物。
如果硬要说有谁接近他的话,那就是侯飞虎。但他还需蜕变,进一步提高自己,这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到了这个级别,课本上该学的知识早就滚瓜烂熟了,下面就看悟性。
指挥打仗,挺吃天赋的。
金正其实也不差。
他的风格用对了地方的话,能打出那种稀里哗啦的漂亮仗,勇猛精进、大胆冒险,有时候能出神仙仗——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史诗级大败。
“前年没打下野王,今年能不能为我攻拔此城?”邵勋从地里摘了一个瓜,拿水洗了洗后,切成几瓣,邀王雀儿坐下。
王雀儿没有直接回答,只看了下邵勋,道:“这要看邵师决心大不大了。”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