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12节
外表看起来年纪轻轻的陈军,实际上比铁路都还要老资格。
在别人面前是老狐狸的袁朗,到了陈军面前道行完全就不够用,不过就是一只小狐狸罢了。
于是当第二天袁朗再来钢七连,继续跟陈军谈论合作的事情。
袁朗各种手段用到黔驴技穷,也没能从陈军身上找到让他不安的点,反而一直都被陈军牵着鼻子走。
最后不得不在陈军的强势下,付出了大代价来换取陈军的“心血”。
第一要求和第二要求不变,第三个要求的五个老 A名额,博弈了一个多小时,也仅仅砍下来一个。
比陈军一开始心里预期的三个,最后还多了一个名额。
陈军自然是笑嘻嘻!
手写一份协议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双方都把名字给签上去按手印。
随后痛快的把三套理论都拿出来,厚厚的信纸写了足足有几十张,放到文件袋里一并交给袁朗。
虽说被陈军拿捏感觉很不爽,最后还被硬拿走了四个老 A。
袁朗比吃了屎还难受!
但是当拿到陈军的三套特战理论,每一套他都验证过是货真价实,想到这些能够给 A大队带来的巨大提升。
袁朗原本郁闷难受的心情,顿时又被急切所取代。
没做过多逗留便离开钢七连,迫不及待的赶回 A大队,和在大队部翘首期盼的铁大队长分享。
第204章 合成营正式上马!
转眼三天过去。
师部递交上去的组建合成营申请,在军区历经了三个多月的研讨,总算是有了最终的结果。
为响应军委的信息化大改革,军区同意了 T师递交上去的申请报告。
有关组建合成营的红头文件,正式从军区下发到师里,由 T师来牵头负责,在七零二团试点合成营。
师长立刻把这个好消息,以及相关文件转到了七零二团。
陈军作为合成营的核心发起者,被王团长第一时间请到了团里面,一起接受这份期待已久的文件。
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陈军认真的看了一遍文件。
总体上是好的,没什么大毛病。
不过倒是有不少小问题。
因为军区下发的红头文件中,明确了合成营在此次军改中的地位,且有组建合成营的具体实施方案。
就是这个已经落地的实施方案,其中隐藏了不少的潜在隐患。
因为这份方案不是陈军写的那份,准确说只是以陈军的方案作为基础,在军区研讨会上进行了多次讨论后,最终修改调整出来的全新方案。
集思广益有集思广益的好处,不可否认人多确实力量大。
可是当一大群门外汉,加上一大群略懂皮毛,或者是懂个半桶水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出来的东西。
掺杂了太多太多的个人假定,以及太多太多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都没有任何验证,就是我觉得……
人多反而不是好事!
自以为是的专家或者学者,不仅在社会上到处都是,也不仅局限于 21世纪,在这个九十年代甚至更多。
尤其是军改大背景下的合成营,一旦组建完毕并且验收成功。
那潜在的价值,是很夸张的。
既然大家心里都知道,合成营能够带来的最大价值,不管出于何种心理,自然是都想参一手进去。
哪怕只是一条建议被采纳,并且最后认证是可行的,众人都会趋之若鹜。
因为只要建议出现在合成营,那么就代表合成营的组建有他一份力,一旦合成营试点成功,这份力就会转化为功劳,就能够获得可观的回报。
巨大的诱惑面前,谁又能忍得住。
陈军以后世成熟的合成部队体系,加上自己在部队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写出来的合成营组建方案。
不说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起码在这个时代属于最先进的。
结果在军区研讨会上一顿讨论,这些参与研讨的人思想局限于这个时代,却都又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提出的建议其实是有问题的。
而他们这些有问题的思路,强行加入到合成营组建中,只会起到反作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全都要加进去!
原本井井有条的组建方案,就被改成了乱糟糟的一锅粥。
陈军从头到尾一遍看下来,发现自己的很多方案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原本接到组建命令的好心情,彻底从脸上消失了。
“看来组建合成部队这条路,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道阻且长啊!”
看着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方案,陈军内心忍不住感叹,多了这么多臃肿的东西,后面要想砍掉还真得费一番劲,完美形容什么叫没事硬找事。
好在合成营组建的主线没有变,还是以陈军写的方案为核心。
这让被方案搞得头痛的陈军,总算是找到了一点心理安慰,照着搞下去合成营起码能出来。
至于多出来的各种奇怪的东西,只能到时候再去想办法清理。
先把场子拉起来,才是最大的正事。
否则陈军要是不同意新方案,想办法去和师长沟通,再向军区进行反映,最后又是开会讨论。
先不说讨论后,会不会变得更好,改善现如今的问题。
就是再搞一套下来,起码又得几个月。
陈军最在乎的就是时间,是真扛不住这么去浪费。
所以陈军并没有提任何意见,看不惯的东西先暂时不去管他,开始和王团长就组建工作开始讨论。
这次合成营的组建基础点,是以原第七侦察合成连为基础,扩编出一个新的营。
等于就是采纳了陈军的独立方案,将合成营独立于七零二团其他三个营,让七零二团变成了四个营的团。
而合成营的编制虽有一定改动,但总体上依旧沿用了陈军的方案。
至于合成营启动后的全面组建工作,在军区的执行方案中做了细分,分成了详细的前后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共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军区的工兵营,将会在一月底进驻到七零二团,开始在选好的地址上开始修建营房。
合成营五个连的营房、训练场和临时物资库,预计在三到四个月之间完成。
第二件事是合成营五个连,所需要的所有物资、装备、设备、生活用品等等,都会在修建营房的这段时间里,陆续送到临时物资库储存起来。
五个连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放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目。
为了确保这批物资的安全和维护,军区把这件任务交给了钢七连,七连大楼后面那个足球场大的大操场,将会被搭帐篷整体改造为临时物资库。
每天都有物资进出需要登记,而且还要分很多岗位去守进出口,以及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维护。
注定了钢七连接下来几个月里,基本上没法进行连队外出训练。
虽然说这非常影响连队训练,但是合成营是以钢七连为基点扩编,等于这些物资都是钢七连的。
这就是钢七连需要承担的任务。
不可能你钢七连扩编为营,连队上下一个个笑得脸开花。
脏活累活却要别的连队来干。
……
等合成营的营地建设全面竣工,所需要的各种装备物资全部到位,到时就会启动第二阶段工作。
整个第二阶段的工作核心内容,其实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人”!
同样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组建合成营的营部,上到挑选营长和教导员的人选,下到每一个参谋,都需要精挑细选。
而合成营和当初组建合成连,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存在。
当时军区的改革还没正式开始,合同战术还没有作为改革的核心之一,且合成连的级别太低,还上不了大台面,也就在师里面有点影响。
现在信息化改革已经开始,改革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合同战术的价值,已经是人尽皆知。
营部的一众参谋和副职人员,不用想都会成为香饽饽,不管其中哪个职务,都会有一堆人来竞争。
哪怕是军区一众首长的眼睛,都会盯上这一块蛋糕。
自己用不上。
自己人用得上。
尤其是合成营的两位主官——营长和教导员,竞争必然会更加的激烈,背景一般的人根本插不上手。
要知道这可是整个集团军,甚至是全军范围内的第一个合成营。
哪怕是试点的,它也是合成营。
全军第一个合成营的主官,就这个头衔就是满满的含金量。
用脚趾头都能猜到……
不用等到第二阶段的工作展开,就现在合成营的试点命令下达,恐怕就有很多人开始发力了。
而接下来的这三四个月时间,将会是一场比拼实力背景的激烈竞争。
陈军相信高城作为钢七连连长,加上自家老子是集团军一把手,拿个副营长肯定不在话下。
可营部剩下的其他职位,陈军还想要努力争取下。
起码把史今弄到营部当战勤参谋。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