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81节

  他和他的主力部队,刚刚千里迢迢地渡过大河,翻越长城,来到了思摩突厥的牙帐——定襄城。

  本来将这片长城以北、种不了地的漠南地区划给突厥残部,是为了“以夷制夷”,让突厥人牵制薛延陀。

  但是从结果看,李世民好像给自己新增了一个战略包袱。

  突厥人费拉不堪,被铁勒人撵得抱头鼠窜。

  几次上书请求南迁,加入光荣的土木队伍,为长城添砖加瓦,抵御北方蛮夷南下。

  把李世民气得,亲率大军北伐薛延陀。

  可是,李道宗和阿史那思摩,这两位费拉不堪的大宝贝都打不得、骂不得。

  李孝恭死后,李道宗就是宗室在朝堂上的独苗了,不能动。

  而阿史那思摩,则与大唐的关系更像是藩属,更是动不得。

  乱动了他,他手下的二十来万突厥人就要乱动了。

  “尔等为大唐戍边,辛苦尔等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李世民姑且向他俩客套一句。

  …………

  部落最豪华的大帐,自然是留给天可汗的。

  初来乍到,李世民也不洗洗风尘,直接在此召集大将开会。

  李世绩、侯君集、薛万彻,以及李承乾和李道宗,盘腿坐在羊毛毡上,听候陛下调遣。

  看见太子小老弟坐在一旁,李道宗吃了一惊,竟忘了行礼。

  漠南并非不通书信,朝廷的重大变故,他还是知道的。

  他知道陛下搞出了四字打擂的骚操作。

  知道自己辅佐的曹王、鲁王、宋王、辽东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参知政事、监国,李明同志,差不多赢得了冠军。

  也知道李承乾惨遭耻辱败北。

  但李承乾居然被李明斗得在长安无法立足、不得不随军出征,这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短短一年间,从被自己限制得几乎走不出立政殿的乳臭儿,成长为了几乎君临天下的监国。

  李明殿下,有一手啊……

  “叔父。”李承乾非常恭敬有礼地向李道宗问候。

  九成宫事变中,是李道宗搭救的李承乾,有救命之恩。

  “殿下。”

  李道宗这才慌忙回礼。

  李世民高居主位,率先了解情况:

  “江夏王,为何薛延陀如此难打?

  “突厥人被挤压到长城一线,可人数不见少,这又是为何?”

  李道宗眉头紧锁,沉吟道:

  “那些铁勒人狡猾无比,着实神出鬼没,尤其擅长夜袭。

  “突厥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主力难以追踪他们的踪迹,而自己的羊群、妇孺和帐篷却总是被偷袭。

  “所以,大战几乎没有,战死者也不多,但生存空间被日渐挤压。”

  李世绩几乎肯定地说:

  “突厥人中有内奸。”

  “突厥人与铁勒人同源同种,互有内奸并不是稀奇事。”侯君集道:

  “问题出在阿史那思摩所率的这些突厥人,在中原呆久了,不适应草原的生活了。”

  薛万彻不禁龇牙:

  “本还想利用这些突厥人为我们带路,现在看来……”

  一到战场,老薛的智商就立刻占领高地了。

  “求人不如求己。”

  李世民定下了此次战争的总基调。

  “我军多派出斥候,侦查薛延陀主力动向。

  “突厥人作为仆从军,发挥辅助作战和后勤的作用即可。”

  李承乾听着将军们的讲述,一直神游物外。

  作为资深精神突厥人,当他真的来到了突厥营帐。

  他感到,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草原……

  辽辽草原,唐军八万人撒出去,和往沙漠里撒一把沙子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打击游牧部落,战力不是关键。

  关键是情报。

  唐军灭突厥也好,汉军灭匈奴也罢,任何一次征服草原的军事行动,都少不了当地的“带路党”。

  而大唐比大汉更进一步,直接“以夷制夷”,大量动用同盟蛮夷的力量,打击敌对蛮夷。

  这也是大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之内,打遍四夷、鲸吞数国的原因之一。

  离开仆从军的支持,仅靠唐军本身,人数太少、补给太难,情报又有限,很难有所作为。

  因此,当突厥这个仆从军不太靠谱的时候……

  “父亲,阿史那思摩,是否能胜任支撑天军的职责?”

  李承乾严肃地问。

  几位将军俱是一怔,旋即都赞同地点头。

  太子殿下的担忧,非常准确地切入了此战的要害。

  在战场上,没有政治立场,只有胜负生死。

  李承乾初入军帐,就展现出的敏锐军事嗅觉,是几位将军都无法否认的。

  “好问题!”

  李世民又惊又喜。

  他还是头一回意识到,太子居然还遗传了自己的军事天赋!

  此子也不是完全不类父嘛!

  “不过,尔等都别担心。”

  李世民胸有成竹地说:

  “朕已派遣岑文本侍郎前往大鲜卑山,诏令室韦部落,从东出兵袭击薛延陀。

  “同时从南边,让突厥人袭击薛延陀的侧腹。

  “两头牵制,待薛延陀露出其主力,我军一鼓作气,歼灭之!”

  大家听得连连点头。

  陛下的战略,简约而不简单。

  大兵团作战,就是要简洁明快,不可太过复杂,否则不战自乱。

  …………

  大鲜卑山。

  森林茂密,盛产貂皮、参茸等奇珍异宝。

  室韦人在此渔猎、游牧、耕种、蓄养禽畜、采集人参野果,不偏科,什么行当都会一点。

  是聪明的机会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

  不聪明,在这方土地是无法生存的。

  室韦人与大唐、高句丽以及各族各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贸易算关系,战争劫掠也算关系。

  首领莫贺咄的大帐,举办了隆重的宴会。

  因为使节岑文本,到访了。

  “我主对尔等有恩,今我主有求,尔等必应。”

  岑文本趾高气昂,居高临下地对这些聪明的蛮子命令道。

  莫贺咄常与中原商人贸易,所以会说汉文。

  这个身形如野猪一般的糙汉子沉闷地应声:

  “你的主人赐予我们铁农具,让粟麦在黑土地上疯长。

  “你的主人,便是我们的主人。

  “室韦有恩必报,必依主人之令,

  “袭击唐军。”

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

  定襄城,思摩突厥的牙帐。

  晚宴。

  天可汗陛下亲临,阿史那思摩不敢怠慢,亲自挂帅精心准备。

  烤全羊、肉串、酥酪奶茶……

首节 上一节 38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