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11节
本就心软的史今看不下去了,只能拦在中间指着许三多喊道:“老前辈,别打了,我要他了。
他现在已经是我的兵了,你可以打你的儿子,但你不能打我的兵,也不能再管我的兵叫龟儿子。”
“好勒好勒,我不打了,不打了。”许百顺得偿所愿,嘴笑得裂到了耳朵根。
史今接着双手抓住许三多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许三多,你别以为是好事,我要了你,我就得为你负责,你就必须得给我争口气。
只要你玩了命的努力,我这班长就陪你玩命到底。
一年,一年的时间。
我一定把你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一个让你父亲感到骄傲的儿子。”
随着这一段誓言般的话喊出来,史今把自己和许三多的人生绑到了一起,给自己加了一副沉重的责任枷锁。
这份枷锁太重太重!
如果没有其他人帮忙,史今这个钢七连最优秀的班长,就会因为这份责任,被硬生生的拖死。
好在现在陈军来了,一切都将洗牌,开启不一样的《士兵突击》。
且第一副牌已经开始上桌。
有了连长高城的全力支持,钢七连休整期临时取消,全员切换到特训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轻装越野特训。
陈军把他所知道的跑步方法,以及提升成绩的训练技巧等,毫无保留的交给钢七连的全部战士。
从来不知道什么破风、什么法特莱克训练法、什么摆臂姿势、什么呼吸效率……
这一大堆的各种专业名词,只知道按自己的办法埋头苦干的七连老兵们,就此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想到这是陈军从倒一到正一,一周完成逆袭的训练方法。
战士们的训练积极性别提有多高!
哪怕是30多度的烈阳天,七连战士们挥汗如雨却不喊累,顶着太阳一个和练得别提有多起劲。
只要努力了,肯定有回报。
有高人带领的技巧性努力,带来的回报更是成倍的。
伍六一作为越野的佼佼者,本身在这方面拥有极佳天赋,经过技巧性的训练,实力有了质的变化。
这个质变主要并不是速度,而是身体对冲刺越野的承受能力。
以前伍六一每到年中比武备战,或者是进行持续训练的时候,身体的伤病也会随之出现。
腰痛、膝盖痛、关节痛是常态。
可在陈军带动的科学训练下,伍六一持续练习了半个月时间,每天都会有个五公里越野打底。
每隔三天还会来一次强训,全连来一次八公里模拟考核,测试每个老兵的成绩。
哪怕每提升一秒,都会被陈军记下。
然后用这些记录下的数据,给每一个战士都专门做了曲线图,让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进步。
以往这种强度的连续训练,会有伤病出现的伍六一,这次却非常的正常。
甚至身体状态比以前还要好,比以前更加的轻盈,就像身体开窍了一样,浑身充满了活力。
这种舒服的感觉让伍六一沉迷,开始进一步追逐更好的成绩。
五公里轻装16分25秒。
伍六一觉得并不是极限,坚信自己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用陈军教的专业术语来说,伍六一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可以尝试往三分钟配速努力。
争取能够突破到十六分钟以内。
在年中大比武中突出702团,走入强者更多的机步师大擂台,甚至是冲击集团军最高殿堂,为连队争取更多荣誉。
伍六一本就是连队的王牌,因实力变化有了更高的目标。
连队里像甘小宁这一类老兵,他们也同样是科学训练的受益者,成绩清一色都有了很大提升。
仅仅半个月的特训下来,所有人的成绩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原本只能勉强过及格线的老兵,现在能够轻松进入20分钟优秀线,提前半个月达成了全连优秀线。
原本需要拼尽全力才能进入20分钟,很难在往上有较大提升的老兵。
通过纠正跑步姿势和呼吸效率,针对性提升脚部的肌肉力量,都已经能轻松跑路二十分钟以内。
甚至其中超过一半的老兵,都已经开始冲刺十九分钟。
连长高城和指导员洪兴国两人,对连队的五公里越野成绩提升如此迅猛,整天嘴都笑得合不拢。
已经开始无限期待年中大比武,让手底下的兵暴打全团其他连。
军人以荣誉为第二生命。
手里头多了那么多大宝贝,是个人都想拿出去亮亮相,荣誉只会嫌太少,从来不会有人嫌太多。
“不愧是傲娇七公主选的兵,身体素质是真没得说,稍微一练就能出效果,肯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看来,可以给他们再加点强度了。”
科学训练效果能如此拔萃,陈军本人都非常的惊讶。
于是第二天就加了难度,
从轻装五公里升级到轻装八公里。
别看只多了三公里而已,可是要把速度跑到32分钟的优秀线内,体能的控制和需求不是一个概念,难度大了一倍不止。
陈军一直全程跟着一起练,练的也都是轻装五公里。
在这之前。
陈军在体能方面啥都不行,五公里打平伍六一才仅仅是开始,八公里对他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
第15章 当排长了??
陈军的任务比其他人还要艰巨,因为他需要去争取一个新的赛道。
也是回到他最擅长的赛道。
为了把竹竿身材给练起来,在过去的这半个月时间里,陈军不仅要强化越野,还要进行各种撸铁和体能。
钢七连没有专业的健身器材,陈军就发扬动手能力自己制造。
两个车轮子中间焊一根钢管,就是纯手工打造的杠铃,配上废弃的钢板角料,配重块也有了。
没有划船机就用轮胎内胆,加上车上拆下来的废旧座椅,焊两根铁棍做船桨。
也能临时凑合着用。
什么罗马椅、蝴蝶夹胸机、哑铃、卧推架和史密斯架等等。
在动手能力强的陈军面前,通通都不是难度,借助战车维修车间的废料,几天时间都造了出来。
一大堆丑不拉叽的手工健身器材,井然有序的摆在操场角落。
别说。
还挺有露天健身馆感觉。
连队中不乏喜欢练肌肉的老兵,陈军这个亲手打造的露天健身馆,成了大家闲暇时的休闲中心。
陈军很乐意做一名专业健身教练,指导大家跟他一起强身健体。
陈军和老兵之间的感情,也随着这点点滴滴不断提升,之前陈军留下的坏印象,也随着时间逐渐消散。
与之带来的好处就是……
陈军在钢七连的影响力,正在不知不觉的缓缓提升。
科学专业的训练方法,配上纯手工DIY的各种健身器材辅助,还有连长高城单独提供的蛋白质食材。
陈军在这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有了非常显著的收获。
成功完成了10公斤的增肌,将体重一举拉到150斤。
尽管革命才刚刚开始,距离一米八九身高的180斤标准体重,200斤的双开门完美负重越野身体。
还有不小的距离。
可这人的身板一旦撑起来了,变化是非常非常大的。
首先精神头看起来就好很多,不再是瘦竹竿给人的弱不禁风,形象气质也都上升了几个档次。
“你小子身上多了几斤肉,看起来总算有点军人样了。”
这是高城对陈军增肌的总结!
而且陈军这么快的增肌速度,也终于让高城看到了那么一点希望,想象着陈军这一米八九的身高,如果能够强壮起来,从六连口中夺肉或许还真有戏。
有了希望就会有期待。
当陈军因为体重上升了一个档,每天对蛋白质和碳水摄入需求增大,提高了将近一倍量时。
高城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把采购单交给司务长。
让他务必每天按时按量,采购陈军需要的各类食物。
全靠锻炼和食物撑起来的肌肉,每一个细胞都是汗水和辛勤,那可都是蕴含爆炸力量的活肌肉。
不是打针喝药那种能相比的。
高城有理由相信陈军,相信陈军能够把体质给练起来,成为钢七连第一猛男,挑战内蒙古硬汉巴特尔。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功暂且不管,先努力拼搏了才有希望。
有连长高城负责制定训练计划,陈军亲自负责执行和带队,指导员在旁边不断的做思想工作打鸡血。
越野特训进行的有条不紊,成绩也是每天都看得到的提升。
转眼间。
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这天中午陈军在他的私人小厨房,空置的副连长办公室里吃它的增肌餐,连长高城一声不响的跑了过来。
“陈军啊,在吃饭呢?”
高城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