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26节
“你想要,有本事就来坐。”
李世民鼻子一哼,嘴角却浮起淡淡的、欣慰的微笑。
对,争储就应该这么争。
正大光明地比试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
而不是勾心斗角,或拍马奉承走捷径。
“那小子说的钱荒,如果属实,确实不应该轻视。
“尤其是当前,北伐薛延陀在即……”
李世民思索一会儿,吩咐宦官:
立刻传房玄龄、长孙无忌、民部尚书唐俭进宫回话。
他绝不是那种忽视手下意见的人。
但他也不是偏听则暗的人。
李世民觉得,李明说得不能不信,但也未必可以全信。
那小子的警惕性太高了,也许此事子虚乌有,或者也许有,但危害被夸大了。
…………
“因此,朕想听听三位爱卿的意见。”
李世民将李明的担忧与发现,尽数说与三人。
事关军国大事,三人不会在这件事上玩党争的。
唐俭率先发言:
“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李世民脸色微变:
“发生这样的大事,你怎么不提前汇报?”
“呃……因为情况只是有个苗头,并没有李节度说得那么严重。”唐俭解释道:
“部分州县的铜铁确实出现了短缺,铁匠铺无铁可打,零星有人闹事,但都是匹夫而已,不足为虑。
“至于钱荒,各地确实也有这情况,但也不严重。使用银两、布帛、米粮辅助,仍可完成日常交易。”
意思就是能凑合就凑合。
若是以往,李世民听过也就听过了。
但今天,在体验过李明在辽东搞的“大数据先行版”以后,他下意识多问了一嘴:
“你说的‘不严重’,有多‘不严重’,有数据支撑吗?”
“这……”唐俭一时语塞,支支吾吾道:
“可能得等到九月,届时会呈献今年上半年的……”
“朕知道了。”李世民失望地摆摆手。
等到九月,打薛延陀的部队也该开拔了,南方歉收的问题也该暴露了,钱荒该发生也早发生了。
等到你九月才拿出数据来,靠不靠谱另说,不光黄花菜凉了,大唐说不定都要凉了。
李世民把目光转移到了房玄龄身上。
老房接上了唐俭的话茬:
“启禀陛下,如臣今天稍早时所说,臣这几日在核查大唐近年的铜铁出产。
“贞观十四年,全国共有官营铁矿九十三处,年产铁二百万市斤……”
到底是李明座下第一马仔,老房发言就有理有据多了,每一个结论都有数据支持。
“因此推断,近年我朝的铜铁产量稳中有升,并没有发生突然下滑。”
因为房玄龄所引用的账册,数据来源都是官营的矿山,所以出产量估算还是比较准的。
私营铁矿虽然不在统计,但体量小,可以忽略不计。
“矿石产出没有下跌,铜铁用量没有上涨,生产和消费两端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长孙无忌摸着下巴,总结道:
“臣窃以为,此次铜铁短缺,可能是由于奸商囤积居奇导致的。”
房玄龄和唐俭对这条结论表示同意。
“囤货也许会造成价格和供应的短期震荡,但只要生产和消费稳定,几个奸商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长孙无忌进一步建言道:
“只要假以时日,市场便会恢复如常。
“臣窃以为,事态未必会如李节度推演的那般。”
心直口快的唐俭表示附议:
“有奸商的存在,市场价格和供应不可避免会出现波动。
“李节度不免有些小题大做,对危害夸大其词了。”
房玄龄捋着花白的山羊须,闭口不语。
从他自己的研究结果出发,也与同僚的判断相吻合。
铜铁短缺是暂时的,并不严重。
但李明如此郑重其事的态度,让他不敢轻易下这个结论。
那位小殿下的嗅觉,向来是很敏锐的……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的结论,很合李世民的胃口。
诚如他所说,实体的生产和消费两头都没有问题。
光光一个“行商”的中间环节,能造成什么危害?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罢了。
“但辽东节度使的警告不能当耳旁风,我们不可因事态尚于萍末而等闲视之。”
李世民道:
“敕令各地监市和平准署,严查囤积居奇、操控价格的行为,必要时开放仓储的铜锭铁锭,以平抑价格。”
这政策可谓不痛不痒。
能否制裁奸商、缓解铜铁不足、预防钱荒,不好说。
但多少也是个对策。
算是对李明的警告做出过回应了。
“臣,领旨。”
意见被全盘采纳,长孙无忌得意地一拜,顺便瞥了一眼没有积极发表意见、神色憔悴、尽显老态的房玄龄。
房玄龄根本没在看他,眼神空虚,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您老就继续歇着吧,看你还能当多久的首席……长孙无忌心里愈发得意。
他觉得,自己离重回陛下头号心头肉的地位,又近了一步。
“铜铁短缺一事,就交给你们去办。”
李世民颇为欣慰地吩咐着手下爱将们:
“朕的事多,朕要把精力,放在北伐薛延陀上面。”
…………
次日,如常上朝,无事。
下一日,发薪,以米绵薪柴充数。
再次日。
长安暴乱。
第187章 唉起开,还是我来吧
“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两仪殿上,李世民面色铁青,面对低头看脚底的群臣,特意问了两遍。
长安的暴乱,持续了好几天。
先是失业的铁匠作乱,接着码头脚夫加入。
非但没有随时间停歇,反而愈演愈烈,发展成席卷全城各阶层的狂风暴雨。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李世民自己心里清楚。
就如某位被他形容为“目光短浅”、“格局狭小”的节度使,所预言的那样:
钱荒,爆发了。
突然之间,毫无征兆,好像是被一块神奇的磁石吸走了一般。
市场上,几乎见不着一文铜钱。
而且这次钱荒比隋末延续到唐初、李渊老爹面对的那次还要严重。
那时候铜不够,还可以用“铁”这种比较便宜的金属,铸造“恶钱”顶一下。
可现如今,铁也短缺了!
连带着把其他金属的价格都炒了起来。
原本并没有短缺的金、银、锡等,在哈耶克的无形大手下,价值也原地升天,就此退出流通。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