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54节
…………
滦河谷地,白雪皑皑。
此地是阴山、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和燕山余脉的交汇之地,也是农耕、游牧与渔猎文明的汇接之所。
但是在此刻,在寒冷的冬天,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苍茫的雪山,和冰封的滦河。
白茫茫的雪地上,出现了一个移动的黑点。
是一只狐狸,正歪着头,倾听雪中的动静。
它的耳朵动了动,定位了躲藏在雪地下的田鼠,纵身一跃便要扑去。
腾在半空之时。
嗖!
破空声响,一支利箭精准命中了狐狸的心脏,并将它牢牢串在地里。
狐狸几乎没有扑腾几下,便断了气。
“陛下好箭法!”
契苾何力兴奋地跑向狐狸尸体,亲自为同行的皇帝陛下回收猎物。
“还行,有往日的七成功力。”
李世民熨平翘起的嘴角,装作若无其事地收起了弓。
他胡子拉碴,灰头土脸,穿着一身简朴但厚实的狐皮,完全看不出一国之君的威严。
加上胯下的神骏换成了更适应恶劣气候的矮种马。
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本地的契丹族土人。
除了头发。
就算闷在毡帽里忍着痒,他也还是坚持留发,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从朔北出发,沿阴山山谷一路向东,李世民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以来,他们一路与严寒搏斗,一边还得小心躲避追击的薛延陀军队。
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滦河谷地——
东北地区与大漠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再往前便是茂密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铁勒人的游牧骑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安全了!
接下来,不论是向东穿越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进入位于松辽平原的高句丽,还是沿大鲜卑山南下进入燕山山脉。
都是自己人的势力范围。
都是李明的势力范围!
我说那小子当初怎么挑了辽东这块边角料,没想到在这夭寿的时刻还能有奇效……李世民心中苦笑。
只是一步闲棋,没想到还能救命!
“父亲。”李承乾策马来到李世民跟前。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炼,娘娘腔的太子终于变得……
其实一点也没变,甚至因为北方光照不足,他皮肤还变得更为白皙,更有女人味了。
这让李世民有一种生了个女儿的劳累感,时刻得警惕着契苾何力的部众。
契苾何力本人当然是值得信任的,这么久也没有丝毫减弱对李世民父子的恭敬。
但他的部众就不好说了。
“跨过大鲜卑山就安全了,终于能回到大唐了。”
李承乾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虽说他和他的李明皇弟有亿点啸矛盾,但和狼哇怪叫的铁勒人相比,自己那个阴险狡诈的十四弟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是啊,安全了,各种意义上……李世民眼神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陛下,陛下!”
去捡拾猎物的契苾何力突然大喊一声。
李承乾立刻警惕起来,李世民则直接弯弓搭箭:
“敌袭?铁勒人还是室韦人?!”
“不是,有死人!”契苾何力大声回答。
切,死人算什么……父子二人无奈地互视一眼。
“是一个穿着唐甲的突厥……哎哎哎!死人活了活了!”
契苾何力的喊声逐渐变形。
老李和大李父子二人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立刻驱马赶了过去。
身穿唐甲的突厥人尸体突然复活,这怎么都和“对劲”二字不搭边。
…………
“谢谢谢……”
那个被从雪堆里拔出来的突厥甲士烤着火,冻得牙齿直打颤,用突厥语哆哆嗦嗦地向救了他的老乡们道谢。
不料,其中一位一看就是胡人长相的汉子,用带着古怪口音的突厥语怒斥道:
“放肆!会说官话么?会就别在至尊面前用鸟语!”
什么毛病,你不也是说鸟语的胡人么……那位甲士心里嘀咕。
但他情商没有低到为此和救命恩人争论起来,顺滑地改用汉语道谢:
“谢谢诸位出手搭救,感激不尽。”
一口倍儿地道的长安话,让汉语还带有口音的契苾何力吃了一惊。
而甲士也没闲着,趁对方愣神的短时间,眼珠大致扫视了一圈。
救他的部落中,大部分成员像是突厥人或者铁勒人,其中也有几位契丹长相的人。
而且这支部落显然不普通。
因为除了一位“契丹”女人以外,这部落全是男人、牛羊、兵器和战马。
而这“契丹女人”,一下子就吸引了甲士的目光。
太漂亮了!肤白貌美,简直不像是这一带粗糙的水土所能养育的尤物。
甲士呆滞了一会儿,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局促地将视线离开了女人,落在她身边的大叔身上。
大叔长相普通,穿着也很普通,一身狐皮和普通的契丹人别无二致。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方总给甲士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错觉。
这不是错觉,因为部落里的其他人,明显对这位异族大叔十分尊敬……甚至可以说是敬畏。
“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被埋在积雪深处,奄奄一息。”那位大叔和蔼地问,说的也是汉语:
“你路上遇到了什么?我看你穿着盔甲,你是唐军军官?为什么会独自一人出现在这个地方?”
若不是这冻僵的人穿着如此特殊,这个正在跑路的部落才懒得多管闲事救他。
大叔的态度很是温和,但甲士却不自觉地低了头,不敢直视,有一种彻底坦白的冲动。
他忍住了冲动,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
“回诸位恩公,我在找人,不慎迷路误入林间深处,失足跌汝山谷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再睁眼便见到了诸位。”
他喝了一口热水,反问道:
“几位是长安来的汉人?为何也在此地?”
那“女人”动嘴了,发出的却是男人的声音:
“因为我支持皇帝。”
最开始那胡人酋长插话道:
“因为朝廷的虫豸说我反对皇帝。”
那温和大叔用清水把脸一抹,摘下厚厚的毡帽,气质一下子变得威严无匹。
“因为我就是皇帝。”
…………
“陛下!长生天不负,您安然无恙!”
那位甲士——也就是从李泰军阵溜了号儿、单枪匹马北上寻找皇帝的阿史那社尔——跪在地上,激动得痛哭失声。
“你一路从长安过来寻我的吗,就你一个人?”
李世民心疼地将这位大忠臣扶起,心里像是打翻了调味瓶,百味杂陈。
喜的是,大唐有忠臣。
忧的是,只有一个,还是个外族。
其他文臣武将呢?他的那十几个儿子呢?
“启禀陛下,臣是从函谷关来的。”阿史那社尔如实汇报。
“嗯?函谷关?”
听见这个意外的地名,李世民愣了一下:
“你去那儿干什么?”
山东六国又来合纵攻秦了?
“八王的军队,在函谷关发生会战,李泰为首的藩王联军战胜了李治的朝廷军,夺取了函谷关,正在西进向潼关进发……”
“什么什么什么?!”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