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37节

  否则,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李世民”,人人都觉得“彼可取而代之”,那皇帝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就荡然无存了。

  这次九成宫之变,就是例证。

  以后时不时地来一次针对皇帝的“斩首”行动,日子还过不过了?

  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便准了魏征的奏。

  所以才有了追封李建成为太子、从而引爆了民间舆论这件事。

  这相当于李世民变相承认自己是篡位者,朝自己的脸上吐了口唾沫。

  不过,为了大唐政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自己名节受损又算得了什么?

  而这件事,还产生了一个额外的效果——

  那就是巩固了太子的地位。

  因为这相当于说:

  朕发动玄武门之变、篡了太子李建成的位,这起政变是错误的,太子永远是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你们不要学朕。

  “唉,扶太子殿下上位,乃是人臣的本分,这有什么可以感谢的。”

  魏征丝毫不避讳自己是太子党的身份。

  他和李孝恭一样,一直是原教旨太子党——

  谁当太子他帮谁。

  所以在最开始,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多次谏言干掉秦王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把李建成干掉了,魏征又为新任太子李世民出谋划策。

  现如今,他自然是坚定地站在太子李承乾这一边。

  “陛下为了稳固太子殿下的储君地位,不惜让自己的名节受损。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魏征不禁仰天长叹:

  “殿下也该匡正自己的行为,尽到为储君、为人子的本分了。”

  “是是。”长孙无忌心不在焉地点头。

  他叫住魏征,显然不是来探讨太子的教育问题的。

  “既然息王成了隐太子,海陵王成了巢王。”长孙无忌摸着下巴,压低了声音:

  “那可不能让他们断了香火啊。”

  魏征的眉毛疑惑地挑了起来:

  “隐太子与巢王的儿子都已经死了,你想怎么给他们续弦,过继?”

  “是的,过继。”长孙无忌肯定地点头:

  “从他俩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魏征一下子就懂了长孙无忌此举的深意,皱着眉毛看他。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在世的有且只有一人。

  那就是当今圣上,李世民。

  长孙无忌的意思,便是挑选两名幸运皇子,分别过继给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根据惯例,过继子一般都是由年龄最小的皇子担任。

  也就是说,分配给李元吉的“儿子”,就是十四子中最小的李明!

  况且,李明的生母杨氏,恰好是李元吉的正妃!

  于情于理,将李明过继给李元吉,都再合适不过!

  而一旦这个不稳定因素褪去了皇子的光环,成了区区亲王的儿子。

  他就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了!

  “目标是‘那位’殿下,是么?”魏征确认道。

  长孙无忌露出了深邃的笑容:

  “是的。”

  魏征沉思片刻,点头道:

  “这方法甚好,也不用流血。

  “魏某这就向陛下上书。”

  …………

  西市,长安报社。

  李明正在激烈地吃着“追封皇太子”的大瓜,丝毫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才是这起吃瓜事件的主角。

  “李孝逸,你加紧写一篇社论,标题就取《陛下没有篡位,帝王家的事,能叫篡位吗?》。

  “李敬业,你也赶一篇小作文,标题就叫《我的巢王父亲》。”

  李明坐在书坊,对手底下的两位金牌编辑大声吼道。

  这两位前世的冤家,文笔只能算一般。

  但大概因为天生神力,他俩生来就有讨骂的能力,不管写什么东西出来总有人骂。

  招骂好啊,黑红也是红,这两人毫无争议地成为了金牌主编。

  然而,李明的吼声淹没在了其他人的吼声之中。

  长安报社都快忙疯了,所有人不是在脚不点地地跑新闻、就是在奋笔疾书,大家都在激烈地交流着意见,不大吼大叫根本听不见。

  吃了垄断的福利,《长安快报》本来就销量不错。

  而自从朝廷新颁布了这几条争议性极大的政令以后,报社更是像过节一样。

  报纸一上市就立刻被抢购一空,不论加印多少次都供不应求,甚至从三天一版改成了两天一版。

  长安市民吃瓜的热情就像无底洞,疯狂地吞噬着一切从长安报社出来的出版物,一时长安纸贵。

  本来李明只想拿报纸当做舆论战工具,赚钱只是随缘。

  没想到,一文钱一份的小买卖,竟也成了日进斗金的大生意。

  没办法,老天爷赏饭吃。

  “李孝逸,李敬业,你们听见了吗?”

  李明从书房走出来,和一个瘦猴子似的小个子撞了个满怀。

  “娄师德?你小心点。”李明眼睛含泪,揉着鼻子。

  “明爷!找到了找到了!”娄师德激动地大喊。

  “找到什么了?”

  “找到善用雄黄的神医了!”

第101章 辽东人才喜加一

  “什么神医?”

  娄师德说话像机关枪似的,李明脑子一时没转过来。

  “您要找到,很早以前就知道雄黄酒加热有毒的,神医!”

  娄师德难掩心中的激动。

  李明扬起了眉毛,既感到惊喜,心里又有一些怀疑:

  “这才几天就找到了,这么快?”

  长安住着上百万人呢,更别提每天进进出出的各路人马。

  这几十个小孩子,这么快就定位到目标了?

  “是的!”娄师德肯定地点头:

  “我们的一个孩子,曾经在城里的一家道观讨生活。

  “那里有个怪道士,用雄黄酒杀过老鼠。所以我们觉着,他也许就是明爷您想要找的那种人。”

  道士……对啊,论摆弄化学药剂,谁比得过道士?

  在古代,医巫不分家,能灵魂超度的出家人擅长一些让人物理超度的生活小妙招,也并非怪事。

  “好,带我去见他!”李明迫不及待。

  虽然母亲杨氏让他赶紧先去趟辽东,熟悉熟悉自己的封地,同时让自己的人民熟悉熟悉自己。

  然而,因为李世民一直不愿意放出辽东的官员任命权,他也不能现在就贸然过去,否则就相当于默认了这个安排。

  两人就这么一直杠上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明留在长安,便继续追查九成宫事件之后可能存在的幕后黑手。

  而事实证明,辽东情报局还是很给力的。

  这些来自底层的机灵孩子,完美地适应了“朝阳大妈”的角色。

  李明跟着那些孩子,一路来到了一座道观前。

  道观地处偏僻,没有什么人烟。

  大门破破烂烂的,随意地虚掩着,匾额早已不翼而飞,看不出是什么地方。

  “这地方有人吗?”李明问。

  娄师德点头道:

  “我自己也进去确认过了,里面是有人的。

  “这里的住持姓袁,整个道观好像只有他一个人。

  “袁道长挺好说话的,也经常收留无家可归的人,但脾气可能有点古怪。”

首节 上一节 137/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