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51节

  “大唐打内战了,人血馒头怎么吃,战争财怎么发?我爹怎么救?”

  这时候还能想着李二,证明他还良心未泯。

  “那自然是和李泰与李治双方多做生意,两头吃。”

  韦待价毫不避讳,开门见山道:

  “战事一拖长,双方必然需要大量铁器,如铠甲、箭簇、枪头、刀剑斧钺等等。

  “这其中,便是商机。”

  铁器正好是辽东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刚好供需对位了属于是。

  长孙延补充道:

  “况且诸王的大本营都设在各个城市之中,而工匠都集中在城市。

  “战争无疑会扰乱各个工坊的产出和销售,乃至于工匠本人都有可能被征发,作为运输粮草辎重的劳力民夫。

  “到时候,各地州县的锅碗瓢盆、日用物件一定会越发稀缺,这又是我们辽东赚一笔的机会。”

  在辽东以外,工匠还是被一股脑打成“贱民”的。

  铁匠因为直接与战争相关,倒还好说。

  其他工匠,比如木匠、泥瓦匠这些底层人士,几乎肯定会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爷们任意征发,去军队里服苦役。

  这下,手工业产能必定会受损。

  而这一块缺失了的市场份额,正好能被辽东的产品无缝填补。

  因为辽东的商社,是由委员会控制、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巨无霸。

  这些后现代的超级托拉斯,怼上前现代单打独斗的工坊匠铺,在产能和质量稳定性上完全是降维打击。

  在以前,因为各州县都有通关税过路费,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辽东人的倾销行为。

  现如今,反正中原都礼崩乐坏了,那辽东的商业巨擘们也不需要装什么正人君子了。

  直接走私搞起。

  考虑到战争时期物资紧缺,各州县的衙门基本会对这些来自东北的国内贸易免税专员睁只眼闭只眼的。

  “若能更进一步,利用辽东的稳定局面,吸引中原的能工巧匠在此地定居,那我们的产品将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长孙延不禁开始了美好的设想。

  一直闷声不响的房遗则开口了,当头给阿韦阿延泼了一盆冷水:

  “说得好,你们打算怎么把货交到买家手里?”

  韦待价觉得这个问题很无厘头:

  “那当然是运过去……啊……”

  话说到一半,他也慢慢意识到问题所在了,看向尉迟循毓。

  掌管情报的小黑炭头点了点头:

  “幽州也乱了。”

  韦待价嘴角一抽,看向辩友长孙延。

  长孙延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坏了,把这茬给忘了。”

  辽东作为安全区,之所以能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孤悬在外,与中原的陆路通道只有幽州一地。

  要往外地“运”些货,幽云一线是必经之地。

  门锁是双向的。

  当幽州这个锁钥失控以后,外面的人进不去,而里面的人也出不来。

  商社做做生意还行,但要他们穿越战区,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况且幽州还是我们重要的粮道。幽州动乱,会严重影响粮食的进口渠道。”

  房遗则继续说着坏消息。

  主管财政经济时间久了,让他特别现实:

  “更不用说,内地州县的粮食生产几乎必然会受战争影响,自己都未必够吃,更不会卖给我们。”

  吃饭可是头等大事,年年的一号文件,粮食不够是要造反的。

  “我们的主粮不能自给自足吗?”李明一愣。

  那我的生产大队岂不是白搞了?

  每个月的月报里,不是季季丰收月月向好吗,也没说咱的饭碗端在别人手里啊!

  “那倒不至于,只是我们有不少人口是内地迁来的,习惯吃米面。而辽东和高句丽种植的小米高粱大豆,主要用于榨油、禽畜饲料和酿酒。”

  房遗则如数家珍:

  “如果米麦贸易因为河北乱局中断了,粮价可以平抑,但是酒价肉价油价就要上涨了,老百姓会不开心的。”

  好家伙,原来是担心酒肉吃少了。

  关中和中原都打乱桃子了,其他地方的人都在准备逃难了,也就东北人民有着独特的松弛感。

  “光喝小米粥确实不行,而大米试点明年才开始,要吃到本地的新米得再等一年……”李明沉吟着。

  民以食为天,如果粮食被卡脖子,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确实很让人头疼……

  “我们可以效仿古人,仗剑经商,让军队为商队保驾护航。”

  尉迟循毓一如既往地率先提出新想法。

  “成本会爆炸的。”

  首席财务官房遗则想都没想,直接否决情报主官的提议。

  他现在统管了整个东北地区的财政,坐到这个位置上,房遗则忽然发现了政治的真谛——

  贸易也好,战争也罢,治国千头万绪,可最后不外乎归结到一项技能——

  成本收益核算。

  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再天马行空、或者丧尽天良的政策,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相反,如何入不敷出,那再冠冕堂皇的提议也会被他无情否决。

  “事关吃饭,怎么还在算计那几文钱呢?”尉迟循毓顿时睁大了铜铃眼。

  李明立刻来打圆场:

  “哎哎,成本高企,那也没办法了。”

  这偏架拉得是够偏的了。

  房遗则大约是算账算久了,这冷血算计的施政风格,让长孙延颇有微词,几次在汇报中向李明抱怨过。

  然而吊诡的是,李明总是刻意无视首席秘书的小报告。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排除李明借房遗则之手,去做一些自己不方便亲手去做、有利益但很不伟光正的事情。

  “那应该如何?直接率军打到幽州,把那群敢扰乱商道的虫豸,全部一锅端了?”

  暴脾气的尉迟循毓颇为不忿,有点赌气的意思。

  不过这个激进的方案,倒是得到了长孙延和韦待价两名保守派的支持。

  “河北动乱对我们伤害很大,一直让他们闹腾也不是个事儿。”韦待价微微摇头。

  长孙延凑近李明:

  “明哥,要不,咱去‘调停调停’?”

  至于是武装调停还是用别的什么办法,那就很有想象空间了。

  老实说,辽东的虎狼们,早就馋幽州这个邻家小妹很久了。

  别的不说,光能种大米、有铁矿这两点,就足够让这帮虎狼流口水的了。

  然而在以前,一来李明殿下的亲戚住在那儿,二来上面有无敌的大唐天兵镇着,禽兽们都还收敛着,也就做做生意、交个过路费这样子。

  现如今,以上两个前提都不存在了。

  只有一些(和赤巾军相比)战五渣的地主武装,在那儿玩过家家。

  等到无敌的赤巾军过去犁庭扫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甚至辽东人这次还占据了大义——

  幽州佬可是妄图刺杀刺史、分裂国家呢!

  我们辽东人对这群虫豸重拳出击,逼他们回归正朔,实在太爱国辣!

  这笔“买卖”,甚至让房遗则也心动了。

  成本略高,但收益爆炸……

  “不行。”李明否决了大家的大胆想法。

  “为什么?”

  这次轮到房遗则想不明白了。

  “因为辽东兵力有限,要优先北伐,援救父皇。”

  李明大义凛然道。

  顺便让李治或者李泰打过来,替我把河北的门阀士族给嘎了……他在心里嘀咕。

  见明哥搬出了“我的皇帝父亲”这台大杀器,几人便也不再提反对意见了。

  因为,如前所述,辽东的野战军规模有限。

  并没有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把握。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韦待价最后替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首节 上一节 45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