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13节

  “你们是怎么敢的?一头往战场里钻?附近的老乡都知道避难啊!”

  不怕不怕,那修罗似乎是能人言的……崔民干脑子一团乱麻,硬着头皮探出头去。

  却是一愣。

  “薛将军?”

  薛仁贵也是一惊:“崔使君?”

  在营州时,两人曾有一面之缘。

  一直看不爽富二代的薛仁贵,倒是对这位宽厚有礼的门阀之后颇有好感。

  他乡逢故知,虽然只是个点头朋友,但崔民干还是深深松了一口气,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薛将军,您这是……”

  “如您所见,守国门,卫社稷!”薛仁贵自豪地拍着胸脯。

  老崔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指,指了指脑袋上:

  

  “您这头上包的是……”

  “赤巾军的标志!”小薛不屑于隐瞒自己的立场。

  啊?!……崔民干差点惊呼出声。

  虽然看见这帮红头巾猛男时,他心里多少也有点猜测。

  但他现在却又不敢相信了。

  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如何有能力在正面硬刚正规军?

  而且还不是打得有来有回,而是摧枯拉朽,仿佛对面才是土匪一般……

  而且,你薛仁贵不是在营州当游击将军当得好好的吗?

  怎么也被赚上山了?

  山贼守国门,叛臣卫社稷?!

  李唐这么不地道,已经混成这副模样了吗?!

  “崔使君,不知您所为何事,只是末将建议您别再继续深入了。”薛仁贵好意劝道:

  “您带着这么多行李走官道,太危险了。”

  崔民干猛然想起此行的真正目的,急切地对薛仁贵说道:

  “带我去见李明殿下!”

  …………

  “呃……崔使君?”

  五里乡议事堂,李明小声提醒一句。

  “啊?哦!嘶溜~”

  崔民干这才恍然回过神,闭上差点脱臼的下巴。

  在贫瘠的山间,突然一座座人丁兴旺的村社平地而起,对他的认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而更让他惊诧的,莫过于这些村民的眼神。

  目光炯炯,闪亮如星,仿佛自己是这方土地的主宰。

  “唉……如使君所见,我们平州独自面对整个高句丽的几十万大军,打得很是艰难,而且内部还有慕容燕这个反贼,占据着唯二的两座县城。

  “我们面临内忧外患,已经难以为继了。百姓连草都没得吃,只能喝西北风……”

  李明拍着崔民干的手,熟练地背诵着叫苦的台词。

  什么西北风这么有营养,这里的山民都快比咱幽州的爷还要膘肥体壮了……崔民干心里吐槽。

  但他知道,李明也没有完全夸大其词。

  这一路所见,高句丽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双方以燕山为界,滨海平原塞满了高句丽人。

  而在平州之北,高句丽的大军更是虎视眈眈。

  根据隋末的经验,高句丽这次出动的士兵至少有十五万人。

  毫不夸张地说,敌人已经倾巢出动了。

  而李明以一个下等州,不但扛住了一个曾击败大隋的中等国家的全力一击,内部甚至还能安居乐业,民不知有战。

  这是何等夸张的操作……

  “殿下,崔某记得,平州曾经不是这般模样吧……”崔民干好奇地望着山下,民众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劳作。

  “您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是……”打土豪分田地啦……面对全国最大士族,李明硬是把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崔民干:“?”

  李明:“当然是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节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改良生产关系,激发劳动积极性。”

  崔民干:“哦。”

  没听懂。

  “若无外敌,不知平州会变得如何富庶啊……”崔民干真诚地感叹。

  崔家这位小舅子如此有能,他也与有荣焉。

  “高句丽……现阶段确实是个大问题。”李明的眼神骤然幽深。

  外人也许看不出来,但平州的局势确实急转直下,比过去严峻得多。

  虽然论战斗力,赤巾军吊打高句丽。

  但奈何人家军队人数比平州人还多,主打一手“你的箭矢终有尽时,但我的天灵盖无穷无尽”。

  就算十五万头猪,都能给平州带来巨大的麻烦。

  何况是十五万正规军?

  这时,薛万彻闯进了议事堂,大咧咧地吼一嗓子:

  “殿下,箭矢不够用了!”

  “又不够了?”李明也腾地跳了起来,跑到隔壁门外大吼:

  “房遗则!尉迟循毓!我踏马的箭矢呢!”

  “别急别急,在搓了在搓了。”传来两个孩子身体被掏空的声音。

  确实,单挑一整个国家,已经让平州十分疲弊了。

  科技没有代差,而李明主政还不到半年,此地的战争潜力已经濒临枯竭了……

  崔民干看着苦恼的李明,稍稍凑上来一点,语气中不知不觉地多了点亲近:

  “殿下,您的姐姐李令,托我给您送来一些东西。”

  “哦?令姐在河北过得可好?”久违地听见家人的消息,李明严峻的神色也柔和了一些。

  “这是她给您织的冬衣,不知是否合身。”崔民干从随身行囊里挑出一件新衣裳。

  李明一脸苦笑,委婉地谢绝道:

  “这本是叙旧的好日子,若不是这让人焦头烂额的内忧外患的话,使君……”

  “崔某是殿姐夫崔挹的族叔,论辈分,殿下可以叫我叔公。”崔民干笑盈盈地说。

  李明下意识地对这种占自己便宜的行为感到反感。

  但看着老崔的一脸坏笑,他觉察这家伙有弦外之音。

  “叔公。”李明试探道:

  “如您所见,您的小表侄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不知朝廷的支援何时能到?”

  崔民干微微摇头:

  “崔某只是一方刺史,奉诏前来探望殿下,朝廷的安排并不知晓。

  “不过,您的姐姐还托我给您带了一些河北的土特产,还请您笑纳。”

  哎你这老东西占我便宜还打哈哈,没看见我没空唠家常么……

  就在李明耐着性子吐槽的时候,崔民干的随从们打开了随车的一箱箱行李。

  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门左道

  双眼被金光灿灿亮晶晶照亮的那一刹那,李明不禁扬了扬眉头。

  豁,这土特产可真够……特别的。

  你们幽州爷可真是爷啊。

  但他的眉头又旋即拧紧:

  “可这金银,不能打仗啊。”

  众所周知,钱只是一般等价物,而打仗打的是生产力和生育力。

  而就平州这被严密封锁、生产力透支的境况,有钱也啥都买不到。

  这些财宝如果流到市场上,除了诱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一石米涨到五十万钱、连推车都装不下之外,屁用没有。

  别的不说,这些钱能让鸟多长几根毛吗?

  为了搓箭矢,小房小尉迟率领民众,都快把林子里的鸟薅秃了,就为了做箭羽。

  崔民干看着这位便宜小表侄,露出微妙的笑容:

  “您何必将钱财的用途,拘泥于买卖实物呢?”

  李明听出了老崔的弦外之音:

首节 上一节 213/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